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远嘴唇动了两下,喝了一口茶。
‘众矢之的原来是为了拖慢我的升迁速度。’
‘不错,而且以后大人还需准备应付那些御史言官。
只是不知道陛下能不看透,平日里别少些亲近。’
这都什么弯弯绕,一帮老狐狸,肚子里全是心眼子。
整日里拿朝堂中的官员当棋子斗法,不知所谓!
‘老爷!’
‘干嘛,叫魂呢!’
听到王宁远发脾气,王顺声音立马低了下来。
‘没吃饭嘛,滚进来回话!’
王顺心里苦啊,可不是没吃饭嘛!
进了外书房,王顺站在门边小心的看了一眼王宁远。
‘贾芸从刑部回来了,老爷您看。’
王宁远哼了一声,‘问问他看清这些泼皮的真面目没。
将口供留下,让他滚蛋,好好上他的差。’
要不是主观上对贾芸有些好感,加上看重海甸建设以及对田氏兄弟的重视,王宁远才懒的搭理他。
复盘结束,结论就是夏吉的改革在北方初见成效,在南边困难重重。
虽然浙党在此次京察中有所损失,可底蕴依旧深厚。
江南学社对于京察的攻击还未到高潮。
之后的反噬对吏部和中枢是一次考验。
太上皇虽与陛下有所妥协,可陛下的优势并不大。
军权至关重要,也是太上皇和陛下拉锯的主战场。
太上皇在藩王和勋贵中的影响力依然很大。
陛下若是在战场还没有建树,单纯依靠武器装备的更换军中将领依然难以转换立场。
军中还是以实力战力论英雄,君威军威是要用胜利加持,用敌人的鲜血灌溉。
陛下没有在军事上展现自己的才能,边军依旧保有怀疑的态度。
有了亓之伟的加入,对于皇权的斗争王宁远理解自然更深。
雍庆帝更是坐在刀山上,帝王都是孤独的。
经历过这次复盘,王宁远更加低调起来,朝堂上只带嘴巴,不带耳朵。
需要补充的京中官员更是准备两三个备选人由叶侍郎和姚尚书确认。
朝堂上依然热闹,京察成为党争工具的折子如雪片般通过通政使司到了御前。
江南举子和能上折子的致仕老臣也纷纷提笔谏言。
整日里焚烧折子的黑烟和海甸刚点火的转窑烟囱一较高下!
昨日从海甸回来的张穗妯娌俩那股兴奋劲似乎还没有过去。
大伯娘也是一脸的高兴,实地考察和从舆图上看果然给人的冲击不同。
本以为特意给家里留下的铺子一般,到了地方看到青石铺下的地基,以及院内准备的病房再次冲击了她的认知。
原本打算租用铺子的心思立马换成了扑买。
海甸这个铺子是能够当成族产经营的。
有眼光的不止王家,其它商人同样盯上了这里。
大伯娘压着兴奋劲,总算给老家写了信,伙计掌柜坐堂大夫都需要提前选定。
地基已成,砖瓦厂已经开始出砖,建房的速度自然不慢。
到了时辰,妯娌俩这里挽着手开始在院里散步。
一会李纨要带着荣国府的姐儿们登门做客。
作为主人的张穗自然需要作陪,除了屋里的几盆花,院里更是没个景。
无奈大伯娘只能同意祭出叶子牌。
现在有时间赶紧溜达几步,张穗也提前给大嫂说说贾家的情况。
看着学堂宿舍的墙面已经高出其它房屋不少,大嫂到底还是没忍住。
‘挺好的三跨四进院,西北角突然多出一栋楼会不会影响风水,毕竟府里的格局大动。’
张穗拍拍嫂子的手,‘大嫂您就放心吧,动工前特意请了钦天监的老道看过。
知道自己将来是藏书楼,更是满意的直点头。
以后这个藏书楼才是王家最重要的位置,只要府邸还在王家手里,文脉传承就不会断绝。’
大嫂拧眉嘀咕一句藏书啊,‘怎么不早说,我好给你们大哥写信,也让他从邹县好友家抄录些孤本。’
‘大嫂您就是操心的命,这些事交给他们男人就成。
有了藏书楼还能少了书。’
大嫂越想藏书楼的主意越好,家乡的学堂更大,也得凑银子建起来。
王家之所以在家乡名声越发的好,其中一点就是学堂的束修少。
真有心求学。成绩出色的孩子,免了束修也是常事。
耕读传家,有了藏书楼,来看书的学子一多,就不止是名声的事。
以后王家有点什么槛,单单一个教化乡邻也能给王家留下一口气。
看到教舍里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听课的样子,大伯娘点着指头的暗暗记下。
新的教学方式在一家来京前就曾经给大哥提过,也展示过。
可大哥总认为老祖宗传承千年的教授之法自然有其长处,固执的不愿改变。
‘知道你爱看书,这些启蒙的术数书和几何是你写的!’
妯娌俩离开学堂,大嫂这才小声的问道。
‘我的大嫂哎,什么写的,也就在原有的书上整理提炼一番,让它更适合各个年纪的孩子。
几何更是没经过人家的同意就从他着作里拆分改编而来,欠人家一个大人情。
好在这位已经在工部任职,老爷已经下帖下次休沐要宴请他。
到时候藏书楼内必让他留下墨宝。’
‘拆分,还有其它学科?’
张穗点点头,‘这位大才是江西人,名叫宋应星,士大夫家族,底蕴深厚。
只是考功之路尤其坎坷,屡次不中后,开始游历考察。
更是抛弃学子身份亲身体验记录各种作坊生产,记录各种流程。
见多识广之后,将各地生产中的缺点进行优化,使生产效率大升。
他着作内容涉及农工各行各业,包罗万象。
老爷更将他着作说成本朝的百科全书。
自从看到散乱的传稿后,就一直在寻找他。
更是对于本朝文人将农工之秘到处宣扬破口大骂。
那些只知写八股文的腐儒哪里知道宋先生所着之书的宝贝。
更怕倭国和狼子野心的西洋人将宋先生的着作翻译后传回去。’
大嫂听的一愣,‘西洋人能也看上我朝文化,不都说他们船坚炮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