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有一言不敢隐瞒。
近日我家店铺生意清淡,幸得贵商会之香皂、肥皂相助,我对李公的经商才华甚为钦佩。
此次登门拜访,除致谢外,还想问是否有机缘与李公交往一二?”
李伟听罢心中一震,他目前尚在起步阶段,若能得到沈家的支持,发展必能一日千里!
想到朱家那边的事情,李伟就没了底气。
没有搞定朱家,这桩生意怎么也稳不住!
思索片刻后,他决定实话实说。
他故作愁眉苦脸地叹了口气,对着身价百亿的沈老板说道:
“沈老板,实话说,昨天皇上刚刚提拔我当了工部侍郎,三品官。\"
沈经听得一头雾水,升官就升官吧,干嘛摆出这么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尽管他不懂“凡尔赛”这个词,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话语背后意思的理解。
沉默片刻后,沈经重新露出笑意:“李大人升官,那是好事,小人在此恭喜了!”
说着,他又递过一张银票表示祝贺。
李伟翻了个白眼,摆摆手。
“你应该清楚,大明律例规定,四品以上的官员不能参与经商。\"
沈经恍然大悟:“原来李大人是担心这个啊?这简单。\"
“哦?你有什么办法?”
李伟惊喜地问。
沈经张了张嘴,却又迟疑起来。
有些事情大家心里都明白,但就是不能挑明。
想了想,他委婉地说道:“李大人,朝中官员经商的并非少数,虽然律例上写得很清楚,但总能找到应对的办法。\"
李伟听完这话,无奈地摇摇头。
别的官员或许可以通过一些隐秘手段钻空子,但他不行。
朱家对他的监视实在太过严密,一旦做了违反规矩的事情,肯定会被发现。
“唉,不行,本官一直遵守法规,绝不会做违法乱纪的事。\"
沈经内心更加钦佩,没料到李大人如此正直。
然而,这样以来,他也无计可施。
律例上明确规定,不仅是官员本人,就连家人亲属也不允许经商,这一点朱家抓得特别严。
这时,李伟灵机一动,提议道:“要不我把明黄商会连同香皂、肥皂的配方一起转让给沈老板?”
沈经一听,立刻激动地说:“李大人真要卖?”
在他看来,明黄商会和香皂的秘方可是摇钱树,谁会笨到主动放弃呢?
李伟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如果能卖个好价钱,这确实是省事又划算的办法。
“只要价钱合适,可以谈。\"
“那李大人开个价?”
“十万贯!”
李伟试探性地报出了一个数字,说实话他觉得自己有点狮子大开口了。
沈经略作沉思,并非觉得明黄商会的估值过高,毕竟每年数万贯的盈利,很快就能回本。
只是他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听闻这商会乃皇上亲赐名号,还与皇家店铺竞争。
李伟身为皇帝近臣,即便行事嚣张,宫内太监也无可奈何。
若换了他来接管,结果就难说了。
沈家虽在朝中有几分人脉,但皆非显赫人物。
若由他负责商会事务,也只能靠巴结权贵,送些好处,才能勉强维持运转。
相较直接收购,他更倾向于与李伟合作。
李伟见沈经神色迟疑,以为定价过高,思索后提议可协商价格。
“并非如此,我只是觉得自己未必能独自做好,不如这样,我愿出资十万贯,占七成股份,李大人依旧持三成。
商会表面上归我打理,日后您只需从旁指点即可,无需亲自出面。\"
李伟眉头微皱,这分明还是想让他参与其中,这买卖显然不够划算。
“罢了,容我再考虑一下。\"
李伟无奈叹息。
“好,不急。\"
——
李伟府邸外,一位正三品官员目送离去的沈经,心中郁结。
沈经似乎无意全面接管商会,而是希望将他留在幕后,显然是看中了他的官职。
可惜啊,若是没有这官职,他也能凭实力闯出一番天地。
这一切都该怪那个朱老头!
……
乾清宫内,朱元璋再次收到李伟递上的辞官奏折。
这是李伟连续第三日递交此类文书,前两天还算客气,比如“偌大大明朝,想去四处看看”之类的话语。
然而今日却不同!
朱元璋展开奏折,只见内容写道:
“总之我不想干了,随你们处置吧,连个官都不做了。\"
“狂徒!竟敢如此放肆,真当我们不敢取你性命不成!”
朱元璋看完震怒,将奏折掷于地上踩了几脚,口中不断咒骂,许久才缓过神来。
平复心情后,朱元璋思索片刻,决定绝不会真的动手。
毕竟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这小子去做,他也曾考虑过严刑逼迫,可又担心对方承受不住选择自尽。
还记得那晚差点就动了手,但这家伙始终嘴硬,一句求饶的话也没说。
事实确实如此,李伟并非无所畏惧,但他若活得太过艰难,恐怕宁可选择死亡。
“传话,叫宋忠过来。\"
朱元璋恢复冷静,朝着门外吩咐道。
小太监听到命令便立即行动,出去寻找宋忠。
当宋忠赶到时,皇帝的情绪已彻底稳定。
“近来那小子没露面吧?”
“回禀陛下,李大人这几日都待在家里,未曾外出。
燕王殿下前去拜访过一次,还有个姓沈的商人也曾登门。\"
宋忠早已习惯皇帝对李伟的不同称谓。
朱棣在探望过李伟后,次日便向父皇讨要人,却被拒绝不说,还挨了一顿训斥,满心疑惑的朱棣觉得父皇似乎不再像以往那样疼爱自己了。
“去把他给我带来,要是不来,就给我绑来!”
“遵命!”
宋忠心中惊疑,不知李伟又犯了什么错惹得龙颜大怒。
这几日,李伟过得相当惬意,除了基本的饮食起居,便是坐在椅子上观看忙碌的人群,尤其喜欢盯着小青。
小青穿着青色布裙,体态婀娜,令人赏心悦目。
在这个没有手机和电脑的时代,看看自家的小美人成了李伟最大的消遣。
偶尔小青回头,两人视线相遇,李伟便会迅速移开目光,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宋忠直接闯入李伟家中,也不通传,来福紧跟其后却不敢阻拦。
李伟惊讶地看着他:“宋忠?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宋忠拱手道:“李大人,陛下宣您入宫觐见。\"
李伟的脸色瞬间阴沉:“不去!”
宋忠尴尬地放下手,劝道:“李大人,圣旨不可违抗,请您随我走一趟。\"
“不去就是不去,你能奈我何?”
“那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宋忠一挥袖,身后亲军立刻上前,将李伟从躺椅上架起。
“你们想做什么?”
李伟挣扎了几下,毫无效果,以他这般瘦弱的身体,根本无法摆脱这些训练有素的亲军。
宋忠没有多言,李伟一路大喊大叫就被带往宫中面圣。
乾清宫内,李伟被人强行架入,他顺势坐下,摆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挥手示意侍卫离开,自顾自处理事务。
李伟斜睨着朱元璋,见对方不开口,他也默不作声,心中暗忖:谁先开口谁吃亏。
片刻后,朱元璋率先开口,指向案几旁堆积如山的奏折说:
“看看吧,全是你被弹劾欺压百姓、与民争利的奏章。
若非我压着,你能这般逍遥?我禁止你经商也是为你好!”
虽摆出为他好的姿态,实则这些奏折不过是朱元璋刚吩咐御史所拟。
李伟心中腹诽几句,略一打量奏折,翻了个白眼。
“陛下何须这般费神,直接革我的职不就好了。\"
朱元璋大怒:“你就非得执迷于经商?难道不知商人多靠投机获利,于国无益?”
李伟反驳:“陛下此言差矣,我发明了肥皂,怎能算不事生产?”
“呵,肥皂是你亲手做的?分明是你雇人代劳,你不过坐享其成罢了。\"
“依陛下的逻辑,打仗靠士兵,功却归将军;治国由官员,陛下岂非也坐享其成?”
“放肆!竟敢与朕相比!”
“事实如此。\"
朱元璋冷笑道,他也并非完全轻视商人,只是厌恶那些不择手段的奸商。
“我养着你,赏赐宅邸,你为何还要聚敛钱财?”
李伟无奈叹息:“职位能撤,宅邸能收,一句话便能剥夺一切,我还是觉得靠自己挣来的更稳妥。\"
“哼,你以为你的财富我不能一句话尽数没收?”
李伟震惊,确实在理,皇帝若蛮横,的确能随意抄家,这是朱元璋的拿手好戏。
思索片刻,李伟说:“陛下欲让我研制后世之物,需投入大量资金,这得靠经商支撑研发,促进科技进步。\"
“此事无需你担忧,我会提供工匠与原料,你只管动手便是。\"
李伟嗤笑:“陛下听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吗?”
“何意?”
“锦衣玉食者,非织布之人所得,这成果是你我共有,归谁呢?我是否有权利分享?”朱元璋眯着眼睛说道,“你是不是怕我过河拆桥?放心,只要干得好,自会有重赏!”
李伟冷笑道:“重赏是万金吗?”
朱元璋脸上微红,硬着头皮道:“十贯已算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