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人小桶大,桶底离地面只有十多二十公分,碰到地面有小石块的地方,还要小心让水桶绕过去。

不然的话,石块很容易碰到桶底。

到时候“咚”地一声响,小人儿因为水桶不平衡被绊倒是小事,桶被撞坏了是大事。

虽然看起来有点滑稽,但寨子里看到的人非但没有笑话,反而是很热情地打招呼:

“四儿,下学堂啦?”

“是啊,叔。”

“四儿,今儿这么早就回来?”

“是啊,婶。”

就连正在等着从井里提水上来的放牛娃,也跟着说:

“四阿兄,你回村了?”

说着,伸手从身上掏出两三颗小野果,“给,这是我今日放牛的时候摘的,可甜啦!”

“谢谢啦!”

四儿也不客气,接过来放到嘴里。

“不用谢,待明年我去了学堂,你记得多帮我一些,我也想去邛都学堂……”

旁边的大人们听了,都哄笑起来。

村寨里的适龄孩童,并不是每个都有机会去学堂。

相反,有机会去学堂的,甚至不到一半。

而且男童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

毕竟这年头,一家人能吃上饱饭,已经是很幸运了。

当然,为了鼓励女童上学堂,兴汉会也是有政策的。

比如说,女童上学,不用经过邛都学堂这一关,只要合格,基本都是直接保送去南乡。

学上一年两年或者三年,看天资安排职位。

最低的也是可以加入南乡籍,在工坊里头获得一个小组长的职位。

特别是这几年,工坊织工的缺额,实在是太大了。

女子在工坊里做工,每月寄回来的月钱,一年就可以让家里供她读书的投资回本。

两三年就足以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但人们的观念并不是几年就可以转变的。

在百姓的意识里,女子终究是别人家的。

而男孩读书,则是家里一辈子的事情。

所以能让女孩去读书的,大多都是在供完男孩后还有余力的富足人家。

不过这两年来,上学堂的女孩也渐渐多了起来。

因为工坊织工的短缺,兴汉会推行了一项政策。

在官府的担保下,兴汉会与有女娃的人家订下契约。

由兴汉会先垫付一笔钱,保送女孩一路去南乡学堂,进入工坊做工后,再慢慢还钱。

还完后,再给家里挣两三年的钱,也就到了嫁人的时候。

颇有些签了卖身长契的意思。

不过工坊里的女织工很吃香,更别说是在工坊里当上了百姓眼中的“管事”。

反正真到了那一步,女子这辈子就算是不愁了。

反是像放牛娃这样的,虽是男娃,反而暂时没能去学堂,所以肯定是非常羡慕四阿兄。

“蛋娃,回去催催你家大人,让他赶快把你送去学堂,不然过了今年,四娃可就去邛都那边念书啦!”

小学堂的学业是两年制,对越巂的百姓来说,不长不短,正好合适。

太长了家里负担不起。

太短了的话,又学不到什么东西。

学上两年,就算是去不了邛都学堂,也能学会一些算术,懂得几百个字。

到时候给家里的粮食记记帐,出去卖蚕丝的时候能算下帐,那也是极好的。

在外头别人也不敢轻易糊弄自己。

有点长远眼光的,还能想到下一代,至少起步就比别人高。

四儿在学堂里经常是排名第一,十里八乡都知道这个村寨里出了个有出息的娃。

乡亲们跟外村的人说话,气势都能强上两分。

“我不怕,咱寨里风水好!”

蛋娃大声地回答。

众人又是哄然大笑起来,井边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寨子风水好那是肯定的,不然怎么会出读书人呢?

“那可不,连你家的牛喝的都是井水,比别村的都享福。”

有人对蛋娃打趣道。

蛋娃提着桶在排队等着提水,不过他不是给家里提,而是给栓在不远处的水牛提。

“我家阿大说了,井水干净,让咱家的牛也喝。”

蛋娃胀红了脸说道。

牛是从官府那里租来的,是头母牛。

去年的时候,因为这头母牛生下了一头小牛,所以三年内不用归还官府的利钱了。

若是这三年内能再生下一头小牛,那么这头小牛就归自己家。

家里真要有了一头属于自己的牛,日子就算是起来了。

所以自然是要精心服侍。

只要不是拉出去干活,这头牛连喝水都有自己的专用木桶。

看到蛋娃这模样,大伙又笑了起来。

倒是有老翁开口骂道:

“一群憨东西,人家这才是养牛的本事,有甚好笑的?后头两年,这娃子家里的牛,真要再生下一头小犊子,看你们眼红不。”

“老叔,这些道理我们岂会不知?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有人一边说着,一边把井里的水提上来,倒入蛋娃的桶里,“喏,去吧。”

很快也轮到了四儿,他的力气还不足以挑两个满桶的水,只能是挑着两大半桶的水,低着头,注意看路。

扁担压在他那小小的肩膀上,让他不禁有些弯着腰,如同一个小老头子。

挑好了水,他开始做晚食。

用竹筒量好一家人晚食所需要吃的米,把它们放到一个瓢里,装上水,然后小心地左右晃动,不断地把米从瓢里晃出来。

因为稻谷是在谷场晒的,会混入泥土和砂子,所以淘米就是要把这些杂物给筛出来。

最后,瓢里只剩下一些细细的砂砾和一点点碎米。

他把这点细砂砾和碎米混合物倒入一个破旧的瓦罐中。

又连续再淘了两次,这才把装着米的炊罐放到灶上。

然后又抓了几把糠麸,放到那个破旧瓦罐中,和上水,拌匀。

“咕咕咕……”

他嘴里叫了几声,把瓦罐放到院子里,几只鸡就扑愣着翅膀过来,开始抢食。

看看西边,半个日头已经躲到山头后面去了,他要赶快做好晚食。

炊烟很快从这个用黄泥和稻草版筑而成的小院子袅袅升起。

妇人也从蚕房出来,开始择菜。

在夕阳的余晖下,各家各户家都开始做晚食,整个寨子笼罩在青烟当中。

在外干活的农户也开始扛着农具,或者是赶着牛,陆陆续续地向寨子这边赶回来。

当家里做好晚食以后,小院门口传来了说话声。

“回来啦?快洗洗手,吃晚食了。”

妇人走出院门,接过自家丈夫的农具,同时对着自己的二儿子笑道:

“回来啦,四儿已经把水打好了,记得先洗了手再吃晚食。”

四儿从自家二兄手里接过牛绳,把牛牵进牛棚。

很普通的日常,同时也很平静。

四儿排行第四,原本上头还有一位阿姊,不过已经出嫁了。

有一位大兄,不过早亡。

所以现在家里只有四口人。

趁着最后的夜色还没完全降临,为了能省点灯油,一家人把两条矮案搬到院子里。

父母共用一案,四儿与二兄共用一案。

所谓矮案,其实就是一张厚重的木板,加上用竹子搭成的四条腿。

案面有些坑坑洼洼的,如同麻子,四条桌腿也不平,还要拿小木块垫一下才能平衡。

不过比起以前捧着瓦碗蹲在墙根,已经算是体面了。

“哎哟,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

一家人拿起箸子正要吃晚食,院门被人推开了,一个人走了进来,看到这情景,不禁笑着说道。

听到这声音,四儿一家皆是慌忙起身。

“张亭长,你怎么来了?”

作为一家之主,四儿的大人开口招呼。

“刚路过你们家院子,闻着饭香,就忍不住厚着脸皮进来了。”

亭长有些开玩笑地说道,“如何,不知介不介意多一双箸子?”

“平日请都请不来呢!”

四儿大人惶恐地说道,然后转头吩咐自家婆娘,“快,给亭长添副箸碗。”

妇人正要转身,却被亭长叫住:

“不慌,把这熟肉先切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提的油布递过去,行走间,姿势略有点瘸腿。

妇人有些仓促地不敢伸手,看了自家阿郎一眼。

“拿着吧,亭长哪有占咱家便宜的道理?都切了送上来。”

妇人这才接了过来,然后又把自己的箸碗一齐收走,把位置让给亭长。

四儿帮着去庖房,给亭长添了碗箸:“亭长请。”

张亭长摸了摸四儿的头,高兴道:“好好!都坐吧。”

妇人很快把熟肉切好端上来,张亭长又叫住她:“不用再忙了,也不用再生火加菜,就这样挺好。”

妇人只得唯唯而应,这才退了下去。

“四儿最近在学堂如何?”

“回张叔,上次考课得了第一。”

四儿恭敬地回答道。

“好好好,这才是我们寨子的好娃子!待你去了邛都学堂,那边的费用我全出了,你就好好念书,不用担心家里。”

张亭长高兴地说道。

所谓保送,学生的衣食自有出处,不用家里负担。

唯一所要做的,就是签一个契约,出来以后,要给兴汉会的产业作工多少年。

所以张亭长所谓的全包费用,最多也就是出点杂费。

只是四儿的大人是老实庄稼人,哪知道这些门道?

他听到张亭长这个话,又慌忙站起来,手脚有些无措,嘴唇动了动,却又不知如何作答。

“哎呀,坐坐坐,你这样,别人还道我是个恶客呢!”

张亭长强拉着四儿的大人坐下,“我好歹也是四儿的半个先生呢,以后四儿有出息了,我脸上也有光彩。”

张亭长以前跟冯君侯打过陇右之战的,后来受了伤,左边的脚趾头被贼人斩了三根,所以只能从军中退了下来。

不过在军中他也没白呆,好歹学了些字。

平日里闲的时候,爱给寨子的娃儿说军中之事,也顺便当个半吊子的先生,随手给娃子教点字。

四儿是个灵醒的,学得很快,所以张亭长极力说服他家里人,送四儿去学堂里念书。

事实证明张亭长终究是见过世面的,照现在这情况看,四儿去邛都学堂那是铁定的事情,就是去南乡学堂也是很有希望的。

眼看着家庭翻身在望,四儿一家对张亭长那真是视若恩人。

“吃吃吃!快吃!”

张亭长自己先拿起碗,扒拉了几大口,碗一下子就空了大半。

四儿看着张亭长吃得快,又接过碗来,准备要去添饭。

“等会。”

张亭长突然喊住他,只见他把案上的熟肉和绿菜分出一些,递给四儿,“去,拿给你家阿母,身为人子,要记得孝顺才是。”

家里来了客人,妇人不能上桌,只能躲在庖房一个人吃,张亭长这个举动,当真算是心细如发了。

四儿接过来,对着张亭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才转身走向庖房。

走了几步,还可以看到他抬起胳膊抹了一下。

“四儿以后是个有出息的,我这次过来,一是为了看看他,他在学堂念书,耗心思,所以拿点肉给他补一补。”

张亭长坐在那里,对着四儿的大人说道,“这第二呢,是有事想与你商量。”

“张亭长请说。”

四儿的大人连忙放下箸子,又要站起来,但想起张亭长的吩咐,只得强行忍住,不过身子还是扭了扭,看得出他的不自在。

“我当这个亭长也有数年了,这十里之内,有不少人家还是我亲自安置的。”

“谁家什么个模样,说句不夸张的话,我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张亭长又夹了一块肉放到嘴里,边嚼边指着案上的菜说道,“别看你家吃成这样,但我知道,你们家是有余粮的。”

“现在朝廷想要买粮,而且是高价买,两百三十钱呢,这些日子大约也传遍了,所以……”

说到这里,张亭长看了一眼四儿的大人,“你们家究竟是个什么想法?”

四儿的大人没想到亭长到他家来,竟是要问他这个问题。

当下一下子就乱了手脚,整个糙汉子,竟如新妇般,脸上有些胀热,手脚都不知往哪放了。

只见他吭哧了半天,这才硬嘣出几个字:“亭长……这,家里的粮食……”

说了半天,也不知他要表达个什么。

张亭长见他这模样,不禁叹了一口气。

他已经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今年的麦子,长得如何?”

“还……还行。”

“是啊!”张亭长深有感触地说道,“看来今年的夏粮又是好收成。”

“换了前些年,谁敢想能有今日的日子?这个时候早就开始吃糠粮,咽野菜了。”

四儿的大人结结巴巴地应了一句:“多亏了君侯!”

越巂只有一位君侯,那就是冯君侯。

当然,也有人喊冯君侯叫冯君。

再过十几年二十年,被喊作冯阿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南中七郡,六郡皆呼冯鬼王,唯有越巂一郡,是个例外。

冯君侯若是知道此事,这些年对南中的怨念,怕是也能消散不少。

“是啊,多亏了君侯。”亭长感叹一声,“只是他给越巂百姓留下了好日子,自己却是去凉州吃苦哇!”

说到这里,张亭长满脸悲怆而又忧虑地说道,“去年君侯刚任凉州刺史,偏偏又遇上灾荒。”

“如今朝廷想给凉州运粮过去,又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听闻凉州胡人残暴,平常无事也要作乱。”

“现在只希望君侯在凉州能平安,不要因为那些胡人惹上麻烦才是。”

“啊!”

听到这个消息,四儿的大人终于忍不住地站起来,失声叫道,“君侯出事了?”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绍宋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