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正统十六年三月,新的科举制度昭告天下。

新的科举制度,仍然分为院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级别。

只不过,考试内容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批公布的参考书籍,除传统的四书五经外,增加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灵宪》、《开元占经》、《齐民要术》、《甘石星经》、《黄帝内经》、《墨经》、《梦溪笔谈》共九部。

最初的时候,朱祁镇的想法是将考试内容直接划定为《永乐大典》,可是,永乐大典全书共两万两千八百多卷,实在是太多了。

经过于谦等人日以夜继筛选,又考虑到学子们时间有限,最终才选定上述九部,基本囊括了算术、医学、天文、地理、建筑、工程等包含方方面面。

饶是已经尽量简化,学子们依旧叫苦连连。

自幼寒窗苦读,读的都是四书五经,若是去看看别的,就会被说成奇技淫巧,不务正业。

现在好了,突然就增加了大量奇技淫巧类的书籍,而且,比四书五经还要重要。

圣旨已经颁下,叫苦也没用,只能临阵磨枪,连夜恶补。

院试的题目相对简单,毕竟第一次进行新科举,太难了也没人会。

众学子来到考场,甚至带着一众猎奇的心态,考题甚是杂乱,比如说九九口诀表,勾股定理,日、月食的成因,节气与农耕的关系,等等,各种新奇的知识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答题的时候感觉比八股文痛快多了。

因为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需要绞尽脑汁去引经据典,还要代圣人立言。

随着院试结束,转眼便到了府试,就是童生考秀才这一科。

这一次,考题明显变难了。

事实证明,并非每个人都能接受这些新鲜事物。

特别是那些年事已高,多次科举依然未果,屡败屡战的老童生、老秀才们,率先绷不住,破防了。

南京街头,一名须发花白的老童生冲出考场。

“国朝以儒学为本,行君子之道,崇尚德行,以仁孝治国。如今的科举,宣扬奇技淫巧,学生不修德行,而非知荣辱,好君子之德,实乃数典忘祖之举!长此以往,百官不修德行,百姓不知礼仪,则内外失调,祸乱大起,国将倾覆也!”

在他身后,几名维持秩序的差役慌忙跟了出来。

“快,快,逮起来!”

这番话实在有些过了,如此大骂新科举,几乎都可以定为谋逆。

“放开我,国有奸佞,国有奸佞啊!”

几名差役赶忙将人绑了,拖走。

…………

京师,紫禁城。

朱祁玉和曹鼐一起,来到御书房。

“呀,都来了?”

朱祁镇刚从外面回来,手上脸上都是灰,怀恩赶忙去打水伺候皇上洗脸。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人,正是钦天监的贝琳,亦是灰头土脸。

“皇上,密闭性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的话,后续工作很难开展!”

“朕知道,刚才不是也崩了朕一身灰吗?”

两人一边洗脸,还在讨论蒸汽机的问题,而且,说起来便没完,似乎忘记郕王和内阁首辅还在等候。

朱祁玉忍不住,趁着两人喝水的空隙,赶忙道:“皇上,各地已将府试结果汇总上报,请过目!”

“府试结果出来了?”

朱祁镇这才拿起奏疏,扫了一眼,似乎颇感意外。

本以为新科举,大家肯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第一年,甚至前三年都可以当做过渡期,让天下学子慢慢有个缓冲的时间。

却没想到,这一次的府试结果,获得秀才功名者,竟然比往年还要高出三成。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是不是院试考题出的太简单了?于谦呢,于谦来了没?”

曹鼐说道:“回皇上,于谦现在是乡试命题组的组长,在乡试考题公布之前,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离开贡院的。”

“对,对,朕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朱祁镇这才想起,于谦这个组长是自己亲自任命的,为三个月后的乡试做准备。

乡试是秀才考举人,已经算是比较重要的一场了。

新科举制度下,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朱祁镇只信任于谦,于是让他来挑这个大梁。

除了于谦之外,对于自然科学较为擅长的,就是贝琳了。

“贝琳,院试考题你看了吗?”

贝琳回答道:“回皇上,看过几份。”

院试考题自然不止一份,不过,内容大同小异,命题组主要把控的是题目的难度,要求所有试卷的难度都差不多。

“你觉得怎样,难不难?”

“难倒是不难,就是感觉很杂,天文地理,文史算术,无所不有,覆盖面很广。”

“那你觉得,比起以往的院试题目,是不是简单了许多?”

“回皇上,若是比起以往的院试题目,非但没有简单,反而难了!”

“哦?”朱祁镇顿时来了兴致,“此话怎讲?”

朱祁玉和曹鼐也是一脸不解,等着贝琳说下去。

贝琳便说道:“以往的院试题目,虽然也是八股,但是考官要考虑到出题的难度和深度,通常会在四书五经之中,寻找一些简单而通俗易懂的词句,无非是学而、仁政、礼仪等等,这些题目早已耳熟能详,只需在考试前准备几份范文,到时候默写出来,只要其文的主旨不要偏差太大,大致都能通过。”

朱祁镇明白了,因为科举的难度会逐级增加,因而,为了保留乡试、会试的难度,在院试、府试阶段的题目选择上,只能去挑选一些较为简单的,浅显的词句。

而这些内容,基本上都被人用烂了。

因此,考官只能重复使用,而作为考生,便可以针对性押题。

事实上,大明二百七十年的历史中,每四年一次科举,别说前面的院试、府试、乡试,就算是会试题目,到后来,都只能变着花的出。

比如说,有一年的会试题目,是“道不行乘”四字。

可是,这四个字根本就不是一句话,而是一个坑!

这种题目,就是典型的到了科举后期,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题目,只能在文字里下挖坑。

坑到什么程度呢?

这句话出自《论语公治长篇》,全文是: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先不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道不行乘”四字,取自“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话,是硬生生拼凑成四个字,根本就没有具体含义。

然后让你以此为题,给我写一篇文章来,这文章还得符合规范,还得符合圣人的道理,对了,每一个格式,无论是破题,是承题,你还都得符合规范,一个字不能多,一个字不能少!

从这里,就反映出八股取士的劣势来了。

不但出题范围局限,还严格规定写作格式,越到后来越制约读书人的视野。

初期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劣势会越来越明显,如果不大刀阔斧去改革,大明不可能进步。

而新科举下,囊括百科的题目让大家耳目一新,有些人平日里本就喜欢这些杂书,现在成为考试内容,顿时如鱼得水。

由于是第一年实行,题目的难度相对偏低,使得很多考生在恶补一段时间后,也能答出不错的成绩。

毕竟,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唯有那些闷头读书,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的老童生们,才会感觉到吃力。

而朱祁镇之所以改良科举,为的就是给大明补充新鲜血液。

至于那些跟不上时代的,该淘汰就淘汰吧,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郕王,曹卿家,回头发一道告天下学子书,就说朕看到众学子敏而好学,很是欣慰,新政已经开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若有真才实学,朕必委以重任!但是要说清楚,朕要的是学而致用的真本事,而不是夸夸其谈的大道理!”

朱祁玉行礼道:“臣弟遵旨!”

曹鼐却心中不喜,暗暗寻思着,以前的科举就是空谈,新科举就是实用,这番话怎么像是在骂我们呢……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朱祁镇看他呆呆出神,便问道:“曹卿家,有什么问题吗?”

“哦,没问题!”

曹鼐赶忙答道:“只是这次科举,个别考场还是出了些乱子。”

“什么乱子?”

“有些考生苦读十余年,甚至几十年,眼见考试内容发生变化,一时难以接受,出言不逊……”

“不用管他们!”

朱祁镇摆摆手,说道:“朕又不是给他一人变了考题,诸位学子都变了,为何就他有怨言?这样的考生,直接交当地衙门处置!”

曹鼐想了想,似乎是这么个道理,便行礼道:“老臣遵旨!”

朱祁镇点了点头,然后起身向外走去,一边走还说道:“必须找个技艺高超的木工,先做一个木质的模型出来,等到解决了理论问题,才能进一步实验。”

贝琳跟在后面,说道:“若论木工技巧,臣推举一个人。”

“谁?”

“工部主事蔡信,皇上可还记得,当初任命黎大人建造忠烈祠的时候,其中的木工全部是蔡主事牵头的……”

君臣二人一边交谈,向着临时试验场走去。

朱祁玉和曹鼐对视一眼,心说,咱也走吧!

两人先是来到文华殿,立刻有宦官泡了茶端来。

曹鼐浅酌一口,问道:“殿下,您觉得新科举如何?”

朱祁镇若有所思,道:“我一直在想方才皇兄讲的那些话,或许,以前的科举真的制约了大明的发展。”

“殿下,科举是太祖皇帝定下的……”

曹鼐很想提醒他,说话的时候注意点分寸,无论好不好,那都是你祖宗留下的,不可妄议。

朱祁玉却摇了摇头,说道:“太祖皇帝制定科举制度时,大明刚刚经历过战乱,百废俱兴,可是,这一百年来,早已今非昔比,我们却死死抱着祖制,不思进取,是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曹鼐一时无言以对,如此说来,好像真的是那么回事。

朱祁玉又说道:“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哪一朝的兴起,不是改良出来的?周礼代商,胡服骑射,商鞅变法……远的不说,就说太祖皇帝打天下时,特别注重使用火器部队,难道不是一种改良吗?”

“殿下所言极是,任何制度都有时效性,我等不该过分依赖祖制。”

“这不是我说的,是皇兄说的,大明需要发展,这一步必须要迈出去!”

曹鼐点点头,说道:“从新科举的结果来看,事情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说明我们这一步走对了。”

朱祁玉突然说道:“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追着皇兄的脚步,他说什么,我就做什么,虽然开始的时候,他的很多话我都不理解,可是,现在我明白了,天下在变,人也在变,或许,我也该变一变了!”

曹鼐不解:“殿下何出此言?”

朱祁玉澹澹一笑,说道:“我不想一直坐在紫禁城,我也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殿下……准备去哪?”

“天涯海角!”

“什……什么?”

曹鼐不理解,这都什么玩意啊,皇上已经够疯了,动不动就跑没影,我们还指望你呢,怎么你也开始疯起来了?

你们兄弟俩,能不能让人省点心啊!

朱祁玉说道:“我大明最南端在何处?”

“最南的话……大致在廉州。”

“廉州以南呢?”

“廉州以南,就进入安南国了。”

“不知安南国和占城国之间的战事如何了?”

“靖安郡王殿下携占城公主一行南下,目前还在黔国公府,据说,已经派出信使去和安南国谈判了。”

当初占城国派了公主前来求援,大明答应出兵,并由靖安郡王张辅带队,一路南下。

时任南京守备的魏国公派兵将人护送至云南,却并没有征伐安南的意思,带着兵马折返而回。

接下来,张辅便暂住在黔国公府,并派出使者,前往安南国进行谈判。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