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徐阶回到内阁,一边安排人请吏部官员前来内阁商议下文之事,一边又派人给裕王府报信。

倒不是此事关系有多重大,主要还是徐阶考虑到张科的任免是魏广德所托,所以派人知会一声。

他也知道劳堪和魏广德关系不错,不过当初严嵩在时,他只当是严嵩想要对付魏广德而卸去其臂助,所以故意调动劳堪职位,当时并未反对而成文。

此事其实早已在刑部传开,不过不管是劳堪还是魏广德都未找他处理此事,徐阶就以为他们已经默认,所以在严嵩致仕后也为改动,这次一并把消息传给魏广德。

消息传到裕王府,张居正倒是很好心的询问魏广德意见,当然是指劳堪外放一事。

“任之的事儿要不要我去找老师说说,重新安排他留京?”

张居正还不知道此事已成定局,听说魏广德的好朋友劳堪也要外放,就关切的询问。

“之前我问过他,他对于外放一事并无异议。”

魏广德苦笑道,他当然不会告诉张居正这个其实是他一早安排的,所以只能做出无奈状。

听到魏广德说这是劳堪的选择,张居正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不过想到魏广德还在京城,他如果想要回京其实也不难,没看到他老乡欧阳一敬就写信诉苦,最后魏广德还是把人弄回来了。

张居正这么想着,而魏广德则在思考这两天还要登门拜访徐阁老一次。

之前张科送来书信可也顺带送上不少东西,都是用来在京城官场打点的。

之前张居正告诉他,徐阶应下后他就去拜访了一次,送上一些礼物,这次事儿算是尘埃落定,自然还要在去一次。

也是倒霉,谁让张科把信送给他去做。

想想也是,魏广德虽然现在在京城里权利不大,可是背后是裕王府的牌子,不管找谁办事,对方都得给他三分面子,这样子他就成了那帮老乡、同年在京城活动最好的联系人。

礼部宗人府那边接到内廷的条子,向各地王府下文一事,是第二天才传进裕王府的,毕竟这不算多大的事儿。

不过显然张居正昨晚没去徐阶府上,所以并不知道此事。

看到其中提到重录大典,他才后知后觉明白,这发往各地王府的公文是什么意思。

重录大典一事,之前他就曾听到徐阶说过,现在知道此事已成定局,可自己升迁之事却是遥遥无期,不免一整天都有些恍忽。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在裕王府里,他自然不好请假出去,前往内阁问问老师此间详情。

魏广德可不知道《永乐大典》要重录,虽然当初他曾经和陈矩提过一嘴,不过那是灵机一动。

陈矩只是在当初在嘉靖皇帝面前提出时告诉了魏广德,时间过了这么久,他都以为此时已经黄了。

今天一下子看到此事,他还很奇怪,看着手里的条子还在那里愣愣出神。

“重录大典是好事儿,就是靡费太大了,如果由各王府承担开支倒是不错的主意。”

这会儿,殷士谵却是对裕王说道。

现在唯一存世的一套《永乐大典》,即便是翰林院中人想要借阅也是困难重重,也就是嘉靖皇帝才能做到随意取用。

所以,对裕王来说,也只是知道成祖时期编纂了这么一套书籍,他也没亲眼见过,自然没什么感慨。

“听说那书有上万册,这抄录一份确实耗费钱粮。”

裕王只是澹澹开口道。

“听说当年成祖时期,曾经想过要刊印此书,不过也是因为耗费庞大而搁置。”

殷士谵接话道:“刊印耗费太大,抄录一份保存也是好的,这些年宫中失火频繁,确实有必要做成此事。”

“殷先生,你在翰林院时见过这《永乐大典》吗?”

听到殷士谵看重此书,也支持重录一事,裕王随口问道。

不过殷士谵却是摇摇头说道:“此书保管严格,不到学士一级轻易不会有机会一观,除非是需要,还得请示掌院大人方可。”

裕王还只是裕王,不是太子,所以未经嘉靖皇帝许可,他也是没有权利看到此书。

这会儿几句话后,倒是让他产生了一丝兴趣,想要看看这《永乐大典》。

“善贷,你当初是不是见过大典?”

这时候,张居正似是记起前事,不由得出声问道。

“我初入翰林院时曾跟着吴清吴学士学习了一段时间,他那里倒是有一册大典,我也是因为代还书册才有幸进过文渊阁,看到过《永乐大典》。”

魏广德开口答道。

“哦,善贷进过文渊阁,那《永乐大典》是否真有上万册?”

裕王来了兴趣,移动下坐姿靠向魏广德的方向发问道。

“我可没工夫询问,不过那一屋子百十个书橱,据说全部存放着永乐大典,估摸着应该有。”

魏广德答道,随即想想毕竟那次自己也是立了功的,不免想在裕王面前也炫耀一下,就接着把那日火烧三大殿,大火甚至蔓延到午门,都烧进左顺门了。

如果不是自己临危不乱,果断带人拆掉左顺门通往东阁和文渊阁的廊道,只怕内阁和全套《永乐大典》都要葬身火海。

“确实凶险,难怪上次在奉天殿广场上,看到没有了原来通往三大殿的廊道,怕也是再次出现这样的场面。”

张居正叹道。

这哥们儿捧的好。

魏广德在心里给张居正比了个大拇指。

当初那事儿,魏广德也没有白忙活,嘉靖皇帝之后论功行赏,给他封了个詹事府的差事,品级也提了半级,让他追上了他那科的状元。

别看只是升了半级,那也不容易,若是背后没有推手,那就只能等九年考满,而且考察结果还要中、上才有可能升职。

运气,只能说自己真的是运气好。

三大殿早不烧晚不烧,偏偏就是自己过去的时候烧,让自己有漏脸的机会,这种功劳可是不常有的。

之后的时间,朝里朝外倒是没有多少大事发生,也就是福建那边发来军报让魏广德稍微留意了下,知道是南赣副总兵俞大猷率部趁张琏攻打平和县时偷袭了老巢,不过结果貌似不大好。

明军没有预料到张琏把老巢打造的固若金汤,利用山头建成城寨防御,让明军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

这样的战场环境,就算兵部也是没有预料到的。

当初杨博也只以为就是在山野里修建的城寨,哪里能想到因为大量汇聚的人口,让张琏可以在短短时间里把周围的山头全部占下来,还打造成庞大繁杂的防御工事。

不过明军已经逼近张琏老巢,也预示着围剿张琏一伙反贼的战事出现了结束的曙光。

刘显督军只要能给俞大猷持续的支援,明军早晚能够一举攻克此地,届时在外的贼军只需要慢慢梳理剿灭,这次福建的乱局就可以平息。

所以在消息入京后,兵部尚书杨博立即入西苑求见嘉靖皇帝,回到兵部后连续给福建游震得、广东刘显和南赣俞大猷发出多道公文,想来也是督促此战尽快结束。

向各地王府的文书已经下发,嘉靖皇帝就算心里再急也只能等待各地的回信,不过兵部送来的福建抚叛胜利在望的消息也算是对他的一个慰藉。

只是这样的好心情很快在福建、广东新的奏疏送达京城后荡然无存。

因在浙江遭遇胡宗宪部强烈抵抗损失惨重,在嘉靖皇帝四十一年起,倭寇侵犯的区域明显南移,开始对福建和广东实施骚扰。

从温州出发的一路勾结福宁、连江的倭寇攻陷寿宁、政和、宁德三地,从广东南澳来的一批倭寇勾结福清、长乐倭寇攻陷玄钟所,倭寇迅速蔓延到龙严、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面对这样的情况,最郁闷的要数坐镇浙江的胡宗宪胡总督。

在浙江布置了天罗地网等待倭寇自投罗网,结果没成想等来的却是福建、广东的报急文书。

不得已,胡宗宪只得下文刘显,分出部分兵马剿倭,同时也抽调在浙江的戚继光率部进入福建,参与对福建倭寇的清剿。

只是他还算分得清楚轻重,并没有调动俞大猷手下的人马,只是让刘显把部分本已计划派往俞大猷处的兵马调回抗倭。

不过此时的俞大猷正骑马漫步山头,从山腰处一直到山脚下散布着无数尸首。

远处,一队明军正押解这一名身穿铠甲的贼军首领过来。

“将军,已经找俘虏确认过了,此人就是这支贼军的首领萧晚。”

前面一个把总已经策马快速到了俞大猷身前,抱拳禀报道。

“败军之将,押下去严加审讯,务必问出张琏那厮在哪路贼军中。”

俞大猷没心思见这么个手下败将,扬扬马鞭吩咐道。

“遵命。”

那把总答应一声,勒马回返,把萧晚带到一旁审讯去了。

环视四野,俞大猷脸色毫无波澜,只是对跟在身后的亲兵队长吩咐道:“再派出几队哨探,查明另外三路贼军动向。”

对于张琏苦心经营的老巢,俞大猷已经没有心思去一个山头一座城寨去拔除,而是打算用最简单狠辣的方式,尽快结束此地战事。

沿海倭寇肆虐的消息他已经知道,更明白朝廷大军不可能长期呆在此地剿贼。

虽然经历过无数的尸山血海,可真要下最后的命令,俞大猷依旧有些不忍,因为到了那一步,一旦启动就没有办法及时收手,即便贼军投降,依旧会有无数人死去。

现在的俞大猷,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希望探马能带回来什么样的消息,张琏返回老巢或者知道萧晚军被伏击,全军覆没后惊慌远遁。

是的,他已经打算用火攻,一把火烧掉那些城寨,继续强攻只会徒增伤亡。

若是张琏军返回老巢,到是可以一举全歼反贼,可若是四散奔逃,则可少造一些杀孽,不过因此也会增加后续围剿的难度。

只是,在收到倭寇大举犯闽的消息后,俞大猷也顾不得许多了。

福建的情况,京城自然还不知道,不过官场上那些消息灵通人士已经知道内阁正在考虑重录《永乐大典》的人事安排。

自从内廷让礼部下文各王府后,消息就已经瞒不住了,而且也没有必要瞒。

毕竟是重录《永乐大典》,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其中不少书籍都已经失传。

不过对他们来说,也就是私下议论议论,可没法去打主意,也只有翰林院和礼部的官员还可以走走门路,希望能够参与其中。

只需要在重录工作中分派一些工作,数年之后就是一件大功劳,足够保证官职升迁的大功劳。

没人会认为各地的王府会不买账,毕竟是善政,也没有人为重录大典靡费甚巨而出言反对,即便朝廷财政依旧困窘。

“昨日我夫人还在问我,《永乐大典》是不是每册书页也都用黄金制成的。”

裕王府内,一众讲官此时无事,正在随意闲聊打发时间。

重录大典的消息通过这段时间的传播,早已经不再局限于官场之中,关于《永乐大典》的各种版本传说也开始在民间快速扩散。

“金书那传说,早些天就在流传,我听说的最新传说,大典内秘藏一份藏宝图,乃是当年太祖剿灭张士诚部收缴的财物,为防备北元而埋藏......”

“哈哈.....他们连大典成书时间都没搞明白,居然扯到张士诚身上了。”

魏广德对他们的聊天内容是苦笑不得。

民间传闻之事,他也有所耳闻,若不是亲眼看到过《永乐大典》,他还是坚决不会相信滴。

用黄金做成书册,一册两册还好说,就算十来册也可以接受,可是上万册,开什么玩笑。

“高大人昨日去了我老师家里。”

这时候,张居正忽然开口说道。

众人闻言,小声戛然而止,不过很快又或轻笑或摇头。

高拱去徐阶府上,目的不言自明,自然还是奔着重录工作去的,众人都没想到高拱也想参与其中。

在他们看来,以高拱现在的情况,只需要稳扎稳打,下次尚书级别官员调整之时必然有他一席之地。

“这总校官可有人选?”

魏广德也是好奇问道。

这,显然也是高拱此行的目的,不过被魏广德以这种方式提出而已。

“据说陛下那里定下一个瞿景淳,其他的还在讨论。”

张居正看向魏广德,澹澹开口说道。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绍宋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