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可愿教老道?”对于葛明来说这东西没什么好藏的,练习的人越多反而越好。

刚好见到福伯出了房门,便拉着福伯站在袁老道旁边。福伯身体明显不如禄伯硬朗,学学太极拳也能强身健体。福伯自然不知道葛明要做什么,不过小郎君安排了跟着做也就是了。

“小子不敢说教,您本就是道学大家,相信道长能够把太极拳发扬光大。”不过葛明此时有些尴尬,太极拳确实有口诀,但是当年自己学的时候老师为了让大家记得清楚,只教了“大西瓜”口诀。

最后没办法,也只能硬着头皮这样教了。

“一个大西瓜,

一刀切开它,

你一半来他一半,

给你你不要,

给他他不收,

。。。。。。”

袁老道本来心心念念,听到葛明一边比划一边念口诀,心里有些哇凉哇凉的。多好的道家养生拳法,怎么口诀里全是西瓜?这西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袁老道看的满脸不满,问到:“小子,西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隋朝就有西瓜了,真正开始广泛种植就是在唐代,不过西瓜最早不叫西瓜,这时候叫寒瓜,所以这个时候没有西瓜。

“袁先生,不要在意那么多细节,太极拳讲究的是意不是形,一招一式皆可随意。”别看葛明瞎说,可恰恰说到了点子上,道家最是讲究“自然”,重意不重形。

袁老道自然又被忽悠到了,顿时觉得葛明说的非常有道理,便认真跟学了起来。虽然是葛明教袁老道,但是在葛明看来袁老道比自己打的“漂亮”,只打了一遍,袁老道就掌握了其中精髓,葛明心里也一直在嘀咕:这老道,天生就是做老道的料,看来有必要再跟袁老道学回太极拳。

福伯就差多了,比比划划的跟不上趟。福伯此时也才知道原来是葛明教袁老道太极拳,据说是道家不传的养生法门,很后悔刚才没好好学。还以为小郎君又在胡搞,不然口诀怎么全是“西瓜”呢,看来下次要好好学,说不定这把老骨头还能多活几年。

等三人练完了拳,丁香也端了一碗酸汤过来,袁老道一口喝下一大碗,顿时感觉舒畅无比,不觉哈出一口酒气。其实人宿醉之后稍稍活动,出点汗本就能解酒。

看着袁老道一碗酸汤下去,葛明嘴巴直泛起酸水,顿时感觉饿了。好在春来大哥正好过来送饭,今天早上的饭食依旧是小米粥和馒头,别看饭食简单,这个时代的人还有很多都吃不上馒头呢。

跟袁老道和福伯一起用过了早饭,天色才渐渐发白,估计也就后世七点左右。等小猴子和丁香也用过了早饭,禄伯也就赶到了。

夏收总算要开始了,葛明其实非常期待,农耕社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非常之高,就算是后世,不少地区还有庆丰收的各种活动,葛明想着今天怕是要看看眼了。

推开葛家老宅的门,便看到全庄子的男女老幼都已经在门口集合。拿着镰刀的、背着箩筐的,张富贵、戴健这些娃子居然也在其中。

古代果然对夏收极为重视,都是全家出动,连光屁股的娃子都出来。聊天的、打孩子的、娃子哭的,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好在脸上全是喜悦,不然还以为是出门逃难的。

葛明琢磨着怎么也应该有个仪式,会不会让自己讲上几句,葛明心里有些忐忑,这要是让自己讲几句,应该讲点什么呢?大家好好收麦子,争取早日奔小康?

不过葛明想错了,或许其他庄子上会搞个仪式,但是做过强盗的葛三爷从来不玩这套虚的,所以根本就没什么仪式。用葛三爷的话来说:粮食熟了赶紧抢收,弄那些虚头巴脑的事做什么?还不如多割半亩麦子。

福伯从几人中走了出来,对着站在门口的庄户喊到:“大家静一静,今天开始抢收,还是老讲规矩,每家出壮男、壮妇一名,先帮着主家把麦子收完,然后开始收自家的麦子,剩下的人也去抢收自家的麦子。”

在葛明看来这好像就是剥削,但是庄户上的人好像并没有任何异议。其实葛明不知道,这也算等价交换,因为庄子上的牛全是葛家的,要是没这些牛庄户上的田更种不了多少。再说这些庄户本就是佃户,都是葛三爷当上县令之后分到了永业田和口分田,也不再是佃户,而是均田户,感激都来不及呢。

葛明想到了后世的麦客,那是在收割机远没普及的年代。由于麦子是从东往西逐渐蒸熟的,所以很多西北人夏收之前就往东走,从东收割到西,可以赚上一点工钱,主家也有丰盛的饭食款待。随着麦子成熟往西走,最后也就到了自己家的麦子成熟了。

葛明盘算了下,据说好的麦客一天也只能收两亩麦子,一家出壮男、壮妇各一名,就算一天能收割三亩,家里足足有千亩,这起码要一个月,好像怎么都来不及收割。

麦子成熟了要是不赶快收,一场毛毛雨都会让麦粒发霉甚至发芽。就算是收割完葛家的麦子,自己家的麦子也就没时间收割了。

等到庄户上的人分头去收割麦子,连娃子都跟着去之后,葛明小声的把疑问讲给了福伯听。福伯听后苦笑了一声:“小郎君,虽然咱家有千亩良田,但是实行的是轮耕,不然肥力不足,产不出多少粮食,三年一轮,所以一年不过三百亩,最多十天天就收完了。至于庄户自己家的麦子,也是轮耕,其实也没多少,再说每家还都有一些劳力,耽误不了的。”

真是不问不知道,此时的农作物产量低,除了跟种子有关之外,也做不到精耕细作。每家的农田虽然不少,但是每年都种需要轮耕,看来农田看似不少,其实产出确实不多。

葛明不禁非常感慨,后世人吃饱饭之后就讲究吃的好点,什么东西都讲究个有机。这时代农产品怕是才算得上真正的有机,看来还是要想想办法才行。没有畜力那就去买,用烈酒去换。没有肥料就用农家肥,每家养几头猪就是了,猪粪加点秸秆、黄土也能沤肥啊,这时代的人难道不知道?

目前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真的算是百废待兴,到处都是窟窿,难怪父亲大人天天早出晚归。最近又赶上极为重要的夏收,估计又是忙的昏天黑地。

来了庄子上,虽然没看到什么仪式,好歹也要干点活,干脆去跟着拾麦穗吧,葛明心里嘀咕着。至于什么庆丰收的仪式,其实葛明想多了,在唐代庆丰收是在秋天,大致在中秋节前后。

葛明跟福伯要了一个桑条编的小篓子,带着丁香和小猴子就出发捡麦穗去了。

福伯和禄伯还有其他事要忙,便拜托袁老道跟着葛明,自从昨天两人见过袁老道的剑术之后,也都认为这是个高手,是个做保镖的好材料。

葛明后世虽然农村长大,但是从小也不爱干农活,小时候跟着父母下田都是意思意思,至于出来捡麦穗自然也是意思意思,其他人都在忙,自己好歹也不能闲着不是?

出了庄子东边,就见麦田里一群人一字排开,戴着草帽弯着腰,挥舞着镰刀。这时代的庄户人家,干农活果然是专业的,这比后世的农村人厉害太多了。

葛明、小猴子年纪小,丁香年纪稍大,所以负责背着小篓子。三个孩子跟着后面拾麦穗,要捡起一个麦穗就需要弯腰一次,这个劳动强度实在太大了,片刻功夫葛明就汗流浃背。今天是个大日子,所以早上丁香服侍葛明穿的周正,虽然只是作为吉祥物出现,也意味着这身衣服实在太热了。

袁老道倒是云淡风轻,葛明心里嘀咕着,难怪古代不少皇帝都说佛道不事生产,要灭佛灭道呢。袁老道有夏练三伏的功夫,这么热都不出汗。

太辛苦了,葛明敲了敲有点肥肉的小腰,突然想起一首诗,不觉背诵起来: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袁老道走南闯北多年,见多识广,自然知道冒着烈日劳作有多辛苦。听到葛明的这首诗先是吃惊又是欣慰,吃惊的是葛明诗才,不禁心里想要叫好。欣慰的是悯农,这孩子心善。不过一股遗憾之意又油然而生,这小子好像真的不想做道士。

“小子,好诗句,比那首男儿当自强更好。”

葛明听到袁老道说话,便停止了拾麦穗的行为。

“袁先生,为何这首诗更好呢?”

“那首自然也是不错,人是需要有志向的,可是有志向的人如果心怀不正,反而会害更多的人。”

葛明自然听得懂袁老道的话,看来在袁老道的眼中,为人善良正直,远比有志向、有才华更加重要。葛明深深施了一礼:“小子受教了。”

袁老道很欣慰,不住的点头,感觉葛明确实听懂了。

葛明又接着说到:“小子还认为,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所以小子不打算拾麦穗了,打算去河边钓鱼,今天要钓很多鱼,中午让大家都有碗鱼汤喝。”说完转身就跑了,丁香和小猴子一看也赶紧跟着跑了。

袁老道心里嘀咕着:这小子看来是怕吃苦的,拾了一点麦穗就跑了。不过说的也对,扬长避短没有任何不对,无奈的跟在葛明身后走了。

葛明带着丁香和小猴子回到葛家老宅,放下篓子里的几根麦穗,带着鱼竿、酒米出门钓鱼。刚要出大门时,看到墙角有个小不大的锄头,应该是春来大哥在院子里侍弄豇豆、黄瓜留下的,让小猴子拎着锄头。

今天没有鸡蛋麦粉做饵料,但是不要紧,挖点蚯蚓做饵料也行。昨天钓鱼遇上不少鲫鱼,鲫鱼其实比较爱吃蚯蚓,关键是河里鲫鱼很多,虽然草鱼个头大,但是上钩比较慢,而且弄上来一条都需要很长时间,想要钓更多的鱼,还是钓鲫鱼比较靠谱。

出门时看到袁老道正在往回走,葛明冲着袁老道大喊了一声:“袁先生,今天带三个篓子。”说完就想起后世有个叫钓鱼的相声,里面那句“二他妈妈,今天带三块糖饼。”

袁老道无奈的冲着葛明摇摇手,表示知道了。

三个娃子来到河边,还是上次的位置,据说经常有人钓鱼的地方,鱼会养成过来觅食的习惯,这就是老钓位的魅力。先不着急钓鱼,用锄头随便找块荒地挖挖,蚯蚓这东西到处都有,不过用来钓鱼的蚯蚓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女孩子见到这东西黏糊糊的东西没有不害怕,丁香也是如此,只有小猴子和葛明没心没肺挖的兴起。等挖好了蚯蚓,袁老道也带着三个篓子来了。

葛明在河边先把手洗了洗,然后打开坛子挖出了一点酒米,随便抛洒在上次钓鱼的位置,然后又洗洗手。这要是后世钓鱼佬看到非要鄙视不可,酒米打窝居然不用打窝器,一抛全撒脚面上,可是葛明不在乎,资源好你管不着。

袁老道也从坛子里捏了一点小米出来,还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一股浓郁的酒味直冲鼻腔,顿觉稀奇。

“小子,这小米好像加了烈酒,白白糟蹋了好东西。”

“袁道长,这可是钓到鱼的关键哦。食物在水底发酵,就跟酿酒有点类似,会产生酒味,所以有酒味的地方代表有食物,久而久之对于鱼来说酒味就是食物的味道。没这东西,估计钓不到几条鱼。”葛明说起钓鱼经来自然头头是道,摇头晃脑好不得意。

“你是如何知道这些道理的?怕是当今会钓鱼的都比不上你。”

葛明自认为大唐朝钓鱼技术天下第一,至少理论头头是道。可是让葛明说如何得知的,却又难以回答。

“小子浑浑噩噩很多年,几乎不言不语,但好像在另外一个世界待了很多年。很多东西小子也不知道如何得知,道长就当小子做了足足十年的长梦吧。”

葛明偷眼瞄了袁老道一眼,赶紧补充到:“要不是道长前段时间救了小子,小子怕是会一直浑浑噩噩下去。”

当时袁老道来看,这小子已经尽了阳寿,只是拗不过葛三爷的请求随便施救了一番,至于葛明为何没死,还变得聪慧,实在想破脑壳也想不出来。只能感慨:这小子有奇遇。

袁老道最近对葛明兴趣越发浓郁,本想再打听打听,奈何见到葛明专心钓鱼,也就算了。不为别的,又怕葛明给他作诗。才华是有的,就是这小子有些小心眼儿。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绍宋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