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猛然惊醒,忙回过神来,却发现父亲的脸黑得能滴出墨汁。
心中突生警兆,支吾道:\"父皇唤儿臣何事?\"
谁知回应他的只是冷哼一声。
冷汗立刻浸透了后背,不敢多言,只能硬挺着站定。
终于,就在朱标快忍不住要问个所以然时,朱元璋率先发话:\"你看吴良他们的话可有什么道理?\"
朱标愣了一秒,心内暗叹:终究是躲不过的。
不如直接说实情。
\"回禀父皇,儿臣以为吴尚书之言极是!\"
此言一出,跪在下方的吴良诸人纷纷展露喜意,果然太子仁德名不虚传,之前不过是没听见罢了。
朱元璋盯着儿子的表情,似乎也在思索什么。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儿着实超乎想象——
\"既然爱卿觉得合理,那这事就如此决定吧!\"
这话如惊雷般震住了朱标:\"老头子今天怎么如此反常?莫不是认错啦?\"
众臣更是交口称赞:还是太子厉害,轻而易举就说服陛下改主意。
可这些眼神落在朱标眼中反倒更加怪异起来:不对不对,自己的爹什么时候变这么容易说服了?
念头还没转完,只听又唤到一个名字:\"郑有伦!\"
对方赶紧俯首应声:\"奴才在!\"
随着一声\"宣旨\",郑公公取出一份圣旨高声诵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此次大明天策侯率军出征,在对高丽之战中立下卓绝功勋。
他先取王旗破城,一举占据开京城,并俘获敌国上下数以千计的人;接着又马不停蹄向北急行,相继击溃敌方精锐十万及北元主力十万人马。
短短几天之间,便歼灭敌众十余万,还擒获三万降卒。
其用兵之道堪称雷霆之势,简直如同汉代卫霍再临!
我本为平民崛起于乱世之中,立志开创万世清明。
如今天策侯少年豪迈,年仅十七便领军覆灭邻国彰显我国威仪…”
此等罕见英才,出自苍天垂怜,我大明理应褒奖,孤,亦当重赏!
今敕封天策侯朱英为天策上将,加封一字并肩王。
今后无论寡人或皇太子驾下,皆以天策上将位阶最尊。
若有人胆敢无礼轻慢,便是冒犯朕意。
惹得天子震怒,必将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诸位臣工听真,务须敬重有加、悉心效仿。
洪武十六年春三月十日,特此钦定!
圣旨宣毕,郑有伦谨慎地收回诏书,悄无声息地退回鎏金龙椅之后。
众人听闻这前所未闻的圣谕内容后,皆如雷击石化,愣在当地不知所措。
朱标站在御座之侧,看着面色沉凝的父亲,唯有苦笑。
果然不出所料,吴良他们想得太简单了,陛下怎可能如此轻易放过这件事。
看来早前所谓“待天策侯凯旋归来时,百官列队迎接”
之言,纯粹是在为此番任命铺垫。
陛下城府果然深不可测。
「你们都聋了吗?朕的话充耳未闻?」朱元璋环视群臣,见文武百官依然呆立原地毫无反应,声音骤然冰冷。
吴良闻言,陡然惊醒。
抬头望去,只见朱元璋高坐于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面容威严冷峻、气势迫人。
他心一横,暗暗思忖:此时不开口,更待何时?
随即重重叩首,力度之猛烈,瞬间血染额角。
「吾皇万岁!」他悲声道。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淡淡吩咐:「不必多言,即刻谢恩便是。
」
话中意味昭然若揭。
众人都明白,这是皇帝最后一次宽容提醒。
此刻若是明智选择闭嘴谢恩,自是无虞;反之若是执迷不悟执意辩驳——呵呵,那么需要闭嘴的人恐怕只有尸体了。
吴良虽心中骇然,却仍咬牙道:「臣吴良恳求死谏!」
随即再度狠狠叩头,满面鲜血淋漓。
然而他的眼神依旧坚定不移。
「陛下,恕老臣直言……朱英虽说贵为天潢贵胄,却终究血缘不纯。
且即便真的是陛下亲生嫡长子,此等爵位亦断不可轻易赐予。
此举实乃开大明不良先例,埋下了无穷祸根。
臣为江山社稷,为万千黎庶考虑,绝不能同意陛下公开颁发这份诏书!
老臣不过行将就木之人,生死无足轻重。
若陛下执意如此,唯有以死相争!」
话语方落,竟猛然起身,朝十二阶御道猛撞而去。
这一动作迅捷凌厉,丝毫不像年迈老者所为。
周围的大臣将军们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拦住。
朱元璋看着眼前闹剧般的场面,神情愈发阴郁恼怒。
而一旁观察局势发展的朱标则暗叫不妙,正准备出声调解。
可朱元璋已然站起,俯瞰下方挣扎呼叫的吴良,双眸燃起凛凛杀意。
「既然想死?好,那朕就成全你!来人,将吴良押入诏狱!」
羽林卫应声而动,几个虎背熊腰的兵士迅速上前,强行将这位忠直老臣拖曳而去。
吴良一边奋力挣扎,一边嚎啕呼喊:「放开老夫!让老夫自行赴死……陛下三思啊!」
朱元璋对此嗤之以鼻,冷笑一声转过目光。
「哼,冥顽不灵的老匹夫!」随即扫向在场的众多官员。
语气森寒道:
“朕已经说得很清楚,今日的决定绝不改变!任何在朕面前絮絮叨叨的人,一律送诏狱治罪!”
话音刚落,朱元璋便冷冷地甩袖转身,迈步走进了奉天殿。
底下的众臣只见他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大殿门口。
大家愣愣地看着皇帝离开,回过神来后,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站在龙椅旁的朱标身上。
一时间,武将勋贵还算镇定,可文官这边却如同炸开了锅一般涌向太子。
\"殿下,这该如何是好?”
“吴尚书一片忠心,您一定要救他啊!诏狱可不是善地啊!”
“殿下明鉴,封赏天策侯我们都能理解,但直接晋封天策上将、一字并肩王……这实在是过于荒唐!十七岁的年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势滔天,实在让人忧心!”
“没错啊,太子殿下,求您务必劝阻陛下,这样的权力交给如此年少之人,日后必定后患无穷!”
……
被围在中央,朱标只觉得头都要炸开。
那些大臣毫无分寸,明明他已经面露怒意,青筋暴露,眉头紧皱,他们仍然滔滔不绝。
终于,他压抑不住内心的火气,猛地一声怒喝:“够了!”
震耳欲聋的声音让所有人都愣住了一瞬间。
朱标冷着脸,沉声开口:
“此事自有我决断!不要再在我和父皇耳边吵闹!莫怪我事先警告过诸位,要是将来再有人因此入诏狱,我自会装作视而不见!”
此言一出,立即有官员想开口辩解:“殿下,这……”
见状,更多的人准备一起上前理论。
朱标眼疾手快,立刻再次厉声吼道:“全都闭嘴!”
众人瞬间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