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从梅花居外飞奔来一个青色身影。定睛一看,正是言府四公子言少之。
此刻的他,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几缕发丝黏在光洁的额头,双颊因奔跑而泛着红晕,恰似熟透的樱桃。
他脚步匆匆,那急切的模样,仿佛晚一秒踏入这梅花居,就会错过什么好玩的事情。
“少儿,姨娘说过好多次了,不可如此奔跑,切莫摔着了。”四公子自打从娘胎呱呱坠地起,便一直是梅姨娘含辛茹苦亲自教养。
在那段岁月里,梅姨娘对他可谓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关怀备至,呵护得无微不至。
直至后来到了开蒙的年纪,才将他放心地交到先生们手中管束。
然而,言少之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情,再加上梅姨娘毫无原则的宠溺,日积月累之下,愣是把这个原本天真烂漫的小娃娃,养成了如今这般带着些纨绔气息的少年。
“姨娘,我都多大了,哪里还会跑几下就摔倒哩。我一下学就赶忙来看您,您还说我,那我下次不来咯。”
少年十三四岁的年纪,个头已然有赶超姨娘的趋势。
他身姿挺拔,犹如破土而出的青竹,生得唇红齿白,模样十分俊俏。
一张嘴,便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笑起来阳光灿烂。
那笑容中带着少年特有的朝气与不羁,让人不禁心生欢喜。
“桃夭姐姐、你居然也在?”言少之似乎这才注意到靠坐在窗口的桃夭。
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原本就明亮的眼睛瞬间更加璀璨。
桃夭冲着他轻轻一笑,对待这位四公子,她可不似对其他几位公子那般拘束于礼节。
在言少之面前,她一向以“姐姐”自居,相处起来自然随意许多。
在这大院里,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宛如一股清泉,流淌在这略显压抑的环境中。
“嗯呐!才看到我。”说话间,桃夭的语气里没有了往常面对主子时的恭顺有礼。
反而多了一份如同家人般的亲切随意,就好像他们之间并非主仆,而是亲密无间的姐弟。
那声音轻柔婉转,带着几分嗔怪,却又满是宠溺。
“哈哈哈、是我眼拙。桃夭姐姐,你真是越发好看了耶!”少年说着,大大咧咧地走上前去,瞪着透亮的大眼睛,毫无顾忌地上下打量着桃夭。
那眼神单纯得如同清澈见底的湖水,肆无忌惮却又没有半分浑浊,满满的都是少年的天真无邪。
如此纯洁可爱的少年,着实是人见人爱。
桃夭忍不住伸手亲昵地捏了捏他的脸颊,触感软软的,仿佛捏着一块嫩滑的豆腐,笑着问道:“下学时晨怎么提前了?
我可记得,要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是哦、”后面的“哦”字故意拖拉了几分,带着些许调侃的意味,那尾音在空中轻轻摇曳。
仿佛带着无形的钩子,勾得言少之心里痒痒的。
言少之听了,便开始“嘿嘿嘿”地傻笑起来,那模样,像极了偷吃了糖果被抓包的小孩子,笑声清脆响亮,在梅花居的小院里回荡。
“少儿,你又逃课?若是让你父兄们知道,有你受的。”
梅姨娘佯装生气地呵责道,她柳眉微蹙,眼中却不自觉地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怜爱。
她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满心满眼都是疼爱,即便知道他逃课不对,却也实在狠不下心来严厉斥责。
那目光中既有为人母的担忧,又有难以割舍的宠溺,仿佛在这两者之间不断拉扯。
她抬起手,轻轻点了点言少之的额头,动作看似嗔怪,实则饱含深情。
桃夭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叹息,这孩子就是被姨娘给宠坏了呀。
正所谓:慈母多败儿。
不过好在,这四公子生性并不顽劣,只是年少贪玩了些,本质并不坏,并非无药可救,只需有人耐心地加以引导,
如同精心雕琢璞玉一般,用心呵护,将来必定能走上正途。
她深知,言少之就像一只尚未被束缚的飞鸟,充满着对自由的向往与对世界的好奇。
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这股蓬勃的朝气定能转化为向上的力量。
言少之见梅姨娘与桃夭都盯着自己,挠了挠头,收起傻笑,故作神秘地说:“姨娘,桃夭姐姐,我今日逃课可没去贪玩。
我瞧见城西有个杂耍班子,那表演精彩极了,有喷火的、耍猴的,还有胸口碎大石!
我想着,若是能把他们请进府来,给姨娘解解闷儿,岂不是好?”说着,他眼中闪烁着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梅姨娘被杂耍逗得开怀大笑的场景。
梅姨娘听闻,既好气又好笑,嗔怪道:“你这孩子,倒是有心。可请杂耍班子进府,岂是这般容易的事?
且不说你父亲那边如何交代,单是这府中的规矩,就容不得这般随性而为。”
言少之听了,像是被戳破了气球,原本高昂的兴致瞬间低落了几分,嘟囔着:“我就是想让姨娘开心嘛。”
桃夭见状,赶忙打圆场:“少儿,你这份心意难能可贵。
以后再有这样的事,你可以先与我商量,咱们一起想办法,既能让姨娘开心,又不犯了规矩,可好?”
言少之眼睛一亮,重重点头:“桃夭姐姐说得对,还是姐姐想得周全。
那姐姐快帮我出出主意,怎样才能让姨娘看到杂耍?”
桃夭略作思索,说道:“过几日便是姨娘生辰,可提前和大夫人商议,以给姨娘庆生为由,在府中办个小宴,届时再请杂耍班子来表演,想必大夫人和老爷也不会拒绝。”
言少之听了,兴奋地一拍手:“好主意!桃夭姐姐,你可真是太聪明了!我这就去找大夫人。”说着,转身就要往外跑。
梅姨娘赶忙叫住他:“你这急性子,好歹换身衣裳,整理下仪容再去。莫要失了礼数,平白让人笑话。”
言少之低头看看自己皱巴巴的衣衫,嘿嘿一笑,转身进内室换衣服去了。
待言少之换好衣服出来,已不见了桃夭的身影。
梅姨娘笑着对他说:“桃夭说,先去帮你铺垫些言语……”
言少之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说道:“桃夭姐姐对我真好,等我请了杂耍班子给姨娘过生辰,也一定好好谢谢姐姐。”
“话是如此说,在人前可不要随意唤她姐姐,你可是言府四公子,切莫让人编排她的不是。”
“儿知晓。姨娘安心。”
说罢,便带着小厮,朝着大夫人的院子走去。
梅姨娘望着离去少年的背影,忽然间,觉得他成长了许多,心中满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