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被眼前好奇的三双大眼睛看着的李景行只好开始扯谎说是因为,以前去李地主家吃席,捡红鸡蛋时,地主家的下人看我讨喜给喝过一口。

旁边,还有个胖老爷也说这个罗汉果泡水怎么怎么好,有什么功效。

“孩儿从那时候就记得这个果子了,只是今天去山上看到,才想起来了。”

其实,李景行以前的确去过李地主家吃席,只不过喝的不是罗汉果茶而是一杯甜水。

随着李景行的解说,两个堂哥眼里的羡慕止都止不住,

“二蛋弟弟,那个水真的很甜吗?”狗蛋一脸馋样的问道。

李大海也想起,前几年李地主家得了个大胖孙子,高兴的不行,请全村的人一起吃席。李大海现在都还记得那天在席上吃到的红烧肉。

想到这里的李大海,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二蛋,这个真的是地主老爷们说的罗汉果吗?”

李大海有点怀疑,再次询问二蛋。得到了二蛋肯定的答复后。

李大海就让三个小娃给他带路,赶紧去把果子收回来。

等李大海背着大背篓走了五趟后,终于把所有的罗汉果搬回来。

趁着天还没黑,李大海赶紧找出晒谷物的席子铺开,把一背篓一背篓的罗汉果倒在上面,整整铺了三张席子,才铺完。

根据李景行的表述将刚采回的果实,平铺在通风阴凉处的地方。

三到四个小时翻动一次,充分在阳光下暴晒。

水分自然蒸发和内部糖分的转化,需要暴晒个三天到四天左右。

等到李有根他们从田里做工回来,就看到一院子的铺在地上的果子。

李大海还时不时的翻来翻去。

进屋的众人都有点发懵,李大海这是在干什么?

“大海,你在干啥呢!地上弄的是啥玩意。”李有根出声问道。

李大海抬头一看,家里人都到齐了,赶紧就跑过去把门关好了。

“爹、娘、大哥你们回来了。你们听我说。”然后李大海就把李景行的那套说辞又重新说了一遍。

听完后李有根和李大山只觉得匪夷所思,下意识就训斥道。“大海,你怎么能跟着二蛋一起胡闹呢!”

“万一不是,那不是瞎折腾吗?”

李有根和李大山都十分不解得看着李大海。

李大海却满不在乎的说,“这苦苦果,沿河那一片都有,只要摘下来晾干就可以了,又不费什么事。就算不成也没关系。反正我相信我家二蛋。”

李景行听着他爹李大海一脸全是对他的信任,心里就暖暖的。

此刻也站出来说:“爷,我们先晒好这一批,到时候拿一些去药店问问收不收,不收我们自己喝也挺好,收的话也可以多一份收入。”

李有根听着小孙儿有理有据的话,也若有所思下来,好在没有在阻止了。

只是突然心情很好一脸欣慰的得跟李大海说,不要耽误田里的事情就可以了。

李大海一听他爹没骂他了,满脸喜滋滋的就答应了下来。

很快就吃过了晚饭,等到一家人都在聊今天一天的发生事情时,两个堂哥和李景行因为今天爬了太多山,已经困的不行了。

抹了把脸,洗完脚就躺床上睡去了。

等到李大海两口子,回到房里,看着熟睡的儿子,李大海轻轻的跟刘氏说。

“他娘,我看二蛋记性好又聪明 ,以后去干啥应该都不差的。”

刘氏也说,“要是二蛋以后能去城里做工就好了。”

二蛋这么聪明,我不想他一辈子都在这个山沟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

一辈子都是个劳碌命。

“可是他娘,要是想二蛋能去城里做工,那可要会认字呢!”

“认几个字算啥。为了儿子,我们这两年拼也要给儿子攒钱读点书认点字。以后能在城里风风光光的。”

真是父母之爱子,则为计深远。

此刻在为二蛋打算的夫妻俩,哪里会想到,他家二蛋的目标那可是科举呀!

李景行这么久以来 ,对这个朝代大概研究了一些。

知道,这个年代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但文化相当于那个时空的宋朝。

这里,你有钱人家都不一定看得起你,但是你要是会读书,随便考取个什么功名,那就不一样了。

直接就是改换门庭,光宗耀祖,那是要开祠堂庆祝的大喜事呀!

所以,现在的李大海夫妻俩,那是想都不敢想,他家二蛋的远大抱负。

只想着孩子去学堂里认几年字,以后好去城里做工。

老天爷赏饭吃,这几天太阳都很毒辣,果然不愧是秋老虎。

经过四天暴晒的罗汉果,原本青黄色的的外表,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个鼓鼓涨涨黄黑褐色的小果子了。

李景行看差不多了,直接拿了一个晒好的罗汉果去冲了碗水,等水的颜色开始变化,水温也没那么高的时候。

一口下去,李景行只觉得口感清甜回甘,并且散发出一股清香的气味。

李景行倒了好几碗,先给他爹李大海来了一碗,然后就喊堂哥和堂妹大丫一起来喝。

李大海,本来对这个果子没什么信心的,直到喝了一口后。瞬间什么疑虑都没有了。

看来这个罗汉果的确能卖得出去。

二丫也觉得香香甜甜的想再来一碗。

大堂哥和大丫她们还好都忍住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都是要拿来卖钱的。

等到傍晚李有根他们回来,李景行照样给他们喝了一碗后,李有根就安排好了,明天家里三个男丁,都去镇上。

明天李大海、李大山、和他爷李有根负责每人两个麻袋把东西背到镇上去,为了不引人注意,明天要早点起。

也幸好罗汉果晒干后,水份蒸发,重量很轻。

安排完,就都纷纷去睡觉了,李景行拉着李大海道:“爹你们明天最好先去药店问问,价格不合适就多问几家。”

李大海笑道:“放心吧,二蛋,你爹精明着呢!保证不会吃亏。”

次日,天还蒙蒙亮,李景行就听到院子里传来的动静。

应该是爷爷大伯和爹他们要出发了吧!

也不知道,这些能不能卖上价钱。

李景行觉得今天时间过得格外漫长,他和两个堂哥频频往大路上瞧。

因为今天大家心里都有事,就在厨房围了一个小火堆。把昨天从小松鼠家掏的栗子给分吃了。

等到别人家都吃完晚饭了,李大海他们总算出现在视线里了。

堂哥们和李景行都激动的去迎他们。

钱氏也急匆匆的跑到前面问道;“他爹、老大、老二你们可算回来了。”

看到父子三人满脸笑意,特别是大伯李大山兴奋劲现在都还没下去。

李景行就知道,这次肯定赚了不少。

等一家人都进了屋,所有人都看着他们,一脸期待。

首先出声的是他爹李大海,“娘,卖了,全卖了,我们今天赚了四两银子呢!”

“什么!多少!海娃子你说多少?”他娘激动的连他小名都叫出来了。

可想冲击是有多大。

随后等他爷掏出了那四两碎银子,还有二十几个铜板,一家人都不知道用什么心情形容了。

他奶也是直接抓起银子就上口咬,“哎呦,是真的,这可是四两银子呀!”

刘氏和赵氏也激动的说,“没想到这苦苦果晒干了这么值钱。”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