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飞鸟,你这条替美国人摇旗呐喊的走狗,现在跟着英国人也叫唤得挺欢嘛。”
陈功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剑桥飞鸟脸色瞬间涨红,脖子上的青筋根根爆起,仿佛受到了毕生难遇的奇耻大辱,用夹杂着蹩脚英语的日语怒吼:
“八嘎!你说什么?有种再说一遍!”
“我说,” 陈功转过头,目光锐利如刀锋般割过,“你是不是忘了自己祖宗是谁了?给别人当狗,还当出优越感来了?”
休斯见状,立刻上前一步,挡在两人中间,对着陈功帮腔:
“光会耍嘴皮子有什么用?等会儿给你跑崩了心态,看你还怎么牙尖嘴利!”
“哦?” 陈功嘴角挑起一抹玩味的弧度,“这就心疼你家狗了?”
裁判的声音适时响起,打断了这场即将升级的口水战。
“各就各位 ——”
八位运动员迅速调整姿势,眼神专注地锁定前方跑道。
赛场边的喧嚣仿佛瞬间被无形的墙隔绝,空气中只剩下令人窒息的紧张。
“预备 ——”
运动员们臀部抬高,身体前倾,肌肉瞬间绷紧,如同一张张蓄势待发的强弓。
“砰!”
发令枪响!
八道身影如同闪电,猛地从起跑器上炸裂而出!
“好!比赛开始!现在为您进行的是男子 200 米的决赛!”
杨健的声音瞬间拔高,点燃了所有观众的激情,
“冲在最前面的是来自美国的小将诺亚.莱尔斯!
他的起跑反应迅猛绝伦,速度极快,瞬间就占据了领先位置!”
演播室里,苏群紧跟着补充:
“是的,莱尔斯是目前男子 200 米项目上最具潜力的超新星之一,
年仅 21 岁,但在两个月前跑出了惊人的 19 秒 65!这绝对是本次比赛的夺冠最大热门!”
“起跑反应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是英国选手休斯和牙买加老将约翰?布雷克!”
杨健紧盯屏幕,“我们的陈功排在第四!看来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弯道起跑,他还是稍微有些滞涩。”
“没错,”
苏群冷静分析道,“弯道起跑的技术要求和直道截然不同,对身体的倾斜角度、平衡感以及克服离心力的能力都有极高要求。
而且弯道跑动中的步频、步幅、摆臂都需要精细调整,这需要运动员通过海量训练才能形成肌肉记忆。
陈功选手需要尽快找到感觉,融入比赛的节奏!”
直播间的弹幕瞬间刷满了屏幕:
【19 秒 65!我的老天鹅!这成绩是要逆天啊!】
【卧槽,真的假的?这莱尔斯是怪物吗?功神这次真遇到硬茬了!】
【什么硬茬,有本事让他去百米跟功哥碰一碰?头给他撞飞!】
【楼上的淡定,200 米和 100 米技术差别很大的。有没有懂哥科普下莱尔斯这个 19 秒 65 是什么概念?】
【简单说,全程平均下来,相当于用百米 9 秒 82 左右的速度跑完 200 米,而且还得拐个大弯。自己体会。】
【嘶 —— 那确实强得离谱!但我永远相信功神!功神冲冲冲!】
【感觉田协这次步子迈得有点大啊,陈功虽然猛,但毕竟没系统练过 200 米,直接上决赛,对手还这么顶……】
【不管了!陈功加油!干就完了!】
【干翻他们!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夏国速度!】
赛场边,教练席。
徐指导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目光如鹰隼般死死锁定在第四道那道刺眼的红色身影上。
“陈功,让我看看,你的天赋边界,你的极限,究竟在哪里!”
当初力排众议,坚持给陈功报名 200 米,徐指导并非一时冲动。
一方面,他确实想挖掘陈功在短跑项目上的全部潜力,
看看这个年轻人身体里是否真的蕴藏着颠覆认知的可能性。
如果陈功拥有那种跨项目快速登顶的可怕能力,
那对于整个夏国田径,甚至对于世界田径格局,都可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
这意味着,夏国或许能在更多田径项目上,拥有真正冲击世界之巅的实力!
另一方面,他也存了一丝打磨陈功的心思。
陈功自出道以来,太过顺风顺水,
尤其是在 100 米项目上,几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所有对手,未尝一败。
适当的挑战,甚至是一些挫败,
对于一个急速蹿升的年轻运动员的成长来说,未必是坏事。
见识一下 200 米顶级选手的实力,感受一下不同项目的壁垒,
或许能更好地激发他的斗志和那深不见底的潜力。
旁边的冯振,表面上看起来比徐指导要淡定不少。
他双手抱胸,眼神平静地注视着赛道。
虽然他心里也七上八下,完全没底,
但他能做的,似乎也只有那些赛前的 “技术普及” 了。
毕竟,陈功这小子提升实力的方式,从来就不是靠常规训练堆出来的。
回想起带陈功练百米的时候,这家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常态,
动不动就玩失踪,十天半个月不见人影,然后一回来,成绩就莫名其妙地暴涨一截。
这种近乎 “顿悟式” 的提升方法,完全超出了冯振的执教经验范畴。
所以,此刻他除了选择相信陈功,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
他仔细观察着陈功在弯道上的跑动姿态,
心里默默回忆着自己刚才反复叮嘱的那些技术要点,
不知道这家伙听进去了多少,又能用出来几分。
赛道上,陈功确实感受到了巨大的不同。
弯道起跑的瞬间,
一股强大的离心力狠狠拽着他的身体,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要向外甩出。
他下意识地按照冯振之前念叨的要点,
将身体重心向内侧倾斜,试图对抗这股蛮横的力量。
“啧,还真有点门道。”
陈功心里嘀咕了一句。
虽然嘴上嫌弃教练啰嗦,但身体的本能却在飞速尝试、运用听到的技巧。
然而,一直以来直道狂飙的习惯有些根深蒂固,弯道上的跑动感觉异常别扭。
他感觉自己的步点有些散乱,左右腿的发力感也明显不同,
内侧腿感觉像被束缚住了,施展不开,
外侧腿则需要更暴力地蹬地才能维持平衡和速度。
手臂的摆动也变得不再协调,
他努力想让外侧手臂摆动幅度更大,内侧手臂收得更紧,
但总觉得哪里卡着劲儿,非常不顺畅。
和他相比,身前的莱尔斯、休斯以及身旁的布雷克,
在弯道上跑得却如同行云流水,
身体的倾斜角度、步伐的韵律、手臂的摆动,都显得那么自然流畅,
仿佛弯道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场。
尤其是跑在最前面的莱尔斯,他的弯道技术近乎完美,身体几乎是贴着内侧分道线在飞驰,
速度丝毫没有因为弯道而减损,反而像是在利用弯道的弧度积蓄着更强大的动能,准备在入直道时彻底爆发。
“这家伙过弯确实顶尖!” 陈功看着莱尔斯逐渐扩大的领先优势,心里也不禁暗赞。
旁边的休斯似乎察觉到了陈功在弯道技术上的挣扎,
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脚下暗暗发力,试图在弯道阶段就将陈功甩开。
剑桥飞鸟虽然在第二道,距离稍远,
但他也能看到陈功那略显笨拙的弯道姿态,心中一阵暗爽:
“哼,果然是个只懂跑直线的门外汉!看你怎么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