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说到“靖康之难”,铁牛也忍不住想评说一二。毕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很多人心里对这件事都很不平。

公元1127年,北宋的都城汴梁被金军攻破,不仅汴梁城被洗劫一空,连徽宗、钦宗这一对父子皇帝及部分皇族都当了俘虏,北宋就此灭亡。客观地说,靖康之难,既是历史必然,也有偶然因素。您肯定要问,这话怎么说?

其实,一个国家的灭亡,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事。光指责战争,不公平。得从军事、政治和外交三个方面分析,这样才能得到全面的了解。

先来说说军事。很多人都知道,北宋在军事上“重文轻武”,这对北宋的军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北宋的军事衰落,实际上是从有“斧声烛影”嫌疑的第二任皇帝赵光义时期开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虽然杯酒释兵权了,但本身自己就很能打仗,用十余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南方各割据势力。可惜赵匡胤死得早,按他的战略目标,打完南方,就会挥师北上,重拾汉唐大一统盛世。但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时期,也不是没试过北伐,但其军事才能太差,打了三次都败了,幽云十六州还是没能拿回来。按理说,败了就养精蓄锐,蓄机再图呗,但他哥哥是武将篡位,他也约等于“皇族篡位”,开国之初,两任皇帝涉嫌篡位。这就有点影响太深了。于是,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制定了一整套“抑将”的措施。仗可以战败,皇位不可以被篡。这是他的底线。就像一个躺平的官员,政绩可以不要,但至少不要叫免职,所以,积弱积贫。

“抑将”,就是不能让将帅战功太大、威望太高。否则“功高盖主”,就会有历史重演。所以,不给武将太大的领兵权、指挥权。再比如你军事才能太强,军中威望太高,那不行,我不放心,换掉。换个军事才能一般,军中威望不高的将帅。也就是说,我不需要虎狼之师,我只要一群羊,咩咩咩地叫着,就行了。就这样的一群羊,还是不能睡踏实,再派个监军监视,这一般是文官担任,而监军的权力比带兵的武将还大,甚至能指挥军队,你说这仗还怎么打啊。所以,宋朝的将帅都无法一展抱负。

您肯定以为将帅们这太委屈了。不,您说错了。这还不算最委屈的。最委屈的是,指挥打仗的将帅们没有指挥的自主性。宋太宗时期,将领率军出征之前,皇帝会交给将领一幅阵图,让将领在战争中依照阵图布置军队。按理来说,战场上如何部署军队,应该是由将领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而不是交给远在京城,连战场都没见过的皇帝。但在当时,将领如果按照阵图部署,即使败了也没有责任。如果不遵照皇帝的指示,即使胜了也要被治罪。也就是说,将领必须是皇帝的提线木偶,其权力被严格限制。

除了将不行,宋朝的兵也不行。不是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吗?和兵有什么关系呢?我告诉您,还真与兵有很大关系。

在北宋,军队有一个特点,就是数量庞大,但战斗力低下。北宋军队的战斗力为什么低下?这跟当时的军事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按理来说,军队的作用就是攻城掠地和保家卫国。但是在北宋,军队还承担另一项责任,就是解决社会不稳定的问题。在经历了唐末及五代的战乱之后,社会整体非常不稳定。为了躲避战乱,很多人背井离乡,成为流民。为了安置流民,政府只好把他们招募为军队。当时流行一句话,叫“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也就是说,北宋的士兵的第一需求,不是保家卫国,而是糊口。这么做虽然解决了流民问题,但却造成了两个影响。第一,军队的数量越来越大。北宋初期,军队只有20万左右。但是到了中后期,就迅速膨胀到了100万,有时甚至能达到150万以上。这就给财政造成了严重的负担。第二,军队整体素质偏低。既然北宋招募军队的性质变了,那应招而来的人也就变了。除了流民之外,大多数闲散人员、地痞流氓,甚至强盗土匪也都被招募进军队,很多盗贼摇身一变,就成了朝廷大员(我说的不是我们梁山英雄)。所以,当时流行一句话: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你想,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能高吗?所以,当时的很多士兵,连骑马、射箭这样的基本素质都没有。

我们看到,北宋一方面因为“抑将”政策,导致朝廷普遍缺乏能带兵的将帅。另一方面,又因为招兵制度而导致士兵战斗力普遍低下。两项措施最终导致军事上的长期衰败和羸弱。

再说政治。赵家的皇位是欺负人家孤儿寡母而得来的。所以赵匡胤就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有文化有才能,能抑制皇权,这也挺好的。但坏就坏在文人容易死心眼。比如王安石变法造成的党争。党争造成了北宋极大的内耗,让朝廷上“内战”不断。在北宋都城汴梁被金兵围困时,朝廷的士大夫们不是同心协力组织抵抗,而是还在斗。蔡京长期专权,引起了很多士大夫的不满,他们正好利用金兵入侵这个口实,对蔡京发动了弹劾。宋代文人笔记中对当时的情况有一句辛辣的讽刺,叫作“不管东京,却管蔡京”。意思是敌人都打到汴梁城下了,朝中却没人管怎么守城,都在搞政治斗争,要把蔡京拉下马。士大夫的内斗,导致北宋政府无法及时进入战争状态。在金军刚刚南下的时候,几乎所有文官都主张弃城,只有一个人主战,就是兵部侍郎李纲。但李纲也是文官,而不是武将。也就是说,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国家军事中枢居然连一个能担当的武将都没有。不过李纲还是不错的,汴梁军队就在李纲的主持下对抗金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不知道这个时候,其他士大夫发什么神经,又在极力主张求和,你这让李纲怎么办?还打不打啊?就在求和的过程中,为了表达诚意,李纲等主战派居然被全部罢免。

随后形势越来越对北宋不利。最终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一位武将提议放弃汴梁,迁都长安。这个时候,那些原本主张弃都和求和的文官居然一致反对,并斥责武将懦弱。你看士大夫们的主张不是从国家大局出发,思维一直都是和反对派死磕,你主战,我就主和;你主和了,我就调过来骂你懦弱。北宋就这样摇摆不定的政策中,丧失了最后机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汴梁城破,皇帝被俘虏。一个朝代到了后期,都有这个通病,皇帝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臣呢?就搞内讧。

再说外交。北宋的外交政策一塌糊涂,简直可以说是作死。当时在中国的东北部,女真族逐渐兴起,建立了金国。金国为了消灭辽国,和北宋结盟。具体的内容是,宋金联合攻辽,灭辽之后,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同时把给辽的岁币,转赠给金朝。这个策略看上去还挺合理,但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外交失误。在当时的情况下,金国强而宋、辽弱。而且,辽宋之间已经和平百年,彼此熟悉。这个时候,面对陌生的势力,高明的外交策略,应该是搞三方平衡术。你两边都不帮,守好自己的国门再说,做好金国灭辽后的对峙准备,这总是可以吧,毕竟自己几斤几两得清楚。

但宋徽宗不清楚。他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觉得自己的拳头可以。

不清楚也不要紧,凑合着过吧。但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事,给了金国起兵攻宋的借口。当时有一个叫张觉的将领,他本来在辽国做官,金兵攻打辽国的时候,他就投降了金国。但金国内部有谣言,说张觉有异心,早晚要反叛。张觉对此很不安,加上他本来就是汉人,于是决定带着平州的土地一起投降北宋。宋徽宗一看,还有这么好的事,白拿一块地,于是就接受了张觉的投降,这下可就闯下了大祸。金国一批将领早就有侵略宋朝的心思,现在好了,宋朝自己送上门了。于是在公元1125年8月,金兵分成东西两路,南下大举攻宋。北宋当年连垂死挣扎的辽国都打不过,又怎么打得过朝气蓬勃的金国呢?到了第二年正月,金兵就渡过黄河,包围了北宋都城。这就是第一次汴梁之围。宋徽宗看到兵临城下,吓得“引咎辞职”,让位给儿子赵桓,也就是宋钦宗。宋钦宗即位以后,把年号改为靖康。

“靖康”这两个字可不吉祥啊!

所以金兵包围了汴梁,派出了使团说,你们不要害怕,我们听说罪魁祸首宋徽宗已经退位了,就已经不想打仗了。这次过来,是想把河北和山西的三个军镇割让给我们,以后我们就以黄河为界。同时北宋一次性赔偿金国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这事就算了。为了凑齐赔款,宋钦宗还在开封城里大肆搜刮,当时谁要是肯捐钱给朝廷,帮朝廷渡过难关,就能换来一官半职。宋钦宗甚至派人去妓院,命令老鸨们把积攒多年的金银统统交出来。北宋朝廷上上下下奋战了十几天,总共收到黄金三十多万两,白银一千两百多万两。但北宋朝廷承诺的是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也就是说,经过多日以来的奋战,北宋大大小小的官员总共完成了黄金任务的6%,白银任务的24%。距离目标的完成,看上去遥遥无期。虽然宋朝交上来的赔偿还不够数,金兵也没计较,带上这些金银财宝,就撤军了。但宋钦宗当时被金兵吓破了胆,满口答应了下来。不过事后一看,他才发现坏了,这三个军镇都是战略要地,要是割让给金国,整个山西和河北就都守不住了。要是山西和河北守不住了,都城开封就更难防守了。那怎么办?宋钦宗顿时起了反悔的心思。有意思的是,不仅是皇帝想反悔,这三个军镇的将士们也根本不想执行皇帝的命令。金兵在撤退的途中,路过这三个镇,和宋钦宗派出的特使一起来到城下。特使向城里宣读皇帝的诏书,说皇上已经说了,把这三个镇割让给金国。没想到弓箭和石块从城头上飞了下来。消息传回朝廷,宋钦宗又有了信心。正好这时,一群主张对金国强硬的鹰派也在他身边鼓捣,说这笔账很容易算啊,要是执行条约,把三个镇割让出去,那大宋朝就是一个死啊。要是反悔不执行,金国杀回来,跟他们拼一拼,那说不定还有活路。宋钦宗觉得有道理,所以金兵还没撤走多久,他就又派特使追上金兵,提出了新的方案,说希望能把这三个镇保留下来,作为补偿,我们每年多给你们一点钱,行不行?金兵的统帅一看就愣了,两国外交谈判,还带这么出尔反尔的?一时没想好怎么回复。宋钦宗半天等不到金兵的回复,急了,以为金兵不肯答应。于是他又向三镇传达新的诏书,说你们千万不要投降,都给我就地抵抗!宋钦宗还派出大将,率军支援三镇。这时的他已经完全忘掉了金兵包围开封的恐怖景象,喊出了一句振奋人心的口号,叫“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与人!”。金兵一看,你们宋朝这也太不地道了。于是,再次进攻宋朝,金兵长驱直入,三个月后,金兵两路大军又一次完成了汴梁之围。北宋的都城很快就陷落了,但却根本不打算灭国,只想要天文数字的赔款。所以,北宋的朝廷还在运转,皇帝和大臣们抓紧向老百姓大肆搜刮,筹措偿款。老百姓的负担已经到了极限,于是城里开始出现了暴动,居然有老百姓放了一把火,把尚书省给烧了。金兵看到这幅景象,开始慌了。要是汴梁陷入无政府状态,那宋朝承诺的赔款可就泡汤了。更重要的是,宋朝还承诺割让河北和山西的土地,要是中央政府都瘫痪了,这土地还怎么交接?金兵高层左思右想,得出一个结论:宋朝的皇帝靠不住,应该废掉姓赵的皇帝,重新立一个新的皇帝。换句话说,就像美国一样,想上扶植一个金国的代理人,保证他既能维护秩序,又能乖乖听话。于是,金兵最后的做法是,在北宋领土上选了一个代理人,立他做了皇帝,那就是张邦昌。把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北宋皇室全部俘虏,押回金国。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靖康之难”。

靖康之难是谁造成的?政治?军事?还是外交?都有。但最重要的是缺少一个坚定的政治体系。敌人兵临城下,各路勤王军队都即将赶到,本来利用和谈拖延时间即可。但宋徽宗毫无斗志,朝臣们还在内讧,和谈了又出尔反尔。从糊涂蛋宋徽宗,到内讧的朝臣,再到孱弱的军队,还有一些偶然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了闹剧似的靖康之难。

这是个历史教训。一个缺少坚定的政治体系的国家,肯定也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外交政策。即使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国王自己都只想和谈,官员只想内讧,你叫将士们怎么打?

不想了,想起来都是愁。读书去。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