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是剑神...\"话未说完,口中鲜血狂喷,倒在地上。
就在他倒地的一刻,空气中响起低沉的声音:\"父皇说过,做事情要斩草除根,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
声音渐行渐远,直至消失。
咸阳城内,各方势力都在关注珍珑棋局。
只有嬴系注意到屋檐上的秦澜已不在,只剩下一桌、一壶、一盏。
嬴系疑惑,秦澜去了哪里?难道又去喝酒了?不行,得把他找回来。
这里这么重要,可别让他惹麻烦。
他担心秦澜的行为会让皇帝不满,同时也注意到今晚榜单更新,城内鱼龙混杂。
秦王政深恐秦澜外出遇害,那些反对秦国的力量,还有六国残留势力可能暗算于他。
他对这个年轻人颇为喜爱,怎能让其置身险境?想到此处,他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陛下,微臣有事需先行离宫。
\"嬴政挥了挥手,示意准行。
于是赢稷转身离去,到达秦澜所在的屋檐下阁楼,轻轻一跃便上了屋顶,四下张望寻找秦澜踪迹。
不见其人,不禁抓抓后脑勺喃喃自语:\"这小子跑哪儿去了?该不会去寻欢作乐了吧?\"
话音未落,身后传来戏谑之声:”老先生,难道我就这么不堪?”话音刚落,秦澜已悄无声息地立于身后,手中提着一瓶未曾开启的酒。
赢稷翻了个白眼:“别怀疑,在我眼里你就是这样的人。
\"随即注意到秦澜手里的酒,追问:”你这是去买酒?\"
秦澜摇摇头:“非也,我去撒泡尿,人有三急嘛。
顺手拿了瓶酒上来,喝茶总觉不过瘾,喝多了尿急,但喝酒却不同。
酒养人,水养神,不醉不归。
\"
秦澜随即坐下,将酒置于一旁:”老先生,今晚一起喝两杯?\"
赢稷连忙摆手:\"罢了罢了,我还是喝茶吧,以茶代酒也可助兴。
\"
秦澜诡笑:\"你亲口答应的,今晚咱们一起看榜单更新。
\"
赢稷点头:\"好!\"
两人相坐对饮,时而闲谈,甚是悠然。
\"公子,您刚没瞧见蚩尤堂堂主与农家几位高手持白子挑战荀子,最后吐血而退,真是精彩。
\"
赢稷惋惜摇头:“可惜我没看到。
\"
秦澜却嗤笑:”输了何必在意?你看那正在对弈的道家天宗掌门也不过如此。
\"
远处,道家天宗掌门神情冷峻,手中拂尘轻扬,白子逐一落下。
然而片刻后,一颗白子竟被震碎,被黑子围困得难以脱身。
\"荀子前辈,我认输。
\"道家掌门低声说道,自身毫发无损,而对方却已受伤。
荀子温和回应:\"你能来已是厚爱,待我解完珍珑棋局,必当拜访令师。
\"
\"告辞。
\"道家掌门起身告退,荀子目送,眼中却闪过一丝无奈。
珍珑棋局依旧未解,他开始怀疑这棋局究竟是残局还是死局。
心中叹息,忍不住苦笑。
低头看着棋盘,虽然神情有些失落,但很快调整过来。
抬起头,目光扫过四周的人群,“诸位之中,还有谁愿尝试?”
声音略显苍老,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此言出口,立刻让众人感到压力,无人敢轻易上前。
“谁能再试试?这棋本是要分胜负的,现在却成了生死之局。”
“没错,看看农家、阴阳家那些堂主和掌门,还有道家的首领,他们都受伤了。
我们这样的实力,贸然上阵只会送命。”
“珍宝再好也换不来性命,我还是坐在这里,一边看棋,一边等着榜单更新。”
“我也这么想,我觉得除非剑神才能破解此局,其他人若能做到,我都佩服。”
在众人窃窃私语之时,一直侍立在秦始皇身后的大公子扶苏,见到无人应战,嘴角浮现得意的笑容。
他知道这是个机会。
想要让人知道自己的存在,只有通过超越他人。
此刻,不少家族中的高手因挑战棋局而负伤,若他能成功,必然震惊四方,也会赢得父亲的赞赏。
他的信心来源于这段时间邀请的数十位棋艺大师对棋局的研究与指导。
当然,这一切并非无偿。
如果他能解开棋局,珍宝将归他们所有,而他只需利用棋局提升自己的名声即可。
于是,他上前一步,拱手行礼,“父王,孩儿愿意一试。”
语气坚定,态度谦恭。
秦始皇依旧不动声色,轻轻啜饮一口茶,“去吧,别让天下人笑话。”
话虽简短,却带着不可抗拒的压力。
扶苏郑重承诺:“请父王放心!”
秦始皇摆摆手示意他可以行动。
随着一道破空声,扶苏腾空而起,身形轻盈如燕,平稳降落在大厅中央,站定在荀子面前,举止得体。
“晚辈扶苏特来请教。”
荀子听明来者身份后,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原来是公子扶苏,闻名已久,恭迎。”
扶苏的理念与儒家契合,因此吸引了很多学者加入其阵营。
就连儒家第三号人物张良也不例外。
不久前,张良亲自拜访,并达成协议:只要扶苏助他解决棋局,他会促成整个儒家支持扶苏。
对此,荀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扶苏微微一笑,伸出手,“请。”
随即,扶苏与荀子各自执黑白两子开始布阵。
落子声接连响起,众人屏息观看。
秦始皇注意到扶苏与儒家关系紧密,眼神中露出异样的光芒。
显然,他对儒家的治国思想并不认同。
这时,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茶盏。
秦始皇端坐于殿中,目光如炬,忽而开口:\"李斯,你以为扶苏有机会破解此局否?\"李斯心中一凛,忙道:\"陛下明鉴,此事万不可能。
\"始皇微蹙眉头:\"何故?\"李斯低声答:\"公子虽广邀名师,然臣深知荀老夫子棋力。
若连夫子亦不能解,他人更无望矣。
\"言罢,屏息凝神。
此时,公子扶苏正苦苦思索,却突感胸闷气短,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幸得荀子及时收手,否则这一子便足以致命。
扶苏挣扎起身,深深作揖:\"多谢夫子相救。
\"荀子摇头叹息:\"罢了罢了,汝已尽力。
\"扶苏神情落寞:\"晚辈无能,告退。
\"
待扶苏离去,始皇踱步至案前,凝视着那未解之局,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他朗声宣告:“凡我赢氏子弟,若能破此棋局,必予重赏!”此言一出,满座哗然,诸位王子争相请缨,誓要一试身手。
面对那复杂的珍珑棋局,白子本就处于弱势,然而此时却仿佛一支溃败的军队,在局势尚未明朗之际,便已被黑子步步侵吞。
咳……咳……脱离棋盘后,众人除了口中溢出血来,眼神中还满是恐惧,好似见到了令他们深深畏惧的存在。
这一幕落在众多势力的眼中,少不了随之而来的嘲讽与调侃:
“哈哈,我还以为自己不行呢?原来,作为家族榜首的家族,面对这样的棋局,也不过如此啊。”
“哎,看到这一幕,我也好多安慰了,你们这些少爷们,其实也没比我强到哪里去。”
“可不是嘛,不过是因为出生在显赫家庭,有个能横扫天下的父亲罢了,看来现在拼的是背景。”
咔嚓……咔嚓……始皇嬴政听着这些议论,手中握着的茶杯竟发出清脆的响声。
茶杯啊,随时都有可能被捏碎。
他的表情越来越凝重,甚至显得有些阴沉。
他并非因为这些议论而愤怒,而是对这些公子哥感到失望至极。
身为大秦帝国的贵族子弟,如今面对珍珑棋局竟然束手无策,只能选择放弃。
这要是真的上战场,岂不是直接全军覆没了?
扑通……扑通……以王绾、李斯为首的重臣看到陛下的脸色,吓得纷纷跪倒在地:“请陛下息怒,这珍珑棋局确实危险重重。”
“没错,陛下,珍珑棋局本身就是残局,白子一旦落败,想要扭转乾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啊。”
“陛下,还请不要责怪公子们,微臣认为,他们已经尽力了。”
哼。
嬴政冷哼一声,目光闪烁着战意,冷冷说道:“珍珑棋局中,本就劣势的白子,不正是秦国曾经的写照吗?”
“大秦从偏僻之地崛起,面对远胜于自己的强国毫无惧色,努力拼搏。”
“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实行军功封爵制度,极大地增强了国力,使关中成为强国。”
“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的纵横捭阖、外交策略,让秦国迅速在列国之中脱颖而出。”
“珍珑棋局中,白子虽处劣势,但终究有逆袭的可能,而这些世子却一次次惨败。”
“这不是给我丢脸,而是给整个大秦帝国抹黑!”
声音如雷鸣般震响,震得人耳朵发疼,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强烈的怒火,简直是恨铁不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