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頵说我曾经得罪过大司马,他又怎么肯用我呢?熊远不禁诧异地问道:“君在洛阳,未曾踏足关中,何得冲犯大司马啊?”

陈頵答道:“数月之前,有奏请大司马归朝,或将河东、平阳二郡交还朝廷,尚书却不允。某以为此言至正,当付于公议,是乃上疏,复言其事,并弹劾荀令……”

熊远闻言,不禁愕然。他愣了一会儿,才问陈頵:“延思,君果然以为,大司马应当还朝否?”

陈頵说那是当然的——“大司马前留台关中,为镇定司马保,并防堵胡寇,今司马保已受缚,胡寇几近殄灭,国家大敌,在于河北,则自当还朝以拱卫天子,运筹国事。”

他见熊远的表情,似乎有些不大以为然,就笑笑说:“我固知大司马因何不肯还也。为其在关中更制,初见成效,尚不能行之于天下,是恐一旦归朝,为荀、祖等掣肘,不能尽展其意。然而,君在徐方,不见如今洛阳是何等局面啊!

“骠骑大将军但统筹军事,而将政治一以付之台省,而诸尚书多承旨而已,不知进取。吾常上奏,云昔中州荒乱,贡举不试,今既稍稍平定,理应搜扬隐逸,试以经策,如大司马在关中行考试制度……”

于是就将自己昔日上奏的内容,大致跟熊远叙述了一番,主要内容就是文武两道都应该不论出身,唯才是举——“马隆、孟观虽出贫贱,勋济甚大,以所不习,而统戎事,鲜能以济。宜开举武略任将率者,言问核试,尽其所能,然后随才授任。举十得一,犹胜不举,况或十得二三。日磾降虏,七世内侍;由余戎狄,入为秦相。岂藉华宗之族,见齿于奔竞之流乎!”

他举了几个例子,首先是马隆、孟观,皆为晋初名将。马隆击斩秃发树机能,平定凉州,孟观则讨平齐万年之乱,威震西戎,但这两人出身都相对贫贱,倘若过于看重门第,则必然是出不了头的。再说汉代的金日磾,原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被霍去病俘虏后才降汉,而竟然其家七代都做汉帝侍臣;春秋时代的由余,是戎狄出身,而能为秦穆公重臣,使穆公称霸西戎……

这四人没有一个是清华贵胄出身,却能为国栋梁,成就功业,则如今丧乱未息,正当用人之际,又岂能只重出身,而不看本身能力呢?各地中正也好,郡国守相也罢,其荐举之才,都得经过考核啊,怎能直接按照出身高低就授予官职呢?

由此陈頵说了:“今朝堂群臣,多由旧任,或因门第而得官,旧任不甄别,荐举不考核,难免颟顸塞道,渐复孝惠皇帝时局面。而武事虽一以付之祖公,朝议却又复起七军之议……”

晋朝的军事力量,笼统可分为中军、外军两大部分,中军就是朝廷可以直接掌控的宿卫军和机动兵力,外军指郡国兵,以及临时在重要节点和边区设置的驻屯军。

中军主力,即是所谓的“七军五校”——前军、后军、左军、右军、左卫、右卫、骁骑七军,长骑、越骑、步兵、射声、长水五校——总兵力不下十万之众。

外军初亦不少,但当灭吴之后,为了减少军费开支,晋武帝乃大裁郡兵,大郡常设武吏百人,小郡才不过五十人而已。与此同时,诸侯却坐拥强兵不减,大国设三军五千人,中国设两军三千人,小国设一军千五百人……

由是诸侯造乱,可以直逼京师,而一旦内有应和者,十万中军(当然也不可能全都驻在洛阳)便形同虚设,终于导致天下大乱。丧乱之后,朝廷于洛阳重建,理论上应将祖逖所领转化为中军,然而可惜的是,祖士稚不肯交兵放权。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一手拉起来的队伍,岂肯轻易归还于朝廷啊?而且大敌当前,军令必须统一,而理论上骠骑大将军只是位尊而已,实际掌控中军的则是中军、领军、护军三将军,以及五校尉,倘若交了兵,他还能如臂使指地调动军队吗?

于是祖逖只是奉献三千人给朝廷,重建五校而已。其麾下将领则加中军将军、领军将军等号,以混淆视听——惯例,中军出镇于外者,设护军将军统领之,所以这一名号给了陶侃。

陈頵说如此一来,问题就出现了,首先朝廷任命旧官僚担任五校尉,往往都毫无军事才能,只是门第足够高而已;其次近日又不知道是谁的倡议,打算重建七军……你要么把祖家军改编为中军,要么军事方面的建设全都交给祖逖,以待天下底定,怎能自搞一套呢?而且即便自搞,你能找到合格的军事人才吗?

有五校为前例,则七军重建,肯定也是那些不知兵的官僚窃据名爵啊,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仗?

说到这里,熊远不禁插嘴道:“我闻朝中,是裴、祖、荀三公用事,各有其党羽。则大司马在关中建三军,骠骑大将军自将中军,唯荀公手无寸兵,且其所附旧僚虽多,却泰半无可安置,或乃因此而起重建七军之议,未可知也。”

陈頵抚掌道:“孝文一语中的!”你猜的没错,就是这么一回事,荀组想要扩充自家力量,就必须得多少掌握一支武装力量,由此才会倡议在祖军之外,别建中军。可是依附荀组那些人,都是中州高门、旧日显宦,其中有几个会打仗的?

“故此吾乃奏请于武将之任,亦当先举后试,勿使无才者充位也。”

但是他的奏章递上去,却压根儿没人理,话说多了,又被大老们厌烦,这才打算放之于外,去边远郡县任职……

然后话又兜回来,陈頵压低声音对熊远说:“我知召还大司马,乃祖士言、士少之意,彼等实知大司马必不肯归,乃以此坑陷之也。然而荀公亦恐大司马归朝,中外军可相拮抗,唯无彼等展布之处,乃与梁公、荀令等私相授受,按章不允。”

熊远点头道:“原来如此。”随即就问了,你既然明白这点,却又为何要上奏请求将此事付之公议,甚至于因而弹劾荀崧呢?你可不是会被人当枪使的性格啊。

陈頵叹息道:“因吾望大司马之归也,则可制荀公等,使不能私相援引,党羽塞道……”裴该手下和祖逖手下,那都是真刀真枪跟胡、羯厮杀出来的,自有其能,唯独荀组那票党羽,多半是颟顸官僚,倘若不是洛阳、长安尽皆镇定,估计他们没一个敢从南边儿跑回来。但是如今这班人充斥朝野,把洛阳又搞得乌烟瘴气的,祖逖也拿他们没辙,祖纳似有同流合污之嫌,除非大司马回来,否则这局面真的扭转不过来啊!

“昔大司马不奉天子长安,而归之洛阳,是自任其难;唯今不肯还朝,坐守关西,是避让其难,惜哉!”

熊远摇摇头:“二事不可相提并论。昔日大司马所当之难,为胡寇也,今所避之难,是中朝也……”外敌之难易解,只要咬紧牙关,奋力杀去便可;这内敌之难,可就没那么容易解决啦——即便裴大司马,他暂时也没有重整朝纲的把握,所以在关西之政梳理清楚之前,是绝对不肯还朝的。

陈頵双手一摊,说:“大司马不还朝,一为国家计,二为自身计,而我身为朝臣,唯可为国家计,不可为大司马计。”所以我才上了那道奏章啊。

熊远想了一想,就说:“延思既然一心为国,不怕为当道所恶,又何必畏惧大司马,不肯从我西行啊?大司马素宽仁,即我初会,亦曾以言辞激之,其不恶我,反付以掘金、铸钱、造兵之重任。如今岂有因一弹章,而恶延思之理呢?”

陈頵笑道:“此一时而彼一时。昔日大司马在徐方,位不过刺史,地不过数郡,今名重天下,朝廷宰臣,留台长安,貔貅十万,又岂能与昔日相同呢?人一贵重,必致塞听,犹能礼贤且不尤人者,几希!”

熊远反复规劝,说我会帮忙你说好话的,即便大司马不重用你,也不至于会惩罚你,那你就跟我跑一趟长安,又有何虑哪?陈頵推却不过,这才只得勉强应允了。

于是熊、陈二人便即束装就道,随即因应荀组之请,把王羲之和庾翼俩少年也给带上了。于途考较二少年的学识,尤其书法,熊远、陈頵都不禁啧啧叹奇。但是熊孝文特意告诫二少年,说经学和书法固然重要,谋事之才、治理之能,也必须上心,否则将来即便因为荐举得官,恐怕也难以称职啊。

王、庾表面上诺诺受教,其实并不以为然。庾翼私底下就对王羲之说了:“彼不过奴仆后裔,出身孤寒,偶得时运,位至二千石,便不知天高地厚了,竟来教训我等,岂不可笑么?”王羲之摆手道:“志各不同,不听也就罢了,稚恭何必口出恶言。”

一路无话,直抵长安,进城之时,突然有一骑高举旗帜,风驰电掣一般自行列旁奔过,差点儿就惊了驾车的马,还亏得熊远的驭手经验老道,才赶紧勒停车辆,免于倾覆。

熊、陈二人原本于车中对坐交谈,见状急忙撩开帘栊,朝外望去。只见那骑士的身影渐行渐远,熊远便揣测道:“观其旗帜,为有紧急军情……难道说羯奴终于动兵了么?”

陈頵颔首道:“羯奴若不动兵,便是困守之势,焉能长久啊?此必大发兵以侵王土——但不知是向河内,还是向兖州,或者去攻打厌次……”

——————————

二人所料不差,这果然是洛阳送来的急报,通知裴该,东方大战将萌。

石勒用张宾之计,欲伪攻厌次,实向历城,虽然大的战略方针已被祖逖一眼瞧破,但祖士稚却并不主张大军东出,先期占据历城。一则是考虑到,一旦封堵了赵军南下之道,则他们改变策略,再向何处用兵,那就不便预判了……

但更重要的是,石勒为一国之主,他想打哪儿就能打哪儿,想怎么打就能怎么打,想啥时候动手,就能啥时候动手,祖逖则不同,在他脑袋上面,可还有个朝廷呢……固然他兵权在握,军中将吏黜陟由心,但对于大的方针——是攻是守——也并非一言可决的。

有个“婆婆”在就是这么麻烦,其实裴该在关中也是如此,他自己设的军衔,想给谁就给谁,至于朝廷名爵,还得先上奏洛阳,等尚书省批复下来,才能算数。

关键是梁芬、荀组,乃至荀崧,都主张在东线暂取守势,要等裴该先平定并州,再南北两道出击,可保全胜。这一是有倾向于裴该,好使其再立新功之意,二则纯属胆怯,生怕出击不利,王师丧败,会让敌人趁胜一直杀到洛阳来。不管怎么说,守总比攻要容易啊,那祖家军只要牢牢守住河南及其周边各处要隘不就行了吗?干嘛着急往外打呢?

祖逖与他们反复商讨,深知最终肯定是自己赢——兵在我手里嘛——但同时,为了避免擅权之讥,文武之间尽量不起龃龉,还得下更大的功夫,做更多说服工作才成。尤其是一旦石赵先动兵,则自家就方便以救援为名,调动兵马了;但在石赵未动之前,纯属进攻性的军事行动——哪怕只是预布棋子——也必然会受到多方掣肘。

所以他只是在自家权限范围内,先请求加东平相徐龛建武将军号,要他统筹济上四郡军事,随时准备向东方应援。然后再跑去继续游说梁芬、荀组等人……

十月初,石勒果命大将呼延莫率中军七千,直指厌次。祖逖得报后,终于说服了朝中大老,一方面命苏峻北援厌次,一方面增兵济上,以防羯军彻底涉渡,同时搜集船只,做好增兵河内的准备——明面上,是说此乃“围魏救赵”之策,只有把赵军主力吸引在河北作战,才能够保障河南,且减轻河防的压力。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婚嫁总裁我以青铜成就王者快穿之不当炮灰特殊年代:每天签到才领一元?表白病娇后,我选择速通小黑屋科学御兽,就应该进化为龙!穿越七三之小小媳妇阴间商人惊世第一妃宝宝发飙:总裁爹地你欠削四合院:我,十岁称霸四合院替嫁后我被大佬缠上了真龙我在全球游戏植树种田一刀立棍,从此黑道我为王!你都建国了,你说你是雇佣兵?四合院我是傻柱的小叔大帝之魂,人参开启修仙之路穿越之继妻不好当农门医色我的女同桌邻居弟弟外债要我背?开局身份卡系统欲也穿进病娇世界,我只想活下来!超级女婿怎么你们都有异能,就我是狼人?穿成炮灰后,大佬她以德服人天师下山:我只想退婚叛出家族后,我武道震乾坤!重生后第一件事就拉校花进小黑屋王牌宠婚:重生九八俏萌妻被赶回乡下后,我带着全家暴富逆袭开局领证,谁说合欢宗是邪修?我就出个山,世界为何那么慌我家菜地连通小人国仙侠世界未婚妻悔婚第一天奖励千亿资产超能来袭我的明星师妹农家悍妻闷骚总裁的大佬妻你的爱如星光重生2002,从大学开始当渣男开局见神不坏,横推诡异八万里AK换九转金丹,这叫公平交易?安保巨头我的小青梅居然靠时停占我便宜系统纪元,时空之旅重生九三大时代将军夫人惹不得沈婉宋恒神豪:有钱后的挥霍人生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捡漏全球珍宝,从美利坚开始权宠嫡妃花都圣王暴躁女主在线撒欢穿越之农家酒娘女中诸葛之一等医妃重生之从香江开始霍先生婚姻无效团宠医妃打卡续命一个八零后重生九零娇娇媳穿成偏执秦爷的死对头归荼无敌宇宙后,降临都市!佳妻来袭神苯纪超级乐神假面骑士之魔骑都市逐梦之旅途余生誓太古魂帝山村透视兵王花都狂仙重生之修仙狂少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生世恋:一笑倾尘物价贬值百万倍,神豪本色医女当家:带着萌娃去种田叶无道徐灵儿席总又在哄他的娇软大小姐了二次元卡牌系统四合院:我大伯父是易中海重生千斤影后工匠之王神秘军长,高调爱都市:系统逼我花钱,我买下了一座城阎王溺爱:孟婆追夫记重生国民千金:冷神,离远点!氪命得分王激荡 1981,农村也疯狂重案战鹰剑刹福妻难求撩情帝少:娇妻,你好甜!我真不是在吹牛职业神豪:我太能刷钱了全能千金燃翻天都市超级保安帝羽仙尊重生之孝看人生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甜心陷阱:学霸的预知女友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人生模拟,我以词条横推万族开局透视眼捡漏,九个女总裁为我杀疯了重生80,开局捡到一只东北虎全民御兽:从黑晶蛇开始成神一觉醒来成为时空之主高武:重生归来拯救失足校花重生1978,我和女知青假戏真做重生饥荒年代:我要养活九个妹妹!全球警报,那个男人下山了!隐忍三年,离婚后我摊牌了都市:风水神相我有9999万亿,跟我比有钱?理工男的战斗四合院:你们作恶我偷家我,木系造物主,成就至高神!1980年我回来了高武:我在校花梦中刷级我的鬼灵无限进化,直至全球复苏覃仁忠与陈娟淑都市:我从负债到万亿神豪通天命相师拯救少女,让我改变你们的结局武帝归来男女通吃:我即做渣男也做渣女重生80赶山:小姨子别想逃!1978:开局一条破裤衩,打猎发家下山后,我为真仙灵气复苏,开局制作铠甲变身器千年镜灵求我修道我去修仙咯抬手压制外神,你跟我说这是全知无限贷款疯狂攻略:只为治好姐姐天呢,我的电子女友竟然来自末世?高武:乡村教师?我能看穿你祖宗十八代国运:从拿瓦开始做主角的白月光重生60:族谱把我除名,我猎物满屋你又急重生:老婆离婚跟知青,我成大佬她悔了知青媳妇有空间,吃软饭很合理吧重生78:一杆猎枪承包整片大山炊事老兵:奋斗在九零年代掌控全球语言,从做神棍开始直播挑战,生存系统正在加载中重生之万亿帝国拳王赞歌穿越:你们都是人,凭什么我是球重生津港:只要毒舌就能暴富没有异能的我却能靠卡片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