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实则非朕所愿,但他实在令人恼火,朕一时冲动便教训了他一番。\"朱元璋尴尬一笑,边说边模仿挥拳的动作。
马皇后叹息:\"陛下需适可而止,否则将来谁还敢为您效命?如今朝廷诸多职位空缺,皆因您过于严苛所致。\"
“不是,这小子特别。\"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挨着马皇后坐下,马皇后稍作挪动,见她并无怒意,他又笑了两声接着说道:“那些读书人嘴上说不愿为官,实际上还不是争先恐后地往朝廷里挤,只是少数几个装清高的不来,我们也懒得理他们。\"
朱元璋边说边坐定,马皇后微微偏头,他接着道:“可这小子不同,我们给他升官、封爵,他也没见多兴奋,唯一的毛病就是有点爱财,不过倒是有底线,从不做贪腐的事。\"
“这很好啊,不爱权势,爱财也有规矩,关键是还不像有些人那样好色。\"
马皇后特意瞄了朱元璋一眼,他立刻意识到话头偏离,皱眉不满道:“这正说着正事呢,怎么扯到这上了?真是的!哪个男人不好色?”
马皇后轻哼一声。
停顿片刻后,她眉头微蹙,忧虑道:“那个李伟,这么大年纪了也不娶妻,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这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马皇后不敢大意。
朱元璋也是一怔,但随即摇头:“不会不会,你知道的,那小子整天嚷嚷着要教坊司,我瞧他也就是个好色之徒罢了!”
马皇后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但朱元璋说完后,心里却又开始疑惑起来。
细细一想,这小子现在有钱有势,已经过了大半年,却连个妻妾都不纳,连自家丫头都没碰过,确实有些蹊跷。
想到这里,他也忍不住嘀咕起来。
“那你这次准备怎么办?真要对他动手?”马皇后回到了正题。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你也明白,我们杀胡惟庸是为了废除宰相制度,费了好大劲才完成,现在又出现了内阁,如果让他真的把我们的旨意驳回,那内阁的权力就太大了,可能会变成无相之相。\"
他的眼神锐利,继续说道:“所以这次我们必须严惩他,顺便削减一下内阁的权力!”
马皇后听完没再说什么,只要朱元璋是理智决策,她一般都会支持,除非他太过固执时才会劝阻。
“但如果道同真的是被冤枉的呢?”
马皇后有些担忧地说。
朱元璋立即挥手,语气笃定地说:“绝无可能。
朱亮祖再如何胡闹,我也相信他还不至于拿这种事来欺骗于我。\"
事实上,朱亮祖之前已犯下不少过错,朱元璋也曾对他进行过惩罚。
对于这类武将,只要不触犯根本利益,朱元璋暂时并无将其罢免之意。
马皇后轻轻点头,见他已然完全恢复平静,便不再担忧,直接催促道:“既然你主意已定,那就去做吧,没事的话就赶紧走,我要休息了。\"
“嗯,好好,那我们就先行告退,贤妹早些安歇。\"
朱元璋带着笑意起身,缓缓退出,随后急急忙忙地去找别的妃嫔了。
第二天,李伟因屁股受伤,沐英暂且放过他,他就待在家中养伤,不去上朝。
通常情况下,官员被打后仍需履职,李伟的行为无疑是在旷工。
然而,暂时无人对此过问,因为朝廷此刻正为他的事情争论得不可开交。
“陛下,李侍郎直言敢谏,实属忠诚之举,虽有逾矩,却情有可原,请陛下从轻发落。\"
韩宜可站出来慷慨陈词。
“陛下,李大人所为虽然鲁莽,但出发点是好的,还望陛下给予宽容。\"
薛祥随之附议。
“陛下,臣以为韩大人与薛尚书之言甚是。
李侍郎虽越权行事,但他所言亦合乎道理。
若仅凭永嘉侯一面之词便将其处死,实在欠妥。\"
新任吏部尚书阮畯出言道。
紧接着,众多御史乃至赵本、张宗艺等人也纷纷为李伟辩护。
朱元璋目光如炬地看着这些大臣,将他们脸上的表情、话语中的含义,以及内心的盘算看得一清二楚。
其中有人确实是真心想帮助李伟,比如韩宜可、薛祥以及几位御史。
但更多的人则是别有用心。
李伟的鲁莽行为,让他们看到了再次插手相权的机会。
虽然这次阻挠圣旨的是李伟这位“奸臣”,但这无关紧要,毕竟李伟同样属于文官体系。
一旦他成功,其他人便可效仿。
朱元璋早已洞察这一切,因此今日上朝便要罢免李伟的职务,而且内阁成员也将重新洗牌,吴伯宗也因此被降为翰林检讨。
然而,当群臣得知李伟的所作所为后,却一致表示反对,其意图昭然若揭。
所以朱元璋无论如何都要将李伟撤职,否则日后内阁势必难以控制!
\"李伟独断专行,竟敢违抗圣旨,我们未将其处死已属格外宽容!\"
朱元璋语气冰冷,目光如刀,扫视着满堂官员。
\"陛下若有过错,作为臣子自应直言规劝,李大人此举并无差错!\"
众人见皇帝震怒,皆畏缩不前,唯独韩宜可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毫无畏惧!
\"你说朕有过?子不言父过,你身为臣属,竟敢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朕?\"
\"君有过而不言,此为愚忠,臣不敢沉默!\"
\"大胆!朕看你也和那个无赖一样,都该好好教训!来人,将他拖出去,杖责二十!\"
朱元璋怒不可遏,其实他也明白韩宜可所言句句属实,但如今争的是权力而非是非,只怪韩宜可太固执不懂变通,他只能强硬到底!
韩宜可被拖走后,朱元璋不容群臣置喙,立刻下令剥夺李伟的一切官职,并削去他的爵位!
早朝散后,朱元璋回到内殿,眉头深锁。
李伟这一招使得巧妙,反倒让自己在群臣中的形象大为改观,从一个奸佞小人摇身一变成为敢于直谏的忠臣。
想想自己费尽心思想救他,没想到他竟因祸得福,不仅洗脱嫌疑,还成了皇权的对立面,这令朱元璋难以容忍!
来回踱步间,一个周密的计策渐渐浮现在脑海中。
其实要让李伟归附自己也不难,只需等明年小公主出嫁,将他封为驸马,身份地位决定了立场,他自然会站在皇权这边。
不过在此之前,还得先对他有所安排,让他吃点苦头!
朱元璋停下脚步,皱眉落座,陷入沉思。
这次他不仅罢免了李伟所有官职,连伯爵爵位都革除,虽然没杀他,但这样的惩处已足够警告其他文臣。
然而这样一来,李伟岂不是无所事事?这怎么行?
想到这里,他气不打一处来,不行,还是要给他找点事情做。
咦,他不是一直想去教坊司吗?不如就让他去教坊司?
想起昨日与马皇后交谈时的片段,朱元璋突然冒出这个荒唐的想法!
不过细想之下,似乎确有道理,对于文臣而言,教坊司是个人人避之不及的地方,将李伟贬至此地也算是种惩罚!
恰巧也能考验一下这小子。
常言道,君子爱美却不失德,不应做不该为之事,更不可胡作非为,若此子能如此,则算他通过了。
虽说是考验,但绝不能让他真做出什么事端,得派人盯紧了,一旦他胆敢越界,咱们就废了他。
朱元璋心中暗自思忖。
主意已定,朱元璋向身旁侍立的徐寿招了招手:“传朕的旨意,将那李伟贬为教坊司使,同时召毛骧前来。\"
“遵旨,臣这就去办。\"
徐寿弯腰领命,疾步而去。
不久后,毛骧快步入内。
“叩见陛下!”
朱元璋微微点头:“嗯,有些事要你去办,听好了……”
他将自己的后续安排详述一番,除却让他密切留意李伟外,还有其他几项部署。
毛骧听罢,心中暗凛,为了这李伟,陛下竟如此用心良苦!
李伟仍在家中休养,而朱元璋早已为他铺设了一条意想不到的路。
卡文,正在查阅资料,稍后再续。
(本章到此结束)
------------
徐寿派的传旨太监带着贬谪李伟的旨意赶往李伟府上,毛骧也在朱元璋的指示下悄然展开行动。
另一道赐死道同的旨意也由使臣携带离开京城。
一切按朱元璋的规划推进,只是有些未曾料及的变故即将浮现。
李伟此刻正躺在床榻上疗伤,小青在一旁服侍,时而递水果,时而奉茶,这样的待遇是李伟从未经历过的,即便挨了这一顿伤,也算值了。
“老爷,宫里来的天使带着陛下的旨意到了。\"
李伟正悠然之际,小月进屋禀报。
“天使?哈,没有鸡巴还能叫天使,真是搞笑。\"
李伟嘴里嚼着水果,动作一顿,低声嘀咕,这里的天使指的是太监,并非天界仙女。
“??”
小月不明所以,疑惑不解。
“好了好了,你让他进来吧,我身子不便,劳烦陛下体谅。\"
李伟大大咧咧地说道。
小月愣愣地看着他,迟疑道:“老爷,这……不太妥当吧,这是圣旨呢。\"
“无妨,去吧去吧。\"
反正之前他已将圣旨退回,这东西不过如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