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文常常觉得自己仿佛是个灾星。
自打他呱呱坠地,母亲便因难产而离世,父亲陈雄武难以承受这巨大的悲痛,在他年仅13岁时,便毅然撇下一家人,投身红军去了。
祸不单行,奶奶也因父亲参加红军的消息走漏,惨遭保安团杀害。幸好,精通太极拳和形意拳的爷爷带着他逃进了深山。
在那与世隔绝的山里,爷爷将自己一身精湛的武艺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然而,两年前,爷爷也溘然长逝,独留他一人在这世上。
爷爷离世后,陈学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手刃了保安团的6人,随后将他们的头颅砍下,埋在了爷爷奶奶的坟前,以此告慰亲人的在天之灵。
之后,他便离开了豫省,来到了沪城。
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陈学文凭借着高超的医术,成功救了张仁奎老爷子的徒弟肖家祥一命。肖家祥感恩图报,在他的全力帮助下,陈学文开了一家小医馆。
这小医馆的病人,大多是帮派分子。
在这两年间,陈学文妙手回春,救了不少帮派分子的性命。
渐渐地,黑帮分子们私下立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任何人都不得在陈学文的医馆闹事,即便陈学文同时救治火拼的两方人员,他们也绝不能在医馆内争吵和闹事,否则必将受到所有帮派的联合打压。
就这样,陈学文获得了“帮派小医生”的外号,他的医馆也越做越大,在帮派分子和警察之中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直到一年前的一个深夜,肖家祥急匆匆地抬过来一个病人,恳请陈学文出手救治。这个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陈学文看似平静的生活。
原来,肖家祥抬来的正是陈学文的父亲陈雄武,可他父亲身上的伤并非像其他帮派分子那样是刀伤,而是多处枪伤。
陈学文赶忙将父亲安置在后院的地下室里,悉心照料了将近6个月,陈雄武才逐渐能够自由行动。
在这6个月的相处中,陈雄武将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陈学文。原来,陈雄武参加革命后不久便开始从事地下情报工作。
在与父亲相处的这半年里,陈学文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其中最多的便是地下党革命的道理。陈雄武将自己多年潜伏搞情报工作的经验和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了陈学文,从跟踪到反跟踪,每一个细节都悉心传授。在陈雄武伤好即将离开之际,他还介绍陈学文秘密加入了地下党。
陈雄武来到沪城工作后,改名为张景安,在沪城,无人知晓他与陈学文之间的父子关系,甚至连陈学文的上线也毫不知情。
此刻,陈学文静静地站在院子里,目光望向井冈山的方向,他的思绪飘向了已经离开沪城的父亲,那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
加入地下党这半年来,陈学文凭借自己的医术,救治了3位地下党成员,还利用青帮的关系,成功帮助运送物资一次,并到城外传递情报一次。由于是单线联系,所以没人知道他是地下党成员,他也从不参与沪城地下组织的活动,父亲曾经亲口告诉他,他的组织关系不属于沪城。
“再过几天就是1935年了,我也21岁了!”陈学文喃喃自语道。
陈雄武每次提及井冈山,都会说那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这让陈学文心生向往,每次想起父亲,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井冈山,然后朝着那个方向久久凝望。父亲离开时告诉他,井冈山正在进行着惨烈的战斗。
陈学文怎么也没想到,父亲在沪城的身份张景安,表面上是个中统队员,而实际上,父亲作为一名潜伏在中统的地下党员,竟然接到了潜回红军队伍的任务,这让陈学文觉得有些荒诞不经。
陈雄武就是在特工总部成立之时,以黑帮出身的身份加入了中统。
中统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民党党纪,监督党内官员,其作战对象除了中国共产党外,还包括汪伪等蒋介石的敌对政治力量。中统的组织结构庞大复杂,下设多个局、室、中心等,还控制着中央日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等媒体机构,并且在各省设有党务办事处,与地方实力派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从而控制了各级政府的要害部门。
生活的坎坷经历让聪明且稳重的陈学文心智愈发成熟,他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身份。他十分热爱阅读,除了偶尔和肖家祥聊聊天外,他几乎不与别人过多交流。
肖家祥常常感叹,陈学文就像一个暮气沉沉的老头子,全然没有年轻人应有的朝气蓬勃。
然而,救命之恩让肖家祥对他情同手足,不仅倾尽全力为他建造了医馆,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还不遗余力地帮他搜罗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仿佛是在为他精心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之路。
闲暇时光,陈学文就像一只安静的书虫,总是独自沉浸在院子里的书海中,如痴如醉,在书的世界里寻找慰藉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