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听闻公主要来军器局视察,老王头木然的神色终于变得生动了些,却是露出些许紧张。

他将两个儿子叫道角落里,嘱咐道:“局里的事不要乱说,晓得不晓得?”

两个儿子点头。

老王头又问:“局里派下的活儿你们做了多少?”

二儿子道:“局里安排给火器所的活儿其实没得多少,分给我的早就做完了,明天我就出去找活儿干。”

大儿子道:“爹,我做了多少活你只知道的撒,肯定可以按期交工。”

“那就莫得问题了。”老王头松口气,又提醒道:“一哈儿都警醒点。”

“晓得。”

老王头嘱咐完俩儿子,局里仍是鸡飞狗跳的,知道听见外面传来一声高喊。

“监国驾到!”

好些人听了面面相觑,心想:不是说公主来视察吗?怎么是什么监国?

这监国是个啥子东西?

局大使匆匆带领众人迎接,趁着外面的人还没进来,回头冲众人道:“监国就是公主殿下,但你们只能叫监国,晓得没?”

“晓得。”

应声稀稀落落。

让局大使、副使及一众小吏更加忐忑了。

老王头站在人群里,不多时便瞧见一队甲士先走进来,各处检查。

稍后才见一身着绛红色龙纹锦袍、头束女式单髻的少女在一队甲士拥簇下进来。

其身旁跟着绯袍、青袍官员各两位,以及一名相貌憨厚、皮肤糙黑的书生。

局大使、副使带头向少女跪拜叩首高呼,“参见监国!”

老王头等数百人立即跟着跪了下去,参差不齐地喊道:“参见监国。”

见此,朱媺娖及跟在旁边的龙文光等官员都脸色如常。

眼前都是些工匠,又不是军中将士,行礼参见没气势也正常。

朱媺娖微笑颔首,道:“平身。”

数百人纷纷起来,显得比刚才更混乱。

朱媺娖匆匆扫了眼面前的人,对其数目有了预估,便问:“军器局就这数百工匠吗?”

身着青袍的布政司都事拿出一份册子,查看了下,道:“启禀监国,成都军器局有在册住坐匠一千零二十八人,在册轮班匠三百一十五人。轮班匠皆以银代役,应不在局内。”

关于大明工匠之事,朱媺娖早就听郝光明谈论过。

大明承袭了元朝不少制度,其中就有匠户制。

早年大明的匠户多是俘虏自元朝的,或是强行征召的。

主要分为轮班匠和住坐匠两种。

轮班匠每隔一年或三五年到某地服役一年,跟徭役差不多,官府只管口粮。

住坐匠多是在当地服役,每月入官属作坊免费工作十天。

其中大部分出自俘虏的匠户,甚至需要全家为朝廷服役,根本活不下去。

因此在洪武年间,匠户便出现大量逃役、逃户的现象,即便是抓捕回来砍头都遏制不住。

到成化年间,大明朝廷便不得不更改政策,允许轮班匠以银代役。

只不过役折银很高,南匠每月需交九钱,北匠每月需交六钱。

所以,匠户虽然能勉强活下去,日子仍过得苦不堪言。

到了嘉靖年间大明朝廷才进一步改革,下令每名轮班匠每年只需缴银四钱五分,便可免役。

轮班匠制度由此名存实亡。

住坐匠却仍需每月服役当差,但可缴纳一钱银子免役。

到了万历年间,坐班匠更是可花钱请人代役,服役期间朝廷还会补给一定钱粮,匠户算是进一步挣脱了些的束缚。

不过四川上半年征战连连,成都军器局便征了不少匠户服役,在册人数才会上千。

···

朱媺娖听了这都事的话,又扫量了眼面前的人群,才道:“那局里该还有一千余工匠吧,可眼前这些人都未必五百,何况其中一些还是吏员。”

不等朱媺娖说完,局大使、副使便扛不住,扑通两声,都跪了下来。

局大使颤声解释道:“回禀监国,开春以来,因张献忠进犯四川,战争频发,局中劳役繁重。

又因钱粮欠缺,欠了工匠两月钱粮。故而不少工匠都以银代役,并未在局中做事。

即便如此,我等也限制了工匠以银代役的人数,为局中保留了七八百人。

只是近几日城内人心惶惶,我等疏于管理,才让一些人去了外面。”

朱媺娖听得皱眉,看向龙文光,道:“昨日下午不就让龙巡抚补发官吏薪俸了吗?怎么军器局这边连消息都没传过来?”

龙文光尴尬。

他其实是没把工匠算进去,毕竟工匠不是官吏。

所以昨日他只跟刘孝廉报了补发成都府官吏两月薪俸所需的银两。

犹豫了下,龙文光没跟朱媺娖辩驳,当即躬身道:“监国恕罪,是臣疏忽了,不知道军器局的工匠们也欠饷。”

说完,他暗暗瞪了那局大使一眼。

他不知道军器局欠工匠钱粮的事,这军器局大使肯定是知道的,昨天下午得知了公主要补发官吏薪俸,竟然没跟他提这事。

这不是坑他么。

朱媺娖并没立即说处罚谁,而是看着局大使问:“若本宫令你全力增加军器局工匠数目,三日内你能增加到多少人?”

局大使擦了擦额头的汗,知道此番回答关乎他的官帽甚至性命,因此一咬牙道:“应能增加到一千人!”

朱媺娖听了神色没什么变化,又问:“官府每月补给匠户的钱粮是多少?”

局大使道:“此事各地方并不相同,成都军器局近几年都是一个月补给每名匠户十斤粮、一分银。”

“这么少?”朱媺娖眉头皱得更紧。

局大使苦笑,“回禀监国,这个补给已经属于多的了。须知,他们若想不服役,每月需向局里缴纳一钱银子呢。”

一钱银子就是十分。

至于粮食,北方粮食虽然很贵,但成都府是粮仓,这里的粮食价格应该不离谱。

所以成都军器局对工匠的补给钱粮确实不算少了。

当然,这是相对于大明原本对工匠的严酷制度而言。

如果以郝光明这个后世人的眼光看,即便是经过多次改革,大明依旧在残酷地剥削、压迫工匠。

把人强征过来干活,不想干就交钱,并且干活按天算,没个定量。

这要是搁后世,工具人们早就大罢工,反他娘的了。

现在居然还有几百人在这军器局中呆着,甚至是老实干活,在郝光明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当初郝光明谈及大明工匠制度问题时,朱媺娖也是了解过后世工人待遇的。

此刻两相对比,她不禁羞愧得俏脸发红。

甚至冒出了“大明怎么能享国两百多年”的疑问。

作为公主、监国,朱媺娖此时可以说是被所有人注视着。

因此她的脸色变化也被许多人注意到了。

局大使、副使见了,还以为朱媺娖是为军器局工匠缺员近半气的。

想到昨夜听到了一些关于这位公主的传闻,不禁一颗心直往下沉,脸色也越来越白。

暗想:公主该不会一气之下施法将我等变成牛马在这军器局中做活赎罪吧?

工匠们同样忐忑不安。

同为隶属成都军器局的住坐匠,彼此之间多有通婚的,可以说都沾亲带故。

所以,不在局内的那些工匠有不少是在场之人的亲戚。

如今公主气得脸都红了,会不会一怒之下将那些人都砍了?甚至迁怒于他们?

便是龙文光等高级官员,都战战兢兢的,准备随时迎接朱媺娖的怒火。

就在这些人都紧张地盯着朱媺娖时,却见她从费珍娥手中拿过了一古怪喇叭,走向了不远处的一座石台。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绍宋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