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宝庆七年十二月初。

赵与芮从皇城北门出来,出来后往右进御街。

这是贯穿整个临安南北的大街(后世有部分叫中山路),此时全长五六十里。

门外站四个护卫,加牛宝和胡松,门口有马车和五匹马等着。

另新成立的商税部尚书葛洪也马车边等赵与芮。

赵与芮叫上葛洪,一起上了马车,牛宝和护卫们上马,胡松在前面驾驭马车,开始沿着御街往北而去,马车比较慢,基本行人步行也能跟上。

而在赵与芮起身之前和起身之后,一些百姓打扮的锦衣卫、皇城司人员已经散布在四处,慢慢尾随马车。

赵与芮以前出来时不会带这么多人,但最近他自己背信弃义,先借道蒙古,又联金干蒙古,然后再连蒙古和金一起干,虽然他很爽,但还是有些心虚。

毕竟从今天开始,赵与芮不能再装逼了,他要光明正大的和窝阔台争天下。

眼前这个繁华世界和亿兆子民的归属,靠装逼卖怂是不行的,最终还得在战场上一决高下。

坐在温暖的马车里,赵与芮不时掀起帘子,查看外面。

这是他自从数年前进入临安后,第二次好好打量。

第一次是刚当沂王的时候。

如今是当了六七年皇帝的时候。

六七年时间不长,却也改变了很多。

临安城在嘉定年间进入巅峰,仅中间和御街就长达几十里,在赵与芮当皇帝后统计的全国人口,大临安在宝庆五年时为两百五十万。

其中城区占地65平方里,有一百多万人,郊区180平方公里,有150万居地,南宋官方统计时折合成户数,城乡合计约46万户。

嘉定年全国统计总户数为1267户,人口七千多万。

赵与芮上台后感觉不止,因为南宋官方统计人口时,有性别年龄岐视。

“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须通勘”。

南宋运行丁籍制度,主要是为了征役和催税,所以对象都是能服役的交税的成年男子。

上面这句话里,六十岁的老者可能也在统计之列,但小孩子和女人是不统计的。

网上也有反对这种说法的,但在金国夺取北方,和蒙古征服南宋之后的人口统计来看,确实有局部的大量增加,所以南宋不统计女性的可能性是很大。

除此之外,南宋的官员,勋贵,军队等,包括红楼的女子,富人家中的女婢等,这都是确定不在统计之列。

于是赵与芮在宝庆四年下令重新统计,无论男人女人婴幼儿,无论什么职业,都得统计。

到宝庆五年末,全国重新统计总户数为1428万户,总人口是一亿一千八百多万。

这其中还得益于他收回了山东,防住了四川,国内数年没有战争,安稳发展,终于让人口破亿。

而临安城在赵与芮当皇帝的这几年,建设也越来越好,但是赵与芮也深深感受到当权者的艰难。

不当皇帝不知道,当了皇帝后就发现,仅临安城里上百万人每天消耗的物资供给就是个大难题。

其中临安城全城普通居民每天吃掉的粮食就达一万石以上。

在赵与芮当皇帝之前,历代南宋皇帝们,都得从周边的苏、湖、常、秀四州,甚至还有从淮南、江西、荆湖、两广等地调运,整个国家都在为了临安城的基本生活而疯狂运转着。

临安城没这么多米吗?

当然不是。

临安城外一百五十万百姓,粮田以数百万亩计,每年也产出巨量的粮食。

但之前大部份集中在地主和官员手上,这个时代的地主和官员们还特别喜欢屯粮。

这不但导致粮价虚高,很多普通百姓还吃不起。

赵与芮刚到临安当沂王时,临安城的米价一石两贯多。

当皇帝后,他陆续改革,降到一石两贯,然后一贯多。

等到他全力打击地主,改革粮税,以粮田多少来征税,逼大量官员和地主卖田,终于迫使部分的田地到了百姓手中。

接着赵与芮又降低农业税,很多田少的老百姓都不需要交税,或只交很少的税,百姓够吃了,就不用去米铺买粮。

到宝庆七年时,市场上的粮食已经变成供大于求,地主们再屯粮也没有任何意义。

前天赵与芮召集内阁成员议事,户部尚书说现在临安米价已经降到一石一贯,两浙那边都降到一贯以下了,算是南宋历史较低的水平。

但这还不是最低的,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不但是两宋粮价最低的一年,而且是整个封建王朝粮价最低的一年。

低到什么地步?

当年十月,京西、京东、河北、河东、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九路粮田大丰收,市面上每斗米为七到八文。

也就是说每石米仅要七十到八十文,这个米价别说以前各代王朝,以后估计各王朝也不会有了。

赵与芮现在就想再努力努力,把粮价继续压下去,不说压到七八百文一石,至少也压到北宋中期三百文一石的水平。

这样话他的大宋财政压力也会减轻很多。

别看他宝庆七年全国收入,钱粮等各种合计早超亿贯,甚至达到一亿五千万。

但他支出大啊。

全国的军队开支,官员开支,并且为了轻徭役,从宝庆六年开始,由朝廷出钱来征役。

像这次借道蔡州,征发金国民夫,每天都要给三十文打底,不能像以前一样白用。

赵与芮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减轻普通百姓的压力。

但这些压力就全部加持到朝廷身上,到了赵与芮身上。

要不是前几年赵与芮用后世高利息这种不要脸的龌龊方式,坑了全国富户几亿贯,哪有这么多钱够他开支。

但坑来的钱也有用完的时候,这次他在全国布局,几乎动员了二十万兵马,同时在数个地方开打,耗废无算,每天的军饷和物资都像流水般的出去,还得想办法赚钱啊。

就在赵与芮若有所思之际,马车里和他同坐的葛洪开口了。

“今年全年,朝廷只从平江府(苏州)征调了五十万石粮,动员了四批,共计五百四十艘次粮船,极大节省了朝廷的开支,陛下的税改可谓相当成功,百姓们一定不会忘记。”

葛洪也开始拍马屁了啊,不过他说的是实话。

粮价节节下跌,百姓能自给自足,进入临安的粮就少了,朝廷漕运减少,无论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是大大节省。

不料赵与芮居然想的不是这些:“京师京军太多,也耗粮无数,他们在京师训练了这么多年,也没多少机会实战,开年后,当抽调六万京军离京,驻守他处。”

“。。”葛洪目瞪口呆。

他在和官家讲民事商事,官家和他说军事。

臣是管商税的啊,不是管军事的。

不过赵与芮说的没错,马上就要全面和蒙古开战,临安城以前就数万京军,赵与芮刚掌权时,比较害怕,拼命拉拢京军,京军训练了近十万,而且是全国最高薪。

这练了数年了,也该出去干干仗了。

以前南宋皇帝没安全感,所以在京师放了这么多禁军。

现在赵与芮安全感不要太好,这么多京军和家属留在京师也是废粮。

葛洪不知如何回答,想了想后,赶紧道:“若禁军抽调六万,明年临安城应该不用从外南运粮了。”

军队也是吃粮大户啊,每户用粮比百姓还多的多。

六万禁军及家属,去年由朝廷支出米粮就超过五十万石。

葛洪说没错,这六万禁军被抽出去,明年差不多不用从外地运粮进来了。

“当减少柴炭,多用煤炭。”赵与芮这时又道。

临安城除了是用粮大户,每年消耗的其他物资也是无数。

其中柴炭、竹木、水果是从严、婺、衢等州运来,海鲜、水产则从庆元府、越、温、台等州运来,其他需要的蔬菜、布匹、盐和各种杂货也都是来自四面八方,每天钱塘江两岸船只云集,全年不息。

此时赵与芮在江西一带大力开发煤矿,又在叠州发现了新的煤矿,赵与芮要用叠州的煤矿运四川两广,江西的支持江南两浙,原本百姓们用的柴炭更多的用到火药和炼钢上面。

而且这时柴比煤贵,同样可以减少百姓的开支。

葛洪闻言点头附和,认为官家到处在为百姓着想。

这会他们的马车刚刚进入御街最繁华的地方,赵与芮指着大路两边鳞次栉比、寸尽无空的各种商铺,对葛洪道:“葛尚书可知道我大宋临安,共有多少行业?”

葛洪一愣,尴尬的摇了摇头。

好在他和赵与芮相处多年,也知道赵与芮不会轻易发火骂人,倒也没什么害怕的。

但这次赵与芮问了,下次他要再不知道就不行了。

“朕让锦衣卫和皇城司调查过,我大宋临安,共有四百一十四行。”

“有布行,帽子行,销金行、鱼行、蟹行---”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知道是不是从两宋开始说起的。

南宋临安的行业也是封建皇朝巅峰了,多达四百多行。

赵与芮又道:“每天凌晨五更(深夜三到五点),卖早市者的就开店营业,到夕阳西下,夜市又开始了--”

南宋没有宵禁,最晚的商铺,像红楼、酒楼、歌馆等,甚至到三四更天(三点)才关门,和五更天开门的早市几乎无缝联连。

也就是说南宋临安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行业在开门的,这在后世都不一定会有。

葛洪不知其意,只能笑道:“我大宋繁华锦盛,都仗陛下之圣明。”

葛洪这人还是比较正直的,一般也不轻易拍马屁。

但和皇帝赵与芮这么多年,看着大宋皇朝的国势蒸蒸日上,估计这是肺腑之言。

“不要老拍马屁。”赵与芮又好气又好笑,再指了指这些商铺商行:“你是商税部尚书,你得看看,这都是钱啊。”

“。。”葛洪这才明白了,官家又要改革了?

大宋是有商税的,当然也比较少。

赵与芮现在似乎盯上了临安城的四百多行。

“这件事不能急,得循序渐进,先从最赚钱的开始。”赵与芮笑了笑:“全面征税,估计得十年以后的事。”

在他的计划里,至少得平定了蒙古,打服了窝阔台才能开始全面商税模式。

“陛下圣明。”葛洪只好又说了句好听的。

赵与芮掀起前面的帘子,示意胡松稍微加速。

约半个小时后,赵与芮来到观文院。

赵与芮已经好几年没来,之前在这里也不出名,当初帮他唱歌的灵儿兰儿都进了宫当女官,所以现在里面的人都没认识他的。

他带着牛宝、胡松和葛洪来观文院这种地方,葛洪还是挺郁闷,因为他不喜欢这种地方。

不过官家要来,他也没办法,而且他估计官家要从这地方开始征税。

这可是临安城最赚钱的地方之一。

几人开了个包房,外面立刻进来一个叫宋妈妈的人。

赵与芮看到她就乐了,宋妈妈看到赵与芮也愣下,估计有些面熟。

但当年赵与芮就来了观文院二三次,后来几年一直没来过,而且当年还不满十八岁,现在已经是二十多岁,加上当了皇帝几年,看起来成熟稳重。

宋妈妈妈肯定没认出来,笑吟吟的问几人,要找姑娘吗?接着就开始介绍。

当年的头牌赛师师已经不是头牌了,新头牌又叫灵儿,赵与芮听的一愣一愣。

宋妈妈说灵儿才十二岁,水灵水灵,当然了,也是卖艺不卖身。

陪吃饭是十五两银子,喝酒和唱曲跳舞别算,只收银子和会子。

赵与芮下意识回头看看牛宝,牛宝一脸蒙比看着赵与芮。

赵与芮这才想起,以前跟自己来的是全勇,牛宝也不知道。

当年赛师师陪吃饭才十两银子,这灵儿居然要十五两。

不过赛师师只收银子,现在收会子,证明赵与芮的金融改革暂时还算比较成功。

于是赵与芮又问:“其他姑娘呢,我记得以前有个赛师师的。”

宋妈妈笑道,赛师师现叫李妈妈了。

“。。”赵与芮,他心中算了算,赛师师现在也不到二十岁吧,这就是李妈妈了?放后世都还能算小姑娘。

李妈妈现在不接生客,熟客也陪吃饭,价格降到一两银子,喝酒另计,不唱曲了。

赵与芮又问,其他姑娘怎么算?

宋妈妈这时脸色微变,感觉赵与芮像是要打听价格的,不是来消费的。

她不动声色打量了一下赵与芮几人:“听大掌柜口音,不像是临安城的人呐?外地来玩的?”

两个月前,临安城新开了一个勾栏,姑娘漂亮服务又好,抢了观文院好多生意,宋妈妈以为对面派来的。

赵与芮挥手:“先把灵儿叫过来。”

嗖,牛宝随手扔在桌上一叠会子。

宋妈妈这才展眉而笑。

现在观文院价格确实比赵与芮当年来要贵。

当年袁密海请他,包厢没有收费的,直接是安排的酒菜,四冷八热三壶酒,不管你们多少人吃不吃的完,都是一千二百文。

现在今天他们是四个人,同样四冷八热四壶酒,是两贯。

然后包厢另收费,每人一百文,即两贯四百文。

这个包厢收费,说来还是学赵与芮的麻将馆,按人头收。

另外普通姑娘过来陪吃饭,按年龄姿色收价又不同。

低的五十文一晚,高的一贯。

姑娘们过来都大部份都会喝酒,酒钱当然是客人支付。

有些会唱曲跳舞弹琴的姑娘另外再收价,也是从五十文到一贯不等。

过夜的话,低的三百文,高的两贯起。

赵与芮听的明白,回头看看葛洪。

葛洪心想,这地方真赚钱啊,他心有所动,开口问:“听说你们观文院姑娘数量不多,可选的也不多吧?”

宋妈妈立刻道,开什么玩笑,我们是临安最大的三家,近百位姑娘呢。

客人你第一次来吧,你从门口走一圈整个观文院,得一顿饭功夫。

观文院占地确实大,赵与芮是知道的。

“行了,你叫些姑娘过来让我们选。”赵与芮打发走宋妈妈,等宋妈妈一走,也起身离去。

推开门就往西走。

他们包厢是在楼上,外面有两个穿着普通商人服站的在走廊里看下面的表演。

看到赵与芮出来,有人贴身走过,低声道:“陛下,夏青芝在后院西厢第四间。”

赵与芮点点头,往后院去。

中间正好经过一间房。

他顿了下,当年他在这房间,好好体会了夏青芝成熟的一面,也试探了夏青芝某些比较圆润迷人的特长。

他记性不错,这房间就在两幢中间,连桥走廊的最外一间。

但现在看这房间已经有些破败。

这时正好有个小丫头经过,赵与芮拉了她一下:“这房间里是什么?”

那小丫头手上拿着酒,看了眼赵与芮,然后道:“垃圾房,咱们放杂物的地方。”

“。。”赵与芮苦笑,估计夏青芝还在记狠着自己。

当年赵与芮板倒夏震,把夏震全家都迁往济州岛,唯独留下了夏青芝,也算网开一面。

但现在看来,夏青芝并不领情。

当年和赵与芮发生过某些事情的房间,被观文院当成了垃圾房,用来堆杂物?

关键连小丫头都说是垃圾房,这肯定是夏青芝在众女前面特意说过的。

赵与芮一路到了后院,然后下楼,沿着走廊往西,路上有人跟过来,带着他往前。

这都是他安排在这里的人。

观文院确实比较大,后面一个院子接一个院子,还有两个主大门。

赵与芮他们进来的只是东门,北门也可以进来玩。

好不容易走到一个院子,就看到院门外还有两大汉站在那。

其中一个大汉看到赵与芮一愣。

接着就想跪下。

赵与芮摇摇头,小声问:“夏掌柜在吗?”

“回陛下,在的。”

这两人是夏青芝的家仆,不过现在,当然是赵与芮的人。

片刻之后。

“咚咚咚”赵与芮轻轻敲了敲门。

里面很快响起那熟悉的声音,但听声音,已经完全没有以前的锐气和棱角。

“谁?”

“吱”赵与芮推开门,只见夏青芝手持毛笔,正在桌案上写着什么。

突然看到赵与芮,她表情先是一凝,接着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片刻后,刷,脸上通红,胸前也起伏波动,看她的神色,肯定是不会很欢迎赵与芮。

虽然赵与芮没动她,但这几年也是安排了不少人在观文院,没夺她家财,但基本属于监控状态。

赵与芮进房,四下打量一番,然后转身关门。

房间里一片安静。

两人四目相对。

近五六年没见,夏青芝看起来苍老了不少。

算算年纪,现在应该有三十五以上,甚至接近四十,加上家道生变,夏青芝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明艳动人。

也不知过了多久,夏青芝才回过神来自己这样似乎不对。

她匆匆放下毛笔,绕过桌案:“妾身夏青芝,叩见陛下,陛下万岁。”

赵与芮静静看着她,突然想到一句话:“朕还是喜欢你以前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

夏青芝猛的抬头,果然神色大变,下一刻连眼睛也红了,声音也大了几分:“陛下这么多年没见,如果为了羞辱青芝的,何必亲自上门?派人赐青芝一尺白绫就是。”

赵与芮耸耸肩,发现开玩笑在眼下这种场合和身份似乎不合适。

“算朕错了,朕不是这么意思,朕只是----”赵与芮语气诚恳,也尽量的保持温柔:“朕只是怀念起以前和青芝相处的日子。”

夏青芝脸色稍微好看了点,因为确实没想到皇帝会在她面前认错。

赵与芮缓缓走近,夏青芝似有些小慌,赶紧后退。

因为赵与芮当年就胆子挺大,还敢在她面前动手动脚。

现在她年纪都这么大了,赵与芮又是一国之君,还算是她的仇家,显然是不合适。

赵与芮并没有走向她,而是看她在写什么,发现是在练字。

“这几年可有与夏殿帅通信?”赵与芮好声道。

“家兄常有来信,夸奖陛下,有再造社稷之功。”夏青芝不动声色道。

“夏殿帅全家都好好的,青芝不一定要把朕当成敌人。”

“。。”夏青芝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以青芝看,现在我大宋国势如何?”

夏青芝本来想说,妾身一介弱女子,啥也不懂。

不过想了想后,还是道:“蒸蒸日上,远超前朝。”

观文院南来北往的客人商贾无数,夏青芝当然知道现在的大宋比以前强多了。

粮价低了,会子值钱了,百姓吃的起米了,盐的质量好了,大宋的各种改变,就算她是个女子,也能感受到。

最起码观文院客人多了,各种收费也涨了。

“很多老百姓,都能生活下去了。”赵与芮叹道。

“是陛下圣明。”夏青芝只好顺着他。

“所以,朕并没有做错。”

夏青芝沉默,也不知道如何回应。

赵与芮见状,也不想和她浪费时间。

立刻道:“朕想为大宋,为百姓做更多的事。”

“但这些事,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也就是需要钱。”

夏青芝顿时咬牙道:“陛下随时可以拿去。”

当年赵与芮抄史弥远,抄夏震,就是没抄夏青芝,夏青芝早就有心里准备。

“青芝这话说的,朕又不是土匪。”

你还就是土匪,夏青芝心里想。

“朕想收税,从观文院开始,青芝要带头交税。”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