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意思是,想让农家去辽东?’
王宁远点点头,‘中华大地上的关中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历经千年耕种。
地力贫瘠,关中平原更是有水力枯竭,砍伐过剩之忧。
辽阳镇北却是一片广阔平原,土地肥沃。
如果纳入我朝,安置百万百姓不在话下。’
田和听懂了,辽东以北在中原人看来就是化外之地。
任何时代都需要先行者,王宁远是想让农家墨家成为这个先行者。
田和没有犹豫,立马点头答应。
大族的盘剥,加上人口激增,耕地早晚是乱起的根源。
田和虽然不知道朝廷为什么还能容忍大族的兼并。
可为了整个民族开拓生存空间的事他还是能看的清楚。
刚转过土邱,两人面前就是一片国槐树林。
田和嗯了一声,就向远处的最高点跑去。
王宁远不紧不慢的跟上上去,还从自己的后腰处取下一个皮质的包。
西山的余脉像臂膀一样的捧着这片国槐林。
这片平底目测不下百亩,王宁远掏出望远镜往树林中间看去。
还真是一座破财的小庙,说是小庙,目测占地也不少小于两亩。
后院雪地里的小路异常明显。
王宁远看的正认真的,边上的田和已经开始观察起王宁远手里的黄铜望远镜。
至于外面装饰用的皮毛他还是能认清的。
看看自己手的单筒望远镜,田和开始围着王宁远的身后转起来。
‘这些国槐树早期有人修整过吧,现在看还挺稀疏,完全没有从正面看上去那么浓密。’
田和虽然心急,还是耐着性子回答道。
‘这里的国槐足够建起临时住所,砖窑立起来后,改建砖房这些木材还可以打家具。’
王宁远自然是感知到田和刚才的动作。
笑着放下望远镜,递给田和。
‘你更有经验,看看这里能容纳多少户人家?
临时住所怎么规划,不能妨碍开春后的正式住房的建设。’
田和点点头,迫不及待的拿起望远镜观察起来。
握在手里就舒服,看看工艺,不由的对王家的工匠手艺有了新的认识。
看看镜片,田和不由的嘴角直抽抽。
脏话差点脱口而出,还真是狗大户,镜片居然是这么大的水晶打磨出来。
放到眼睛上,田和就再也不愿意拿下来。
短暂的震惊之后,左手已经掐起字诀计算起来。
王宁远对着木槿摆摆手,示意他们先去破庙。
‘大人,地足够大,加上坡地住两百户绰绰有余,只是取水是问题。
庙宇后院里应该是一口甜水井,看地势水量应是充沛十足。
某的提议是安排一百五十户,留些巨槐在这里。
其它安置处,某再去仔细查探。’
说着田和转头看向刚去的那十几户人家的聚集点,又看向远处正在取土的兄弟田文。
说完也顾不得王宁远,田和手里握着望远镜就快步往山坡下走去。
他是没走林中大路,反而在树林中不停的踢开积雪和落叶层。
黑色的腐败落叶下,土地居然没有上冻,田和的脸上立马有了笑容。
王宁远对着身后不远处的几位东平王府的侍卫招招手。
‘留两个人护着。’
安排完就往破庙走去。
看到王宁远,刘槐立马迎了上来。
接过手闷子戴上,这才开口问道。
木大人呢?’
刘槐一边帮着王宁远披风上的泥土一边回答道。
‘木大人去了后院,说是先去看看水井。
他说这里的青砖还能用,心情好了不少。’
王宁远点点头,走到倒塌的院墙边,伸脚踢出一块青砖。
别说这青砖的质量还真不错,确实能重复利用。
迈步进了大殿,两丈多高的文殊菩萨像依然一脸慈悲的看着世人。
只是从刚被清理过的文殊菩萨像上能看出有刀刮过的痕迹。
凑近仔细一看,痕迹更加明显,这手艺也是够潮的。
明显是镀铜的雕像,也不知道哪位丧心病狂的小贼连这点财富都不放过。
绕过文殊菩萨像,是通往后殿的门。
第二座殿更加破败,整个屋顶只有四个角处能遮风挡雨。
观音依旧微笑着怜悯世人,只是却没有留下一片瓦片替他遮风挡雨。
现在更是连金身都被贼人取了去,也不知他到底守护了谁?
王宁远抬头殿里的梁柱,这么多年,看样子保存的不错。
殿里的其它物品都被清理一空,连块布一个烛台没有留下。
正用脚蹭着地面,想看看地砖,木槿从后门走了进来。
‘持正兄,此地不错,适合建临时住所。
这个庙我想保留下来!’
王宁远嗯了一声,‘佛教在中华大地传播千年以上。
除了和道教争抢信徒,他们真的怜悯世人?
一到乱世佛教就销声匿迹,到了盛世,各处佛门古刹却香火鼎盛。
借着信徒供奉的香油钱大肆放贷,用百姓的血汗钱将佛家塑像各个打扮的金光闪闪。
其气势更是不输各位藩王府邸。
拿了信徒的香油钱还不够,更是把手伸向朝廷的赋税之本。
有名有姓的佛门古刹哪个不是沃野千里,他们就是这么怜悯世人的?
佛门没等级之森严比之世俗更甚。
玉林毕竟没有在地方为官,不知道佛门内的勾当也应当。
道德高僧有,这一点愚不否认,只是佛门没的奢侈更让愚难以容忍。
能救世人的是我们,不是佛门内的泥塑木雕。’
木槿没想到王宁远突然如此严厉,更是没想到王宁远对佛门的怨气这么大。
只是几位老人家听了王宁远的话却没一点吃惊,反而一副认同的模样。
他们是见识过的,佛门真的一视同仁,佛门弟子才是真正的见钱眼开。
‘持正兄的意思是?’
王宁远冷笑一声,‘这事愚感兴趣,玉林兄只管等着收钱就行。
和佛像同等重量的铜钱如何?’
木槿听了一惊,扭头看向一脸慈笑的观音菩萨。
‘持正兄莫要和我打趣?’
王宁远拉拉自己的棉袍,‘谁有工夫和你打趣,京城里的佛寺可是个个富的流油。
明日要是没有同等重量的铜钱送来,后日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