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清远闻言爽朗一笑:“牛棚不是什么好地方,他们能走,我打心眼里高兴。”
“你也别惦记我们,现在日子跟村里普通人家差不多,能吃饱穿暖就知足了。还得谢谢你们一家这一年来照应。”
看着老人平静的神情,宋嘉肯定地说:“您放心,很快您一家也能离开这里了。”
宋嘉有预感,孔家人在牛棚的日子也不会很长了。
既然京城的局势已经开始松动,那些曾经为孔家奔走的老部下们,现在肯定也在活动关系。
这个预感很快应验。
一个月后,又一辆小轿车开进了上河村,接走了孔家老少。
依旧走的很匆忙。
幸好在这之前,宋嘉已经悄悄把孔家送的那个紫罗兰玉镯塞回给了他们,还在木盒里放了两百块钱。
她没有多余的全国粮票就没给,之前的都给了爸妈。
不过想来孔家回京后,应该会有旧部照应,倒也不用太担心。
前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原本住得满满当当的牛棚突然就空了。
现在是猫冬的时候,村里人很少出门,对牛棚突然空了的事倒也没怎么议论。
就算有人知道了,大多数人也不觉得有什么。
这一年来跟着种草药,村里人对牛棚里的人早就不像从前那样避之不及了,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宋嘉是在半个月前接到宋父宋母电话的。
当时宋父宋母刚到羊城,虽然报了平安,但工作还没落实,住处也没定下来。
这半个月过去,也不知道他们安顿得怎么样了。
正想着这事,大队部的喇叭突然喊她去接电话。
宋嘉让秦素芝照看着两小只,匆匆往大队部去,等了几分钟,电话铃再次响起。
没想到电话那头传来的是宋哲的声音:“小妹,你猜我现在在哪?”
“……羊城?”宋嘉迟疑道。
“没错!”宋哲笑道:“我现在跟叔叔婶婶在一块儿呢!”
电话那头传来陆淑容急切的声音:“阿哲,让我说,让我说!”
“小妹,婶婶要跟你说话。”宋哲把电话递过去。
“嘉嘉。”陆淑容的声音透着欢喜。
“妈,你们在那还适应吗?”
“好,都好!这边暖和,一点都不冷,我这手都不长冻疮了。阿哲还带我们坐了电车,又领我们去珠江边上看轮船,那江面宽的,比咱县里的河宽十倍不止!”
宋思礼在一旁急着插话:“让我说两句,让我说两句!”
“爸。”宋嘉唤道。
“诶!”宋思礼接过电话,“你别担心我们,阿哲特意过来帮我们安顿。现在工作都定下来了,我们俩都在纺织厂,厂里还分了个单间,一切都好。”
宋嘉忙问:“爸,你们厂里的地址在哪?”
有地址,方便她寄信寄东西。
“哦,地址……”宋思礼转头问妻子,“淑容,地址……?”
陆淑容从兜里掏出纸条念道:“羊城市荔湾区中山八路37号,第一棉纺厂职工宿舍3栋205室。”
宋嘉觉得这地址莫名耳熟,突然想起爷爷似乎在荔湾区有处房产。
“爸,您等一下!”
她正想从空间里找找房产证明,电话那头却传来催促声:“快点快点,我们还等着打电话呢!”
宋思礼赶紧说:“嘉嘉,先不说了,别人还排队呢!”
电话就这么匆忙挂断了。
电话那头,宋哲抱怨:“小叔,您挂这么快干嘛?我还没跟小妹多说两句呢!好歹让我问问两个外甥怎么样了……”
他原本打算今年回奉池县看宋嘉的,但宋思柏不放心弟弟弟媳,特意安排他来羊城照应。
这一来,假期又没了。
“行了,别垮着个脸。”宋思礼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该考虑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都二十好几的人了,连个对象都没有。你看你小妹,孩子都俩了。”
陆淑容也说:“就是啊阿哲,你妈上次给我打电话可愁坏了。你这年纪真不小了,该找了。文工团那么多漂亮姑娘,就没一个中意的?”
宋哲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赶紧举手投降:“叔叔婶婶,您二位饶了我吧!”
“我们特种部队整天不是训练就是出任务,动不动就钻深山老林、边境线,哪个姑娘敢跟我啊。”
陆淑容嗔怪道:“净瞎说。我听你妈说,军区好几个小姑娘都对你挺有意思的,你……”
“哎呀!差点忘了!”宋哲作势看了看手表,“我给你们买的煤球应该送到了,我这就去取!”
说完就溜了。
宋思礼看着侄子落荒而逃的背影,摇头叹气:“这孩子,一提婚事就跑。你说他都这个岁数了,咋就不着急呢?”
“我看啊,八成是心里有人了,不好意思说。”陆淑容眯着眼。
宋嘉挂了电话回到家,趁着秦素芝在厨房做饭的功夫,带着两个孩子在房里翻找起来。
果然在空间的一个木匣子里找到了爷爷留下的房契。
荔湾区阳春路18号,一栋两层的小楼。
也不知道离爸妈上班的棉纺厂远不远。
要是能搬过去住,总比挤在厂里那巴掌大的单间强,起码做饭、洗澡、上厕所都不用排队。
想到这儿,宋嘉赶紧给父母写了封信。
信里把爷爷在羊城留下的三处房产都详细说清楚了,让父母有空去看看房子现在什么情况。
毕竟房子长期没人住,被人强占也是常有事。
中午刚吃完饭,孙悦容来了。
现在猫冬,没什么事干,她天天来帮宋嘉带孩子。
孙悦容在门口跺跺脚,拍掉身上的雪,等身上暖和了才进屋。
“安安岁岁,看看姨姨给你们带什么啦?”孙悦容手里晃着两个崭新的拨浪鼓。
宋嘉正在给岁岁换尿布,抬头笑着说:“你前两天刚给他们买了小棉鞋,有点钱自己好好留着,别乱花。”
“我乐意!”孙悦容捏了捏安安的小胖手。
孙悦容今年是村里工分最高的,挣了2100分。
宋嘉和大队的干部们就是参照她的标准来算的,所以孙悦容这次也分到了将近两百块钱。
要知道去年在双河湾,她同样是最高工分,却只分了六十多块钱。
双河湾干活累死累活,收成还比不上上河村零头!
给宋嘉花钱,她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