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车厢内没有回应什么话语,稀稀索索后一个肥胖的身影出现在车厢门口,车夫安好木凳,把胖人接下来。
胖子一身黑色官服,官服很是齐整,一条玉带挂在腰间,玉带上还挂着几个玉饰,也都是晶莹剔透的白色玉石,一看就知道是玉中极品,他胖的很匀称,脸胖,上半身胖,下半身也胖,比例差不多,他就是整个蜀地的前统治者刘璋。
赵云又做了一揖,和刘璋并排往前走,走到我们这个军阵前方两米的位置,赵云高喊道:“某是皇叔麾下赵云,某已拿下成都城,刘州牧也在此处,你们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何不早降?”
我从侧后方看到刘璋的嘴嗫嚅了一下,但没有说话。
对面沉默着。
过了好一会,对面大营才有人呼喊,声音尖锐但透着中气不足的感觉(可能是害怕了,也可能是酒色掏空了身体):“父亲大人,我们手里有几万勇士,他们不会拿父亲怎样,待我等突围,蜀地一定会望风而降,到时他们一定会把父亲安全送回来的!”
是刘阐的声音,我跟他见过面,他的声音我还记得。
赵云没有回应刘阐,而是小声对刘璋说:“州牧大人请吧,玉石俱焚,死的也是你的儿子和你的子民!”
刘璋没有回答赵云,而是更向前两步,尽量大声的(声音颤抖,带着嘶哑)说道:“我儿,胜负已分,不要做无谓的抵抗了,我们已经做了我们能做的一切,天不佑我啊!”
说着就掩面哭了起来,是真哭,刘璋有些妇人之仁,但确实是一个感性的人,换成我的话,我不会哭,我一定会要刘阐带兵冲杀过来,鱼死网破!
对面很快就有了回应,刘阐跪下来,其他人也跟着跪下来,哭声震天,几万人一起哭的场面可不多见,哭声里包含着委屈和不甘,他们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如此发展的,结局是如此的意外!
他们就这么哭着,我们这边的九个方阵一动不动,刘备那边的三个大方阵也纹丝不动,我们等待着。
过了好大一会,三处营地才有了动作,他们的旗帜都落了下来,营门大开,刘阐带着人去东边投降去了,去刘备那边,刘阐是分得清大小王的,无论我们取得了多少胜利和战果,我们依旧是一支偏师,刘备才是棋手,我们都是棋子。
刘阐走后,三座营地内的守军才陆续出了营寨,也是去到东边,看着是没带武器和盾牌的,但还穿着甲胄。
赵云命令我们九个方阵向前进两百步(汉时一步指走两步的距离,一步大概一米五),迫近敌人营地,但不许我们进入营地,营地内可满是武器装备和粮草辎重的,我们只起一个威慑和策应的作用,防备敌人诈降或者突然逃走。
赵云带着两百骑兵依旧护着中间的马车留在原地,刘璋已回到车厢内,一杆赵字大旗立在赵云身边,可惜没有风,少了些威风。
刘阐的情况看不清,不过刘阐部队的受降看的清楚,刘备派出了左右两个大军阵,分兵把刘阐三座营地的降兵给包围起来,清点人数,收缴他们身上的甲胄以及可能隐藏的武器,另外派了三支小队进入三座营地去探查有无隐藏的士兵。
营地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没多久更多的士兵进入了营地,接收营地。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不得不点起了火把,火把其实也只限于营地和营地东边的受降场地,我们这边没有,我们没带火把,刘备那边也没有支援一些火把过来,我们就在黑夜里注视着面前的营地发呆。
听到马车轱辘的声音,我回头才看到赵云护着马车缓缓向前,他要去把刘璋献给刘备了!
赵云的偏师成了奇兵,轻松结束了二刘的蜀地争夺战,功劳肯定是最大的,这肯定是赵云、刘备、诸葛亮都没有想到的!
这也把战事大大提前了,提前了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原本的历史时间我已记不清,总归原本是要到明年刘璋才被迫投降的,中间还发生了不少战斗。我们提前完成了战事,而且还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少损失几万人总归是有的吧!
这次出来我们没有任何财货和人口的收获,只做了背景和陪衬,而且今天的事情还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