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员看王汉林这么说,想着王汉林说这些话的含义。
想到还是汉林想的远啊,要是我的话,我也就是再建4个储备粮库,有两年的粮食储备还不够。
看来我的想法有些狭隘呀!有很大的局限性,眼界还是太窄呀!
这件事情我要形成简报上报到上级,基地这个状况也适合全国的状况啊。
王汉林又接着跟指导说:“指导员,您过来看一下地图,你看一下这片地,我听肖秘书汇报,这片地大约有1000亩地左右,但是感觉种不了地,说是因为土地质量问题。”
“我是这样想的,明天我让肖秘书在这里做一下测绘和探查,看看这一片地是什么状况,土质是什么样的,土里有什么东西。我准备让肖秘书挖坑挖半米深,隔500m挖一个,看看这里的地质到底是什么状况,然后回来研究一下适合种植什么作物。”
“如果把这一片地都开发出来,这1000亩地如果种植玉米,那就每一年能给咱们产生40万斤的玉米。”
“如果这1000亩地真正开发出来,就能解决咱们每年口粮的1\/9,这是一个很大比例,这么多的自给自足的粮食储备,我们压力会小一些。”
“肖秘书说,这一片地非常的平整,这片地一到雨季,山上的雨水冲刷下来,就会变得很泥泞,如果真是这样,看看土质问题能不能改造成水田?”
“如果真的能改造成水田,即使一亩地打200斤大米,那一年就是20万斤的大米呀。这20万斤大米可不是玉米能相比的,这大米是细粮,高能量作物,如果能种大米,尽量还是种大米,毕竟咱们也不能总吃粗粮啊。”
“基地以后逐渐要粗细粮食搭配着吃,这样员工才能有体力做工作,我们要逐渐提升生活质量。”
指导员说:“那这个事情由我来接手吧,具体的工作由我来做,等调查结束行程报告后,咱两个再讨论怎么办。”
“指导员,这个事情由你来接手之后,你还有一件事情去办,这件事情比种地还重要。”
指导员说“是什么事情?比种地还重要!”
王汉林说:“指导员,咱们需要两台、最少需要两台大马力的拖拉机。我感觉现在能换来大马力拖拉机的地方只有北面儿的老大哥了。您能不能跟上级申请一下,看看北面老大哥需要什么,咱们能不能用物资跟他们换?只要他们能提出需要物资的清单,我就用东西跟他们换,换来两辆大马力的拖拉机。”
“指导员,我是这样想的,这一片1000亩地我想设计出一个设备,这个设备叫捡石机,用大马力拖拉机拉着这个捡石机,把这个土里的石头全捡出来,这样土里没有大石头,这个土地咱们就改造成功一半儿了,然后再根据这个土地的形状和落差,咱设计一个排水系统和存水区。”
“如果真能改造成水田,那么咱们的种植区域又增大了,又能让咱们的储备粮食的基础力量增大了。”
指导员说:“没问题,这件事情一会儿我就向上级做申请,看看北面儿需要什么,咱们就跟他们换,最近我也感觉到没有机械设备是很难。把效率提升下来,光是靠人力是不可以的。”
王汉林又和指导员说:“指导员您能不能申请一些农业有文化的学生或者专家也可以,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跟农业的高校商量一下,把咱们这里的种植区域和养殖区域变成大学的训练基地和实习基地呢。”
“他们总是学习理论知识,如果让他们的理论知识在咱们这个基地上能实践,这样对他们是有好处的,他们也能做实验,对我们的规划也是有帮助,毕竟我们没有真正的从科学角度去策划,去研究这些事情。”
指导员说:“这两件事情我都上报给上级,让上级去解决。”
王汉林点点头说:“那指导员儿我没有别的事情,就是这几件事情,仓库的事情就尽量去做吧。对了,指导员,我们的施工建设以后不能总靠兵工团力量。我们要组建自己的建设队伍了。”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咱们各个基地的名称的问题,现在光一个水库现在就有7、8种叫法,咱们的采矿区也有4、5种叫法,这样以后都是麻烦。”
“您要规划一下每一个地方的叫法,咱们统一一下整个咱们基地的架构,规定好名称,这样以后无论是去哪一个地方,或者是说要去哪一个地方,咱们都规划,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随着咱们的地盘的增加,人员的增加,这样混乱的管理模式是不可行。”
指导员说:“这些事情前些天我也想了。我们要有规矩,有纪律,有规划的形成咱们的基地,以前都是没想这些细节,现在确实要想一想。”
王汉林说:“指导员,那现在咱俩大概简单的规划一下,这样以后你以这个大致的规划让下面的人做细节填充吧,最后形成一个报告,咱俩再讨论。”
指导员说:“可以。”
王汉林这时起身在办公室走了一圈,看见肖秘书端着饭菜进来,被王汉林摆手轰走了。
王汉林坐下说:“那咱们就先从养殖基开始,咱们养殖基地那里应该变成这样的叫法,现在的养殖基地叫养殖部。养殖部应该分为养鸡场,养鸭场,养鹅场,养猪场,鹿场、马场。”
“这个马场里包括养马,养驴和养骡子,整个养殖部就分这6个分厂,这样让几个小队长各管一个厂儿之后,大队长主抓几个小队长的管理,这样就好管理一些。”
“咱们再让木工做好牌子,在路上做好标记,从这条道到那条道做一个牌子,去养殖部,怎么走、到养殖部之后分几条路?之后每条路是通往哪个地方?如果通往鹿场前面儿,做个箭头就写个路程,这样无论以后谁来,怎么找都方便一些。”
指导员说:“这样的设想是对的,那种殖部呢?”
“指导员我想是这样,种植部您就安排吧,种植地的地名就叫种植部。要形成规模,有大马力拖拉机之后,我们要在相对平的地方推平一些土地,让土地形成大规模种植。”
“这样我们的种植管理也都好管理一些!”
指导员说:“那种植部我就叫人调查一下,看看怎么叫法为好,这样形象生动的叫出了名字,大家一联想也就知道是哪片地了。”
王汉林又说:“水库那里就写渔场部,简简单单,大家都知道干什么,但是渔场部里不单单包括养鱼和打鱼,以后我们的木匠团队也应该放到渔场去。”
指导员有些不理解,为什么王汉林会把木匠放到养殖区渔场去?
王汉林说:“指导员是这样,我感觉咱们这片水库以后会越来越大,咱们自己要造船,现在虽然也能造小船儿,但是现在的小船儿不符合未来的状况。”
“如果未来水库的面积变大了,那么咱们的状况也要随着现实的状况而改变,所以说我把木匠团队放在鱼场,一是那里地盘儿大,二是咱们要做一些水库两岸的鱼排和码头。”
“这些东西都需要木匠来指导干活儿,所以说我想把木匠形成一个队伍。叫鲁班施工队。对于这个名字我想只要作为一个木匠来说都是最好的名称。”
指导员想了想说:“这个名字恰如其分,最好了,代表的意义也好,那就叫这个名字了。”
王汉林接着说:“然后就是咱们的采矿区,上午我看了一看。这个采矿区的状态有一些杂乱,虽然看似井井有条,但是还有着一定的危险。”
“我现在是这样想的,咱们要尽快的规划出来采矿区、粗加工区还有精雕区这三个区域。比如说咱们开山放炮的地方就叫采矿区,从采矿区运出的石头堆积的石料由人来大致加工出原材料的形状,这地方就应该叫做石材粗工区。”
“而从粗工区制造出来的产品到下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精雕细琢的地方,比如说雕出一些石碑、石狮子,石桌这个地方我们都应该叫精雕区。所以说就应该有三个区域叫采矿区、粗工区、精雕区这三个区域。”
“这样采矿区的工作不会影响粗工区,粗工区的工作不会影响精雕区,只是增加一些运输的团队。我们在现有的运输队找出一些适合采矿区到粗工区的运输人员和马车由他们来运输。”
“再找出一些适合从粗工区到精雕区运输材料的人员和马车,这样我们的员工也能增加一部分,我们的职位也能增加很多。让咱们基地的员工自己去选择他们喜欢做什么,就让他们去做什么。”
指导员想想王汉林说的这些话之后,也同意王汉林的说法,叫采矿区粗工区和精雕区。
那指导员儿又说:“汉林就按照你现在这个设想,我记录下来。那汉林这个采矿区、粗工区、精雕区统一个部门儿就叫矿产部吧,这些这三个小部门儿所有的人员都归矿产部来管理。”
王汉林听到指导员这么说也非常同意说:“可以、可以这么叫,就叫矿产部。”
指导人又说:“那咱们的医疗区怎么叫?”
王汉林说:“咱们不能叫医院,这样让人感到很冷,应该叫疗养部。咱们的疗养部也应该分为三个区,一个是医疗区、一个是养疗区、一个是恢复区。这样咱们有病的人要在医疗区治病,病治好了,要去养疗区养病,养疗区养好之后,要恢复的时候要在恢复区域恢复好了才能出院,咱们的标准是出院就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