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高燧回京,本应该带上侄儿,不过朱瞻墉喜欢战争,非常讨厌京城呆板的生活,于是朱高燧留下了侄儿,并且嘱咐他要小心,不要大意。

大瀛岛中部都司有七州,其中富山府封为朱高煦的藩地。

先皇朱棣改封朱高煦为东瀛王,有不少的大臣反对这个称号,朱棣驾崩前,朱高煦主动上疏过请求另赐封号,朱棣虽然后悔了,但是因为面子没有改主意。

当朱棣死后,大臣中特别是夏原吉反应最强烈,要取消朱高煦的东瀛王称号,朱高煦也再次主动上疏新皇帝,也就是自己的大哥。

第三次上书的时候,朱高炽终于同意了,取消东瀛王的称号,以封地为名,改封为富山王。

得到了旨意后,朱高煦自己也松了口气,东瀛王的名义太大了,甚至可以概括整个大瀛岛,如果大哥不改变主意,朱高煦担心引来祸事。

历史上朱高煦反对大哥,因为两者的差距不大,甚至因为军队威望高,朱高煦认为自己胜于自己的大哥。

如今历史发生了变化,兄弟之间差距太大,反而兄弟关系和睦,大哥照顾弟弟们,弟弟们视长兄如父,非常的相亲相爱。

朱高煦上疏归京述职,想要见大哥一面。

朱高炽批复了同意,按照约定的日期,朱高煦带着家人和侍卫们坐船抵达上海的码头,当地的官员隆重接待了富山王。

五十岁的寿辰,朱高炽没有操办。

但是二弟和三弟都自发的回来为大哥祝寿,朝廷的文武百官也上表恭祝,包括各局各司,朱高炽一一收下,唯独拒绝了下面想要大肆操办的奏疏。

一家人在皇宫里团聚,但是老二不在。

“墉儿喜欢直爽,倒是与二哥一样的性子。”朱高燧笑道。

朱高炽也好奇的问朱高煦在大瀛的日子可好。

“大瀛岛其余地区总体恢复了平静,唯独东北都司、北海道宣慰司不平静,双方经常发生矛盾,互相掳掠杀伐。”朱高煦沉稳的回道。

朱高炽理解的点点头。

北海道东虾夷人、西虾夷人、渡岛虾夷人、渡觉虾夷人、阿伊努人这些人被倭国幕府长期驱逐到了北海道的岛屿,如今好不容易回到大岛上,当然不愿意轻易的退出。

朱高炽很早就推论出如今的形势,所以经过和朝廷的商议,把原来狗奴国的势力,部分倭国的势力迁移到了东北都司,让他们内斗起来。

这些地方上的势力成为了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那么大明的管理就轻松了许多,此消彼长,大明在当地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强。

所以朱高煦介绍的当下形势,并没有让朱高炽意外。

“你在富山的责任重大,既要控制他们的战争强度,又要防止他们其中有人坐大,把守大瀛岛后方的门户,保障其余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推动,为其提供稳定条件。”

“大哥请放心,有弟弟在富山,绝对不让两地的态势影响到大瀛岛内地。”朱高煦表态道。

朱高燧笑了起来,说道:“有大哥的居中调度,二哥坐镇前方,还有朝廷与国内的实力,要不了二十年,整个大瀛岛将会成为朝廷需要的样子。”

“如此甚好。”

朱高炽没有虚情假意。

见话题告一段落,朱瞻基趁机端起酒杯向两位叔叔敬酒,朱高煦和朱高燧不敢怠慢太子,连忙起身回礼,朱高炽出声劝住。

父亲和母亲毕竟不在了。

兄弟之间感情虽深,可是皇家威重,哪怕是二弟朱高煦也不再像以往个性爽直,行动间有些拘束。

朱高炽内心叹息了片刻。

第二日,内阁领着百官恭祝皇帝五十寿诞,殿内朱高炽笑着回应,然后其余司局,例如大明工局的大掌管等前来拜见皇帝。

忙碌了一天,第三日朱高炽领着弟弟们游览文华殿的花园广场,下午的时候,几兄弟还去了校场,参观了京营的操练。

第四日,朱高炽开始正常办公,朱高燧和朱高煦两兄弟把酒言欢。

第五日朱高煦向大哥辞行。

这一日,朱高煦哭了,大哥老了,自己也老了,未来能回到京城的次数不超过一个巴掌,兄弟之间见一次面就少一次。

“大哥多保重身体,国事虽然重要,但是大哥养好了身子才是国家与百姓的福气。”朱高煦双眼含泪的说道。

朱高炽握着弟弟的手。

朱高燧也在一旁擦拭眼泪。

此时。

东虾夷人山本清与池田春等,突然攻打了西虾夷,掳掠了不少的人口,开始了对外的兼并,与别的部落背道而行,主动放弃了与倭国势力的争斗,而是选择了刀口向内。

根据山本清的说法,他要统一整个北海道,然后集中力量消灭东北都司。

朱高煦回到了富山,做出了教训山本清的决定。

如果当地没有亲王,而是总兵的话,是没有资格和威望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只能向后方的朝廷上奏,等待朝廷的批复。

如此一来一回,时间浪费了不提,更错过了机会。

历史上的云南正是因为有沐王府在当地坐镇,初期发挥了巨大的效果,虽然中后期沐王府子弟开始奢侈腐败,但也利大于弊。

相比较文官,流水的文官真不如铁打的沐王府对云南地方有责任心,哪怕沐王府几百年里,在当地收敛了不可计数的财富。

所以山本清还没有消化胜利的果实,就遭到了明军惨痛的攻击。

海外不允许发展造船厂。

所以大瀛岛没有自己的船厂,只有朝廷派驻的一支海军,驻地为二名洲行省,设海军总兵,虽然不隶属朱高煦,但是也会配合。

这场战争,朱高煦按照惯例通知了其余各地的总兵,也不等各地的反应,直接派了自己的藩王军六千人登岛作战,借助二名洲海军的力量,轻易的抵达了北海道。

倭国和狗奴国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尘埃,大量的百姓死在了多年的战争里,虽然有许多的女性很早进入大明,成为大明的女佣,包括上百万人次的阉工,数十年的引进和消耗下,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万。

总之,岛上的百姓只有一百多的万人口,全部被迁移到了东北都司,其中的经过朱高煦的挑选,精锐被吸收到了他的军队里。

配合明军的训练和伙食,以及精良的装备,所以朱高煦虽然只有六千军队,但是战斗力非常的强悍。

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整个倭国包括北海道,大概有一千四百万人口,数十年如一日的混乱下,不光是各个海盗俘虏青壮人口,还有地方上的分裂导致长期的战争,犹如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人口陷入大倒退。

到了洪熙三年,经过明军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的迁移工程,统计出的人口只剩下一百多,其中包括北海道上的人口,北海道本就没有多少人。

历史上的三国,从汉末到三国结束,因为常年的战乱,才六十年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甲子而已,人口由汉朝的六千万左右降到晋朝建立时的八百万左右。

晋朝的确是比较不正确的王朝,继承了前朝末期所有的积弊,哪怕如此,也比混乱的三国强了百倍不止,人口恢复到了一千六百多万,是三国总人口的两倍多。

所以后世西方经济学者提出的稳定大过一切,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稳定,无论是哪种方式的稳定等等,国内学者多数给予了赞同。

汉朝人口下降了八倍,倭国刚刚结束了南北朝的内战,还没有来得及恢复,又因为朱高炽的插手,以及海盗人口贸易等因素,同样发生了长达近四十年的混乱战争,而且还有外部强大势力的插手。

如此多的因素,比三国时期还要复杂和困难,结果倭国还有一百多万的人口,同样只下降了八倍。

无论现实如何令人感叹,幸运加入朱高煦藩王军的倭国武士们非常的忠心,对现在拥有的一切极度的珍惜,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家人,这些人作战视死如归,不下达撤退的军令,哪怕前方是悬崖也会跳下去。

这样的军队,不是山本清等人可以对抗的。

短短的三日,山本清就被杀死,池田春带领剩余的部落人口躲入了山区,六千藩王军无法包围山区进行围剿,朱高煦派人联络池田春,只要他们愿意承诺保持原来的格局,明军可以放过他们。

其余部落的人找到池田春,告诉了明军的要求,池田春苦笑的点了点头,他现在哪里有拒绝的资格。

因为朱高煦的强势插手,北海道宣慰司与东北都司双方停止了敌对,仿佛被按下暂停键一般,竟然恢复了短暂的和平,让地方上的百姓缓了一口气。

虽然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但是能抢种多少就是多少,来年可以多一口吃的。

可是矛盾不会消失,见明军退走了,并且没有返回的迹象,阿伊努人最先入侵东北都司,势必要拿回自己祖先的地盘。

战争的硝烟很快又弥漫在了这片地区,老百姓们继续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

富山在中部地区的中间沿海一带。

东北都司的福岛地区驻扎了明军,这支军队里的最高级别将领是总兵,从职位级别上就可以看出来,这支军队是起防御的功能。

犹如一条无形的线。

北边是混乱和战争,百姓们民不聊生,南边是祥和与安宁,百姓们安居乐业。

根据当年的政策,永乐十九年年底提出大明工局长期的移民接下来以大瀛岛为主,十年内移民五百万的目标,在永乐二十二年的时候就突破了四十万人口。

随着富山王率领军队回藩地,乃至北海道与东北都司再次的战争发生,已经是洪熙四年六月。

洪熙三年,大瀛岛大明人口已经增长到三百四十余万,离最初的计划还剩下三年,但是越往后迁移人口的速度越快,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秩序的恢复,地方上容纳人口规模成倍提升,移民越来越方便了。

因为移民以青壮后生为主,每户人口数比起内地要少了许多,虽然才三百四十余万人口,但是户数却高达八十五万余户。

每户给予一百亩的土地。

因为劳动力不足,和当年的北平一样,每户吸收了许多的当地女性成为家里的长工,这也是为何原倭国还有一百余万人口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的成年女性,特别是强壮的,很容易被农庄吸收,为农庄主人种地,因为大明不承认奴隶制,所以签署了长达三十年的用工合同。

这些女性无法在工民联合部登记,所以无法受到工民联合部的权益保障,因此这份完全不平等的用工合同,具备了法律效果。

但是比起朝不保夕的生活,能有安稳的床铺可以睡觉,已经是最满意的事情。

正如俄国文学家里的现象,压迫往往是被压迫者主动提出的,用自己的身体换管事手里的面包,因为不被压迫的话连活下去都难。

在大明人的农庄里可以住上暖和的房子,可以吃上饭,还能得到农庄主人送的一些边角布料,对于当下的倭国女工而言,已经是最美好的生活了,哪怕她们更羡慕大明人。

海外的发展已经不是陌生的事物。

大明工局的水泥厂、木料厂、采沙场、采石厂等等,棉花厂、纺纱厂、纺织厂、染料厂、制衣厂等等,糖厂、膏厂、干果厂、盐场等等。

吃喝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

农庄主有消费能力,八十五万户代表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大明工局垄断了大瀛岛,这些年来大明工局的工人进入了幸福的工业时代。

这才是工业革命的前提,市场需求的本质。

通过几百年把贫民和罪犯输送到新大陆,这些贫民和罪犯顽强的活了下来,因为当地土着文明太过落后,连这些民间的势力都无法打败。

所谓的印加帝国,直接被一支冒险队给摧毁了,这就是土着的落后。

新大陆,的确是上苍赐给西欧国家的福气。

不光为西欧国家创造了巨大的具备消费能力的人口,还为西欧补足了工业发展前提的农业产量满足的需求,那些高产农作物才是西欧的“大补药”。

正是因为规模宏大的消费人口创造的消费市场,容纳了其余新兴行业,才有了十八九世纪,竟然有商人运冰贸易的行业诞生。

同样的事物发展道理。

随着高丽倭国的开发,还有渤尼都司,吕宋都司等地区,巨大的消费市场促动了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造船业突飞猛进。

更大的船,更大的动力,在市场的迫切需求下,工匠和学者们一次次的尝试突破。

大海上有了比以往更加巨大的轮船,以及为轮船提供动力,说需要更大空间的轮机舱,乃至于为了方便操作,设计了更复杂的制动系统。

南洋铁道成为了运输线的枢纽。

国内的商品,海外的轮船,通过南洋的铁道交换物资,随着贸易线的繁华,南洋地区的经济也开始了大发展,无形中整合为了巨大的生产贸易循环体系。

(本章完)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绍宋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