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禁止和倭人通商,魏广德一开始就没考虑,因为他知道此时的日本好像有金山银山,还有大量铜料,甚至是硝黄,几乎大明缺什么,倭国就有什么。

当然,因为生产力的关系,这个时候的大明朝对铁料的需求远没有后世那么巨大,所以国内的铁矿石也是能够供应的上。

既然通过倭国可以解决大明朝物资短缺的问题,那为什么要禁止通倭?

不过有时候账不是这么算的,还得考虑政治因素。

大明朝打倭寇打了这么些年,不管是官场还是民间对倭国那是痛恨至极,徐阶所提禁止和倭人通商恰恰挠到所有人的痒处。

我的好东西给别人,就是不给你倭人。

特别强调这一点,因为在施行这一政策的时候就会更好通过一点,最起码从上到下的明人不会那么抵触。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这话没毛病,魏广德只想到利益,却不知道先要怎么获得政策。

不过,魏广德在张居正特别强调贩二洋而禁止通倭后,也想明白其中的好处。

至于船支出海后最终的交易对象,已经脱离的了大明朝的掌控,唯一能限制他们的就是出海时间。

大明所谓的通东洋,其实指的是很朝鲜、琉球等过之间的交易,若是贩日本时间上就很紧凑,甚至来不及。

不过中国人真的是很会钻空子,几乎在一瞬间魏广德就想到通过朝鲜或者琉球和倭国交易,不过就是变动交易地点而已,双方选择在这两地港口交易,自然就避免了这条政策。

倒不是魏广德一门心思想要和倭国做生意,实在是这其中利润巨大,而且可以补充大明国内的需求。

至于要不要利用此时明朝的强大实力教训日本,魏广德依稀记得很多年后,大明朝和日本是在朝鲜半岛上有过第一次交手的。

如果他能活到这个时候,他不介意从中出力。

魏广德趴在那里胡思乱想的时候,张居正那边也把话说完了。

“首辅大人认为,海禁之策乃祖制,不容动摇,陛下乃仁厚之君,更应该体恤子民疾苦,为一地百姓生计开放一处港口,也不会从根本上动摇海禁祖制,这也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勉强算两全其美的法子。”

张居正说完这话也趴在地上,剩下就等隆庆皇帝决策了。

“徐首辅老臣谋国,他的法子给朕很大启发。”

徐阶率先提出开放一处港口,同时也强调其他沿海府县继续实施海禁之策,其实和魏广德的想法不谋而合,隆庆皇帝也没有太过惊讶。

因为先前张居正说出一些需要注意事项的时候,他就已经惊讶过了。

只是,他没有马上一口答应下来,实在是魏广德当初提到若朝廷反对太强烈,就由内廷掌控此事太有吸引力。

内廷缺钱,而开海只是派人按船收取税金,那是真金白银,不是地方上征收来的赋役实物,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大。

再等等,看朝中大臣如何应对徐阶的提议再说。

隆庆皇帝此时脑袋里只有银子,所以目光看向高仪。

他是这次反对开海的主事人,他的态度也会很大程度影响他身后的人。

“高爱卿,对徐首辅的提议,你怎么看?”

隆庆皇帝和颜悦色道,天子喜怒哀乐不行于色这点,他经过小半年的学习已经掌握,此时表情和说话语气让人看不出半点他的心情。

皮球到了高仪这里,他现在其实也犯难。

裕袛旧人的态度让他一开始的分析出现了错误,他以为此事是高拱个人主张,因为和徐阶之间的对立而做出的不理智行为。

但是现在看来,貌似不是这样。

连徐阶这个老滑头都不断的表达他的一个态度,那就是对福建百姓生活困难的一种同情,若是真要强硬反对,那自己的名声可就臭了。

阵营里的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可其他人不会这么想,他们会认为他高仪对百姓生死置之不顾,乃禽兽之人,还窃据礼部尚书。

想到这里,高仪内心不由一寒。

礼部尚书,要是名声不好,这个位置也就不要做了。

可要是自己在这里就同意了此事,回去怎么交代,他们能不能理解自己的难处。

至于身侧的黄光升此时和他心情差不多。

本来黄光升应该支持在福建开海的,可他的家族世居泉州,也和当地海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福建开海对他的家族来说有利有弊,利自然是可以正大光明做起海贸生意,可弊端也是不小,以前的独门生意会增加许多竞争对手,这对于一切求稳的老一代家族长辈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

也是由此,他收到的消息也是尽力反对此事,绝对不能让朝廷通过开海之议。

只不过,当这一切成为皇帝早已打定好的主意时,他们的反对又能起到多少效果,还有首辅的表态,以及次辅之前和徐阶也是相同立场。

那就是他们反对开海的观点不变,但是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的就是,若皇帝执意开海他们也不会激烈反对,而是会接受下来。

高仪和黄光升都不约而同侧头瞟了眼旁边那帮裕袛旧人,他们都想到了先拖一拖,下去之后再商量一下。

徐阶的想法,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其中是不是应该再增加一些条款?

比如限制进出口商船数量,最好就按照现在福建海商的船只数定下来,这样无非就是给朝廷交点银子,但是却把原来非法的买卖洗白了。

这些话,不能在朝堂上说,而是要找人私下和内阁几位阁臣处分说,大家心知肚明即可。

有了这个想法,高仪当即说道:“启奏陛下,臣听了徐阁老的建议倒是有所感悟,不过一时之间也想不透彻,请陛下准我下去思虑一番,再以奏疏的方式递交陛下御览裁决。”

“有所感悟好,能想到福建百姓。”

隆庆皇帝微微点头,随即目光看向刑部尚书黄光升,问道:“黄爱卿又意下如何?”

“启奏陛下,臣和高尚书想法一致,需要再好好想想,特别是徐阁老补充多处修改意见,微臣觉得此事事关重大,最好能把相关条款一一列出讨论利弊,再说是否可行。”

黄光升也附和道,不过他是没有表达同意徐阶建议的意思,而是说先把徐阶的提议一一列明,再由朝廷官员进行一番辩论,分析利弊,然后再决定是否要给福建开一个口子。

点点头,乾隆皇帝也懒得再问其他人的意见,应该就是这番说辞了。

“既然大家都对徐首辅意见很重视,此事就交由内阁办理,按照徐阁老所提条款一一列明,再征求各部意见,最后移交司礼监。”

隆庆皇帝感觉似乎开海,百官的态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烈的反对。

看之前几朝数次有人提出开海后朝廷的反应,不由得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草木皆兵。

不过目光触及下方还跪伏余地的一大片官员,隆庆皇帝忽若有所悟。

随着朝会结束,官员依秩序退出皇极殿,隆庆皇帝早就乘坐龙撵离开。

一路上,官员们还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朝会上发生的一幕。

支持者和反对者依旧泾渭分明,骑墙派也有独立的小圈子,他们在一起气氛倒是轻松,说说笑笑的。

“今日之事还多谢你们帮忙。”

在殿外,内阁阁臣和六部尚书、左都御史都没有离开,他们一会儿还要联袂求见隆庆皇帝。

不过这并不妨碍高拱耽误一会儿,把殷士谵、魏广德拉到一边说事。

“肃卿兄不要这么说,开海一事我细细思量,觉得肃卿兄的意见很中肯,为福建百姓计,也应该支持涂巡抚开海之议才是。”

魏广德接话道。

虽然他才是幕后推手,可知道此事的在京城也只有隆庆皇帝,还有陈以勤、殷士谵几人,其他或许还有人会有怀疑,但毕竟没有得到亲口证实,魏广德自然也不会去证实什么。

至于涂泽民和谭纶,魏广德也不认为他们会出卖自己,因为他们虽然在沿海任职,却不是这些省份之人。

涂泽民是四川人,而谭纶是他江西老乡,等京城这边的消息传过去,自然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事。

“善贷所言极是,在福建开海利国利民,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殷士谵也是低声道。

“等这几日事了,我再请诸公到我府上饮宴,到时候我们不醉不归,一会儿我还要和几位大人去求见陛下,就先走一步。”

今日朝会上,虽然隆庆皇帝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是总的来看,皇帝支持他的意见,这就是好事儿。

只不过在他转身之后,先前一副风轻云澹的表情就变得严肃起来。

他当然知道齐康这个时候上的那道奏疏让他的处境变得更加糟糕起来,一会儿在隆庆皇帝面前还得好好考虑下该如何说项避免今日的麻烦才是。

看着高拱走回阁臣队列中,殷士谵对魏广德小声问道:“善贷,你看高肃卿这次能不能挺下来?”

“不好说,得看徐阶的决心了。”

魏广德摇头低声答道。

此时他们身处黄极殿外,各处都是内侍和大汉将军,让他们说话的声音都不敢放大。

“徐阶应该不会放过他吧,唉......”

殷士谵叹息一声。

魏广德想想也没接话,摇摇头,“也只能怪他高肃卿驭下不严,若是没有齐康瞎掺和,何至于此。”

“你说,会不会是他指使的?”

忽然,殷士谵低声询问道。

魏广德闻言皱皱眉,随即摇头,“高肃卿没那么不智,就算要发动门下弟子,也绝对不会是齐康那个蠢货,你想想他奏疏里面都说了什么,愚蠢之极。”

昨日之事,本就让徐阶拿到朝野的同情分,齐康还在背后推这么一下,老油子都会生起不满。

怎么,看人老了,什么小年轻都能踹上一脚?

要是这次不把这个苗头扼杀,谁知道下次被踹的会不会是他们。

出了宫门,魏广德和殷士谵就各自回自己的衙门办差。

一个时辰后,芦布忽然就慌慌张张跑进值房在他耳边低声道:“老爷,不好了,刚听到消息,内阁次辅李春芳大人刚才向陛下请辞,离开皇宫后就直接回府去了。”

“我知道了。”

魏广德并不意外,只是微微点头,继续处理桉头上的公文。

看到魏广德不惊奇,芦布只道魏广德早就知道详情,于是很快就出了值房。

在人出去后,魏广德放下手里的公文,叹口气。

今日李春芳已经把次辅该做的都做好了,那份齐康的奏疏里,可是指责他被徐阶拉拢,和他一起声势相倚,专权任事。

虽然弹劾的是徐阶,其实也是把他带上了。

只不过今日大朝会,要是首辅、次辅皆不出席,传出去可就是大明朝堂的一桩大丑闻了。

要知道,在京的会同馆里还住着番邦使臣若干。

若是今日大朝会传出大明朝内阁首辅、次辅被人弹劾而不得不缺席,消息传到外藩还指不定多大的笑话。

李春芳今日看了那奏疏,可却像没事人一样,先把朝会这关过了再向隆庆皇帝请辞,至少避免了朝廷出现这尴尬的一幕。

中午的时候,消息就传遍了京城官场,到这个时候已经没人遮掩这个消息,也捂不住。

内阁首辅和次辅一起被人弹劾,首辅还好,前一天就因疾乞归,第二天再被弹劾,实际上都一样,只是徐阶要“带病”上疏自辩。

而李春芳就不一样了,他的回府是真的又刺激到许多官员的神经。

李春芳为官,一向都是个老好人,不争不辩,百官对他的印象,即便有人觉得他没有担当,不足以胜任次辅之位,可也绝对不会认同他和徐阶是一伙的。

当内阁首辅、次辅皆不在阁的时候,大家其实心里都清楚,现在内阁的话事人就变成了高拱和郭朴,而今年新进内阁的陈以勤和张居正,论资排辈,没多少发言权。

慕然间,大家似乎都知道了齐康这道奏疏的打算,或者说明白了高拱的盘算。

同时搞掉徐阶和李春芳,他和郭朴接任首辅、次辅之位。

高拱,他配成为大明朝堂的内阁首辅吗?

魏广德知道,他这个时候只能尽量把自己隐藏起来,否则若是外界知道开海是他搞出来的,甚至都会怀疑他和高拱策划了全部。

低调,只是有涉及开海事上他才站出来,其他的事儿都尽量不掺和。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绍宋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