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吕方郭盛闻言,齐齐往两边避让,史文恭飞马奔来,那杆方天画戟便如九天神雷般直轰而落。

闻达连忙“举火烧天”,横起大刀托挡,但听一声巨响,闻大刀周身一震,胡须抖、腮肉颤,眼角的皱纹都似乎翻了一倍。

“好~戟啊!”

闻达震得舌头都打颤,一声喝彩,才认出是斩了双锤孙校尉向自己邀战、又据说杀死天王李成的那员猛将,心中顿时一沉——有此人在此,再想杀出,千难万难也。

史文恭这一戟蓄势而发,人马合一,已是使出了十二分气力,但见闻达虽然有些艰难,却依旧稳稳接下,亦不由暗暗佩服,愈发战意澎湃,大喝道:“天王李成,大刀闻达,名垂河北二十年,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今日鏖兵大名府,先射李天王,再斩你闻大刀,乃我史文恭平生第一快事也!”

闻达两眼一瞪:“你便是‘神枪’史文恭?原来你投降了梁山,怪不得陷了曾头市。”

呵呵,纵我没降,曾头市一般要陷——不过这等丢人事,我又何必跟你细说?

史文恭这般想着,打个哈哈:“还提什么曾头市,且想自己身后事吧!”

说罢拧戟就刺,戟锋未到,忽然变斩,斩至一半,复还为刺,虚虚实实之中,凛冽杀机吞吐。

闻达虽说绝望,毕竟是久经沙场的战将,又岂肯束手待毙?如受伤的野兽般低吼,挥刀与之大战。

他两个在这里舍生忘死,厮杀激烈,另一边飞骑、牌手们,那些羽箭飞刀标枪,只如瀑布般望官兵冲刷。李逵、焦挺、韩泊龙、郁保四、项充、李衮六个大虫,带着两百牌手横冲直撞,杀得官兵四分五裂。

黑夜之中,本就人数难辨,官兵三面皆敌,耳边不断传来李逵等人呼喊:“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杀尽官兵,才肯回山。”都吓得无头苍蝇般乱转,哪里还有丝毫战意?

尤为致命者,主将闻达被史文恭一条戟死死压制,早已无暇管顾,其余众将,凡是跳出来指挥的,不消片刻,或是眼眶、或是喉头,必然多出一支箭矢来。

这等精准射法,除“小李广”外,更有何人?

曹操看的不住点头,花荣之厉害,正在于此。若是用的好时,凭他一弓一马,千军万马都难踏前半步。

吃他一连射死了七八个将佐,再没人敢抛头露面,局势更难逆转,不消多时,官兵尽数大溃,喊爷叫娘,争先恐后奔逃。

花荣见了长笑一声,换了长枪,一千飞骑尽数拔刀,随主将追杀五里方回,沿途尸骸遍布,尽是大名府官兵所遗。

这一战为时其实极短,但大名府出战一万三千余人,归城计点,生还者不足九千,闻达以下数十员将佐,只有七八位逃生,死伤之惨烈,吓得梁中书脸色苍白,久久失语。

见麾下官军溃败,闻达心中愈发惊惶,他和史文恭已战至六十合上,刀法散乱,气力不支,额头鼻尖,尽是黄豆大的汗粒。

曹操等围在四周观战,史文恭越发抖擞起精神,忽然速度一提,连环数戟,惊雷闪电般狂攻,闻达强弩之末,哪堪征伐?勉强挡了几下,被史文恭勾住刀杆,劈手夺了武器,反手一戟横劈,闻达难挡难躲,只得将双目一闭,静待身首相分。

等了片刻,不见动静,试探睁眼,却见一道明亮锐利的巨大月刃,只在颈边三寸。

闻达咽了口吐沫,咬了咬牙,将脑袋一仰,依旧闭了眼,把脖子露出的更多些——要杀便杀!

却听史文恭道:“哥哥,这厮武艺,比那李成略逊,却也是难得好手,你说是杀是俘?”

曹操轻叹一声:“闻大刀,我怜你乃有名战将,保家卫国数十年不易。你这等人,纵使要死,也该死在国战方是归宿。故有一言,愿君听之。”

闻达不由再次睁眼,只见说话人戴着铁面具,下马来,个头却是不高,诚诚恳恳说道:“我等皆系汉儿,若要杀你,实有不忍,若要纵你,无异于放虎归山,左思右想,别无良策,只能请君投降。”

说着摘下面具,一抱拳道:“在下‘武孟德’武植,如今阴据山东数州之地,暗通梁山好汉,养民练兵,倒不为颠覆宋廷,只为他年胡马南下时,有力护佑汉家河山,此等事业,不知闻将军可愿同为?”

“你便是‘武孟德’!”闻达听罢一惊,这武孟德之名如雷贯耳,只道是江湖中的义气豪侠,谁料竟已做出这般事业!

他镇守大名府多年,对于朝廷情弊、宋军战力,知之尤深。且不说那传闻中“满万不可敌”的大金国,便是辽国,莫要看他腐朽衰残,真要南下,宋军也是败多胜少之局。

只是一来承平日久,二来身在局中,下意识不愿去多想罢了。

谁知这武孟德,以此为念,暗暗做下这般惊人事业。尤其是今日数战,对方以客击主、以少对多,却是连场大胜,伤亡寥寥,可见无论兵法、战力,都远胜于宋军。

而且闻达也不天真,对方虽然口称不忍杀之,但也明确表示了不愿放他,摘下面具,以真面目相见,告之以心腹之事,既是示之以诚,也不乏警告之意,若是自己不降,结果显而易见。

暗想道:罢了,有道是,良禽择木,良臣择主,某闻达尚值壮年,本事不弱,若这武大郎真是明主,某追随于他,建功立业,未必没有封侯之日!

遂下马道:“既蒙厚爱不杀,闻某情愿归降。只是家小都在城中,若闻闻达投降,必遭殃及。”

曹操笑道:“此事易尔,且去那些战死的尸骸中,找一具和将军体型相近的,砍去头颅,换了将军甲衣,他们明日查探,必然以为将军已死,便不至于连累家人。大名府卢员外,是我义弟,手下有个燕青,极是精干,回头便遣燕青来,搬去将军老小上山团聚。”

闻达喜道:“‘浪子’燕青名号,我亦久闻,有他来办,必然妥当。既如此,末将闻达,叩见主公。”

说罢躬身拜下。

曹操扶起道:“闻兄不必多礼,以后大家便都是自家手足。”

闻达又去谢史文恭道:“多谢手下留情,使闻某得投明主。尊驾这般武艺,惊天动地,以后还请多多赐教。”

史文恭回礼笑道:“闻将军勇冠三军,今日不过局势不利,被我占了些便宜。真论武艺,玉麒麟卢俊义,我家哥哥的二弟武二郎,都不在史某之下。”

闻达不由乍舌,他久处军中,什么高手不曾得见?这史文恭在他看来,已是难得一见的神勇猛将,听他意思,至少那两个不在他之下,看来武大郎麾下还真是藏龙卧虎!而且卢俊义这等大富豪都肯相投,自己这步棋,说不定还真就走对了。

想到这里,投降的失落感减轻了许多。

正自盘算,忽听焦挺在一旁自言自语道:“这位闻将军,绰号大刀,那个要来打梁山的关胜,也绰号大刀,这两个大刀,倒是哪个狠一些?”

闻达虽是四十多的老将,闻听这话,还是不由好胜之心大起,眉头一皱:“啊呀,放着闻某这柄刀在此,竟然还有人敢以‘大刀’两字为号?”

有分教:关胜闻达两大刀,论刀究竟谁人高?兴来名将斗名将,且看大刀战大刀。

m.qqxsnew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