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奚珣看似漫不经心地扫视着周围,但实际上现场不少人细微动作都被他收入眼底。
他敏锐地察觉到李猪儿刚才的目光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杀意。
达奚珣心中暗自冷笑,他对李猪儿的心思了如指掌,知道这个家伙为什么会对生出杀意,一心想要置他于死地。
然而,面对李猪儿的杀意,达奚珣并未表现出丝毫的畏惧。
他的内心迅速地思考着应对之策,如何在不引起他人怀疑的情况下,将这个心腹大患铲除。
就在他沉思之际,一个绝妙的主意突然涌上心头。
达奚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突然高声呼唤跪在两侧的四名太监,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威严。
这四名太监闻声,立刻如训练有素的士兵一般,迅速起身,动作整齐划一。
“去,把御辇抬过来。”达奚珣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命令。
这四名太监显然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他们的神态举止都显得格外专业。
他们对达奚珣的命令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快步走向御辇停放的地方。
李猪儿见状,不禁一愣。
他没想到达奚珣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叫人去抬御辇,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但他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怒不可遏地吼道:“大胆!你们这些奴才,竟敢在没有得到我家主公允许的情况下靠近他,简直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安禄山听到李猪儿的吼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悦之情,他那原本就粗重的眉毛紧紧地皱在了一起。
显然,对于李猪儿在皇宫中有如此言行举止,安禄山感到十分不满。
而站在一旁的达奚珣,心中则是咯噔一声,他暗自叫苦不迭。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精心策划的计划恐怕就要被李猪儿这突如其来的一吼给彻底打乱了。
然而,达奚珣毕竟是个老谋深算之人,他迅速定了定神,脸上露出一副从容不迫的表情,然后不紧不慢地向李猪儿解释道:“李总管息怒啊!这四名太监可都是经过天子之礼严格培训过的专业人士,只有他们的伺候才能够让王爷满意。”
冲着李猪儿解释完,他又转身对安禄山恭敬说道:“而且,这几日宫中留下的所有宫女和宦官都已经接受了高先生的亲自查验,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请王爷放心。”
安禄山听到达奚珣的这番解释,转头看向一直被自己视为心腹的高尚,似乎是在询问他的意见。
高尚见状,连忙趋前一步,拱手施礼,然后恭恭敬敬地说道:“启禀主公,据卑职所知,洛阳皇城中共有八百一十二名太监和四百一十二名宫女。”
“经过卑职亲自的严格筛选之后,终于从众多人选中挑选出了一百三十九名太监和一百七十一名宫女。”高尚在汇报到这里时,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给安禄山一点思考的时间。
紧接着,他继续说道:“这些人都是经过卑职仔细考察的,绝对不会对主公您有任何不利之处。”
安禄山听了高尚的话后,微微颔首,表示对他的工作表示认可。
然而,他的眉头却依然微皱,似乎心中仍有一些疑虑。
沉吟片刻后,安禄山说道:“高尚啊!你办事,本王向来是放心的。”
“只是这些人毕竟都是宫中的旧人,他们的忠诚度实在难以让人完全相信啊。”
高尚连忙应道:“王爷所言极是,卑职也深知这一点。然而,宫中的一切都有其特殊的规章和礼仪,我们范阳的官吏对此都比较陌生。”
“若要在短时间内找到熟悉这些礼仪和规制的宦官和宫女,恐怕并非易事。”他稍稍停顿了一下,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然后接着解释道:“所以,卑职才决定留下一部分人,让他们来教导我们的人,这样可以更快地让我们适应宫中的生活。”
“因为这些人不仅对宫中的事务较为熟悉,而且他们都有至亲在世,如今这些人的至亲都在卑职的掌控之中。如此一来,他们自然不敢有丝毫的异心。”高尚深知安禄山自从生病以来,疑心愈发严重,所以他在说这句话时,语气坚定且自信满满。
高尚的话语让安禄山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安禄山缓缓地点了点头,对高尚的安排表示高度认可。
紧接着,安禄山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这些人来伺候本王吧。这样一来,本王在登基为帝之时,才不会有失天子之仪。”
“毕竟,这些人对宫廷礼仪必定十分精通,能够确保本王在重要场合的表现得体大方。而且,他们还能帮助本王迅速聚拢真龙之气,将本王身上的病气彻底冲刷干净。”
安禄山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他对皇位的渴望和对真龙之气的追求。
他相信,这些被高尚掌控的人一定会尽心尽力地服侍他,帮助他实现以真龙之气冲刷病气的梦想。
达奚珣心中暗自思忖道:“原来安禄山现在最关心的并不是登基称帝这件事,而是他自己的身体能否康复啊。”
他不禁感叹,这安禄山虽然权势滔天,但毕竟还是凡人一个,对自己的生死还是如此在意。
达奚珣在大唐官场上已经摸爬滚打多年,别的本事或许一般,但他察言观色的能力却是登峰造极。
仅仅从安禄山刚才的言行举止中,他就已经对安禄山的想法有了精准的判断。
于是,达奚珣连忙叫来四名身材魁梧的宦官,这些宦官都是经过净身的,他们个个都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看上去孔武有力。
达奚珣毕恭毕敬地对安禄山说道:“启禀王爷,这四位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宦官,他们不仅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而且他们的生辰八字也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绝对不会对真龙之气产生丝毫的冲撞。由他们来伺候王爷,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向那四名宦官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上前拜见安禄山。
那四名宦官心领神会,立刻走到安禄山面前,双膝跪地,磕头行礼,口中高呼:“奴婢参见王爷!”
安禄山听闻此言,双眼猛然一亮,仿佛发现了什么宝藏一般,兴奋地说道:“哦?原来宫中宦官的生辰八字竟有如此多的讲究!既然如此,那便让这些宦官来侍奉本王吧!”
然而,话刚说出口,安禄山的心中却突然闪过一丝疑虑。
他想起了自己身边的李猪儿,不禁开始琢磨起李猪儿的生辰八字是否会对自己所追求的真龙之气产生冲撞。
若是真有冲撞,将李猪儿留在身边,岂不是会对自己吸收真龙之气造成不利影响?
这个念头在安禄山的脑海中不断盘旋,让他越想越觉得不安。
于是,他转头看向了李猪儿,目光交汇的瞬间,李猪儿心中猛地一跳,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隐约感觉到安禄山似乎对自己的生辰八字有所顾虑,而这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李猪儿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立刻在心中暗暗咒骂起达奚珣和高尚这两个多嘴的家伙。
要不是他们提到宦官生辰八字的事情,自己也不至于被安禄山如此审视。
与此同时,达奚珣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李猪儿的恨意,他依然一脸谄媚地指挥着四名宦官力士,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安禄山坐上了御辇。
李猪儿站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无奈。
他本来还想上前帮忙,展现一下自己的殷勤,但安禄山的一个眼神却如同一道闪电,吓得他浑身一颤,瞬间打消了这个念头。
李猪儿只能乖乖地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生怕引起安禄山的不满。
这四名宦官虽然身强体壮,力气颇大,但他们毕竟是首次伺候像安禄山这样体型庞大的人,所以没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但由于害怕惹恼了安禄山,他们甚至都不敢大口喘气,只能强忍着。
就在这时,安禄山突然猛地抬起头来,目光直直地盯着不远处的一座建筑。
那座建筑气势恢宏、富丽堂皇,圆顶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那是何处?!”安禄山瞪大眼睛,满脸好奇地问道。
达奚珣见状,急忙快步上前,躬身站在安禄山身旁,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轻声回答道:“回禀王爷,那便是圣人明堂所在之地。”
安禄山一听,立刻来了兴趣,追问道:“这圣人明堂究竟是何物?”
达奚珣连忙毕恭毕敬地解释道:“这圣人明堂乃是当时武媚娘主政时期所建造的。那时候,武媚娘住在洛阳皇宫,她觉得乾元殿与她的天子之位有所冲突,于是便不顾众多文武百官的苦苦劝阻,毅然决然地下令拆除了乾元殿。”
“不仅如此,她还耗费了整整十万两银子的巨资,在这个地方耗时两年多,才终于修成了这座圣人明堂。”
“自那以后,妖后常常坐镇于圣人明堂,处理国家大事,审阅各类奏折。”
“而这座明堂,也因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关于这座圣人明堂,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妖后之所以能够篡夺唐朝政权,建立武周王朝,正是因为她巧妙地利用了这座明堂所汇聚的天子之气。”
“这种说法虽然缺乏确凿的证据,但却在百姓中广泛传播,使得圣人明堂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由于有“万象之力为一缕龙力”的传说,这座圣人明堂也被人们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万象神宫’。”
“这个名字既体现了明堂的宏伟气势,也暗示了它与天子之气的紧密联系。”
“然而,好景不长。李氏皇族不甘心失去天下,于是设下了一个巧妙的计谋。他们利用妖后的男宠薛怀义,让他纵火烧毁了这座象征着武周政权的圣人明堂。”
“这一行为不仅断绝了武周天子的龙气,也使得武周政权失去了重要的象征和支撑。”
“妖后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她将薛怀义视为叛徒,毫不犹豫地将其坐罪赐死,以泄心头之愤。”
“尽管如此,妖后并未就此罢休。为了挽回局面,她在次年下令对圣人明堂进行重建,并将其改名为“通天宫”。这个新的名字似乎寓意着她希望通过重建明堂,重新接通天子之气,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终,李氏皇族重新夺回了天下的主导权。他们对圣人明堂进行了再次重修,并将其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圣人明堂”……”
达奚珣所讲述的大体历史事件确实不假,但他在其中穿插的一些与真龙之气相关的说法,有的是来自民间的传闻,有的则是他根据安禄山此时的心理需求而临时编造的。
果不其然,安禄山听完这些话后,双眼闪过一丝精芒,满脸都是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追问道:“这圣人明堂的规模大小以及所用的砖石木料,是否也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讲究呢?”
对于安禄山的这个问题,达奚珣其实早有预料。
就在刚才,他已经在心中暗自构思好了应对的话术,所以当安禄山发问时,他能够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王爷真是睿智过人啊!无论是那妖后,还是李氏皇族在修建圣人明堂时,都会事先让司天监推算出一个适宜动土的良辰吉日,并且精确计算好明堂的高度、宽度等各种尺寸规格。”
说到这里,达奚珣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而如今这座明堂的高度,恰好是二百八十九尺四十五寸,其中那根最长的都柱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说法……”
他越说越起劲,声音也不自觉地压低了一些,显得愈发恭敬。
“这天子居所竟然便有如此多的讲究和说法,”安禄山满脸惊叹之色,他瞪大了眼睛,仿佛要将这天子居所的每一处细节都尽收眼底,“果然,这皇帝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当的啊!”
一旁的达奚珣见状,立刻一脸肃然,恭恭敬敬地说道:“王爷英明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安禄山的敬畏之情。
紧接着,达奚珣手指着顶部的那枚火珠,继续介绍道:“王爷您再看看这顶部的火珠,此处之物更是大有讲究呢。”
安禄山闻言,赶忙将目光投向那枚火珠,只见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达奚珣接着说道:“这火珠可不是普通的珠子,它可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妖后称帝之时,圣人明堂顶部并非这火珠,而是一只金镶玉凤。”
“当时,妖后特意找了一位世外高人,借来这金镶玉凤,并布下了一个神秘的阵法。这个阵法的寓意便是‘玉凤入云,金龙隐雾’,暗喻着武后称帝。果不其然,后来妖后果然成功称帝,登上了皇位。”
安禄山听得入神,不住地点头,似乎对这段历史颇为感兴趣。
达奚珣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然而,好景不长。后来,李氏皇族夺回了天下,他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那金镶玉凤换成了现在的火珠。这火珠,其实是玉为火龙的龙珠,象征着皇权的正统和威严。”
安禄山听完,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原来如此啊!哈哈哈……看来这一切都是天意啊!本王命中注定要当皇帝,这火珠便是最好的证明!”
达奚珣心中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完全不明白安禄山这番话的真正含义,但他绝不敢在脸上表现出丝毫的疑惑或不敬。
由于不理解安禄山所说的话,他决定保持沉默,以免说错话给自己带来麻烦。
安禄山一脸兴奋地继续说道:“火珠这个词包含了火和猪两个元素。”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而本王恰好就是火猪啊!”
安禄山接着解释道:“本王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是拜火教的圣子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且,天下人都称呼本王为胡猪,这难道不是一种巧合吗?所以,这火珠岂不正意味着本王将会得到这天下吗?”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深信自己的真龙天子。
“武则天虽然是个女人,但本王对她一直怀有深深的敬意。”安禄山感慨地说,“现在看来,武则天简直就是个神人啊!她通过建造明堂来聚拢天子之气,成功地将唐朝改为周朝。然而,李氏皇族却弄巧成拙,将明堂上的宝珠改为火珠,这恰好成全了本王啊!”
“愚蠢的胡猪……”达奚珣在心中暗暗咒骂,但表面上却越发显得恭敬,甚至还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脸激动的神情,说道:“王爷必定是真龙天子降世,这是上天的旨意啊!”
高尚、李猪儿、安庆绪等范阳集团的文武官员,亲眼目睹了达奚珣对安禄山阿谀奉承的全过程,他们的表情各不相同。
许多人都对达奚珣如此谄媚的行为感到惊讶,仿佛大开眼界一般,心中不禁涌起羡慕和嫉妒的情绪,暗自思忖着:原来拍马屁还能达到如此境界啊!
然而,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李猪儿等一小部分人对达奚珣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恨意和杀意。
他们或许觉得达奚珣的谄媚太过虚伪,或者对他的得宠心怀不满。
而安禄山在听完达奚珣的奉承后,心情愉悦到了极点,他满脸笑容,豪迈地宣称:“本王就要效仿武则天,断绝李氏的天下!”
这句话一出,众人皆惊,仿佛能感受到他的野心和决心。
然而,就在这时,安禄山突然微微皱眉,似乎想起了什么。
他接着说道:“不过,这火珠毕竟不是真正的火猪啊。”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遗憾。
随后,安禄山转头看向达奚珣,命令道:“达奚珣,本王限你三天时间,给本王造一个金镶玉火猪,然后将那圣人明堂上面的火珠更换掉。这样一来,必定能够加快本王聚拢真龙之气的速度。”
达奚珣一听,连忙恭敬地应道:“卑职谨遵王爷之命,三天之内必定将圣人明堂上面的火珠更换为金镶玉火猪。”
他的态度谦卑而谄媚,显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安禄山嘴角微扬,流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轻轻颔首示意,那四名身强力壮的宦官力士心领神会,迅速上前抬起御辇。
安禄山的心情愈发急切,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圣人明堂,去揭开那神秘面纱背后的秘密。
当他踏入圣人明堂的那一刻,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明堂内部的装饰极为华丽,金碧辉煌,却又不失庄重典雅。
然而,安禄山的目光并未被这些奢华所吸引,他的视线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径直落在了那张位于最高、最显眼位置的御榻上。
御榻高高在上,仿佛象征着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安禄山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他高声喊道:“快!把本王抬过去,本王现在不想坐在那御榻之上。”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急切。
四名大力宦官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使出全身力气,艰难地抬起御辇,脚步踉跄,满脸都是汗水。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地将御辇抬到了御榻旁边。
终于,御辇稳稳地停在了御榻旁边。
安禄山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在四名宦官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坐在了御榻之上。
他的身体刚刚落座,便感觉到这御榻的宽敞程度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刚好能够容纳他那庞大的身躯。
安禄山心中暗喜,这御榻的尺寸竟然如此契合他的身体,多一寸都显得多余,少一寸则会让人感到局促。
他不禁想道:“这难道不是上天的旨意吗?这一切都预示着我安禄山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啊!”
安庆绪、高尚、崔乾佑等人站在一旁,目光紧盯着安禄山。
他们看着安禄山缓缓地坐上了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榻,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狂喜。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之色。
他们知道,接下来就是劝进的时刻了。
尽管安禄山之前已经明确表示要登基为帝,但这个劝进的程序仍然必不可少。
这是高尚、安庆绪和崔乾佑等人这几天精心策划的结果。
今天,他们成功地将安禄山引到了这个地方,并让他坐上了龙榻。
接下来,只需要按照计划进行劝进,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几人甚至已经商量好了具体的步骤。
首先,由高尚这个文官出面,言辞恳切地劝说安禄山即刻称帝。
然后,再由安庆绪这个儿子带领群臣一同跪下,齐声劝进。
这样一来,既显得庄重肃穆,又能充分表达出众人对安禄山的拥戴之情。
此时此刻,安禄山麾下的一众文武官员们也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高尚,期待着他能按照计划率先开口劝进。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意外发生了。
只见安禄山的一名近卫匆匆走进殿内,恭敬地向安禄山禀报:“启禀主公,严统领已经回到洛阳城,此时正在宫外求见。”
安禄山听到这个消息,原本兴奋的心情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他立刻点头道:“严庄回来了?快让他进来,本王正好有一些事情要问他。”
近卫恭敬答应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高尚心中暗自思忖,觉得此时劝进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便打算先等一下。
然而,就在他欲言又止之际,达奚珣却突然敏锐地捕捉到了安禄山麾下一众文武官员的神色变化,并迅速洞察到了他们的计划。
只见达奚珣毫不犹豫地迈步上前,一脸郑重地跪在安禄山面前,然后以一种极为庄重的语气说道:“王爷,当今唐朝的皇帝李隆基昏庸无道,亲信杨国忠等奸佞小人,早在李林甫这奸相当政时期,便大肆横征暴敛,致使天下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民不聊生啊……”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继续说道:“而东平郡王您则是奉天承运,顺应民意,起兵讨伐昏君,拯救苍生,此乃大功一件,造福天下之举啊!臣恳请东平郡王您能顾念黎民百姓,登基称帝,重振朝纲,恢复天下太平!”
崔乾佑、安庆绪等人眼见原本计划好的事情,竟然被达奚珣这个降臣抢先一步说出来,心中顿时恼怒至极。
然而,高尚对此却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因为他深知,既然达奚珣已经开了这个头,那么他和其他人就只能立刻跟上,一同劝进,中间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停顿和迟疑。
于是,高尚也毫不犹豫地迈步上前,紧跟着达奚珣一起跪下,然后高声劝进道:“王爷,达奚珣所言极是!如今这天下苍生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您这样的贤明之主来拯救啊!还望王爷您能顺应天意民心,登基为帝,成就一番伟业啊!”
其他人见状,虽然心中各有各的想法,但也都不敢怠慢,连忙纷纷上前跪下,齐声劝说安禄山立刻登基为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