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灰尘飞扬,骡马奔走,炙热的阳光此时竟有了些亲切。

工程依旧在继续,皇帝平静地在观察着,心中格外的有成就感。

在农业社会,水利工程关乎着生死大事,不得不察。

江西在明时精英荟萃,号称“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据《明史》中记载的一百六十四位阁臣中,江西籍的有二十二人,五十六位首辅大臣,江西籍的有九人,如此数量,为全国之冠。

而这,却远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功劳,江西抚州的述陂、博陂、茭陂、干金陂,宜春的李渠,泰和的槎滩陂等,都是灌既万亩的大渠,历年来多次疏通,造就了江西富饶而多进士。

所以,北方想要崛起,就必须发展农业,夯实基础,仓禀实而知礼节,填饱了肚子才有机会发展。

当然,明朝水利工程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治黄河。

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的政策,让黄河数十年不得为患,其策略遗留后世参考。

虽然内阁没有什么五年计划,也不可能有,政治波诡云谲,天灾人祸众多,很难持续下去,但工部却拥有着自己的计划工程。

首先,西山引水和密云水库,就是其中两大重要工程。

工部投入大量的精力在此,就是为了让北京城不缺水。

其次,需要持续数十年的大工程,莫过于淮河了。

黄淮一体,黄河夺淮入海,让淮海平原一片狼藉,大量的良田变成了盐碱地,不知造就了多少的灾难。

曾经的粮仓,因为黄河而变成了负担。

治淮,也是四九年后的大工程,起码得十年之功,千万块打底。

见到皇帝陷入沉思,没有人敢打搅他。

良久,朱谊汐感觉有些阴凉,抬头一瞧,一件雨伞已经在他的头顶撑起,遮掩住了毒辣的阳光。

瞥了一眼宦官,他没说什么,直接上了马车。

活该宦官得宠得权,天底下能有几个人如此对待皇帝?

车马缓缓而动,贴身跟随的东厂提督羊乐,则亲切地靠近:“皇爷,西山引水到了明年差不多就能成了,到时候北京城也能喝到泉水。”

“嗯!”皇帝轻哼一声,就沉默不语。

一旁的几人也识趣地没去打扰。就这样沉寂下来。

很快,皇帝就回到了玉泉山,凉意顿时扑面而来,别提多舒服了。

刚至山庄内阁就递交了票拟。

对于吕宋总督府的章程,自然规矩规矩,一眼望去就觉得合理,也附和大小制衡的规矩。

不过,在总督人选上,却一下递交了三个人,让皇帝进行选择。

首先,就是曾经的宣大总督,如今的察哈尔总督——孙长舟。

没错,察哈尔改设总督府,成为了军镇,治赤峰、承德、宽河三城,负责管理察哈尔诸部以及汗部,汉民。

在察哈尔地区,朝廷秉持着步步蚕食的政策,从赤峰,再到承德,以及去年建在宽河下游的宽城,察哈尔的拥有了三座城池。

而下一个目标,则是宽河的上游,准备建平泉城。

然后持续的向东向北,将整个察哈尔地区变成为游牧和农耕混合区。

如今的蒙古没有一个统一的大汗,自然就没有人来阻止大明的蚕食政策。

孙长舟提领五千人镇守赤峰,可谓是辛苦异常。

朱谊汐瞥了一眼,就让他划走。

近五十岁的年纪,再去菲律宾,那不等于找死吗?

第二个人选,则是广东布政使林佳鼎,福建莆田人,其是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曾担任礼部主事,户部郎中,后来担任广东副提学。

福王监国时,担任广东按察使,后转为广东布政使。

内阁给他的评语是精力充沛,能进西学,重商爱农。

显然,他是一个思想活跃,且不拘泥书本的官员。

另一人,则是浙江杭州人,名唤金堡,崇祯十三年(1640年)年考取进士,授临清知县,后被刘泽清逼走。

清军攻下杭州,掳走潞王后,金堡偕原都督同知姚志卓起兵抗清,势孤而败。

后来,绍武朝廷立,由于他不屈抗争的行动,名声不错,拔授泉州知府,后又升之为福建按察副使。

因为其节气不屈,又领兵作战过,还在福建多年任官,对于西夷、台湾之事熟悉,去往吕宋正合适,不用担心出什么毛病。

更关键的是,他年纪不过四十三,年轻力壮,正好合适。

对于此人的经历,朱谊汐是满意的。

当年在南京登基,在任用前朝旧人的时候,朝廷并没有一股脑的任用,而是择优而选。

而第一个排除的,自然是曾经在北京城投靠李自成和满清的朝廷命官。

而优先录用的则是那些领兵作战,不屈不挠,且心向朝廷的贞洁之士。

能力有没有且放在一边,节气是最重要的。

谁能够否认洪承畴的能力?

但他就是变节了。

所以,金堡此人无论是资历,能力,亦或者身体状况,为官经历,都让皇帝感到满意。

“就任他为吕宋总督吧!”

朱谊汐将第三份票拟拿起,开口说道。

一旁伺候的田福忙不迭地起笔批阅。

至于孙林,他才不过二十五六岁,担任南海水师总兵就已经是震惊官场了,如果在提拔为总督,绝对能够让朝廷乱套。

他可不敢像乾隆一样,在福康安20岁的时候就任命为军机大臣。

宠臣的提拔,也不能这样乱来,这不是树立君臣隔阂吗?

朱红一批,内阁没有异议,立马草拟旨意,下发吏部执行,给事中确定。

流程走完,就快马加急,去往了天津。

要是在往日,这样的圣旨,从运河往南直抵浙江,然后再发往福建,没有两三个月根本就达不到。

但是如今却从天津坐船,乘坐海船直接顺流而下,半个月左右就能抵达福州。

而此时,担任福建按察使的金堡,却乘船,抵达了台湾府。

按察使又称“臬台”,该官职负责一个省的司法、刑狱等事务,为正三品官阶。

按察使不止掌管司法,还负责管理该省的“邮驿”事务,需保证中央下达至地方的信息不出差错。

在一方面来说,按察使侧重于司法、油驿,按察使相当于现如今的司法厅厅长兼公安厅厅长、省检察院长。

另外,除了对民,对官依旧有监督权,凡有贪枉不法之举的官员,按察使就有责任将其纠检揭发,上报朝廷。

而朝廷规定的关于地方官员三年一次的考核工作,也是由按察使参与完成的。

在按察副使下又设佥事,副使与佥事平时分道巡察地方,兵备、提学、巡海、清军,驿传、屯田等事。

不过,金堡此次亲自来到台湾府,实在是不得不为尔。

台湾的夏税比江南更早,五月底,六月初就缴纳完毕,但却震惊了整个福州,福建省。

原来,台湾府度过了三年免税期后,开始执行两年半税,这是朝廷的规矩,但就是这个半税,却让福建省上下瞠目结舌。

夏税二十七万银圆——

也就是说,台湾府上下一年约有百万块银圆的税收。

商税是对半分,而粮税是三七分,即使是三七分,台湾府起码能留下三十万块。

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

整个福建,一年的赋税也不过四百万块,而台湾府不过六十万人,初次缴纳两税就能达到全省的四分之一。

福建巡抚得知此事后,第一反应是不信,验证之后,第二反应则是感觉台湾不止这些。

他觉得台湾府可能许多官员不干净,或者说,提留高了。

绍武朝进行多年财政改革,地方粮税分为一分、两分、三分不等,粮税是三七分成,而商税则是对半分。

交给户部的叫做起运,而留在地方的则是存留。

在绍武之前,省一级是没有财政收入的,税收是以县为单位,三司衙门财政收入。

所以,一旦遇到大灾害,巡抚就要大户们捐赠粮银,度过难关,而这时候那些府库有钱的县衙,巡抚竟然无法调派支援,眼睁睁的看着。

人都是自私的,各县只会各扫门前雪,不会顾及他县。

而赈灾,就必须上奏朝廷,一来一回,早就酿成了民变了。

历史上到了雍正年间,才有了省级财政,叫做留贮,来自于火耗归公,但规矩又限得死,动用五百两以上,就得上奏。

不过,在绍武朝,由于巡抚兼任了全省赈灾救难差遣,所以省级财政逐步形成。

省一级的财政,由布政使管理,巡抚支用,按察使监察,三方同意才能调用。

在应用上,只能用作于修葺官道、疏通河堤、赈济灾民、支用军饷、祭祀善举等五样。

而省级财政的来源,则是商税。

商税收入的五成交给户部,三成则留存地方,两成则成为省财的留贮。

即使只有两分,但在福建这样商重农轻的省份,商税早已经超过了农税,藩库一年能留下四五十万块银圆。

虽然不多,但紧急时刻赈济灾民是足够了。

像是江苏省,一年的商税则超过三四百万,留贮更能达到百万左右,才是真正的财大气粗。

福建三司关切商税,最恨的就是地方瞒报,台湾如此出了大彩,更是要调查一下,生怕出了差错。

当然,由头则是台湾府有生员向巡抚举报台湾红夷众多,民风大渐,有伤风化。

“臬台,听闻这台湾不过数年时间,土地富饶,且已然成了福建首选去处……”

一旁的幕僚眺望着海面,凝视着波涛汹涌,不由得叹道。

“近五万西夷,台湾府到底不同。”

金堡则昂首,吹着海风。

中午,船只抵达了澎湖县,下午,抵达了台湾府治大员县。

台湾知府、大员知县全部到码头迎接,一个个谨小慎微,恭敬异常,比伺候父母还要小心。

也由不得他们如此胆怯了。

明制——州县每月一考察,上报于府,府考察,每年一报,上之于布政使司,每三年,巡抚、按察使司通核官员事状,造册具报吏部,以为外官考察凭据。

之前考评外官分为八等,一贪,二酷,三浮躁,四不及,五老,六病,七罢,八不谨。

绍武朝后,外官则分为三等,优、中、劣,劣者贬官,中者调任他省,优者升迁入京。

像是之前那样,在知县位置转个几十年的,如今却是不存在了。

登临码头,金堡只觉得风气果然不同。

停靠码头的船只基本上都是西式帆船,而福船则寥寥无几,西夷更是随处可见。

面对他这样的大官,这群红发绿眼的西夷竟然毫无尊重,只是略微行了一礼,就自顾自地离去。

金堡感觉自己一股气在升腾。

乘上马车,掀开车帘一看,沿街的商铺各色各样,建筑更是千奇百怪,有如刀剑搬直插云霄,又有粗犷的,毫无美感乐言。

明制的建筑毫不起眼。

他心中,越发得生气了。

而抵达了府衙,其空间极大,前衙后院,宽阔而又崭新,干净整洁,几个花瓶摆放着极为典雅,书画也是不错。

“这哪里是个县衙?”

国朝以来流行破县衙来昭顕清廉,如今到了台湾,反而极为漂亮。

金堡积攒了不少的闷气,待知府提出要摆宴席时,他才浅笑,但沉闷的脸依旧让台湾府上下胆颤心惊。

翌日,他派出师爷去查账本,又去县仓而看。

数十箱银圆,数十万块,这让金堡都喘不过气来。

突然间,他感觉气消了。

一旁的知府恭敬道:“臬台,台湾府四县,澎湖、大员、鸡笼、澹水……”

“我知道。”金堡点点头,斜撇了一眼其人,道:“为何贵府夏税如此之高?”

“可有苛民了?”

这番问话,台湾知府腰立马就更低了。

“实因海商大幅收购蔗糖,年产上百万担,因之为十税三,一年之税不下于三十万……”

“而且,近两年来,我府之茶叶、稻谷、木材、樟脑丸等,大肆出口,也抽税不少。”

“所得的钱财,一来用于养吏(县衙主官是布政使司发钱),二则用于征讨土人,三则是招募垦荒之民,充盈户口……”

ps:他么的,日本和韩国都进了,气啊!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