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性格,在大明注定会成为孤立的存在,即便有人邀他结党,他也懒得理会。
实际上,李伟确实如此。
比起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他更爱和工匠们一起钻研手艺。
因此,朱元璋对他颇为满意,甚至觉得之前设下的种种障碍都是多余的。
以李伟这般直白的性格,早晚有一天会得罪满朝文武。
“不过,他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厉害?”朱元璋瞥了一眼儿子。
“爹,您别看他平时一副什么都不会的样子,其实他是装的。
随便拿出一项本事,对我们大明来说都是莫大的助力。\"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
朱标听罢,虽有所动,却仍半信半疑。
……
晚上回家后,李伟便开始思索自己的未来。
初到大明时,他一心想着如何生存下去;逃离皇宫后,又觉得前路迷茫,毫无希望。
如今,与朱元璋达成协议,总算让他对未来有了些许期待。
他并不奢望荣华富贵,只求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别墅、豪车,家用电器一件都不能少。
这些才是真正的追求,比那些所谓的功名利禄强得多。
虽然他的目标与朱元璋的要求相差甚远,但技术是相通的,只要掌握了核心,一切都能实现,特别是汽车制造,简直是多种技术的融合体。
明确方向后,李伟立即动手绘制流程图。
先造发电机,这点难度不大。
接着就能着手制作手机、电脑,再利用设计软件完成燧发枪图纸,毕竟电脑绘图比手绘更高效便捷。
除了武器装备,他还打算研究钢铁冶炼。
电脑中的资料丰富,他曾从老板那里下载了许多关于新材料的文献,虽然不能直接照搬,但至少可以作为参考。
至于炼钢,则需要高温设备,有了发电机,电动机自然不成问题。
当然单靠人力发电是不可能的,那点电力充手机电脑还可以。
也可以考虑用水车,嗯,水车受地形制约,不过应天府靠近长江,倒是可行。
只是离皇宫远了点,得跟老朱商议。
不然就制造蒸汽机吧,蒸汽机需要精细加工,得有机床才行。
什么橡胶没有?可以用皮革代替,虽然橡胶更好,但替代品也不少。
而且这是用于静密封的,动密封用的是活塞环,是金属件,并不是一定要完全密闭,即便是现代工业时代运动部件也会漏气,只要漏得不多就能用,无非是浪费一些罢了……
李伟边画边写,最后总结出三个关键:
首先是要人,不仅是劳动力,更要有人才!这个只能通过办学慢慢培养。
其次是钱,很多很多的钱,李伟觉得老朱太穷,可能支撑不起,还得自己想办法。
要是朱元璋知道他此时所想,不知会有何感想。
最后是政策支持,这方面有朱元璋支持应该不成问题。
其实李伟在这里想错了,这三个条件里,第三个才是最难的,来自整个时代的阻力!
规划完后,李伟开始忙碌起来。
方建宝已带来李伟所需的红铜,按照他的要求,工匠们先将红铜制成条状,再用拉丝板拉成铜丝。
铜丝完成后,就要上漆。
李伟又亲手绘制图纸,让木工打造定子外壳,把涂好绝缘漆的铜丝缠绕成定子线圈,接着把准备好的磁石做成适当形状并安装轴。
在轴承处,李伟让工匠制作了双铁环中间套几根圆柱的轴承,虽然不如现代工业产品,但总比没有强。
加上一点油脂润滑。
然后在方建宝幽怨的眼神中拆了他的“三轮车”,把脚蹬和齿轮部件连接到电机轴上。
花了几日工夫完成这第一台人力发电机。
随后李伟去向朱元璋讨了万用表,测量了下电压。
结果发现因人力踩踏速度不稳定,导致电压波动。
接下来就是改进,增加飞轮储存惯性动能稳定转速,加入棘轮防止逆转。
经过一次次计算、测试、修正,总算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电压。
累得满头大汗的李伟站起身,看着这台外形粗糙的发电机,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让他感到满足与自豪!
小时候,家乡刚通电的时候,他便自己摸索着玩电器,虽然被电击过几次,却很快弄懂了其中的道理。
不到十岁,他已经能修理电视机了,这方面的天赋确实不一般。
工匠们望着这位正五品的高官,跟着他忙活了好些天。
尽管不清楚他在做何物,但见他满心欢喜,他们也忍不住跟着开心起来。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李伟完全没有官架子,从不责骂他们,即便做得不够好,最多也只是说几句。
这让工匠们由衷感激,对他有了几分亲近之意。
——
“大人,这东西是不是已经完成了?”
方建宝小心翼翼地询问。
“完成了。\"
李伟长长舒了口气,发电机一造好,电脑和手机就能用了。
电脑倒还好说,手机可是人体的延伸啊!没有电脑和手机的这几个月,可把他愁坏了!
“你得派人好好看守这个东西,千万别让它坏掉。\"
“大人放心,我一定把它看管好!”
“对了,你做的那些电线和插座做好了吗?”
“做好了大人,我这就让人送过来。\"
方建宝让人拿来一个插座,是李伟教他制作的,外壳是木头的,铜线和铜片全靠手工打造,至于绝缘部分,则是用棉纱缠绕而成,在过去也曾使用这种纱包线,电工胶带也是用纱布制成的。
李伟仔细检查一番,确认没问题后,便兴冲冲地去向朱元璋讨要电脑去了。
因为李伟每天都来汇报工作,守门的侍卫早已得到吩咐,不再阻拦他。
来到乾清宫,不见朱元璋,倒是朱标在。
“太子殿下!”
朱标性格随和,李伟甚至连拱手礼都没行,只是随意喊了一声就完事了。
正在处理政务的朱标瞥了他一眼,笑着回应,对于他的失礼行为早已习惯。
朱标是个随性之人,不会因此与他计较。
李伟也不拘束,随便找个凳子坐下等待朱元璋归来。
时间已晚,没过多久朱元璋便退朝回来。
李伟赶紧站起身行礼,朱标为人宽容,对他的失礼并不在意,但朱元璋可没那么好脾气,若他坐着不动,朱元璋说不定真会赏他一顿板子。
“陛下,发电机我已经造出来了,您看,这手机和电脑,能否借我一用,我要去充电。\"
朱元璋听罢心中欢喜,那电脑他也曾使用,只是自从断电之后,屏幕便始终暗沉,无法重现往日的光彩。
李伟曾言,需制出发电机方能让电脑恢复功能。
朱元璋稍作思索,说道:“你将那发电机搬来这里不就行了吗?”
他仍不愿让过多之人见到电脑,至少目前还不行。
李伟微微一怔,苦笑道:“圣上,发电机可不小,分量颇重。\"
“重量有何惧?我朝将士力大无穷!派些人随你一同搬运便是。\"
李伟略一思忖,虽搬运不易,但若圣上执意如此,也只能照办。
于是李伟带着几位体魄健壮的侍卫,前往兵仗局将那沉重的发电机抬至乾清宫。
乾清宫空间宽敞,安置此物并无阻碍。
待侍卫离去,朱元璋与朱标便对发电机投以好奇的目光。
李伟随即忙碌起来,将为便于搬运而拆卸的部件重新组装,费了不少时间才完成。
“圣上,这发电机需人力驱动,是否唤人相助?”李伟问道。
“不必,标儿,你来试试!”
朱元璋自不会再召他人,因不久便要取出电脑使用。
“啊?”朱标一愣,目光转向李伟。
李伟则表示另有事务需处理。
无可奈何之下,朱标在李伟的指导下,踏上踏板开始踩动。
踏板已被李伟改装,装有踏板并配以轴承润滑,倒也不算太过劳累。
“圣上,电脑呢?”
朱元璋将视线从发电机移开,转身入后殿取来背包。
李伟激动地打开背包,取出电脑,连接线路,将插头插入插座。
笔记本电脑立刻有了反应,小小的电源指示灯闪烁起来,李伟兴奋地按下开关,电脑屏幕随之点亮。
朱元璋见电脑果然如李伟所言,在接通电源后再度焕发活力,不禁松了一口气。
另一边,正踩着发电机的朱标看见这块黑色的面板突然亮起,不禁一惊,好奇地探头观看。
刚亮起的电脑屏幕随即发出一声提示音,显示电量耗尽,随后陷入黑暗。
“太子殿下,莫停!”李伟急切呼唤。
“快踩快踩!”朱元璋亦催促数声。
朱标瞥了这二人一眼,瞧你们俩在这摆弄这物件,偏让我在这儿卖力,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朱标虽不敢违逆父皇之命,但也心不甘情不愿地继续使力。
李伟按下开关,电脑屏幕重新亮起。
“让开!”
电脑启动后,李伟正打算查询些资料,却被朱元璋一把推开。
朱元璋对这台机器还未尽兴,那些电影也未看完,当然这是指那些所谓的正经片。
朱元璋手熟地打开文件夹,选中电影播放。
朱标此时正辛苦劳作,忽闻这光屏传来声响,不由又好奇地探头一看,但脚下动作却不停。
“父皇,这是何物?”
朱标疑惑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