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顿时光芒大盛,犹如日月轮转,熠熠生辉。
双目骤然绽放光芒,一者若阳耀天际,一者似月沉幽渊,一股前所未有的威势自他体内汹涌而出。
这股气势迥异于仙家、神道、佛门与魔域,而是一种全新的大道——儒道!儒道之气,浩然正大,巍然直上,恰似人立于天地之间,那坚不可摧的脊梁。
雷鸣乍响,苍穹尽染雷光,此等景象已非言语可述,而是层层叠叠的电光直劈而下,直逼孔丘。
然而此刻,孔丘早已蓄势待发,浑身正气瞬间爆发。
他整个人宛如一轮烈日,光辉璀璨夺目。
任由雷霆肆虐,他依旧屹立不动,所有雷电皆被阻隔在外。
不知过了多久,终归寂静,雷光消散,乌云无迹。
孔丘一身素白,仿若谪仙,傲然悬浮虚空,令在场的诸多强者无不屏息。
至此,儒教得以确立,儒道亦随之成型。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大道,天地之间从未有过的儒道!
虚空微颤,功德显现,化作祥云飘然降临,孔丘将其凝聚为一物,竟是一把戒尺。
此乃儒教及儒道的功德灵宝!
经历雷劫后,孔丘并未急于将儒道修行之法广布天下,而是返回居所,再度闭关,对《诗经》《尚书》《礼记》《乐经》等经典加以修缮,并为《易经》撰写序言。
最终,孔丘亲手完成《春秋》,书写完毕之际,浩然之气直冲霄汉,天花纷落,地生金莲,日月争辉,群星闪烁。
三界为之震撼。
孔丘这才出关,接见众多前来朝拜的人间贤士,他们皆为诸子百家中的翘楚。
孔丘登坛讲道,终于将儒道的修行之法传播开来。
儒道修行,不同于仙途、魔径、佛禅,需以读书为基。
研习圣贤着作,从中感悟其思想精髓,因人而异,孕育独特的文心,再借文心吸纳天地浩60然之气修行。
于是,儒道亦可称为文道。
孔子刚刚传播儒道时,众多聆听其讲道的贤者稍作迟疑,便有不少人立即效仿孔子,开始修习儒道。
这些贤者早已自成体系,此刻修习儒道,自然水到渠成。
刹那间,众人各自化出不同的文心,而天地间的浩然正气汹涌而来,注入每位贤者的体内。
众贤者周身释放出强大威势,横扫四方。
浩然正气冲天而起,光芒万丈,一时间仿佛整个人间都被点亮。
这些修习儒道的贤者皆对孔子行半师之礼。
孔子点头,望向孟子说道:“我已完成使命,即将飞升的仙界。”
“从此以后,儒家便交由你掌管。”
孟子原名孟轲,为儒家仅次于孔子之人,孔子飞升,自当将儒家托付于他。
“老师请放心。”
孟子听闻此言,心中一震,忙恭敬回应。
孔子便将戒尺交付与他,在众人面前飞升而去。
目睹孔子飞升,众人既感怀又释然。
如今诸子百家之中最杰出的两位,老子与孔子均已飞升。
接下来,他们也能施展一番抱负了。
然而,有老子和孔子作为标杆,无论众人如何努力,终究难以超越。
毕竟创立学说易,建立宗派难,而像孔子这般达到巅峰,开创全新修行法门,实属罕见。
儒道!
可以说,孔子创立此道后,他或他的本尊孔宣,从此便是儒圣。
为儒道之始祖!
能得儒道一脉的福泽加身。
这才是长远的益处。
人间修炼儒道之人越多,所聚气运越丰,孔宣所得好处亦越多。
孔子飞升之后,儒家由孟子接掌,还有孔子临别时留下的戒尺,以及孔子最后编纂的儒家经典《春秋》。
此书堪称儒家至宝,其中不仅包含儒道正宗修行之法,更凝聚了孔子毕生悟得的道理。
这本书的力量丝毫不逊于功德灵宝戒尺,甚至更为强大。
因此,孔丘虽逝,但儒家仍无人敢冒犯。
后来孟子承袭孔丘的衣钵,使儒家更加繁荣,几乎让儒修之法遍布世间,他自己却功成身退。
他被尊为儒家的“亚圣”
,当他显露出真实身份并飞升至仙界时,更是令人震撼不已。
原来所谓的孟子,其实是人族文字始祖‘仓颉’,如此称呼他为亚圣,实在是当之无愧。
接着孟子之后,其他诸子相继飞升,起初人们惊讶万分,倒抽凉气,但时间长了,众人也就慢慢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了。
同时,诸子飞升,人间界也显得冷清不少,幸好后继有人。
例如儒家,孟子飞升后,荀子又崛起;道家则有列子出现……
然而,与过去相比,终究还是冷清了许多。
儒家、道家、墨家等派别略显沉寂,倒是之前不太起眼的纵横家、法家、兵家等此时却光芒四射。
这与人间诸侯国的变化密切相关。
孔丘、李耳等诸子在世时,天下诸侯大约以五霸为主:
齐、宋、晋、秦、楚!这一时期被称为春秋时代。
待到孔丘等人飞升之后,诸侯之间开始互相吞并……
原本的五霸如今已变为七雄:秦、魏、韩、赵、楚、燕、齐。
这一时期被称为战国时代。
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愈发频繁。
在这七国之中,秦国尤为突出,经过商鞅变法,国力迅速增长,逐渐展现出霸主风范。
天下大势,终究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商覆灭之后,天下已经混乱多时,如今该到统一的时候了。
就在此时,秦国虎视眈眈,准备逐步蚕食其他各国。
而在地仙界之上,四大部洲中西牛贺洲,此地原是西方大地。
多宝创立大乘佛教后,便飞升至西牛贺洲。
在这里建寺讲经,**中有迦叶、阿难、金蝉子等。
大乘佛教日益兴盛,汇聚福运,不断发展。
在三十三天之外的西方极乐世界里,准提佛母的脸色愈发沉重,每当大乘佛法逐渐壮大时,她便感到忧虑重重。
“师兄,你先前说过有法子解决,现在是不是该说出来了?”
准提向接引问道。
接引听后,微微点头道:“时候差不多了。”
“当然可以讲了。”
“师弟,太清的举措确实让佛教分成了两派,气运难以圆满。”
“然而,他这般做也违背了自己的无为之道。
无为若主动干预,必损修行。
而且,他的行为注定徒劳无功,反倒会助力我西方兴盛!”
“什么?”
准提听罢,一脸茫然。
接引叹了口气,说:“多宝创立大乘佛教,使我们的气运**,这是既定的事实。”
“但只要愿意付出,一切都能够扭转。”
“师弟,要是让你放弃现在的佛教领袖地位,你舍得吗?”
接引注视着准提,问道。
准提闻言,身子一颤,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不禁脱口而出:“师兄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