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常洛将熊廷弼、袁崇焕、毕自肃的奏折全部打回文渊阁,并且批复道:

\"朕只有一张嘴巴两只手,累到吐血也不能面面俱到。国家设辅臣,朕倚为肱股,原意本是为君分忧,孰料诸辅臣如此敷衍,甚失朕望。此三事俱关封疆大事,着该臣具详尽条陈来奏。\"

司礼监将这份批复转送到文渊阁,孙承宗见了批文,脸都红了,虽然一竿子打一船人批评全体内阁,但其实是专门说给他这个首辅听的。

他苦笑着对徐光启、温体仁、周延儒、洪承畴说道:\"诸位请看,陛下很不满意,奈之何?\"

四个人看了批文,也是面面相觑。

熊廷弼为诸将请功,如何封,如何赏,自然是皇帝作主,内阁大臣有什么置喙的资格?

熊廷弼要钱,转户工二部,要他们尽力筹措也是常规做法,能有什么问题?

袁崇焕是封疆大吏,他要调那么多兵,当然是由皇帝说了算,内阁也不敢瞎出主意。

至于毕自肃要求往辽东派遣三百名官员,吏部派不出这么多人来,孙承宗票拟的意见是从监生、贡生中挑选一千二百人,入京考核甄别、选择、优录取三百人,送往辽东任职,这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啊。

洪承畴轻咳一声打破沉默,说道:

“依下官愚见,陛下或是觉得我们太过明哲保身,太过畏首畏尾,缺乏果敢任事的勇气。

熊经略为诸将请功、袁巡抚请求调兵,内阁虽不能擅作主张,但可列出各种方案,讲明利弊,然后呈上;

毕巡抚请求派官员,内阁不应该只是简单提个选人途径,而应提出更完善的官员补充方案。”

孙承宗官场浸润几十年了,洪承畴讲的这些他岂能不明白?但张居正十分敢于任事,又是什么下场你忘了吗?

从来都是共患难易,从前建奴未平,事属非常,在票拟的时候,孙承宗不惧出位,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现在建奴己经平了,凡事都没有那么急迫了,于是孙承宗在票拟的时候,都是尽可能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以避免擅权之嫌。

熊廷弼请功,牵涉到太多人,谁的功该定得高一些?谁的功定得低一些?评定的标准是什么?不论提出什么意见,都会得罪一大批人。

功过赏罚俱出于天恩,那就交给皇帝圣心独裁好了。

孙承宗一向八面玲珑,眼看就要退休了,他可是不想揽这种里外得罪人上下不讨好的差事。

至于袁崇焕请求调兵,事涉刀把子;而毕自肃请求补充官员,事涉官帽子,做人臣的在这两件事上最好别多嘴,不然容易引来猜忌。

前前后后想了这么多,孙承宗对洪承畴说道:\"彦演,你讲得很在理,我的确老朽昏庸,不堪陛下驱使了。江山代有才人出,你年轻就多受一点累,拿出几套详尽一点的方案,供陛下选择吧。\"

孙承宗对洪承畴的不满之情已经溢于言表了,徐光启笑而不语,温体仁闭目养神,周延儒假装在翻找公文。

洪承畴从延绥巡抚的任上,直接调入内阁不足一年,资历浅,威望低,因此一直夹着尾巴做人。

这一次之所以站出来批评老资格的首辅孙承宗,是因为他在皇帝的批文中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以他这么久的细心观察,皇帝对孙首辅一向极为尊重,总是称\"先生\"、\"元辅\"、\"阁老\",这一次却破天荒地用了\"该臣\",而且批文中的不满几乎毫无掩饰。

这种时刻,不正给了他这个新人表现自己的机会吗?

他浅笑着对孙承宗说道:\"谁不知孙阁老是镇阁之宝,这么要紧的票自然是孙阁老亲自来拟,学生方才所言,不过是抛砖引玉,恕罪,恕罪。\"

孙承宗也笑了笑,\"彦演,陛下一向目光如炬,慧眼识珠,所擢拔的新人个顶个的能干,你就不要过于谦逊了,你来吧,你来吧,我的确老了,真的不胜繁剧。\"

洪承畴不再谦让,爽快地说道:\"恭敬不如从命,学生就接下这份差事了。\"

洪承畴回去之后便精心准备起方案来。

他深知这是自己崭露头角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是风险重重的挑战。

他翻阅众多典籍,结合当下实际情况,仔细分析着每一个细节。

三日后,洪承畴带着自己拟定的方案来到文渊阁。

众人看到厚厚的几卷纸,不禁暗暗吃惊。

他先阐述了辽东诸将功劳评定的各种依据及相应奖励方式,既考虑战功大小,也兼顾将领资历。

对于袁崇焕调兵之事,则列出不同兵力调配方案的优劣之处。

关于毕自肃的官员派遣,他则详细规划了官员补充细则,包括选拔考核机制、监察监督机制、奖惩升降机制等。

孙承宗看过之后,心中暗叹后生可畏,一则畏他的才气,一则畏他的胆量。

他沉吟许久后说道:\"彦演,这是你的心血,只署你的名就好了,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徐光启、温体仁、周延儒也不肯同署。

洪承畴十分尴尬地说道:\"学生一孔之见,果然入不了诸公法眼,学生就以一己之名上呈御览吧。\"

孙承宗、徐光启、温体仁、周延儒都不吭声,坐等洪承畴把自己放在炭火上烤。

第二天,洪承畴将条陈呈了上去,常洛看完之后十分喜悦,召内阁五辅臣文华殿觐见。

五辅臣进了文华殿,皆行礼叩拜。

常洛笑道:“众卿家免礼。此次洪承畴所呈条陈甚是详尽周全,朕心甚悦。”

洪承畴忙躬身谢恩。

常洛又看向孙承宗等人,“朕知道你们或许有所顾虑,但朕希望诸卿以后皆能像洪卿这般用心任事。”

孙承宗赶忙答道:“陛下教诲,臣等铭记在心。\"

常洛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板着脸叫了一声:\"温体仁!\"

温体仁赶紧上前一步,拱手道:\"臣在!\"

常洛问道:\"这样的条陈,卿写不出来吗?\"

温体仁汗下如雨,\"臣愚钝,臣写不出来。\"

常洛反问道:\"是写不出来,还是怕得罪人不肯写?\"

温体仁面红耳赤,嗫嚅不敢言。

常洛又将目光挪到周延儒脸上,周延儒忙垂下了头。

常洛接着说道:“朕知你们为官多年,深谙为官之道,然朕欲重振朝纲,需诸卿齐心辅佐。春秋责备贤者,若都如卿等今日这般推诿塞责,国家何日得以兴盛?”

孙承宗忙道:“陛下息怒,总是臣等事君不诚。\"

常洛从台阶上走下来,走到孙承宗身边,挽起袖子,说道:\"孙先生请看。\"

孙承宗看了过去,只见皇帝胳膊上骨瘦如柴,顿时眼眶湿了。

常洛又走到徐光启、温体仁、周延儒身边让他们看,三人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常洛重新坐回龙椅,缓缓说道:\"朕每天从早忙到晚,夜里只能睡两个时辰,午间只能睡一个时辰,三年来只在正月初一休息一天,父皇忌日休息一天,母后忌日休息一天。尽管如此,依然有批不完的红。诸位爱卿如果不想看着朕累死的话,就多出点力,多受点累吧。\"

孙承宗率先跪下,说道:\"陛下是圣明之主,为了削平辽东建奴、赈济陕西灾荒,宵衣旰食,夜以继日,臣等都看在眼里,总是臣等懈怠躲懒,辜负了陛下期望。\"

常洛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众位爱卿平身吧,凭心而论,这也怨不了你们。\"

孙承宗听了这一句,眼泪差点掉了下来,站起来说道:\"请陛下垂训。\"

常洛说道:\"朕甫一登基,就为张先生平反昭雪,就是为了鼓励敢于任事的风气。众卿不妨扪心自问,朕何事苛责过敢于任事的人?天下非朱家一家之天下,更非朕一人之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朕已经想了很久了,准备改组内阁,使内阁承担更多的责任。\"

众人面面相觑,孙承宗问道:\"陛下准备怎么改?\"

常洛说出了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朕准备重设宰相。\"

明未的难题,不在于皇帝是否能破解亡国的宿命,而在于皇帝是否愿意让出部分权力,成就一个类似于君主立宪的政体,使国家迸发出更强大的活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破王朝周期率。

从秦汉开始,就是皇帝和宰相共治天下。

宰相三项特权,剑履上殿,称臣不名,见君不趋。

宰相开府建衙,手下十三曹是一个庞大的办公机构。

宰相和皇帝谁的权力更大,完全看谁的能力更强和个性更强。

相权的典范是萧何、诸葛亮,对国家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骨髓。

到了唐朝,宰相一分为三,中书省管草拟,门下省管审核,尚书省管执行。

到了宋朝,宰相变成一大堆,有正有副。宋以前的宰相是有座位的,与皇帝坐而论道,到了宋朝就只能站着说话了。

到了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了宰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宰相一肩挑,把朱元璋累得够呛。

到了建文时期,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地址在文渊阁。

内阁大学士品级远低于六部尚书、侍郎,到了后期权力却越来越大,地位远在六部之上,形同宰相,但是受到宦官批红的限制。

到清朝前期,康熙为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置南书房,国事就跟南书房的一帮翰林商议。

南书房成了皇帝的秘书班子,限制了议政王会议,还分了一部分内阁的权力。

国家的权力中枢从外廷的文渊阁转移到了内廷的南书房,皇权进一步加强。

再到雍正时期,为了方便对西北用兵始建军机处。

军机处是一个临时机构,类似于工作小组,没有品级,按照律法,非军机大臣无旨意擅入军机处者一律斩。

军机大臣虽然总揽军政大权,但都是兼任的,对皇权完全够不上威胁。

军机处设在隆宗门,一排小房子,看起来毫不起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太监住的地方,其实是帝国中枢。

军机大臣形同家奴,跪受笔录,彻底成为皇帝的附庸。

从共治天下,到分相权,到废宰相,到最后完全成为家奴,从拥有自己的府衙办公,到在小平房办公,从坐到站到跪。

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相权千百年来一直都在削弱,皇权一直都在膨胀。

站在皇帝的角度,当然是权力越集中越好,可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权力的过分集中却未必是好事。

清朝是君主专制集权的顶峰,换来的却是整个国家的一潭死水,对内大搞愚民政策,对外大搞闭关锁国。

皇权的确保住了,国家却沦为人尽可欺的东亚病夫。

中国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经过清朝三百年的专制独裁闭关锁国,却成了西方列强肆意宰割的牛羊。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开放进取是世界的潮流,专制保守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明以前的宰相,不论权力大小,人数多少,大体上是名实相符的,可以在权限范围内,以宰相的名义开展各项行政工作。

遇到无法独断的大事,多名宰相共同商讨,达成的共识对于皇权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宰相作为皇帝与六部之间的枢纽,有鲜明的法理地位,可以对皇权形成有效的对冲。

但朱元璋废宰相后,中央、地方、军政、民生,千端万绪一股脑儿全抛给皇帝,这样一来对皇帝的要求也实在太高了。

内阁只是秘书与顾问机构,而非行政机构,其主要职能只是辅助皇帝阅览奏章,对奏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附上自己的参考意见,然后呈给皇帝最终决策,这一过程称之为【票拟】

一切政务,都需要皇帝【批红】才能生效,内阁在原则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

明朝前期的皇帝精明强干,内阁确实只需要扮演也只能扮演秘书机构的角色。

可惜地位能继承,能力却不能继承。后代的皇帝越来越缺少主见,越来越缺少精力,越来越缺少见识,根本没有能力分辩内阁的【票拟】对或者不对。

在这种情况下,内阁的【参考意见】,实质上就等同于皇帝的【最终决策】,只不过要经过皇帝的【批红】,才能获得程序上的合法性。

碰到比较懒惰的皇帝,比如朱由校,连【批红】也由太监代劳,于是出现了宦官专权。

运气再坏一点,碰到朱翊钧这种不理朝政又死抓权力不放的奇葩皇帝,内阁的【票拟】得不到【批红】,就会出现整个行政系统停摆的可怕局面。

内阁大学士作为秘书,品级本来不高,但后来兼任六部尚书、侍郎,变得名至实归,位高权重。

【票拟】原本由内阁成员轮值,渐渐由首辅一人把持。

内阁成员最初由皇帝直接任命,后来首辅对于内阁成员任命的影响力变得至关重要。

本意是废相,却偏偏滋生出张居正这类\"非相乃摄\"的政治强人。

朱翊钧深恨张居正专权,在其死后不久就迫不及待地对其进行残酷的政治清算。

可是当他真正大权在握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手上的权力太大了未必是一件好事。

猴子爬的太高,就会露出腥红的屁股,自己自鸣得意,在别人眼中却只是一个笑话。绝大多数皇帝只是肉体凡胎的俗人,甚至只是俗人中的下品,却被捧到了神的位置。这是何等的谵妄何等的拧巴。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