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竞最近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他在想尽一切办法来放松自己,司马婉儿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如果说杨竞的压力还有方式排解,但是林丹汗的压力简直要比泰山都要大了,他不知道为什么本来大好的局面,怎么就突然间变成了这个模样。
本来林丹汗本部麾下有10万骑兵,这次在大梁折损了7万,只剩下3万多骑兵;左贤王蒙力哈本部有5万,这次折损了2万余,也剩下了近3万骑兵。
你有3万骑兵,我也有3万骑兵,那我为什么还叫你大汗?我自己也可以叫大汗啊。所以林丹汗从大梁败退之后,多次召蒙力哈来议事,蒙力哈都没有来。
林丹汗无奈之下,只能在自己的帐篷里借酒消愁,对于政务,也有些荒废了。但是随着大梁军队的不断推进,不断有逃难的突厥族人前来报信,林丹汗也不得不正视这个事实了。
“来人,全族能上马的跟本汗走,本汗要杀了那帮南蛮”林丹汗真的是怒了,一摔酒杯说道。
破船还有三分钉呢,林丹汗虽然主力折损,但是振臂一呼,又筹集了8万骑兵,当然了,这八万骑兵老幼都有,真正精锐的也就是林丹汗原来留守的那3万兵。
但不管怎么说,8万骑兵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林丹汗花了5天时间,才把部队集结好。
这个时候,李奇的推进速度也慢了下来,倒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随着推进的距离越来越远,遇见的突厥部落也越来越多。
大梁军队是杀疯了,这么多年的新仇旧恨,梁族和突厥人之间早就是血海深仇了。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根本就没多余的话,只有杀而已。
突厥人除了向林丹汗求援,还自发的组织抵抗。该说不说,自发的组织抵抗还真给大梁军队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但是麻烦不大,大梁的军队还是在屠杀、破坏中缓慢前进。
这个时候,大梁军队已经杀了将近6万突厥人了,有些士兵手中的马刀都要砍钝了。有些年轻的士兵心里承受不住,都有些不敢挥刀了。
每当出现这种情况,就有大梁的军官站出来,给士兵们讲述突厥人对大梁百姓犯下的罪行,激起了士兵们的仇恨,然后屠杀继续。
诸位看官,民族之间的斗争,其实是你死我活的。即使你有绝对的实力,但是留下的火种,就是后世子孙灾难的祸根。君不见五胡乱华乎?
当一个王朝处于鼎盛时期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对外扩张,打下尽可能大的地盘,这样待民族衰落的时候,才可以不断的放弃边疆,保住核心区。
钱这东西,不当军费、就得当赔款;人命这种东西,不填战壕,就得填万人坑,自古使然。
所以,千万不要假仁假义,要么真能行王道,世界大同。要么,趁着兵强马壮,直接干吧,别留遗憾。
当林丹汗组织起来的8万大军南下的时候,李奇也已经收缩部队,以天雄军为前锋,准备和林丹汗兵车相会。
李奇的战前动员十分简单,“弟兄们,咱们有10万人,对面有8万人。哪怕咱们一个换一个,也能把突厥人消耗光。我们全部死了,朝廷还会再派大军,咱们就是耗,也要耗死突厥人,不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憾”
“以命换命”大梁士兵嗷嗷叫的往前冲。
杨竞并不知道草原上的实时战况,他和司马婉儿玩了特殊的游戏后,整个精神都放松了很多。他揉着身上被打疼的部分,对司马婉儿说道,“去传旨,朕要去铁山县巡视。”
“请问陛下,何时启程?何人随行?走水路还是陆路?”司马婉儿立即说道。其实司马婉儿也累的够呛,既怕伤了杨竞,又得让杨竞尽兴,尺度拿捏特别困难。
“明日启程,走水路,就在柳河行宫的码头登船。随行人员吗?”杨竞想了想,“兵部尚书宋武、对外情报司指挥使何知远、你也去。狄英带100名羽林郎护卫”
从襄平城到铁山县,有水路和陆路两条路线。陆路就是沿着官道,从襄平城出发、经过安山县、海州县、盖州县、到达铁山县,全程550里。
水路的话,杨竞是从柳河行宫的御用码头上船,经过柳河、衍水、辽水到达渤海,沿着渤海海岸线到达铁山县。
杨竞不想坐马车了,所以选择了乘坐御舟。兵部尚书宋武和对外情报司指挥使何知远则是从襄平城赶到柳河行宫上船。
杨竞的船队由10艘船组成。当中得肯定是杨竞的御舟了。御舟前后各有两艘船,每艘船上有50名羽林郎。然后是大臣们的乘坐船,拉后勤补给的两艘船,杨竞的马车就在其中一艘船上。再前后还各有大辽水师的两艘小型炮舰。
这4艘炮舰常驻襄平城西码头,是杨竞水上出行的护卫。
“告诉宋武和何知远,先不用觐见了,到铁山县再说”杨竞躺在船舱里的床上,对狄英说道。
狄英点头出去传旨去了,司马婉儿关上船舱门,走到杨竞的床前,关心的问,“陛下,身上的伤无碍吧?”
“无妨”杨竞笑道,“疼痛让人感到清醒”
“臣粗通医术,给陛下看看”司马婉儿给杨竞翻个身,检查道。杨竞这伤,的确不能让太医看,也没有太医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