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鳌不是个粗鲁的人,耐心的安慰各路王爷,问他们到底因为啥想独立。
定海王说老王妃朴玉盈好不容易才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他们只想保住老王妃的心血,不能对不起她老人家。
宗鳌反问他们,拥戴海玉蛟也是他母亲的遗愿,和丝马并不冲突。
没想到,定西王直接翻脸:“宗鳌,二选一:要么做我们的皇帝,看在老王妃的面子上,我们拥戴你。
要么你选海玉蛟,现在我们就灭了你!”
这些个王爷可不是吓唬宗鳌,他们有备而来,城外都驻扎着军队,城里还有他们的护卫队。
之前沙风暴提醒过宗鳌,无论多么亲近,毕竟各自都是王爷,如果开盟会,不需要他们带军队来,更不需要他们带护卫队,他们的安全由咱们保证。
可宗鳌忠厚仁义,张不开口不让王爷们带军队来。
后来沙风暴想了个办法,在东南西北分别建立了四个军营。
“王爷,咱们有三十个联盟,而每一个王爷只需带五千人护卫就够了,加一起不过十五万。
这四个军营,每个军营可以容纳八到十万军队,每个军营附近都有我们的军营,实力均衡。
如果他们没二心,双方平安无事。胆敢有二心,他们是联合军,军心不齐,我们也能胜券在握。”
不仅如此,沙风暴还培养了一支五千人的王府禁卫队,专门负责王府的保卫。
宗青一共只有二十万军队,给海玉蛟留下五万,又分兵五万去守进出秦岭地区的关卡。
这样的话,宗青只有十万军队,而战将都留给了海玉蛟,他手下只有各营的统领。
这次各路王爷每路至少一万精兵,定西王和定海王各带五万大军,亲卫队每个人都不下千人。
这样一来,西北王和其他王爷带来的军队实力相差悬殊,即便是西北王的主场,也可能无还手之力。
就是因为这个,定西王和定海王才敢拔剑相向。
宗鳌沉着冷静,并没急于跟他们分辩,也没喊自己的卫士,而是笑呵呵的问:“几位王兄,宗鳌一言九鼎,这你们是知道的。
更何况咱们之间的联盟,是我母亲在世的时候定下来的,宗鳌不敢违背。
只是之前是王兄们跟我提议支持海玉蛟,我已经把人马发出去了,怎么变了?
王兄们,你们得想办法帮我把人马弄回来呀?”
当年宗鸿曾请求朴玉盈无论如何要帮着保住大祥的江山,宗青不行就废掉他,支持海家登基。
后来宗青真的被宗鸿言中,不仅是个昏君,还是个暴君,也是个奢靡淫荡的混蛋。
朴玉盈曾多次亲赴京城,先是当面劝诫宗青,后来干脆训斥宗青,甚至于动手揍过他。
宗青心里恨透了朴玉盈,可是他不敢得罪这个姑姑。
朴玉盈不仅有宗鸿留下来的遗诏,还有一把清泉剑,是当年赵金洵亲手打造的,原本七把,后来也不怎么变成十二把了。
别看清泉剑只有一尺长,不仅削铁如泥,据说其剑气就可以伤人。
更主要的是宗祥留有遗训,凡持清泉剑者,如遇帝君行为不端,均可取而代之。
宗青知道,即便自己是皇帝,即便自己有三百多个王爷做联盟,即便自己可以控制满朝文武,可他手里没有清泉剑,更何况朴玉盈可以号令其他十一把清泉剑出世。
更令宗青不安的是,其他十一把清泉剑在谁手里他不知道,很可能在某位权臣手里,也可能在御林军、禁卫军,或者大内侍卫统领的手中。
还有更让宗青头疼的,就是朴玉盈有四大辽王做靠山,在西北经营多年,西北诸王都是她的联盟。
更可怕的是西北关外番王,能和大祥帝国一直修好,都是看在朴玉盈的面子。
所以宗青对这个姑姑是既恨又怕,拿她一点办法没有。
太尉秦永曾拍马屁,跟宗青拍胸脯,说他可以找江湖高手去西北刺杀朴玉盈。
宗青狠狠的骂了秦永一顿,别说你的高手能不能打得过朴玉盈,如果朴玉盈死了,无论怎么死的,西北番王和东北辽王恐怕会造反。
王太后也曾找过朴玉盈,希望她能号令十二把清泉剑一起出世,废了宗青,另立新君。
老太后就一个条件,保证儿子不死:“当年先祖们打江山是为了天下苍生,我宗家出了如此混账东西,对不起先祖。
我有何红菱先祖的遗书,可以号令天下隐士,废了宗青,重新振兴大祥帝国,还百姓们一个安稳的生活。”
朴玉盈不敢那么做,原因是大祥帝国方国和藩王太多,兵力分散,只要宗青被废,肯定会天下大乱。
王太后建议朴玉盈暗中集结人马,等有了实力,直接起事,她会全力支持。
朴玉盈觉得不妥,暗中集结人马,等同于阴谋造反,很容易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还是会天下大乱。
老太后决定找海洪两家商量,不料朴玉盈回西北时,遇到恶劣天气,被困一个多月。
宗鳌和西北诸王奋力寻找,宗青也派人寻找,他最怕姑姑死因不明。
等大家找到朴玉盈的时候,朴玉盈已经被冻死在野外。
朴玉盈死了,辽王和番王们都发来国书,要求宗青解释朴玉盈的死因。
宗青多次发诏书解释,还请各国使者亲自去现场,各国就是不依不饶。
最后还是宗鳌拿出母亲在风雪中留下的血书,血书大概意思是:
一,宗鳌及其后人,永远不能反叛大祥帝国。
二,如遇不测,宗鳌及其后人可以去番国或者辽国避难,但绝不能引外军入内。
三,请番国和辽王们念及以前的情谊,不要发兵犯境。
有了这份血书,番国和辽王们也就不再追究了,同时宗鳌也有了护身符。
现在老番王们和辽王们都不在了,各国都是新君继位。虽说没违背父辈的诺言,可一旦宗鳌有难,难保他们不会借机侵犯中原。
就是因为这个,西北诸王对宗鳌忌惮三分,才尊他为盟主。
最初宗鳌不提倡西北联盟,因为联盟等同于另立朝廷。
后来宗青驾崩,海玉蛟母子离开京城,中原地区已经开始混乱,王爷们找到宗鳌,希望保住西北的和谐,同时保住丝马之路,保证大家的利益,宗鳌才同意联盟。
可现在部分西北王爷居然不顾血书,也不怕番王的震慑,居然想逼迫宗鳌造反,否则要杀了他,宗鳌当然要弄清缘由。
刚开始反王们什么都不说,只是要求宗鳌二选一,要么跟他们一起起兵争夺天下,宗鳌继续为盟主。
要么他们要了宗鳌的命,大家瓜分他的地盘。
宗鳌笑着说:“王兄们,你们可够狠的,想要我的命!
好吧,我的命容易拿到,毕竟我封地空虚,而且我也老了,儿子们不在身边。
可是你们别忘了,要我的命容易,丝马两路恐怕不太平了。
王兄们,不是我威胁你们。自古华夏多战乱,就因为这里是风水宝地,富饶之国,天下英雄都想拥有。
现在丝马两路还能给番王们一些实惠,可这点儿实惠跟华夏大地比起来,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无论中原怎么乱,有咱们在这作为屏障,还能不断给他们输送他们需要的物资,加上我母的余威和各国老王爷的遗诏,番王们还有所忌惮。
一旦咱们之间内乱,势必影响他们的利益,如果再被其他势力利用,断了他们的利益,恐怕……
我也不多说了,利害关系各位王兄也知道。
一句话,我同意起兵,但缘由我要知晓,否则将来我无法去见天堂里的母亲。”
宗鳌很聪明,知道这些人也忌惮朴玉盈的灵魂,加上好多江湖高人都传言宗美玉就是朴玉盈,反王们更心有余悸了。
最后定海王讲了原因。
原来是有个叫东方灭的道士,游说了所有的王爷,并告诉他们,当今天下最可怕的不是海玉蛟,而是镇南王宗虎,大司马赵鼎纲,淮南王葛政啸。
这三家已经联合,占领了中原大部分地区。一旦他们平定中原,下一个目标一定是西北地区。
不仅如此,西南的岭南王,昆明王,成都王等三十八家反王也已联手,他们也对西北虎视眈眈。
东方灭建议西北诸王,趁着西北关外番王还没兴兵进犯中原,赶紧联合起兵,先活捉海玉蛟,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虽然海玉蛟控制不了大局,可海家,洪家的势力还在,另外何许章赵等四家隐居多年,恐怕也有一定的实力。
最主要的是海玉蛟深得民心,还拥有何红菱和朴玉盈的遗书支持,只要控制了海玉蛟,他们就是正义之师,其他势力均为反王。
“哼!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