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拉到2009年岁末。
启明芯“开天计划”的两大先锋战役——“东方屏”与“鹰眼cIS”,都在各自的战线上,取得了令林轩满意的阶段性成果。
“鹰眼cIS”项目,在成功收购比利时“Imagitech”并深度整合其核心专利与技术团队之后,其第一代工程样品“鹰眼x1-proto-007”也在启明芯内部的“暗室”光学测试中,展现出了在极暗光和超大光比环境下,对索尼同期旗舰Exmor传感器压倒性的性能优势。
这让负责“鹰眼”项目的技术少帅周宏宇和远道而来的范德梅尔博士都兴奋不已,恨不得立刻将这款“王炸级”的传感器投入量产,让全世界都见识一下启明芯在图像技术上的真正实力。
然而,林轩却并没有急于求成。
“周工,范德梅尔博士,”林轩在一次“鹰眼”项目的内部评审会上,看着测试报告上那一条条令人振奋的性能曲线,脸上却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们的‘鹰眼x1’,确实非常出色。
但仅仅是我们自己说它好,还不够。
我们需要一个更具说服力、也更具戏剧性的方式,让全世界都对它产生好奇,甚至产生敬畏!”
“在它正式随‘创世V’一同发布之前,”林轩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我要为它策划一场足够惊艳的‘匿名首秀’!”
他所谓的“匿名首秀”,便是林轩精心策划的一个“骚操作”——
让搭载“鹰眼x1”工程样品的“魔改”手机,以“黑马”的姿态,去参加一项全球顶级的、以专业性和权威性着称的国际摄影大赛!
目标,直指那些被传统单反相机和中画幅数码后背长期垄断的专业摄影奖项!
他要用无可辩驳的、由世界级摄影大师们盲评出来的作品,来证明“鹰眼”的实力,更要借此机会,在全球范围内,为“鹰眼”的正式登场,制造一个充满悬念和期待的“超级预热”!
选定的目标赛事,是历史悠久、在全球摄影界享有盛誉的“徕卡国际摄影艺术大奖赛”。
这项赛事以其对摄影作品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双重严苛标准而闻名,其“开放题材组别”更是允许参赛者使用任何类型的摄影器材进行创作,获奖作品往往代表着当年度全球摄影艺术的最高水准。
“我们的‘秘密武器’,就是它。”林轩示意助手,从一个特制的防静电保险箱中,取出了一部外观看起来与市面上正在销售的“启明·创世IV”几乎一模一样的手机。
“这部手机的内部,已经完全被我们‘魔改’过了。”周宏宇接过手机,向林轩和范德梅尔博士介绍道,“它搭载了最新一代的‘鹰眼x1’工程样品,以及为其深度定制的ISp和‘伏羲’AI计算摄影算法。
我们还对‘北辰oS’的相机应用进行了特别优化,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鹰眼x1’在应对极暗光环境、展现高动态范围以及实现精准色彩还原等多方面的全部潜力。
但从外观和操作界面上看,它与普通的‘创世IV’没有任何区别。”
“很好。”林轩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一位合适的‘枪手’——
一位技艺精湛、富有艺术创造力,但在国际上名气又不是那么如雷贯耳的职业摄影师。
我们不能让他的个人名气,盖过作品本身和其所使用器材的神秘感。”
SIA部门和启明芯的全球人才网络迅速行动起来。
几天后,一个合适的人选,被理查德·刘推荐到了林轩的面前。
阿方索·埃尔南德斯,一位来自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独立摄影师。
年约四十,作品风格以捕捉极端自然环境下的光影变幻和人文纪实见长,曾在一些区域性的摄影比赛中获奖,但在国际顶级赛事上尚未有重大斩获。
他的技法扎实,对光影的理解独到,更重要的是,他并非“器材党”,更专注于用镜头表达情感和故事。
在启明芯欧洲分公司一位“艺术赞助项目负责人”(SIA的马甲身份)的巧妙接洽下,阿方索·埃尔南德斯欣然接受了一份来自“东方某神秘科技研究机构”的“新型移动影像设备秘密体验与创作邀请”。
他被告知,这款设备采用了某种实验性的图像传感器技术,希望他能用最纯粹的艺术视角,去发掘其潜力,并用其创作一组能够代表其最高水准的作品,用于未来的技术展示。
作为回报,他将获得一笔不菲的创作基金和设备使用权。
对于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阿方索虽然也有些疑虑,但在试用了那部外观平平无奇的“创世IV魔改机”几天后,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散了!
他被这部手机在各种极端光线条件下所展现出的、远超他以往使用过的任何手机、甚至不输于他那台老旧的徕卡m系列旁轴相机的成像质量,彻底震惊了!
深夜的托莱多古城,石板路上反射着微弱的月光,远处的教堂剪影在星空下显得静谧而神秘。
他用这部手机随手一拍,竟然能清晰地捕捉到肉眼几乎难以分辨的暗部细节,天空中的星辰也点点分明,噪点控制得几乎完美!
清晨的安达卢西亚海岸,日出瞬间,海面上金光万道,礁石的阴影与天空的霞光形成了巨大的光比。
他尝试着用手机的hdR模式拍摄,结果令他瞠目结舌——
高光部分的云彩细节和色彩过渡,与暗部礁石的纹理和层次,竟然被完美地同时保留了下来,其宽容度之高,几乎媲美专业风光摄影师常用的“包围曝光+后期合成”技法!
还有那些在弗拉门戈小酒馆里抓拍的舞者、在比利牛斯山间偶遇的牧羊人、在塞维利亚古巷中邂逅的孩童……
每一张照片,都呈现出浓郁饱满的色彩与纤毫毕现的细节,焦内成像锐利如刀锋,焦外则虚化得如奶油般柔和,这无疑是AI人像算法精准优化的功劳!
阿方索·埃尔南德斯彻底沉醉了!
他感觉自己手中的,根本不是一部手机,而是一支被赋予了“魔力”的画笔,能够将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的一切美好,都完美地定格下来!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带着这部“神秘手机”,走遍了西班牙的山川湖海、古城小巷,创作出了一系列令他自己都感到惊叹的摄影作品。
当他将其中最满意的三十幅作品,按照“徕卡国际摄影艺术大奖赛”开放题材组别的要求,精心编辑并匿名提交上去的时候,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毕竟,这项赛事的竞争对手,大多是使用着数十万顶级专业器材的摄影大师。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在不经意间,转向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向。
三个月后,“徕卡国际摄影艺术大奖赛”年度获奖名单,在全球瞩目下正式揭晓!
当“开放题材组别金奖”的获奖者信息,出现在官方网站和各大摄影媒体的头条时,整个世界都为之轰动了!
获奖者正是来自西班牙的阿方索·埃尔南德斯。
他的获奖作品题为《光影伊比利亚》,是一组包含三十幅照片的组照。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大赛评委会在获奖评语中,特别提到的一段话:
“……埃尔南德斯先生的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其对光影和构图的卓越掌控力,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作品所呈现出的极致画质——
无论是在极暗光环境下的纯净细节,还是在大光比场景下的完美平衡,亦或是对色彩和氛围的精准表达——
都达到了甚至超越了当今顶级专业摄影器材的水准!
我们一度怀疑,这是否是某种尚未公开的、划时代的中画幅数码后背所拍摄。
但据参赛者提交的原始ExIF信息显示,其所使用的拍摄器材,竟然只是一款……尚未上市的、型号未知的智能手机?!
这简直是摄影技术领域的一次奇迹!
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科技的进步,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拓展着我们摄影艺术的边界!
我们向这位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致敬!
更向其所使用的、那款神秘而强大的‘未来相机’,致以最深切的好奇与期待!”
“手机?!获得徕卡金奖?!”
“开什么国际玩笑!这绝对是暗箱操作!”
“ExIF信息能作假吗?如果不能,那这款手机也太逆天了吧!”
“到底是哪款手机?哪个牌子的?难道是军用黑科技?!”
一时间,全球摄影界、科技媒体、乃至普通的数码爱好者,都彻底炸开了锅!
关于“徕卡金奖背后的神秘手机”的猜测和讨论,如同病毒般在互联网上疯狂蔓延!
无数的“技术宅”和“器材党”,试图通过分析获奖照片的像素细节、色彩倾向、甚至噪点分布,来反向推测其所使用的传感器型号和图像处理算法。
索尼影像部门的技术专家们,更是第一时间调取了所有获奖照片的高清原图,进行反复的、逐像素的深入研究。
他们越研究,越心惊!
因为他们发现,这些照片所展现出的某些特性——
比如在ISo超过的极高感光度下依然能保持相对纯净的画面和丰富的细节,以及在某些大光比场景下那种近乎“反物理”的动态范围表现——
完全超出了他们对现有民用级cmoS传感器技术极限的认知!
“这……这不可能!”
索尼半导体事业部那位曾经对启明芯不屑一顾的高级主管,在看到分析报告后,脸色煞白,喃喃自语,
“难道……难道真的是那个香江启明芯……他们……他们真的搞出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怪物’?!”
恐慌和不安,开始在索尼内部悄然蔓延。
而在遥远的香江,启明芯总部。
林轩、赵晴鸢、周宏宇、范德梅尔博士,以及“鹰眼计划”的核心成员们,正通过内部加密网络,实时关注着全球舆论的发酵。
看着那些充满了震惊、好奇、质疑、甚至阴谋论的报道和评论,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如同恶作剧得逞般的笑容。
林轩的“骚操作”,成功了!
“鹰眼x1”,这颗尚未正式发布的“王炸级”图像传感器,已经以一种最出其不意、也最具轰动效应的方式,在全世界面前,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匿名首秀”!
它用无可辩驳的实力,证明了手机,同样可以拥有媲美甚至超越专业单反的“灵魂”!
而它所引发的巨大悬念和全球性的好奇心,也为启明芯下一代旗舰手机“创世V”的正式发布,以及“鹰眼”品牌的横空出世,铺就了一条万众瞩目的星光大道!
“索尼现在,一定很头疼吧?”周宏宇看着那些关于索尼内部紧急研讨“神秘手机”的传闻,幸灾乐祸地笑道。
林轩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运筹帷幄的自信:“头疼的还在后头呢。这,才只是我们‘潜行狙击’的开始。”
他知道,当“鹰眼”的利刃真正出鞘的那一刻,索尼帝国那看似稳固的“影像王座”,必将迎来最猛烈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