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有伦躬身行礼道。
\"臣蓝玉,叩见陛下,愿陛下龙体康健、万寿无疆!”
“臣常茂,叩见陛下,愿陛下福泽深厚、万岁万岁万万岁!”
蓝玉、常茂二人郑重跪拜,高声呼喊。
听到他们的声音,朱元璋放下毛笔缓缓抬头。
轻描淡写地开口道:
“平身吧。”
“臣蓝玉,谢陛下!”
“臣常茂,谢陛下!”
两人再度磕头后起身。
朱元璋先未理会他们,转向郑有伦说道:
“郑有伦,退下吧。”
“遵命,陛下。”
郑有伦默不作声地退出殿外。
至殿门口,他示意值岗的太监、宫女和侍卫离去。
待众人离开后,红衣银发的郑有伦静立于武英殿门前,守候在此。
殿内,朱元璋背手踱步,走至蓝玉、常玉面前。
\"蓝玉。”
“臣在!”
蓝玉迅速拱手施礼。
\"朕有事相托于你。”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
蓝玉心头一震,随即大声回应:
“请陛下差遣,臣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呵,并非如此严重之事。”
朱元璋微笑摇头。
\"朱英日前提出想要率领他的护卫队随海师出征朝鲜,朕起初并不同意。
可那小子口才了得,终将说服朕成行。”
“英公子年纪轻轻即志存高远!”
蓝玉恭维称道。
一边垂手而立的常茂闻言,朱英?英公子?应是自己那位身为皇长孙的外甥吧。
\"这小子确实踌躇满志,满面自信地道出什么天命在握,真让人忍俊不禁。”
朱元璋笑叹。
蓝玉、常茂心中先是一震,继而是满心欢喜。
朱英对朱元璋这位皇帝提及掌控天命的言语,竟未受惩处,反而让朱元璋付之一笑,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朱英何其钟爱。
\"然而朕还是有些忧虑,毕竟老矣,总是牵挂后人。”
“哪里,陛下正值盛年!臣听闻去年还有一妃嫔诞下公主,哈哈哈!”
蓝玉打趣地说。
\"罢了,终究是老啦……”
朱元璋挥挥手作罢。
\"所以,朕打算派你和常茂去朱英身边,专门保护他。
唯有你们二人前往,朕才可安心。”
蓝玉与常茂闻之,顿时睁大双眼,接着一齐单膝跪地,低头拱手高声道:
“臣蓝玉定当竭力守护公子周全,决不辜负陛下所托!”
“臣常茂定当竭力守护公子周全,决不辜负陛下所托!”
见二人目光中的坚定,朱元璋轻点了点头。
\"朕信得过你们,起来吧。”
“是,谢陛下隆恩。”
二人遂从地上站起。
\"这般决定,数日后你带常茂至他院中,他也算认识了你。
到时若他问及此事,就告知他,是朕派遣你们随侍左右的。”
朱元璋说道。
\"是,臣遵命!”
蓝玉拱手应道。
\"嗯,如此便好。
你们先退下准备,过了这几日就去赴任。”
“是,臣蓝玉告退!”
“臣常茂告退!”
二人躬身行礼,缓缓倒退离去。
而朱元璋径直转向殿内的鎏金龙椅而去。
就在蓝玉等人即将跨过殿门转身离开之际,殿内忽然传来朱元璋冷声嘱咐的话语。
\"还有一事要提醒你们,倘若朱英有个什么差池,哪怕是掉了根头发,呵呵……后果,你们该知道。”
一听这话,蓝玉二人当即惊恐万分,额头迅速布满冷汗。
正想转回向朱元璋下跪表态,朱元璋声音再度响起。
\"不必再跪,再多的仪式也不如将任务完成得好,去吧。
朕于武英殿之中会盯着此事的进展。”
蓝玉两人互相看看,继而弯腰退出了武英殿。
一路上心神不定,直到彻底走出武英殿。
\"呼!”
常茂长长舒了一口气。
\"舅父把我吓死了,陛下刚才是说'朕’呀,我本以为自己性命难保。”
常茂后怕不已地说道。
\"看你这没出息的熊样。”
蓝玉斜睨一眼,不屑说道。
不过事实上,他内心也惶恐无比。
很快时间来到了洪武十五年的冬季十月初五。
江水奔腾依旧向东流入大海,天际之上,鹅毛般的大雪再次漫天飘舞,整个岸边都银装素裹,白茫茫成了一片海。
一声令下,一位将官手中旗杆挥动,身旁列队的士兵们立即行动起来,他们手持着新研发出来的火器进行发射。
伴随着连串巨大的爆响,战场上弥漫开浓浓的硝烟,前排士兵发射完毕立刻后撤,后排即刻补上。
而在不远处的山丘上,朱元璋、朱英、蓝玉以及常茂正伫立其上远观此景。
朱元璋双手背负身后,仔细观察着那成群结队交替前进的持火器士兵们。
他曾在战场纵横多年,在尚未统一中原对抗蒙元铁骑的时候就已经用过这些利器,因此对这种火器的性能颇为熟悉,并且深知它的重要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制造水平有限的这类火器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击发不稳定、准确度低以及随时有炸膛的危险。
因而从前它们虽有用场但并不广泛。
可是今日在见到朱英所率领的这三千兵马手中的火器之后,朱元璋的思维发生了剧烈变化。
三千件火器几乎一次性全部测试击发完毕,经过粗略统计下来也就仅仅只有两百件左右未成功点火,总体成功率已然高达六成七。
即便不说精准打击如何,如此数量的火器同时射击足以摧毁大片敌军。
在诸多考量中,炸膛率无疑是重中之重。
朱英所部的三千火枪,毫无炸膛状况,这一点让人震撼。
以往,朱元璋军队中的火器,十支里竟有一支可能炸膛,危险系数极高。
但如今,朱英部下的三千武器竟能安然无恙,未曾有一支出问题。
这情形使得朱元璋陷入了沉思:要是这样的神兵利器装备了大明的精锐部队,那会是怎样一种所向披靡的局面?
三千士兵演示完毕后,各自开始对随身火枪进行保养修整。
待众人行动告一段落,朱元璋缓缓回头看向朱英,他面色平淡却藏着不平静的情绪。
\"英小子,难道你就没什么想跟咱倾诉几句的?”
朱英自然是读懂了其中意味,偏头笑着回应:“你想要?”
语气轻飘却暗含深意。
这一句话直接把朱元璋给堵住了,心里觉得此话别有滋味难言喻,“要!不过嘛,这事很容易解决,你拿钱来就成。”
朱元璋被此言触动嘴角抽搐了一下,颇感无奈地说:“你也好意思朝咱要钱?之前给你配备的三千将士,咱可曾向你索取分毫?”
听到这里,朱英微微颔首回答:“这钱不是早就付了吗?我给了你一千万两银子呢,怎么能说我没给钱?”
“你!”
朱元璋气愤地指着朱英似要发作。
朱英梗着脖子理直气壮地说:“我说的都是实话。”
随后继续追问:“好吧好吧,那你就是希望咱俩把账算清楚呗?行呀,请讲,这些火器要多少银子吧。”
看着朱英低头认真计算的样子,朱元璋气得差点七窍生烟胸腔起伏不停:“真是岂有此理,咱可是你的皇爷爷,没有咱哪来的你这混小子?还跟咱计较这笔帐?好得很啊,以后多出来的那些都给咱吐出来!”
一边的蓝玉和常茂见到这般景象,恭敬侍立一旁大气不敢出,心中百感交集。
这世上怕也就只有朱英敢这般公开找朱元璋要钱吧。
而且朱元璋也只有忍气吞声任他报价了,瞧瞧这情形真是长见识了!
过了不多久,朱英抬起头来望向朱元璋:“这样吧,老朱头你不如几天后再请我吃顿饭怎么样?”
话音落下,原本料定朱英要漫天要价的朱元璋、蓝玉和常茂全然怔住了。
\"你说啥?”
朱元璋一时半会儿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