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英军脱险了,但事情发展的让人哭笑不得。

如果在这里用一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放到此时的英军身上再恰当不过。

有人不要命地去救人,然而被救的人却不要脸地只顾自己逃跑,哪还管兄弟的命,只要自己活着。

事有凑巧,今天在玩“和平精英”游戏时,我与2、3号队友被围,正与敌人拼死搏斗时,其中的3号突然丢下我们俩,偷开一辆车,自顾自地跑走了。

这是一场游戏,输了就输了,无非哈哈一笑而已。

但是,在真正的战场上,碰到这样的队友,谁还笑的出来。

然而英军就是这样的队友。

正当新编师38与日军两个联队苦战时,脱险的英军啥话没说,拿起自己的背包跑走了。

还好,新编师38很争气,即使不用帮忙,也打败了日军,逼的日军不得不放开包围圈,随后败退。

换一个说法,如果英军不自己逃走,从里到外地配合新编师38作战,那么,日军的两个联队还能稳妥地撤走吗!接下来,就不光是夺回仁安羌油田问题,还大有可能全歼日军的这两个联队。

如果此役获得如此大的战果,接下来,其他的战场可以减轻压力,或者转变战场局势完全有可能。

英军中肯定会有不怕死的勇士,但可惜,毁就毁在没有好的领导。

亚历山大上将脱险后,没干别的事,痛定思痛后做了以下决定:

内容过长,估计也没啥看头,只简略地说:

放弃仁安羌,继续后撤,能守的守,不能守的就扔了吧!

下达这个命令时,亚历山大早就脱离开了仁安羌。

这时,他终于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走的时候没撂下什么话,兄弟还在那与日军作战呢!我这般没事地脱离了战场,这话说出去,好说不好听,还得找个理由挽回点面子,于是,来了这一手,一纸命令。

他在下达这几个命令时,第一条冠上了史迪威的名字。

第一,第二,第三等等,五条命令,全部是中国远征军如何如何,几乎都是掩护英军撤退,阻止住日军。

这下好说了,不是我让的,是总司令让的。

于是,英军脱离开战场,走的冠冕堂皇,一点不害羞。

人家走了,油田不要了,战略要地丢就丢吧!还有下一个。

即然如此,新编38师也不能在这里坚守了,只好按着命令向后撤。

由于有了亚历山大的这项命领,4月25日仁安羌再度失陷,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又把油田夺了回来。

致使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了好几天,在仁安羌取得的战果付诸东流,还白白搭上了几百条性命。

盟军继续一路向后撤退。

下一站东枝。

杜建明带着军5到了这里后,纵观全局,拿眼一看,看出了东枝的战略价值,它是日军北进,前往腊戍的战略要地。如果守住东枝,便能阻止住日军,还有可能扭回败局。

于是,杜聿明赶紧上书给联军司令部:

“东枝和梅苗两个重镇,是守卫远征军基地腊戍的两大门户,如果守住了这两个重镇,就能确保腊戍安全。”

为何要保腊戍,因为腊戍是中国远征军的重要基地,所有后勤保障物资全在那堆着。

现代战争,想要取得胜利靠什么,没有强大的物资保障可不行。

由于英军运输不力,没能及时运到前线,一直搁在这。

如果保住腊戍,保住这些物次,以后,还有可能与日军再次展开一番较量。

然而,杜建明的这篇报告打上去,没人理。打了几次电话催,司令部的人也是支支吾吾,问急了,干脆说这里不重要,还是在曼德拉会战重要。

此时,史迪威、亚历山大等人考虑的不是东线的远征军能不能活,而是西线通往印度的道路能不能维持住,只要能保住这条路,战争进行的再不利,他们还有后撤的余地,否则,此路不通,便进不了印度。

因此,西线才是他们要确保的重点。

致于其他的,先放一放再说。

毕竟腊戍离着中国云南近,不是盟军司令部的首选。

这时候,盟军内部还算是意见统一,因为没人给中方说话,一律都是西人做主。

最可气的是那个罗卓英,他是盟军副总司令,是中国远征军总司领,蒋介石把他放在这的目的,那就是代表着中国远征军,在这里也有一份力量。

可惜,这位老兄不知怎么就晕了头,也可能是能力有限,想不出什么好点子。

即使你想不到,理解不了,手下不还有一帮中国兄弟吗,找他们商量呀!

可他不,什么都听史迪威的,敢对手下弟兄们说不,却不敢对史迪威说不同意见,兴许,他那恐西症是袓上传下来的,有10万远征军给他撑腰,他都不敢说句硬话。

于是,盟军总司令部还是一言堂,老史说咋地就咋地。

即然罗卓英不反对,老史更加坚定了信心,一心要在西线曼德罗与日军进行会战。

没办法了,连中国人自己都不同意杜聿明的意见,史迪威又找到了最好的推词,顺理成章地把杜建明的这个建议否决。

此命令被否决,那就执行彼命令吧!

彼命令是什么,还是曼德罗与日军会战。

自从平蛮纳会战流产后,盟军部队已被打日军打的七零八落,各路军兵们各奔东西,此时统一起来很难。

如果此时在曼德罗会战,各处部队从不同地点要往这里调。没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该有多难。

缅甸是多山多森林的国家,经济不发达,很少有路,几乎处处是原始森林。在这样一个地区,从东边调到西边,那得走多远的距离,难啊!

因此说,此时在曼德罗会战,即不占地理优势,也没有人员优势,天时,那就更别说了。现在已经到了雨季,行路难,行路难,处处是艰险。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说,懂不懂军事,简直是没脑子,瞎胡闹。因为,最好的会战时期已经错过了。

没办法,因为有盟军总司令史迪威和中国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坚持,那大家就齐心协力搞好这场会战吧!

还是那句话,现实与理想差的太远。

做为一名军人,不仅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其锐智思想,灵活机动的作战方针时刻都不能丢。

杜建明就是这样的人。

有可能领导离的太远,不知道战场形势,但做为一线人员,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他的心还是很大度,原凉了史迪威和罗卓英,继续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

杜建明提出的建议虽然被否决了,但他警惕的心始终没有放松。

一边执行上级决定,按规定向曼德勒调兵,另一方面,他及时派出人员潜入东枝和梅苗区域进行侦察。

按他的想法,日军不来最好,如果日军来了,想尽一切办法也要阻止住日军。

这一侦察不要紧,却发现,在西线的乔克巴当一线并没有多少日军。

这是好事啊,没有日军,说明阵地还在自己人手里。

可是,另一个局面不太妙,就是那些被38军救出来的英军还在逃跑。而且是零零散散地逃跑,并没有按照盟军司令部的要求派兵守住这一线。

得到这情报后,杜聿明大为吃惊。

如果按着史迪威和罗桌英的命令,要在曼德勒进行会战!这个东线通往腊戍方和的线路非常重要。

他看出了危险,因为,这正是进行会战的关键处。

如果被日军占领了这一地区,从这里直接奔袭腊戍,还搞什么会战,人家不从那走,直接过去了,截都截不住,去阻谁啊!

于是,杜聿明再次向总司令部提出自己主张:

“目前必须集中第军5主力师200和新编22师与敌人力争东枝,否则,东枝不保,腊戍危机……以须以最大决心保卫东枝,如敌已占领,必须以全力攻克,如我占领则必须顽强狙击北犯之敌,使我军主力集中在梅苗、东枝间,与敌做持久战。”

杜聿明说的很恰当,此时不守,等等何时。

那就是,东枝太重要了。

战争历来都要看准存亡之机,否则稍纵即失,

饭田祥二可不是吃素的,杜建明发现的情况,日军也侦察到了,马上有人把这情报放到他桌子上。

饭田祥二大喜过望,认为这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大漏洞,岂能错失。随后,饭田祥二命令

“日军第56师团向腊戍方向突进,以切断敌人退路。第18师团及第55师团分别进出于羊米典之东西两地,在伊洛瓦底江压倒性击灭敌军主力。”

饭田看准了时机,要抄后路,从后面吃掉盟军。

与此同时,敌我双方都看到了这一重大缺口,那就看谁先下手了。

然而,日军抓住了,日军的第56师团主力迅速组成一支动快速纵队,以日行120公里的速度奔袭腊戍。

还真让杜聿明猜着了。

而盟军这方呢!继续置杜建明的意见于不顾,还在踌躇满志地谋划着曼德勒会战。东线的主力军几乎都被抽走了,这里成了空虚之地。无兵来守。

随后,日军的动向终于被盟军司令部察觉。急令师55和师93在这一地区布防。

可是,日军来的太快,两个师的主力根本就无法按期到达,即使到达了,兵力部署上也只能是撒豆子一样处处防守,根本没什么重点。

于是,日军集中一点,突破后长期而入。

随后,日军占领了罗衣考、东枝两个重镇。

史迪威这才真正意识到东线危机,日军真的有可能会从这里到达腊戍。于是,急令师200和军5的指属部队前来支援。

晚了,什么都晚了,如果按着杜建明的打算,早早把部队放在这,修好工事,专等着日军哪有这般措手不及。

真难为了这两支部队的官兵,往返500多公里,在日军占领东枝后,终于赶了过来。

因为来的很仓促,只好仓促应战,疲于奔命。

没办法,这几天,他们光是跑路了,因为没车坐,几乎都是拿腿量地面,硬是走着去了,接着又跑着回来。

还好,终于有快的,骑兵团和200师的一部分人员赶到了。他们还没到东枝,便在路上碰到前出东枝15公里处,正准备前往腊戍的一支日军。

啥都别说了,碰上,那就打吧!有我师200在,想过去,门都没有。

这些远征军士兵真的拼了,豁出命,跟日军干上了,哪里还知道累,只一个想法,堵住日军,别让一个日军过去。

猛然之间,日军也有点懵。不都说这里没人嘛!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所以被远征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番拼死战斗后,日军终于顶不住,重亲退回了东枝城内。

抓住这个空挡,远征军士兵赶紧修阵地,准备迎接敌人进攻。

随后,戴安澜带着师200的主力赶了上来。

他很快看清局面,仅凭身边这些简易工事,根本堵不住日军主力攻击,最好的办法,趁日军主力没有到达前,把日军的这个快速纵队赶回去,死守东枝城。

于是,戴安澜命令远征军师200,从东西北三面一齐攻打东枝重镇里的日军。

师200早在日军中闻名以久,一听是200过来,日军有了怯意,不得不退出东枝,

于当晚,师200收复东枝镇。

到现在,中国远征军转了一圈,又回到杜建明开始估计的那样,

不知此时司令部的几位长官做何感想。

而此时,可以说,整个盟军司令部和中国远征军的最高指挥官都开始乱发命令,不知所措,各举主张。

蒋介石来电:万一腊戍不守,军5、军66应以密支那为后方,军6应以景东为后方。

看的出,蒋介石也对东枝的重要性不看好。

而史迪威和罗桌英还是原来想法,执意在曼德罗搞会战。

眼瞅着日军就要突破东线,直取腊戍老窝了,而这两位仁兄还坚持要在西线曼德罗会战,好像日本人就那么傻,非要往那里钻似的。

随后,史迪威一纸命令,把中国远征军的军5除200师的主力外,全数调往西线,集中于曼德勒一线,准备“会战。”

这次会战得加引号了,因为这个会战,完全是史迪威和罗桌英两人想出来的,从想定和事实看,都不可能。

主力一撤走,日军看准了机会,干脆连东枝都不打,罗列姆也不要,绕过两个重地,专找人少的地方走,直逼腊戍。

由此,东枝的战略地位没了。守在这里还有什么用,撤吧!师200放弃东枝,撤往他处,开始走上溃败之路。

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如果坚守东枝,不仅可解决东线之危,同时,可以阻止日军北进,攻取中国远征军总后方基地——腊戍,为以后的反击提供保障。”

谁之错?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现在不是累死问题,而是害死6万生命。

史迪威还有机会,在第二次远征时,总算是要回了面子。

这是后话。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