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上的阿济格哈哈大笑,笑声中却满是凄凉:“我大清只有战死的王爷,哪有投降的道理。朱全,若不是你们手中火器厉害,能一日攻破我城?”
说罢,阿济格猛地举起火把。
火把落下,泼了火油的城楼,瞬间燃起冲天大火。
阿济格站在烈焰中,身形渐渐被火舌吞噬,却始终挺直腰杆,直到化作一根焦黑的立柱。
朱全沉默良久,摘下头盔,向这位宁死不降的敌将致意。
“传令全军,肃清残敌,休整三日。”
他转身对副将道,“三日后,兵发盛京。”
······
“陛下,皇太极遣使求见。”
昨日,朱由检和洪承畴率军和朱全会合,此刻正在商议攻打盛京的战术。
与朱全对视一眼,洪承畴笑道:“皇太极怂了,这是来求和?”
朱由检冷笑一声:“来得正好。宣!”
不多时,一名身着满清官服的中年男子被带进来。
他面色苍白,额角渗着冷汗,却强自镇定地行了一礼:“外臣礼部侍郎富察·明安,叩见大明皇帝陛下。”
朱由检俯视着他,一言不发。
沉默像无形的重压,让明安的双膝开始微微颤抖。
终于,明安承受不住这压力,开口道:“我主愿废除大清国号,去帝号称王,赔偿大明一切损失,永为藩属······”
“够了!”
朱由检冷冷打断,“回去告诉皇太极,朕只接受他率众出城,跪地投降。除此之外,别无他路。今日天黑之前不开城投降,明早朕就用地狱之火洗净盛京!”
明安抬起头,还想再说什么,却见朱由检挥挥手,几个亲兵上前示意。
他只好转身离开。
······
盛京皇宫,崇政殿内。
皇太极背对殿门,望着墙上那幅辽东地图。
殿内跪着十几名文武大臣,无人敢出声。
“都听见了?”
皇太极突然开口,声音嘶哑,“崇祯要朕跪地投降,否则就要血洗盛京。”
多铎猛地抬头:“皇上!臣愿率军死战,绝不投降。”
皇太极缓缓转身,脸色灰暗,眼中却燃烧着一种奇异的光芒:“传朕旨意:盛京男子,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下,全部征召入伍。各家各户,铁器尽数上缴,打造兵器······”
大臣们面面相觑。
范文程小心翼翼道:“皇上,如此一来,城中恐生恐慌。”
“恐慌?”
皇太极突然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癫狂,“城破之日,玉石俱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
他猛地一拍桌案,“朕要亲自守城,与盛京同在。命令城外的鳌拜、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镶黄旗和汉军八旗全力与敌周旋。若能守住盛京,朕不吝封王拜相!都退下准备吧。”
众臣退下,多铎却独自留下。
多铎突然跪地道:“臣弟恳请皇上今夜秘密北行,移驾赫图阿拉,保存实力。”
皇太极瞪大眼睛:“你要朕弃城?”
“不是弃城,是留得青山。”
多铎恳切道,“当年阿玛以十三副铠甲起兵,您活着,大清就亡不了!去赫图阿拉,借太祖遗泽,东山再起!臣誓死守城,为皇上争取时间!”
皇太极思虑良久,微微点头:“十一弟,盛京的一切都拜托你了,八哥在赫图阿拉等你捷报。”
说着他深深一躬。
“皇上,臣誓死守卫盛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多铎以头叩地,痛哭涕零。
······
清军炮兵阵地上,六十六门红衣大炮呈新月形排列,炮手们正在搬运炮弹。
他们自认为隐蔽,其实早被明军侦察兵发现。
明军第一、第三榴弹炮群,按坐标准备火力覆盖。
寅时三刻,东方刚泛起鱼肚白。
清军炮营把总赵柱正督促士兵,突然听见空中传来诡异的尖啸声。
他抬头望去,数百个黑点正划破晨雾从天而降。
“炮袭······”
“轰!轰!轰······”
数百枚榴弹如暴雨般倾泻而下。
铸铁炮管被炸得扭曲变形,火药桶的殉爆将整片阵地变成火海。
一个浑身是火的炮手惨叫着跑出几步,随即被冲击波撕成碎片。
炮火覆盖了清军炮兵阵地所有范围,持续了一盏茶工夫,红夷大炮全部被摧毁。
明军观测塔上,朱全放下望远镜:“敌炮营已清除。传令步兵营,按计划推进。”
······
鳌拜按着腰刀站在土坡上,铁甲上凝结的露水顺着甲叶滴落。
他眯眼看着推进的明军步兵。
身后跟着车营,铁车上架着的就是清军畏惧万分的连射火铳。
“恭顺王,你的汉军正红旗骑兵先冲锋,随后是怀顺王、智顺王。”
鳌拜的声音像钝刀刮骨,“此战关乎大清国祚,只许胜不许败,谁敢败退,全旗皆斩!”
“末将领命!”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抱拳,铁护腕撞出清脆的声响。
三人虽知道鳌拜拿他们当柴火烧,却无可奈何。
他们是明朝叛将,如今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汉骑正红旗的勇士们,此战只有进,没有退,本王率火铳队督战,但有后退者,全部射杀!”
孔有德令旗一挥,一万汉军正红旗骑兵呼啸而出,大地开始震颤。
清骑把阵型拉得很开,当进入步枪射程后,步兵开始自由射击。
数千枪声连成一片,弹壳如金雨般抛洒。
冲在最前的骑兵像撞上无形墙壁,数十匹战马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滑行,把血淋淋的骑手甩出十余丈远。
“掷弹筒,放!”
炮弹尖啸声划破天际,数十炮弹呈扇形泼洒而下。
战马的悲鸣与人的惨叫混成一片,但冲锋速度丝毫未减。
“哒哒哒哒哒······”
马克沁机枪开始嘶吼。
水冷套筒腾起白雾,弹壳在铁车下方堆成黄铜小山。
正面冲锋的骑兵队列像被巨镰收割的麦子,成片倒下。
“怀顺王,该你了。”
战场的残酷在鳌拜的预料之内,但为了冲击明军,他不得不及时添油。
“末将遵命!”
耿仲明下令,一万汉军正黄旗骑兵及时补充进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