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内阁收到一封来自南京的奏疏。

上奏的,乃是南京守备,魏国公徐承宗。

近来,倭寇的活动日益猖獗,短短一个月内,竟然在福州、泉州等地,十几次登岸劫掠。

据说是因为倭国发生了南北内战,北方战胜统一全国,南方的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这些人三五十人聚成一伙,趁着夜色上岸劫掠,等到被察觉,便立即逃之夭夭。

南京方面想要出兵剿倭,可是,面对这一盘散沙的倭寇,着实有些头疼。

曹鼐三人对倭寇之患拿不定主意,只好去文华殿寻朱祁钰。

朱祁钰看了奏疏,也是皱眉,无奈道:“这如散沙一般的倭寇肆虐,如之奈何?”

曹鼐等人对视一眼,心说,我们要是有办法,还用得着来寻你?

“不如……殿下去问问皇上,还是让皇上来拿主意吧!”

朱祁钰陡然一愣,心中突然无名火起,说道:“不必劳烦皇上了,既然倭寇肆虐,剿就是了,何须多言。”

曹鼐等人并不知道朱祁钰心中所想,仍旧说道:“可是,这奏疏之中说的明明白白,倭寇三五十人一伙,来无影去无踪,没有固定的基地,水师烦不胜烦……”

朱祁钰却没心思听他说下去,在他心中,不知为何,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念头。

从出生的那一刻,他的身份就决定了他的位置。

宣宗皇帝朱瞻基离世之前有两个儿子,长子朱祁镇,次子朱祁钰。

朱祁钰虽然只比哥哥朱祁镇小了一岁,可是,这一岁,却好似一道分界线,一边是君,另一边则是臣,这道线看不见也摸不着,却永远无法跨越。

朱祁镇嫡长子的地位决定了他天生就要当皇帝,即便在宣宗皇帝驾崩时,身为太子的朱祁镇只有八岁,朝中大臣以国赖长君之名义,讨论是否应该迎接襄王入京登基的时候,从来没有人考虑过朱祁钰。

太子本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只是年纪太小,北元势力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下,因此,大家才会提议由襄王继位。

襄王年长,曾有两次监国经验,在群臣之中的口碑很好,治国理政没有问题,可是,从继承人的角度出发,他不够名正言顺。

至于郕王朱祁钰……抱歉,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最大的原因并非他比太子朱祁镇小了一岁,而是……他是庶出。

朱祁钰的母亲吴贤妃,原来汉王朱高煦府上的一名奴婢,当初汉王造反,朱瞻基御驾亲征,打完仗之后来了兴致,看到此女有几分姿色,一时没把持住,就把人给睡了,后来便赦免了她的罪行,回京城之后,甚至都将人没带进皇宫,而是安置在太监陈符的家中。

宣德三年,吴氏诞下朱祁钰,可是,母子仍然长期隐居于宫外。

由此可见,无论是朱瞻基自己,还是朝中大臣们,对朱祁钰的存在丝毫没有任何的认同感。

直至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重,想起自己在宫外还有个儿子,便派人将吴氏母子召进宫,这时候才正式承认了她们,并托付自己的母亲张太后善待吴氏母子。

由于朱祁钰长期居住在宫外,并且缺少父亲的陪伴,使得他从小的性格就很懦弱,朱瞻基也没指望这孩子长大后有什么作为,只是作为自己的骨血,封个王爷,保你一生荣华富贵便是了。

张太后没有食言,封朱祁钰为郕王,并修建王府供他们母子居住。

这一年,朱祁镇八岁,朱祁钰七岁。

或许是因为父亲的早逝,朱祁镇在皇宫大院缺少人陪伴,这时候王振看准时机,变着法子地哄这个娃娃皇帝开心,以此换取宠信。

可是,王振毕竟是大人,和大人在一起玩,和小孩在一起玩,感觉是不一样的。

于是,朱祁钰这个小透明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中。

皇上读书,郕王就是伴读。

皇上去上朝的时候,也会时不时地将自己的弟弟带到殿上。

群臣纷纷进言,如此不合礼制,可是,小小年纪的朱祁镇却坚持把朱祁钰带在身边。

别看他表面很听话,实际上,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对这些老家伙们有一种天生的抵抗情绪。

平日里那些国家大事你们做主就行了,现在我把弟弟带在身边,你们也要管?

于是,在哥哥的照顾下,朱祁钰一直到了二十岁,还住在京师,没有就藩。

紧接着,便是瓦剌来袭,皇上御驾亲征,先是被围困在土木堡,后逆转战局,又率三千营杀进大漠,然后便与朝廷断了联系。

这时候,群臣才想起,京城中还有个郕王呢!

朱祁钰第一次被重视起来,当初那些不正眼看自己的朝廷重臣,一个个对自己嘘寒问暖,竟让人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可是,自从监国以来,明显感觉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每日处理朝中大事已经让他身心俱疲,然而,更令他感到震惊的是皇上离京的那天,说过的那些话。

祖制,并非要一成不变。

满朝文臣口中的圣贤之理,治世之道,在皇上口中,却成了迂腐至极的空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为君者,为臣者,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自那天起,朱祁钰开始怀疑人生。

他每天都在思考,究竟谁对谁错,可是,越思考下去,越感觉到乏力,特别是皇上那番话中所蕴含的道理,似乎并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该有的东西。

以至于……他现在感受到了和皇上之间的差距,心中生出一种自卑感……

或许他自己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可是,曹鼐的一句话,让他心中无名火起。

皇上都放心把朝廷交给我,你们倒好,什么事都要找皇上,当我这个监国是摆设?

不就是倭寇吗,朝廷养了那么多备倭卫是干什么吃的,出兵就是了!

至于说什么倭寇行动迅速,来去如风,海岸线太长,难以防守,诸如此类的难处,简直都是废话,如果倭寇那么容易对付,还用得着你们来说?

“让兵部拿个剿倭的章程出来,现在朝廷要兵有兵,要粮有粮,小小的倭寇,何足惧哉?”

曹鼐始终放心不下,又问道:“殿下说的有道理,不过,臣建议……还是问问皇上的意思吧,皇上接连三日没有上朝了,有些大事还需皇上亲自处理较为妥当。”

朱祁钰顿时沉下脸来,说道:“三五成群的倭寇也算大事,曹阁老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

曹鼐已经隐隐感觉到,今日的郕王似乎有些变化。

不过,他还没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继续说道:“臣以为,倭寇横行,和倭国脱不开干系。”

张益也跟着说道:“不错,若是没人在背后支持,这些贼寇抢掠来的财物销往何处?”

两人说完,高毂说道:“倭人的使节就在京中,不如将其召来,让皇上亲自跟他们谈一谈?”

朱祁钰想了想,点头道:“可以,将人带到这里来,本王亲自接见!”

“皇上那边……”

眼见高毂又提到皇上,朱祁钰不耐烦地说道:“不过是一名小小的时节,本王见他,已经是给了他们莫大的面子。就算是倭国的国王到此,至多算个亲王身份,按照礼节,亦是由本王接待!”

曹鼐等人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哪里惹的郕王不开心了,如此不愉快的局面,还是头一次。

“臣等这就去安排!”

三人离开文华殿,张益率先说道:“两位,有没有发现郕王有些不对劲?”

高毂说道:“该不会是受了皇上的影响,多少有些……有些……”

至于有些什么,他说不出来。

皇上这两年已经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变化,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意思。

现在好了,一向老实本分的郕王也开始了……

周围各国在大明,都驻有使节,主要是协调朝贡之事。

鸿胪寺的倭使东常缘得到宣召,也是一头雾水,便匆匆来见。

而今,倭国已经内乱,现在掌握了京都的,并且操控幕府的,乃是年仅十四岁的足利义政。

足利义政是第六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教的第三子,正统六年,足利义教被赤松满佑暗杀之后,同母兄足利义胜继任将军,但两年后早逝。足利义政在管领畠山持国等人的支持下,被选为第八代幕府将军,并于正统十四年正式上任。

东常缘是足利家族的幕僚,此人除了是武将,还是歌人,就相当于大明的读书人,

足利义政虽然年轻,却深知,控制了海贸,尤其是与大明的朝贡贸易,就形同于源源不断的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于朝贡,他极是上心,这才让幕僚东常缘作为倭国的使者,常驻于大明。

东常缘为人处事极为圆滑,还舍得花银子,在大明的这些年,认识了许多权贵,对于大明内部的事务,早已一清二楚。

特别是对于大明的新式火器,打的蒙古人一路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将困扰大明百年的北方之患彻底平定。

东常缘看在眼中,心里痒痒的,若是倭寇也有这样的火器,那该是什么样的光景?

他去信给足利义政,将这些事如实告知,足利义政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想要效仿,并专门写了一封国书,呈交给大明皇帝,欲效大明为师,学习新式火器的技术,以图自强。

朱祁镇看到这封国书,直接骂了一句鲨逼,便再没了音信。

时至今日,终于得到召见,虽然不是皇帝,不过,也算是让他看到了一丝曙光。

“见过郕王殿下!”

东常缘拜下,行礼。

朱祁钰微微颔首,便直接进入主题:“今闻倭寇,在东南沿海频频登陆,劫掠我大明百姓,此事,卿有耳闻吗?”

东常缘长期居住在大明,对汉语并不陌生,听到郕王这么问,赶忙回道:“臣听说过,这都是敝国的一些穷寇,不肯臣服,因而下海……”

朱祁钰对这番回答很不满意,皱眉道:“他们劫掠来的财物,莫非是在荒岛中销赃?若尔国无内应,没有人供他们销去赃货,那么……他们劫掠,只为了抢掠粮食?依本王看,倭寇的根源,非只是一些流浪的武人而已,而在于,倭国不能协助,将其赶尽杀绝!”

“这……”

东常缘神色慌了,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

朱祁钰已经显得不耐烦,说道:“倘使倭国不予理会,本王只好向皇上建议,减少朝贡了!”

足利家族本就是靠海贸起家,当然对海上这些勾当最是清楚不过。

所谓贸易,其本质,就是靠许多倭人集团劫掠来的宝货,进行销赃而已,海外的贸易,并非一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简单,汪洋之上,谁会守什么规矩,更多的却是打着买卖的招牌,暗地里却是藏着刀,你给我货,我杀你全家而已。

这种生意不仅仅是足利家,各大家族都是利益均沾,一旦打击倭寇,就算是彻底失去了一项财源了。

东常缘神色紧张,小心翼翼地道:“请殿下明鉴,这实与我们不相干,这都是流浪的浪人为所,至于他们是否在倭国国内暗中销货,那也定是行动隐秘,就算国主要彻查此事,给皇帝陛下一个交代,怕也需一年半载……不,甚至可能需三五年……才能有结果……”

朱祁钰脸色阴沉,却也没说什么,只一挥手:“本王知道了,你下去吧!”

东常缘鼓起勇气,问道:“请问殿下,国主给皇帝陛下写的信,不知……”

“你是说,想要大明委派匠人,去倭国传授新式火器制造方法的那件事?”

“对,对,正是此事!”

东常缘连连点头,又补充道:“来往花费,全部由倭寇承当!”

朱祁钰不禁好笑,说道:“你想什么呢,这可能吗?”

东常缘不明所以,说道:“若是不方便,国主可以派学习团前来考察……”

“此事休要再提!”

朱祁钰再受儒家思想,再讲仁义礼智,也知道火器的重要性。

这玩意怎么可能给你?

东常缘却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继续说道:“还请殿下转呈皇帝陛下,国主对大明非常崇拜,希望拜大明为师,学习大明的先进技术,此事……”

“本王说了,休要再提,你下去吧!”

朱祁钰再次下了逐客令,两名大汉将军走进来,一副你不体面,我就帮你体面的架势。

东常缘抹了抹汗,忙是告退。

出了文华殿,他心里忍不住想,此事必须赶紧告诉国主,不过,只需咬死不承认,认定倭寇就是流亡海外的浪人,不受倭国管禁,想来,大明也不至撕破脸皮。

他抬起头,看着这巍峨的紫禁城,心里不禁感慨,中国之丰饶,实是让人惊讶,更令人流连忘返啊……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