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自1996年引入甲骨文公司的erp系统(oracleebs),历经20多年的应用实施与升级优化。
截至2016年,erp系统数据积累到惊人的130t:全球500多万份合同履行、6万多个项目交付、7亿多行采购指令、24亿多行库存交易、33亿多行发货订单、17亿多行应付发票、15亿多行应收发票……
这个系统承载了华兴多年管理变革所沉淀下来的经验,支撑了全球业务运作。
基于精细化业务管理要求,华兴对erp系统进行了大量定制开发,代码高达490万行。
在erp系统外围还有300多个作业系统,与erp系统拉链式集成,频繁进行数据交互,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庞大系统。
华兴在it建设上的策略是“用欧美砖修长城”,主要it系统大都使用欧美厂商成熟的软件包,这对华兴快速引进西方优秀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在这个策略之下,集团it部门的定位更多是一个项目实施、资源管理和系统开发部门,而不是专业的产品研发部门,尤其缺乏大型商业软件的开发经验。
这一群过去习惯了坐大船、过大江的乘客,现在被迫要自己造船了。
历史上没有哪家公司这样干过,连想都没有想过。
更何况整个项目虽然是徐董挂帅,但明眼人都知道实际项目负责人就是陈默这小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苏新宇每次看见陈默让人挂在g区渡河项目指挥室的标语时都会在心里默念一遍。
在他看来,erp系统替换之路的开端,多少有点不得已而上路。
反正他是被陈默这狗东西裹挟着意志往前走的。
但是既然开弓了,就没有射回头箭的道理。
在各种意见和畏难情绪弥漫的时候,他需要帮陈默在公司内部争取到足够的支持。
他还记得项目刚启动的时候,公司领导特意邀请他、陈默以及几位骨干一起喝咖啡交流。
交流地点在长廊咖啡厅,它也是一个开放的图书馆,有50多米长,靠墙一侧有十多个大书架,摆放了各学科图书。
在长廊入口,苏新宇注意到有两本摊开的书。
一本是《科学:无尽的前沿》,这是二战之后漂亮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提交给总统的一份科技政策报告,对漂亮国日后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与创新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另一本是罗伯特卡帕的摄影作品集,卡帕是知名的战地记者,书中收录了他在欧洲各国、华国、越南等地拍摄的优秀作品。
“情况很不乐观,我们必须做一个选择。”
苏新宇当时说,“我们见了几位国内erp伙伴,尽管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华兴这么复杂的场景,但我们还是要团结伙伴一起来干,要为中国软件产业生态的发展架起一座桥。”
徐平说则是很坚定的告诉他和陈默,“既然做了决定,就落子无悔。我们先丢掉幻想,这件事情很难,但我支持你们做。公司已经决策有第一笔3.28亿美元的专项基金已经准备好,你们可以拿去用。”
“感谢公司的支持,一些紧急的it系统替换工作已经启动了。”
“你们还有其他困难吗”
“郑总,现在公司冻结了社会招聘,erp系统替换急需业界专业人才,我们能否申请200名高端人才的招聘名额”
苏新宇记得当初看到陈默熟练的打蛇上棍时就想笑。
关键是陈默这狗东西当场就从笔记本上撕下来一张纸,现写申请:
[针对关键it系统面临的严峻情况,特申请补充200名高端及特殊人才编制,用于打赢it业务连续性及安全防护战役。请公司批准。]
郑总当场签字:[同意引进300名业界的尖子、中子。]
签完还笑着说给你加100。
公司领导给予的倾斜性支持,让苏新宇信心增加了一些。
与erp系统息息相关的业务部门也给予了坚定支持和承诺,更让it团队燃起了斗志。
供应团队是自研的坚定支持者。
自2015年开始,供应链启动了数字化变革项目,对erp部分外围系统进行了重构,取得了良好进展。
他们认为,这些数字化系统就是摆脱erp依赖的底气,现在要做的是进一步把erp交易平台建设好。
业务部门则在公司级决策做出以后也支持自研,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过去10年,他们和多家国内厂商进行过交流,甚至试用过产品,但距离满足华兴复杂的业务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他们不希望华兴erp系统退回到10年前的水平:“如果要在中国找一家满足华兴业务需求的供应商,这家供应商可能只能是华兴自己。”
业务部门没有给自己留退路。
他们急切的渴望和坚定的决心,让it团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宁可向前一步死,绝不退后半步生。”在项目开始后,华兴上上下下已经形成共识,坚定信心要继续前进,求生存、谋发展。
对苏新宇来讲,也到了下定决心、背水一战的时候。
而且陈默还着重强调要注意整个项目切换期间的安全性,因为陈默自己也不知道重生以后的制裁会不会提前。
他这边的网络安全部门联合erp技术团队,在很短的时间内构建了一套有五层围栏的保护罩。
包括防止用户账号被盗用的“身份围栏”,防止网络渗透的“网络围栏”,防止主机软件漏洞入侵的“主机围栏”,防止erp系统原生漏洞入侵的“应用围栏”,防止数据删除或篡改的“数据围栏”。
然后又一次建立了同城双活、异地容灾、三重备份等机制。
保障了原erp系统的极限生存,即在发生数据删掉、软件包甚至备份库被破坏的情况下,业务数据仍然能够恢复。
由于系统存储容量达到极限,团队将一些历史文档和旧数据进行归档,给生产环境留下了更多空间。
同时向公司建议,进行合同关闭清理、清除历史数据,力求把系统总容量使用占比控制在65%的安全线以下。
忙完这一切至少底线被保住了,苏新宇觉得陈默这小子成熟了不少。
“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苏新宇拍了拍陈默的肩膀。
陈默则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回以微笑,他知道老苏可以说是拼尽全力在帮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