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逸之实在听不下去,可又碍于面子不能现身。
这股闷气憋在心里,让他只能躲在假山后,一整天都没露面。
期间的吃喝,还是打发青玄偷偷去弄来的。
他越想越气,心里不断琢磨着桃夭的心思:她难道真的就这么绝情,要眼睁睁地把自己往别人怀里推?
另一边,曾姨娘和桃夭来到言夫人的院子。
进了屋子,曾姨娘满脸堆笑地说道:“姐姐,您找我?今儿个生辰宴办得这么好,姐姐肯定累坏了。”
言夫人端坐在主位上,神色淡淡地看了她一眼,缓缓说道:“曾妹妹,今儿个我找你来,是有件事想问你。你今日是不是邀请了杜家姑娘来府上?”
曾姨娘心里“咯噔”一下,知道瞒不住了,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姐姐,我这不是想着给逸之寻门好亲事嘛。
杜家姑娘知书达理,模样又生得好,和逸之也算是门当户对,所以就……”
言夫人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你这做姨娘的,行事也太莽撞了些。
儿女亲事,哪能你一个人擅自做主。
再说了,逸之的心意,你又可曾问过?”
曾姨娘低下头,嗫嚅着说道:“姐姐教训得是,我也是一时心急,想着逸之也到了成家的年纪,就……”
桃夭在一旁见状,赶忙上前说道:“夫人,姨娘也是一番好意。只是此事确实欠妥,往后咱们再从长计议便是。”
言夫人看了桃夭一眼,微微点头:“桃夭,你倒是个明白事理的。罢了,这次就暂且不提了。只是往后,这种事可不能再擅自做主。”
曾姨娘连连称是,心中却暗暗叫苦。
好不容易想出这么个法子,想促成言逸之和杜笙的亲事,却被大夫人训了一顿。
她偷眼瞧了瞧桃夭,心里想着:看来还得和桃夭再合计合计,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
言夫人摆了摆手:“你们都下去吧,我也乏了。”曾姨娘和桃夭福了福身,便退了出去。
出了房门,曾姨娘拉着桃夭的手,小声说道:“桃夭,你说这可怎么办?大夫人不同意,这事儿怕是要黄啊。”
桃夭轻轻拍了拍曾姨娘的手,安慰道:“姨娘别急,咱们再想别的办法。只是往后做事,可得小心些,不能再这么贸然行事了。”
曾姨娘无奈地点点头,两人一边走,一边低声谋划着下一步的打算。
而回到自己房里的言逸之,为桃夭的举动烦闷不已,全然不知曾姨娘和言夫人之间的这番对话,也没料到,关于他亲事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日子一天天过去,言府表面上依旧平静如水,可暗地里却因这未挑明的亲事,涌动着一股暗流。
曾姨娘并未就此放弃,她时常趁着言夫人不注意,悄悄与桃夭商议对策。
一日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花园的小径上。
曾姨娘与桃夭在一处偏僻的亭子里碰头。曾姨娘皱着眉头,满脸忧虑:“桃夭,你快再给姨娘出出主意,到底怎样才能让大夫人松口,同意这门亲事呢?”
桃夭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姨娘,大夫人不同意,想必是觉得您此举太过草率,未顾及二爷的想法。
咱们不妨先想办法探探二爷的心意,若是二爷也有意,大夫人那边或许就好说话些。”
曾姨娘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可逸之那孩子,平日里对这些事总是避而不谈,如何能探出他的心思?”
桃夭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姨娘,不如这样……咱们找个由头,让二爷和杜姑娘再多接触接触。
若是两人相处融洽,互生情愫,这亲事不就顺理成章了?”
曾姨娘听了,连连点头:“此法倒是可行,只是该找个什么由头呢?”
桃夭思索一番后说道:“过几日不是有个诗会吗?咱们可以想办法让杜姑娘也参加,再安排二爷也去,这样他们就有机会碰面了。”
曾姨娘拍手叫好:“妙啊,桃夭,就这么办。你快去准备,务必安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