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作为仅次于正旦日的节日,冬至是民间百姓极其重视的节日。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天就意味着正式迈入到了农闲,或者说是入冬了。

取暖问题在封建时代,一直是与吃喝并列的困难。

封建王朝时期,居住几十万人的国都,就如同黑洞,不断地吞噬着国家的资源,方圆百里根本就找不到一块郁郁葱葱的大山。

所以国都除了要有河流输送物资,还得有山林为柴薪燃料。

普通人家在冬至这天开始,就得准备柴火和衣物了,抵御冬天的严寒。

故而尤重冬至,这是关乎一家人是否被冻死的关键,每年的北京城可有不少这种灭门的惨案。

穷人在路边冻死,被蔑称为路倒。

京城由于西山煤矿和蜂窝煤的助力,取暖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要知道,包括顺天府,以及天津在内的京畿地区,可有不少于三五百万人。

如此庞大的人口,对于煤矿的需求自然也是极大的。

对于太孙来说,他这次奉命巡查户部,保障京城的取暖问题。

这是他第一次出来历练,显然极其重要。

看着络绎不绝的官道车马,以及落下的煤渣,他一时间感慨道:“为京城过冬,不知累死多年牛马呀!”

“不知尚足否?某可听说价格贵了,冻死不少人。”

“殿下,百官和京营的炭储,户部早就提前半年准备了,绝不落下。”

一旁的仓司郎中忙不迭说道,语气有些急促,生怕皇孙误会了。

“至于民间百姓,那是商贾们售卖,料想起无事的,不然顺天府早就动作了,那些百姓想必是穷困,买不起煤炭。”

“是吗?”朱辅炚摇头叹息,面露怜悯:“朝廷何不售卖一些平价煤,让百姓安稳过冬?”

“夏日煤廉,冬日煤贵,户部应该在夏日收煤,冬日放煤出来,惠及百姓。”

“殿下仁德——”

一时间,几个官吏互相望了一眼,立马拱手赞叹起来。

哪怕这只是表演,而一落实,绝对是个仁政。

毕竟自古以来只有储存钱粮的,储存煤炭的倒是很少,即使得不偿失,但绝不耽误太孙的仁德之名。

同时,对于户部的官员来说,这也是有利的。

谁也不会嫌弃手中的权力小。

增加一个部门,自然要添加人手,扩大预算,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户部得实,百姓得利,太孙得名,实在是三赢!

接下来,朱辅炚倒是颇有几分亲民之举。

他破天荒地来到西山煤矿,不惧危险地下落矿井,与那些矿工们一同在漆黑的矿洞中交谈。

轰隆隆的抽水机,一刻不停的抽动着,矿工们则满身脏色,拎着锄头手足无措地坐着。

虽然他们不知道太孙的身份,但这般贵人,却是他们怎么也无法见到的。

与太子妃谨言慎行相比,太孙朱辅炚天生胆大,他对于矿洞颇为好奇,四处张望,不时的摸一摸,感受着湿漉漉的环境,内心似乎得到了某种满足。

对于身边宦官的劝诫,更是充耳不闻。

他一屁股坐在马扎上,屁股被硌的疼,但却混不在意,笑着询问道:

“你们家住何处?每月银钱几许?”

见众人唯唯诺诺,他拍了下脑袋:“你们每个月能领多少钱?”

“谁要是回答我,我请他吃蜜饯。”

说着,打开一旁的宦官提到木匣中,拿出了一碟碟蜜饯。

矿工们口水直流,一个个神情大动。

“我,我,我们这是按天算的,一天一毫钱!”

某个矿工忙不迭道,然后迫不及待把蜜饯入嘴,满脸享受。

一个月三块,也还不错!

朱辅炚暗自点头:“矿难发生的多吗!抚恤多少?”

“每两三个月都有一起矿难,命呗,逃不过去的,东家发个十块八块就算抚恤了……”

众人又沉默了。

忽然,咯吱的声音响起,几只老鼠溜在太孙脚边。

宦官大为震怒,急忙想要踩踏:“矿洞怎么还有耗子?”

“别踩,别踩!”工人们忙解释道:“这是窑神爷,可不能踩呀!”

甚至有的汉子直接急哭了。

朱辅炚制止了宦官的举措,忙问由来。

矿工们直言,耗子在矿里就是“窑神”,挖煤人从不打老鼠,也不养猫。

老鼠耳目聪灵,一旦煤矿有什么异常,立马就会乱窜逃亡,或者叼着小鼠跑走,矿工们也因此躲过不少的矿难。

故而,矿工们对于老鼠是极其尊重的,甚至主动饲养。

“不曾想,小小的鼠物,竟然也有如此的妙用!”太孙感慨着。

谈话间,矿工们颇为豁达,基本是过一年算一年,就算儿女成家了也不歇业,直到干不动为止。

毕竟在北京城,他们徘徊在生死之间,每月赚的钱比京营还要富裕呢!

“爷,西山大小煤矿数百孔,矿工成千上万,要么是公卿贵胄,要么是皇商,不会出错的!”

近身宦官以为太孙是在担心矿工问题,忙解释道:“供应整个京城,倒是绰绰有余的。”

“哦?”朱辅炚眉头一挑:“那他们还敢涨价?”

“嘿,这群人指着过冬节大赚,故而涨价也不敢涨太多,怕触了顺天府的眉头。”

“那我的储煤,岂不是笑话?”

朱辅炚脸色难看。

就算是夏天大量买煤,对北京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让煤价跌落。

“爷,廉价煤也能救不少呢,您心思没白费!”

虽然宽慰了些,但太孙的心也只是好受了些许罢了。

他踱步在这片北京附近最大的煤矿区,一时间眉头紧促。

虽然他也有邀名的心思,但干实事的心还是有的,经世致用嘛!

“得让京城人对我记忆深刻!”

太孙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冬日煤贵的问题。

如此方能在皇爷爷面前大露脸。

回到京城时,太孙府一片心疼,他却毫不在意,沐浴了一番就急忙请来了好友张廷瓒。

如今的他刚参政,初出茅庐,幕僚什么的自然是没有,张廷瓒则是最好的参谋了。

对于煤炭一事,张廷瓒是赞同的:

“高官贵胄用红萝炭,富贵人家用竹炭,木炭,只有普通人家才用煤炭度日,仅仅是京城,一冬所需就是数亿斤,获利岂止百万?”

“一月所获,半为衣食,余下则是租赁与炭薪了,炭薪廉价些,能活不少人。”

“故而,既然西山煤矿涨价,那就只能从他处搬运来煤炭,迫使其不得不降价!”

“京畿附近可没多少煤矿!”太孙苦恼道:“遵化的煤,可都供应给场了,盈余不了多少入京。”

张廷瓒眉眼一挑:“殿下,学生听闻山西煤多,赖以东输河北,可从山西调煤!”

“铁轨忙着运人,可运不了多少煤来。”

被否决后,张廷瓒也不苦恼,继续思索:“铁轨不行,官道不行,那就只能走水路。”

“水路中,运河沿线可有煤矿?”

“殿下,如今煤矿最多的,怕是辽东了!”

张廷瓒认真道:“既然辽东的粮食能够入北京,那么煤矿自然也能!”

“没错!”太孙笑道:“从西山至京城需要人拉马拽,但辽东可全是水路呀!”

两者的成本表面上来看,相差并不太多。

也就是说,这其中必然是大赚的。

“殿下!”突然,张廷瓒认真道:

“此乃仁政,但却会得罪众多高官!”

“我明白!”闻言,太孙洒然而笑:“如今陛下身体康健,太子春秋正盛,我这个年轻一辈还怕得罪谁?”

“谁又会因为些许的万把块的利益,得罪于我?”

张廷瓒哑然。

他倒是没赚过弯,太孙一封,已然是大明第三代储君,哪有人敢找太孙算账?

“殿下可先去找太子,再找陛下!”

太孙想到父亲的谨慎,犹豫地点点头。

果然,太子对于儿子的举措虽然赞许,但却有几分犹豫:“不少公卿之家经营矿场,此事怕是推行颇难!”

知易行难,太子立马觉察到,此事一成,那些人岂能不会对他不满?

身处权力中心,文官们的掣肘对他来说可是难受的紧。

“汝自去禀告陛下!”太子沉声道:

“一应的操作,须由你亲自过问,算是对你的磨练吧!”

“儿子明白了!”

太孙告退,然后又赶赴宫城,求见皇帝。

“你所行不错!”朱谊汐对于太孙的远见颇为认可:“京城仰赖于西山,难免让有些人有恃无恐。”

“两条腿走路,最是稳妥的。”

能同过市场手段调节煤炭价格,这远比行政来得好。

多增加一条煤炭输入线路,对京师是有利的。

想到这,朱谊汐赞许道:“汝能想到这一层,并且有了办法,着实出乎朕的意料。”

“此事就由你处置吧,务必妥善解决。”

“孙儿领旨!”领到了差遣,这让太孙极其兴奋。

这可比巡查来的强多了。

目送这位孙子离去,朱谊汐从软榻中起来。

片刻,两个中年文官就在面前。

朱栎,朱枡二人精神抖擞而至。

“臣朱栎(朱枡)参见陛下!”

“起来吧!”

朱谊汐看着两位私生子,一时间颇为感慨。

不知不觉,这二人已然跃居官场中游了。

朱栎如今为知府,入京述职。

朱枡为京官,从五品。

如今朱栎当入京,朱枡得外放了。

看到他们,朱谊汐不由得想到了卞玉京,那一掌的难握,是其他人都比不了的。

“朱栎,听说你这地方干的不错,修了不少的陂塘,回京就当个大理寺丞吧(正五品)。”

“朱枡外放山西太原,当一任知府!”

“臣谢主隆恩!”

“陛下!”最后,朱栎忍不住道:

“臣想告假几日。”

“何事?”

“臣之二娘年老体弱,近日多病,臣视之如生母,敢不尽孝!”

年长的朱栎沉默不言,只有朱枡最后冒昧而行。

李香君也要走了吗?

朱谊汐心头一动,面色不改道:“国朝以孝治天下,朕焉能不准?”

“汝等孝心可嘉,冬子,赐锦缎十匹,人参二味与他们!”

“是!”

朱栎兄弟忙磕头谢恩。

父子在殿,只能称君臣。

目送二人离去,朱谊汐忍不住叹息。

一路扶持,只有此二子有出息,在官场上混得不错,用不了三五年,就能担任一省主官了。

可见背景虽好,但本身不出息,怎么扶持也没用。

个个成材是没希望了。

“二弟,你怎么乱说话!”

马车上,朱栎沉声道,显然在压抑着愤怒。

朱栎则不急不缓道:“大哥,二娘离世,三娘还会远吗?”

“君王寡情,若是让二娘悄无声息而逝,其又是如何难受?这等风险还是值得的。”

朱栎吐了口气,沉默不言。

是呀,正是君王寡情,所以才要提起。

他们这兄弟,想要在官场上青云直上,必然要君王恩宠。

皇帝也是风筝,二娘和三娘如今是风筝线,就算是要断了,也得让皇帝感到心疼,遗憾。

他们两兄弟才会更被看重。

所以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当然,这虽然是利用,但对二娘来说,也是好的。

不提赏赐,就说是皇帝,必然会在这为数不多的时间里频繁见面,这对于女人来说是极大的宽慰。

朱栎自然看懂了,但颇有几分君子之风的他,却绝难接受利用家人的小人行径,以利为中心的行事方法。

“二弟,不要把官场上那一套带到家中来!”

良久,朱栎缓缓道:“我们都是亲人!”

朱枡干脆点头:“我知错了,下不为例……”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