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祁镇皱眉道:“究竟查到些什么,说便是了!”

“是!”

袁彬只好说道:“虽然那边的倭寇不足为患,可是,我们的人暗中得知,出海走私的团伙似乎和朝中一些官员走的很近。而且,他们和倭寇之间也有些说不清的关系。只是这些名单现在还缺乏确凿的证据,臣本打算证实之后再跟皇上禀报的。”

朱祁镇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出海走私,必然和倭寇之间或多或少有些联系,这本在意料之中。

当初吴沧海就曾交代过,很多走私团伙和倭寇其实就是一伙的,出了海就是倭寇的地盘,寻常人,除非像吴沧海一样,有足够的力量来对抗他们,否则的话,根本无法出海。

半个月前,石亨曾来信说过此事,可是,鉴于此人脱离朝廷管控半年之久,又牵涉到了如此多的官员,朱祁镇并没有轻举妄动,还是谨慎为主。

现在朱骥查到的线索与之完全相印证,这件事就成了板上钉钉。

白莲勾结倭寇,倭寇和走私是一伙,走私的背后则是当官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犹如一张巨型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面对如此局势,想要开海,谈何容易?

这些势力之所以能团结在一起,究其根源,还是利益二字。

想要打破他们的联盟,并非简简单单的杀几个人就够了,这是一场战争!

自己所面对的敌人不仅有穷凶极恶的倭寇,阴险狡诈的白莲教,最重要的,就是还有那些道貌岸然的士绅阶层。

他们有些是地方上的豪门望族,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威望,便是知县也要礼敬三分。

有些则高居庙堂,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大明对读书人的态度一直是礼遇有加,可没想到,百年之后,这些读书人却成了大明最大的敌人。

他们毫无忌惮地进行土地兼并,把寻常百姓的地纳入自己名下。

百姓变成佃户,佃户变成流民,流民要么饿死,要么变成流寇。

他们还嫌不够,以海禁为幌子,背地里进行海贸走私,牟取巨利。每当朝廷有开海的意图,他们便会跳出来,指着当权者的鼻子说道,此乃祖制,祖制不可违!

可是,当初太祖皇帝定下的,贪污六十两剥皮充草的祖制,他们却只字不提。

他们表面上喊着重农抑商,可是,各背地里却是官商勾结,既要名,又要利,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如果朝廷要收商税,他们又会跳出来喊道,此乃与民争利,不可为,不可为!

他们才是大明王朝最大的敌人!

“将南京的锦衣卫派过去协助朱骥,凡涉及到通贼、走私者,全部监视起来,十天之后,直接动手拿人!”

袁彬疑惑地问道:“不需要等咱们这边的结果吗?”

“不需要!”

朱祁镇摆摆手,说道:“这边的时间大致就是十天之后,就算晚几天,福州的消息也传不过来。退一步说,就算消息传过来,他们也不可能放弃眼前的机会!”

袁彬这才点了点头,他明显感觉到,这场战斗马上就到打响了。

抓了那些人,势必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将朝中那些官员也一并牵扯出来。

可以想象得到,此桉牵连之广,堪比洪武年间的四大桉!

朱祁镇又问道:“三千营到哪了?”

袁彬回道:“芮国公和半数部队已经到达南京,剩下的,最多还有五日便到齐了。”

关于三千营的调度,芮国公李珍可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三千人可不是个小数目,还带着武器和弹药,若是明目张胆从京师出来,肯定会被对方的眼线所察觉。

最后,他将三千营化整为零,打扮成若干个商队,将武器弹药藏在货车上,分批次离京。

为了掩人耳目,这些人离京的时间,以及走的路线各不相同。

有的走运河,有的走陆路,有的走山东,有的走河南,最后到南京集合。

于谦问道:“除了三千营的,其他的兵马呢?”

袁彬如实回道:“没有了啊,只有三千营。”

“只有三千营?”

于谦大为不解,对方是倭寇和白莲教的主力,少说也有一两万人,皇上怎么只带了三千营出来?

虽然当初自己跟皇上建议的时候,曾说过依靠新式火器,几千人就够了,可是,真要打起仗来,你还要考虑到那些未知的因素,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你倒好,带着三千营和人家拼命来了?

就算武器装备领先,也不能这么玩啊!

“皇上,只靠三千营的话,怕是……不好打……”

朱祁镇却不以为意,说道:“你以为朕不想多带些人吗?朕也想把神机营的飞虎炮拉过来,可是,想要掩人耳目调集军队,谈何容易?”

于谦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皇上还是先撤离此地,交由微臣来全权负责!”

“怎么,你是担心三千营不够打?”

“够是够了,可是,这毕竟是打仗,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皇上乃九五之尊,大可坐镇后方,没必要以身涉险。”

朱祁镇说道:“朕相信三千营的战斗力,倭寇和白莲,不过是一盘散沙,在朕的精锐部队面前,不值一提!”

“话虽如此,可是,臣担心……”

“你就别担心了,你的任务就是给朕把淮安府这十万人看好了,他们若是出了事,那可就麻烦了。”

“是,臣遵旨!”

朱祁镇又看向贝琳,说道:“贝琳,你就留在淮安府,帮他们看看星星什么的。”

贝琳神色纠结,说道:“臣想跟着皇上。”

“朕去南京打仗,你跟着做什么?”

“臣……”贝琳无奈地说道,“修筑河堤,不需要看星星。”

“那你就……嗯……对了!”

朱祁镇突然想到路上的事,便说道:“你去查治河银的问题!”

…………

京师,兵部左侍郎陈汝言的宅邸。

“老爷,有人求见!”

陈汝言正吃着饭呢,便随口问道:“谁啊?”

“好像……姓东……”

“姓东?”

陈汝言疑惑地说道:“这个姓可不多见。”

“此人以前来拜访过几过,小的依稀记得,他似乎……不是汉人。”

“不是汉人?”

“听他说话怪怪的,好像是倭国人……哦,对了,这是他的礼单。”

陈汝言接过来看了一眼,说道:“让他去书房候着!”

“是!”

酒足饭饱之后,陈汝言才慢腾腾地来到书房。

此时,东常缘早已等待多时,赶忙上前来,文质彬彬地行礼。

“见过陈大人!”

陈汝言坐下来,然后问道:“阁下怎么称呼?”

东常缘赶忙回道:“敝人东常缘,倭国使节,陈大人难道忘了,当初……您儿子大婚,敝人还登门祝贺,送过贺礼……”

他确实来过几次,可是每一次都没见过正主,与其说来拜访,不如说是送礼来了。

好在陈汝言比较懂得待客之道,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来登门拜访,还带着厚礼,总不好拒之门外。

“哦,有些印象!”

陈汝言突然想到内阁高毂对自己说过,关于郕王殿下召见倭国使臣的事。

“不知阁下深夜造访,所为何事?”

东常缘脸上陪着笑,说道:“敝人一直仰慕陈大人,先前几次来拜访,恰遇陈大人公务繁忙,一直无缘得见……”

他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陈汝言都听烦了。

“阁下有什么事,便直说了吧!”

东常缘尴尬地笑了笑,问道:“听闻朝廷……有剿倭的打算?”

陈汝言点头道:“确有此意!”

自从上次被郕王召见,东常缘心中一直七上八下,他思来想去,觉得此事可能比想象中要严重,这才备了厚礼,前来探一探虚实。

“前些时日,郕王殿下召见敝人,斥责了倭寇肆虐的事,敝人心中难安,请陈大人相信,这倭寇和敝国,丝毫关系都没有,敝国之国主与幕府将军足利义政阁下,和这些倭寇,绝没有丝毫的关系,而敝国与大明乃兄弟之邦,殿下对敝国的指责,实是诛心,令人寝食难安。”

陈汝言眯着眼,问道:“尔国与倭寇当真无关?”

东常缘信誓旦旦地说道:“绝对……毫无关系!”

陈汝言却是笑了,澹然道:“既如此,那就无事了,看来,确实是有所误会,实是郕王殿下怪罪了你。”

得了陈汝言的话,东常缘倒是定下了心来。

现如今兵部尚书去了淮安府,兵部相关事宜,全部由左侍郎陈汝言做主,既然他说没事,那就是没事了。

至于他们要剿倭寇,就让他们去剿好了,只要和倭国无关,随便你剿!

至少,从陈汝言的态度来看,他们似乎并不愿意扩大事端。

对于倭国来说,这是好事。

“敝人得见陈大人,乃是三生有幸,以后在京师,还望陈大人多多提携!”

陈汝言不动声色地说道:“既为友邦使节,该当如此!”

“那就不打扰陈大人休息了,告辞!”

话已至此,该说的已经说完了,多余的话,当然不必说。

东常缘是个十分精明人,自己可是送了礼的,为了坐实这番言论,回到了鸿卢寺,他在各国的使节面前大力宣扬此事,狠狠的夸了陈汝言一通。

不止如此,他还以倭国使臣的名义,上了一道奏疏。

按照惯例,外国使臣的奏疏理应由鸿胪寺直接呈给内阁,然后再呈报御前。

可是,曹鼐看到这份奏疏的时候,脸色却很难看。

书吏前去传话,片刻之后,高毂和张益二人便到了。

“发生了什么事?”

曹鼐用手磕了磕桉牍上的奏疏,说道:“陈汝言这是搞什么名堂?国家大事,岂容儿戏,你们看看,这是倭国使节东常缘的上奏,在给陈汝言唱赞歌呢,说他与人为善,体谅倭国也受倭寇侵扰,与大明都深受倭寇之害,还说什么一衣带水,永结同心。他可是兵部左侍郎,怎的就和倭人穿一条裤子了?这些年来,倭寇肆虐,大明对于倭国,虽未公然斥责,却是心照不宣,这些倭寇,若是在倭国里,没有人庇佑,如何会有今日的声势,真是岂有此理!”

“那就不打扰陈大人休息了,告辞!”

话已至此,该说的已经说完了,多余的话,当然不必说。

东常缘是个十分精明人,自己可是送了礼的,为了坐实这番言论,回到了鸿卢寺,他在各国的使节面前大力宣扬此事,狠狠的夸了陈汝言一通。

不止如此,他还以倭国使臣的名义,上了一道奏疏。

按照惯例,外国使臣的奏疏理应由鸿胪寺直接呈给内阁,然后再呈报御前。

可是,曹鼐看到这份奏疏的时候,脸色却很难看。

书吏前去传话,片刻之后,高毂和张益二人便到了。

“那就不打扰陈大人休息了,告辞!”

话已至此,该说的已经说完了,多余的话,当然不必说。

东常缘是个十分精明人,自己可是送了礼的,为了坐实这番言论,回到了鸿卢寺,他在各国的使节面前大力宣扬此事,狠狠的夸了陈汝言一通。

不止如此,他还以倭国使臣的名义,上了一道奏疏。

按照惯例,外国使臣的奏疏理应由鸿胪寺直接呈给内阁,然后再呈报御前。

可是,曹鼐看到这份奏疏的时候,脸色却很难看。

书吏前去传话,片刻之后,高毂和张益二人便到了。

“发生了什么事?”

曹鼐用手磕了磕桉牍上的奏疏,说道:“陈汝言这是搞什么名堂?国家大事,岂容儿戏,你们看看,这是倭国使节东常缘的上奏,在给陈汝言唱赞歌呢,说他与人为善,体谅倭国也受倭寇侵扰,与大明都深受倭寇之害,还说什么一衣带水,永结同心。他可是兵部左侍郎,怎的就和倭人穿一条裤子了?这些年来,倭寇肆虐,大明对于倭国,虽未公然斥责,却是心照不宣,这些倭寇,若是在倭国里,没有人庇佑,如何会有今日的声势,真是岂有此理!”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