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那烽火连天、局势错综复杂的战场上,浓烈的硝烟味弥漫不散,四周是一片疮痍,断肢残垣随处可见,喊杀声与伤者的呻吟交织回荡。李密一脸凝重,满眼忧虑地望着眼前的王伯当,心中感慨万千,长叹一声后,缓缓开口说道:“将军,你家中尚有老小,诸多牵挂,怎能再与我一同踏上这前途未卜的艰难之路?如今我们已深陷绝境,前路布满荆棘,我深知将军家室之重,实在不愿连累将军与我一道去面对这无尽的未知与险阻。”

王伯当听了这话,眼神中瞬间涌起一股决然,毫不犹豫地朗声回应道:“昔日萧何,为了汉王刘邦的大业,毫不犹豫地带领全家子弟追随,这种为了理想和主公全然不顾个人得失的忠诚,实在令人钦佩不已。我王伯当只恨不能让所有兄弟都追随您。在我心中,明公您就如同我的兄长,是我一生追随的信仰和依靠。怎么会因为明公您今日一时的失利,就轻易舍弃,转而投奔别处呢!哪怕是跟随您会让我粉身碎骨,曝尸荒野,我也绝无半点怨言,心甘情愿!”

王伯当这番话,情真意切,掷地有声,其中饱含的坚定与忠诚,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他身旁的手下们,一个个也都深受感染,内心对王伯当的敬仰之情愈发浓烈。他们纷纷感慨道:“将军说得句句在理!我们既然选择跟随将军,自然就要与将军同生共死,患难与共!”

于是,这些被王伯当的信念和忠诚所感召的将士们,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跟从李密入关投降。他们心里清楚,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未来或许会面临更多未知的困境,但为了心中那份忠诚,为了追随心中认可的主公,他们义无反顾。最终,归降于唐朝李渊的人数,竟足足有二万人之多。

在这之后,李密的众多将帅以及所管辖的州县,大多也在这混乱局势的逼迫下,无奈选择投降。然而,命运的车轮无情地滚滚向前,并未因为这些归降而停止转动。裴仁基、祖君彦、程知节等诸多重要将领,连同他们的家眷,都在这场激烈残酷的战斗中不幸被俘,从此,他们的命运被彻底改写,陷入了未知的深渊。

此时,李密原来所占领的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百姓,都处在徐茂公的掌控之下。但徐茂公的处境却极为艰难,他手中可用的兵力十分有限,面对四周环伺的敌人,这些兵力就如同杯水车薪,毫无优势可言。周边各个势力,如同饥饿的狼群,紧紧盯着他,随时准备扑上来,将他和他手下这孤立无援的部队一口吞噬。形势之严峻,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巨大的压力,仿佛头顶悬着一把随时会落下的利刃。

徐茂公在得知李密投降李渊这一消息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心里明白,在这样的局势下,自己必须做出一个关乎生死存亡和未来走向的重大决定。于是,他开始仔细地谋划着自己和手下将士们的出路。毕竟,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失利,更是决定着自己和众多兄弟未来命运的关键时刻。

武德二年(619年),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徐茂公郑重地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李密封魏国公)如今已经归附唐廷,而我们现在所掌控的这片土地和百姓,原本都属于魏公。如果我此时上表将它们献出,这无疑是借着主人的失败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是自己给自己邀功请赏,不过是为了贪图个人的富贵罢了。这种行径,在我看来,是极其可耻的,我绝不能这样做!”

郭孝恪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住地点头,对徐茂公的话表示由衷的赞同。徐茂公接着说道:“现在,我们应该详细地记录下所有州县的名称、数量,还有军民的户口情况,然后把这些详尽的信息全部报告给魏公,让魏公自己去献给朝廷。只有这样,所有的功劳才都是魏公的,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才符合道义。”

郭孝恪再次点头称是,他们都清楚,这样的选择不仅是明智之举,更是坚守了为人臣子的忠义和道德底线。于是,徐茂公立刻派出使者,带着一封封饱含诚意的书信,不辞辛劳,风尘仆仆地赶往长安朝廷。

使者初到长安朝廷时,李渊看到徐茂公并没有呈上奏表,只是写了一封信给李密,并非直接向他投降,心中不禁感到十分诧异。他微微皱起眉头,疑惑地询问使者:“这是何意?为何没有正式的拜表行文,只是给李密写信呢?”

待到使者把徐茂公的本意原原本本、详细而清晰地告知李渊后,李渊听后大为悦服,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不住地点头称赞道:“徐世积感怀主人的恩德,懂得推辞功劳,确实是个纯良忠义的臣子啊!他的所作所为,尽显忠义之士的高尚风范,实在难得。”

于是,李渊当即下诏,封徐茂公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随后又加授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并赐姓李氏,还特意让其“附宗正属籍”,这一系列举措,无一不彰显着对徐茂公无上的恩宠。同时,还赏赐给他良田五十顷、上等宅第一所。从此,徐茂公正式更名为李世积。

不久之后,李渊为了对抗战场上强大的敌人,特意任命李世积统领河南、山东的军队,抵抗王世充。李世积深知这一使命责任重大,自己肩负着朝廷的信任和期望。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拼尽全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不负这份重托。

九月,河北军阀窦建德趁着局势混乱,突然发兵进攻相州。一时间,战火纷飞,局势愈发紧张危急。山东道安抚大使、淮阳王李神通面对窦建德的猛烈进攻,由于兵力悬殊,寡不敌众,最终无奈率军逃至黎阳。

十一月,窦建德乘胜追击,以雷霆万钧之势向黎阳发起进攻,并一举攻陷。在这场激烈残酷的战斗中,李盖(即徐盖,此时已随徐茂公一同被赐姓李氏)与李神通、魏徵、同安公主等人不幸一同被俘。

李世积眼见着如此惨败的局面,心中充满了悲愤与焦急。但他并没有被困境打倒,没有放弃抵抗,而是率领着数百名骑兵,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浴血奋战,奋勇杀出一条血路,渡河撤离。然而,窦建德却以李盖被俘为要挟,威逼李世积投降。

李世积望着被囚禁的众人,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交织。他想起了自己年迈的父亲,想起了那些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兄弟。为了保护他们,为了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他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最终还是心如刀绞地返回去投降了窦建德。

窦建德得到了李世积的投诚后,将李盖作为人质,以此来控制李世积。不过,出于对李世积才能的欣赏和认可,窦建德仍让他继续镇守黎阳。

李世积深知自己身处险境,犹如置身于虎穴之中。他一方面暗暗谋划着如何归顺唐廷,重回唐朝的怀抱;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自己的行动会让父亲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在这进退两难的困境下,他私下里与郭孝恪进行了深入的商议。两人仔细分析目前的形势,一致认为只有先为窦建德立功,取得他的充分信任,才有机会再行图谋。

不久之后,机会终于来临。李世积得知王世充所部正在获嘉一带活动,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战机。于是,他当机立断,果断率军出击。在获嘉,他带领将士们与王世充所部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指挥和将士们的英勇奋战,成功袭败王世充所部,在战斗中斩获颇丰。窦建德得知此事后,对李世积颇为亲近,对他的信任也日益加深。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积在取得窦建德的充分信任后,便开始暗中谋划更大的计划。他试图劝说窦建德亲征河南,企图借机将其杀死,从而为自己和父亲,还有那些被俘的人寻找生机,摆脱目前的困境。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窦建德的妻子突然产子,窦建德陷入了对家庭的关照之中,迟迟未能启程出征。

而李世积这边,计划也并不顺利。他试图谋杀窦建德部将曹旦的计划竟然不慎泄漏,这一意外使得他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此时,他深知留在这里将凶多吉少,随时可能面临杀身之祸。于是,为了保住父亲和自己的性命,他只得与郭孝恪率领几十名骑兵,冒险重新出发,历经艰难险阻,回归唐朝廷。

李积重新归唐后,窦建德却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抉择——是否要杀掉李盖。有人劝窦建德,李盖现在是李唐的俘虏,应该处死以彰显威严,威慑其他人。然而,窦建德也是一位磊落大度之人,他表示说“李世积忠臣,各为其主”,他认为自己既然已经接受了李世积的归降,就应该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李世积又回归李唐,而他的父亲还掌握在自己手中,就随意加害其父。于是,窦建德派人送李盖归了唐。这一善举,赢得了不少人对他的赞誉,也展现出了他不同于一般军阀的胸怀和格局。

在那个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时代,天下局势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波涛汹涌,充满了无尽的变数和可能性。

公元618年,这一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它既是隋大业十四年,也是唐武德元年。就在这一年,李渊敏锐地捕捉到了时机,毅然决然地起兵反隋。他的军队犹如狂风暴雨一般,一路势如破竹,以惊人的速度攻占了长安。

为了彰显自己政权的正统性,李渊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策——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这样一来,他既可以借助杨侑的名义来稳定局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隋朝旧部的支持。同时,李渊还遥称远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这种做法既显示了他对隋朝皇室的尊重,又巧妙地将自己置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

然而,就在李渊刚刚站稳脚跟之际,宇文化及却突然发动了一场震惊天下的政变。他竟然悍然弑杀了隋炀帝,这一举动无疑给原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火上浇油。宇文化及似乎是想要效仿李渊,通过立隋文帝的孙子杨浩为帝,来建立属于自己的霸业,在这个乱世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与此同时,王世充等人也不甘示弱,他们拥立越王杨侗为帝,企图在这片混乱不堪的土地上分得一杯羹。各方势力你争我夺,互不相让,都希望能够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胜出,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而隋炀帝的死亡,无疑是给隋朝的统治敲响了丧钟,标志着隋朝统治的彻底终结。这一消息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黑暗的夜空,让李渊敏锐地察觉到了隋朝分崩离析的时刻已然降临。

李渊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地逼迫杨侑禅让皇位,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改国号为唐,年号定为武德,一个崭新的王朝——唐朝,就这样在历史的舞台上崛起。

公元618年,这个年份因此变得格外引人注目,它见证了两个年号的交替。这一年,不仅是隋朝的终结,也是唐朝的开端,新旧交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正是由于李渊的称帝,唐朝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不再是隋朝的延续,而是一个全新的、独立的政权。这一变化对于李密和徐茂公等人来说,意义非凡。

选择投唐而非降隋,从名声和面子上讲,无疑要好得多。在世人的眼中,李唐政权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逐渐走向正统,成为天下人心所向的新势力。相比之下,隋朝则已如夕阳西下,气息奄奄,走向衰落。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李密和徐茂公的选择既符合时势,也顺应人心。他们的决定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唐朝的崛起注入了新的力量。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隋朝只是一个短暂的过渡,而唐李渊则是在这个乱世中崛起的一股新势力。而窦建德只是隋朝的一个地方军阀而已,他虽然也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但与李渊相比,无论是实力还是影响力,都还是稍逊一筹。

徐茂公投新朝而不降旧朝,不知是否是他师父所教的了。或许,也是他自己通过洞察天下大势,凭借着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对局势的深刻分析,推算出隋亡而新王朝将会代隋而立吧!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绍宋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