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事起她就知道祖母有多讨厌外面那个勾着父亲不回家的女人,还有她生的孩子,想要爬到她的头上,休想。
喻青妍蹙眉问道:“母亲,苏氏不回府的话,那之前母亲答应女儿的事会不会有所变故?”
前些日子宁远将军府的人一直上门催促,如今连婚期都订好了,母亲曾说过到时候会想办法让苏氏的女儿替她出嫁,所以听到这个消息喻青妍比谁都着急。
眼前这桩要命的婚事如一块磐石压得她惶惶不可终日,她才十六岁人生才刚刚开始怎么能捧着牌位嫁去宁远将军府一辈子守寡?
乔氏见女儿着急失措的样子回过神柔声安慰道:“好孩子,刚才知书不是说了,你父亲过两日就会带着那对姐弟回府认亲,只要喻青瓷那个小贱人回府,母亲就有办法叫她替嫁。你且放宽心,母亲定不会让你嫁过去的。”
听母亲这么说,喻青妍这才放下心来。
乔氏又道:“待会儿你父亲过来你懂事体贴一些,多讨得他的欢心,记住,不要在你父亲跟前对这桩婚事表现出任何不愿意,最好让他对你这个女儿生出愧疚之心,这样于我们才更有利。”
喻青妍闻言看着母亲信任地点了点头。
乔氏爱怜地抚上女儿这张保养得娇嫩无比的脸颊,这是她从小捧在手心长大的宝贝女儿,南平伯府金尊玉贵养着的嫡长女,无论容貌才艺、还是规矩礼仪在京城众多贵女中不说出类拔萃,也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人。
本指望着她将来能结一门好亲事为南平伯府增添更多的助力,怎么能去给别人守望门寡?
喻景晟回到他和夫人居住的海棠院内,乔氏和喻青妍母两人忙上前嘘寒问暖,乔氏亲自伺候喻景晟梳洗换衣,一番忙碌才坐下来。
喻青妍倒了一杯刚沏好的铁观音放到喻景晟面前,面带恭敬地说道:“父亲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这是女儿亲自为您泡的茶,父亲请尝尝。”
喻景晟嗯了一声接过茶盏,打开茶盖便闻道一股清甜的茶香扑鼻而来,令人顿时身心舒畅。
喻景晟见女儿看着自己一脸依赖敬仰的神情,不免想到自己常年在外对这个女儿少有关注,于是笑着夸赞了她几句低头品起茶来。
喻青妍在父亲另一边的椅子上坐下,说话的声音也温婉动听:
“父亲常年在外任职难得回家,女儿心中一直挂念着您。如今终于盼着父亲调回京城与我们团聚,女儿心中真是无比欢喜。以后,女儿便能日日陪伴在父亲身边聆听您的教诲了。”
喻景晟放下茶盏再次认真的看向女儿,他心里自然是在意这个女儿的,自己常年在外对家中的几个儿女的确有所疏忽,如今见女儿这么说心中难免有些愧疚,再想到这孩子偏偏命运不济摊上那样一门糟心的亲事,喻景晟心里的愧疚更甚。
不禁轻叹一声道:
“青妍,你长大了,如今越发懂事孝顺,为父心中甚是欣慰。”
乔氏也一脸慈爱地看向女儿:“青妍是嫡长女,自小就乖巧懂事对长辈孝顺有加,女儿家该学的规矩礼仪更是不必说,要不然母亲在这么多孙辈中也不会最喜欢我们青妍。”
见母亲夸自己,喻青妍有些害羞地垂下头。
三人其乐融融说了一会儿话,喻青妍才站起来道:“父亲舟车劳顿一定累坏了,女儿就不打搅父亲母亲休息,女儿先行告退。”
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乔氏满面哀伤地叹了口气:“这么好的女儿,我竭尽全力栽培她长大,自小学习琴棋书画,管家理事,规矩礼仪,让她成为不输京城任何贵女的一颗明珠,带出去谁不夸赞一声?
没想到造化弄人,如今竟要被逼着送去将军府守望门寡,这几日一见到青妍这孩子,我这颗心就痛得无法忍受。”
说罢乔氏用帕子捂住嘴无声地流泪,看得喻景晟也是心酸不已。
的确是造化弄人,这门亲事是老伯爷在世时亲自跟宁远大将军定下的,宁远大将军父子二人都是武将,长年在外征战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
与伯府定下婚约的正是大将军唯一的嫡子陆云起,乃是人中龙凤少年英才,人称少将军。
当初老伯爷和老夫人一眼相中这个孙女婿,只等青妍及笄以后嫁过去。
几个月前边关传回大胜的消息,同时也带回一个噩耗,宁远大将军和少将军父子竟一同阵亡,战死沙场。
更令人痛心的是随大军一同回来的只有宁远大将军的尸体,至于少将军,据说连尸体都找不到。
如今将军府长房这一脉只留下一个寡母和一个还未及笄的小姑娘,从此后继无人,真正成了孤儿寡母,这一变故令世人唏嘘不已。
两位将军的丧事过后,将军府便派人来传信,希望南平伯府能信守婚约将女儿嫁过去支撑门户,以后在族中过继个孩子好延续少将军这一脉的香火。
这些时日京中人人议论此事,都在为两位将军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感慨不已。
舆论总是同情弱者,面对将军府如今只剩下丧父丧子的寡母和弱女,很多人都认为南平伯府应该信守承诺把女儿嫁过去,以告慰两位将军在天之灵。
就连当今圣上都在一次早朝中提起此事,言下之意南平伯府世代忠臣,自然不会做那背信弃义之事让将军府后继无人。
皇上都这样表示了,这就等于亲口下旨促成这桩亲事,无异于把南平伯府放在火架上烤。
除了把女儿嫁过去以彰显南平伯府绝不是背信弃义之辈,别无他法。
喻景晟长叹一声劝慰乔氏:“事已至此,你也不要太伤心了,凡事多往好处想,听说将军府老夫人最是个心善的,脾气温和,宽厚待人,膝下养的女孩儿也颇具名门闺秀风范,青妍嫁过去后就是将军府的当家主母,只要守好本分孝顺婆母爱护小姑,之后再过继一个孩子,又有我们做父母的在旁看护,想来这日子也不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