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340胡安·德富卡

随着内阁票拟了申时行的奏疏,消息也飞似的传了出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暗中推动。

到下午的时候,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四九城官衙。

临近散衙的时候,詹事府詹事掌翰林院,礼部右侍郎王锡爵就把翰林院里的学士全部叫到自己值房说事儿。

“大家应该都听说了吧,侍郎申时行的奏疏,内阁已经批了,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教化万民,也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做过的大事。

其中社学的课本不是四书五经,而是让我们根据《三字经》、《百家姓》,而是让我们翰林院编制《教义》,这可是一件大事儿。

等宫里批红发回来,这事儿就要提上日程。

这次请诸公来此,就是集思广益,大家商量商量看,到底该怎么做这个事儿。”

王锡爵话音落下,几位翰林院学士都是低头思索起来。

他们的前辈,依旧他们教导的后辈,一般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开头学习,认字,也是学礼。

可按照申时行的建议,用于社学的《教义》不仅要教孩童识字,还要让他们明礼,还要讲解《大明律》基本准则,最后还要加上一些民间用的上的算学。

算学,其实对于这些进士老爷们来说并不陌生。

实际上大明的读书人,并非都是智慧舞文弄墨的迂腐之人,读书闲暇也会看些杂书,其中算术类就是其中一门。

毕竟,生活中,其实很多地方都能用得上。

申时行的建议可以说是极好的,至少孩童们学完《教义》,所学能学以致用。

他们科举考的那些八股,肯定是没什么用的。

但是,一本书要把这么多东西糅合在一起,难度也是非常之大。

“某认为,《三字经》和《百家姓》还是应该列为教义的开篇,毕竟其中有传统美德,也能帮助孩童识字。

古往今来,孩童启蒙都是以此为主,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嗯,我也认为可以,特别是《三字经》,其中多是至理名言,教导为人处世之道,正是孩童启蒙最好读物。”

很快,几个学士就开始讨论起来,都对《三字经》极为推崇。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虽然后世认为其观念陈旧,内容晦涩难懂,但在经典古文里,已经是最粗浅的读物了。

至于其他什么篇幅较长,与后世社会价值观有出入这些,其实反倒是最不重要的。

须知记忆这个东西,越是记忆越是能提高记忆力。

其实到了后世,许多人阅读和背诵能力欠缺,很大可能就是因为孩童时期没有被要求背诵三字经这种朗朗上口的读物,所以记忆力倒退还不如古人。

因此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虽然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更值得家长让自家孩子熟读,熟记。

“嗯,识字确实用《三字经》不错,可以将其列入《教义》。”

王锡爵开口说道,他对此文也是推崇备至,绝对是孩童启蒙最好的书籍。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不过,也有人提出《三字经》或许是南宋陈淳用三字句写成的《启蒙初诵》,认为《三字经》从雏形到更定,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实际上,中国许多流传的古籍,都是被人反复修订过的,未必就是原文。

《三字经》的内容虽然涉及面极广,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着作。

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但毕竟《教义》还要把《大明律》也带上,让孩童知道国法。

无知者无畏,只要让孩童知道王法厉害,才能避免他们以身试法。

这时候,一向比较低调的陈于陛忽然开口说道:“王大人,诸公。”

众人见是他说话,目光都看了过来。

王锡爵抬手笑道:“元忠,今日是我翰林院商议事务,想到什么只管说来。”

这陈于陛是隆庆二年的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也就是说,他在隆庆五年才是七品编修,但是不过七年时间已经成为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其升官速度不可谓不快。

他之所以如此小心谨慎,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陈于陛是陈以勤的儿子,当初一门两进士,也曾是风光无比。

不过陈以勤致仕以后,陈于陛就开始小心起来,即便高拱去职也是如此。

至于陈于陛升官之路,自然少不了魏广德等人的照拂,一下子把人从翰林院转到其他衙门有些困难,但是在翰林院里稍微照顾一二还是可以的。

去年,陈于陛参与的《世宗实录》修成,升俸一级,服阕,升翰林院学士充日讲官,因此今日也有了他在这值房的一席之地。

不管是还在老家的陈以勤,或者内阁次辅魏广德的面子,王锡爵都不会轻视这个“年轻人”。

“诸位大人,吾充日讲官,参与教导陛下,观其课本,一个个小的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图,讲述历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之举和倒行逆施之祸,身有感触。

对于《大明律》,若是以条文印于《教义》之上,未免枯燥乏味,孩童也未必能学进去。

不若效仿《帝鉴图说》,从刑部择案例编成小故事,配以插图,或许效果极好。”

陈于陛的话,一下子让屋里众人炸了锅,沈一贯当先起身说道:“元忠此法极好,《帝鉴图说》陛下也是极为喜爱,若是以此法编书,孩童学习肯定是极佳的。”

张居正策划《帝鉴图说》本就是抓准了孩童的性格特点,才想到的这个法子,基本可以说对孩童是通杀。

看书不是死背书,而是看的一个个小故事,还有精彩插图,可不让孩童喜欢。

既看了故事,也让孩童知道了那些事儿是违法的,知道后果,自然会心生畏惧,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王锡爵这时候也笑着点头,“元忠此法极好,明日我去内阁说说,我们翰林院就预先准备起来。

对于刑部案例,还得好生选择才是。”

《帝鉴图说》上的故事,张居正是从众多历史事件里选择出的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汇编而成,都是他亲自选择,再找宫里华师精心绘制而成。

别看只是一本书,那几乎汇总大明最好的老师和画家联手完成,价值自然极大。

而这社学所有《教义》,大纲这块也就在这样的商议里逐渐的完善起来。

晚上魏广德还在府里,就听到下人来报,陈于陛来了。

魏广德和陈以勤关系极好,虽然人回了南充,可陈于陛在京城,两家平时也多有来往,陈于陛上门是不需要提前递帖子的。

“元忠,你可有些日子没来我这里了。”

其实陈于陛没小魏广德几岁,只不过陈以勤的关系,他见到魏广德还是得行叔侄之礼。

“魏叔,之前不是看你忙就没打搅你休息,嘿嘿......”

陈于陛乐呵呵说道。

一阵寒暄,魏广德又问了陈以勤的近况,他和老友不可能时时通信,倒是陈于陛和他爹,隔三差五会有书信来往。

“我爹现在日子过得不错,纵情山水心无旁骛,书信里说人都胖了。”

陈于陛笑着说道。

“哦,这倒让我好生羡慕。

对了,你爹就真不愿意再出仕了?”

魏广德这时候认真问道。

其实和殷士谵那边,魏广德也偶有联系,一年也会有一两封书信。

不过,殷士谵那边,身体貌似不怎么好。

别看殷士谵号称“内阁拳击手”,可毕竟是被高拱气走的,回到老家就气得不行,身体也不好了。

身体不好,自然不想出仕,即便高拱已去也是如此。

陈以勤那里,则是直接拒绝。

“我爹现在这样也挺好。”

陈于陛有些苦涩的说道:“其实我知道,他是怕影响我。”

去年,张居正二儿子张嗣修在丁丑科以第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外面就有许多谣传说是皇帝看在张居正面上才给的。

而且言之凿凿,下一次科举,张居正的大儿子张敬修、三儿子张懋修怕也能金榜题名。

好吧,都是预测帝在说话虽然确定最后都说中了。

但是对陈以勤来说,当初儿子上榜,其实私底下议论此事的人也不少,都说他是靠着陈以勤的关系才上榜。

对此,魏广德也是无可奈何。

嘴在别人身上,自己可管不了。

大明嘉靖朝那会儿的首辅杨廷和,在其子杨慎即便是在童年就有“神童”之名,还模仿名贤作《吊古战场文》和《过秦论》等作品,传出才名。

之后更是有李东阳极力推崇收为门人,命杨慎仿作诸葛亮《出师表》和傅奕《请汰僧尼表》,李东阳阅览后称赞其韵味“不减唐宋词人”。

但即便如此,正德十六年杨慎高中状元时依旧有人传说是杨廷和一帮考官偏袒。

或许因有此一事,严嵩的儿子严世番干脆科举都不参加了,就是丢出自己的作品,然后就是以监生身份入朝为官。

反正参加科举也会被人背后说,直接不装了。

魏广德只打算保自家孩子中个举人,其他的也不强求,多少也和此有关。

陈以勤要是回朝,就算孩子做出功劳,魏广德等人反而不好提拔,因为他会挡了孩子的道。

所以,陈以勤从来就没考虑过再回来的事儿。

反正京城有张居正、魏广德在,就凭交情,两人都不会为难一个孩子,还得给他照顾妥帖了才行。

接下来一阵闲聊,陈于陛就把今日翰林院的事儿说了出来。

“呵呵,就是图书嘛,不是什么大事儿,叔大那边不会说什么,宫里也不至于。”

魏广德笑道。

“帝鉴图说加入插图,故事行文简单易懂本就是我提出来的。”

魏广德无所谓的说道。

“如此,那小侄就不担心了。”

陈于陛提的这个建议,其实就怕张居正和内廷有想法。

“呵呵,其实你根本就不用担心,此事当初我也是看那些话本,不也都有插图才有此一提。”

魏广德无所谓笑道。

明朝的小说话本,虽然没有出现后世的“小人书”,但小说每个章节一般都有插画,只是质量层次不齐而已。

大明朝的小说话本可是真不少,后世流传的也只是一小部分,毕竟大部分小说放到后世,貌似也是被封杀的类型。

是的,《金瓶梅》、《肉蒲团》其实并非大明孤本,市面上类似的通俗小说一抓一大把,许多不得志的读书人就爱写这个,看这个书。

魏广德也看,或许是男人的通病。

由此可见,大明的识字率其实还是蛮高的,远超过清朝那会儿。

就在魏广德在大明朝大搞“义务教育”的时候,胡安·德富卡海峡也迎来了一位意外来客,英国的“金鹿号”帆船。

因为对美洲西海岸的陌生,德雷克驾船是沿着海岸线航行一路向北,不知不觉已经跨过赤道,进入到后世美加边境一代,也就是花生顿州,西雅图和温哥华以西的外海。

“船长,还要继续往北走吗?好像已经没路了。”

船员小声说道。

出来这么久,现在德雷克也有些迟疑不定,往回走还是横渡凶险莫测的太平洋。

(本章完)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绍宋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