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自然明白了蓝玉言语间的含义。
也就是说——不给任何封赏。
“这是何意?朱雄立下如斯显赫战绩,还要打压、怠慢于他?”
“是何种理据?”
“朕记得分明,在捕海之战后,你不也是急着向朕邀功请赏么。”朱元璋深意浓厚地说。
蓝玉依然神情坚决地回应:“陛下误会微臣了,臣并不是说不予封赏,而是先行记录他的功劳,给他一些时间成长锻炼。
等到日后他进一步成熟,那时陛下再施予厚恩。”
“蓝玉,你实属强词夺理。”
“下去!”
朱元璋眉头紧锁,直接出声训斥。
提到蓝玉以及其所代表的淮西派军事将领集团的嚣张跋扈行径及欺凌百姓等事,早让朱元璋满腹怨言,不过因为朱标的特殊地位才未有所动作。
“凉国公,还不退去?”朱标马上也大声斥责,并暗中给蓝玉使了一个眼神。
“罪臣知错了。”
看明白了朱标投来的警告目光,蓝玉迅速躬身叩拜之后退回原位。
“标儿,你怎么看?”朱元璋注视着朱标问道。
“回父皇。”
“孩儿倒是认为。”
“朱雄当受嘉奖,并且必须隆重奖励。”
“但在这一前提下,也要令天下百姓知道大破北元,诞生如朱雄这样的优秀将领的好消息才行啊。”朱标带着笑容说道。
“标儿,接着讲。”
“朕洗耳恭听。”朱元璋点头示意。
“依孩儿浅见。”
“父皇可以昭告天下,我大明军队已经完全把北元驱逐到了长城之外。
属于炎黄汉家的传统领土都已经回到我大明掌控之下。
另外,这场战争还为大明发现了像朱雄这般勇猛无敌的将军——宣传朱雄率领六千骑兵横扫草原,成功攻占并捣毁北元汗庭,还将北元皇帝及其所有重臣尽皆歼灭的辉煌战绩,广为宣扬。”
“这样能让百姓心生自豪感,了解并敬仰我大明所展现的力量。”
“公开表彰朱雄之功,可获得双重利好。”
“其一0.0:大明成立仅几十年,奋发图强的精神尚未消失。
朱雄的出现无疑能强化我大明国民内心的自信——要知道大明也可培养如同汉代冠军侯那般英雄人物。”
“其二。”
“一旦公布此事。”
“还能使世人知晓父皇对待有功之臣的真实态度,显示父皇既能以德服人又能以威服众。
不仅善识英才必予以赏赐,而且对有用之才定会重用不疑。”
朱标带着淡笑,将其思索的结果完整表述。
“标儿说得甚是有理。”
“比单纯的赏赐更有价值的是让天下之士知道其声名,这才是无上荣耀。”
“我们就是要让普天下知晓,我大明有朱雄这般勇猛善战的将军。”朱元璋开怀地说道。
“还有啊。”
“朱雄确实年仅十七,实在年轻,父皇对如何嘉奖感到为难也是情有可原。
难道父皇就没有一点想亲眼看看这位屡立奇功、为国争光的猛将吗?”
“看他是否年轻气盛、还需磨砺,在父皇这样的睿智眼光下,不就很清楚了吗?”朱标补充道。
“没错没错,你说得真对。”
“这就是关键所在。”
“我对这个朱雄真是满心好奇。”
“必须见见这个人。”
“等见到他,再考虑怎么重赏。”
“不如这样,写圣旨回北平,等那边的事情完全处理完后,让朱雄收拾完毕,再挑个日子让他前往应天府觐见。”
“朕一定要亲眼见识他一番。”
“等见过了,再决定给他怎样的荣耀和犒赏。”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意见毫不迟疑,马上敲定了安排。
当天又来到议政殿。
“标儿啊,今日你爹真是欢喜得很哪。”
“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你知道以前元朝掌管天下有多暴虐吗?自从我们建立起大明,把他们赶出了中原。
但他们退居塞外一直是爹心头隐患。
然而这一仗下来,北元朝堂被彻底摧毁,他们的皇帝都丧命了。”
“这下北元是真的一蹶不振了。”
“未来草原必然陷入权力角逐之中,我大明边境短期内不会再遭受他们的威胁了。”朱元璋满脸笑意。
“看父亲如此愉快儿臣也很高兴。”
“说实话。”
“就连我都未曾想到过朱雄能创造出这样震撼人心的功劳。”
“仅仅带领六千骑兵闯入蒙古腹地,攻克北元王庭,斩杀其主上——这些都是几乎让人难以相信的战绩啊。”朱标感叹地说出这一系列惊世骇俗的事情。
“不仅是我们父子想不到啊,标儿你看不到那些大臣们的表情,也被这场胜利给深深震惊了。”
“哈哈哈……”朱元璋发出一阵欢快笑声。
从朝会结束至今,只要一想到朱雄为国家赢得如此荣耀的成果,朱元璋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
再想想以后史册记录上留名,他就更感满足自豪起来。
因为他不仅仅是作为建立王朝的帝王被铭记;同时在他统治期间还拥有了像西汉卫青般威震四海的将军,同样做到了歼灭敌军并击杀对方君王之业绩。
看着朱标的笑容里隐约带点深思模样:“看你的反应似乎也十分期盼见到这位朱雄吧?”
“确实呀!”
“年纪轻轻便具备这般才干确实值得亲眼见证一下才行。”
朱元璋神色略带几分隐忧但并未出口说明。
“不过用不了多久父皇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当前北部边陲上的纷争基本解决了。”
“但我国诸多内政事项还需妥善办理例如过去归元政权管辖下的二十多座城池,几百万民众都要逐一管理到位。”
关于此次军事捷报,当宣旨官向大众宣布时:
其言词更加振奋民心:
此份伟大胜利必将传遍中华大地;
并且由这位朱雄达成消灭北方敌国朝廷壮举保证了我国长久安全繁荣昌盛值得全国上下同乐共贺!
待告示内容传播开来之后瞬间掀起轩然***。
百姓们听闻后简直不敢置信自己的耳朵。
“刚才那句话我没有误解吧?”
\"据说是咱们大明一位名叫朱雄将领率领少量兵力冲进蛮荒草原竟敢攻打强盛敌人中央政府不但占领成功并且杀了那个国王和他的全体重要官员是真的吗?\"
\"好像没有弄错我也同样亲耳听见了.\"
\"那么这件事就是确凿事实了啊!\"
“太精彩啦,这绝对是本朝最辉煌的军人!难怪在公开声明里会把冠军侯拉出来作比较——他简直就是我们大明朝真正的军神,当之无愧的传奇英雄啊!!!”
“砍下北元皇帝的头,将北元朝廷斩草除根,这家伙可真是个狠角色。”
“太厉害了……”
应天府众多百姓都被这份赫赫战绩震撼。
甚至有不少人已经开始称朱雄为“大明战神”。
要是朱雄听到了这个称呼,估计要立刻否认:什么大明战神?我还差得远呢!真正的大明战神现在都还没出生。
“二哥,接下来该怎么办?”
“那家伙,我们已经彻底压不住他了。”
“怎么跟大哥交代?”
在人群里,徐增寿一脸无奈地对徐膺绪说道。
对于朱雄如今的成就,天下人都可能感到震惊赞叹,但心情最复杂的还是徐家两兄弟。
归根结底,他们也算见证过朱雄一路的成长——从一个普通人,到如今成为大明最受关注的人物,还得到了当今圣上钦点诏告天下的赞扬。
这一道诏书不仅让他的威名传遍天下,更等于给他无形之中加了一层护身符。
可以预见,只要朱雄不犯谋逆之罪,以他对大明的卓越贡献,几乎没有什么能让他陷入危险的地步。
北元,一直是大明数百年的心腹大患,年复一年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北元铁骑之下。
如今朱雄解决了这个问题,皇上怎么可能忘记这份功劳?
当然,这样的发展也让徐家两兄弟内心五味杂陈。
谁能想到曾经他们随手就可以欺负的商人,如今竟达到这种高度?十七岁的指挥使,正四品高位,权重一时。
而即便他们继承父亲遗泽,不过也才四品之职,且并非握有实权的那种。
“要不要把真相告诉小妹,告诉她朱雄其实还活着?”徐增寿试探着问。
“大哥都不让我们靠近妹妹了。
而且这话说出来,我真的不知如何面对她。”徐膺绪一脸苦涩地回应。
此时,两人并不是后悔当初侮辱朱雄或是欺骗徐妙锦,而是后悔低估了他的潜力。
如今朱雄年纪轻轻便已是朝中炙手可热的新星,受到皇上亲自赞誉,昭告天下表彰其功勋,未来必然前程似锦。
这样的人,难道配不上他们的妹妹?两人甚至能预见,一旦朱雄返京,不知道会有多少高官权贵争着将女儿嫁给他。
“那怎么办呢?”
“总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吧?”
“朱雄此次为国建立如此大功,等到边境彻底平定后,他必然会被皇上召见回京。
如果他向陛下说起我们的事情,我们只会更加狼狈。”徐增寿满是担忧地说道。
听到这话,徐膺绪脸色变得极其慌乱。
若是这样,不但他们会受到责罚,也会让他们已故的父亲蒙羞。
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唉……”
“早知道他今天会成长为这种地步,当初就应该处理掉他。”徐膺绪语气阴沉地说。
不管怎样,眼下两人再无任何办法应对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