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刚开口,换来的便是杨浩的哄堂大笑。
他前仰后合,直接嘲讽道:“就这?北方有佳人,普普通通的文字,你是怎么有胆说出让大家惊为天人这种话的?”
“要我说,你这诗连我那首的脚底板都够不到!”
一些女子闻言附和道:“要我说还真是,这一句北方有佳人才是普普通通,换作五六岁的小孩子都能做出来。”
“相较之下,还是杨公子的诗更加特别,想来杨公子今年必定能够高中了。”
杨浩得意洋洋,不只是自己在嘲讽挖苦楚仁,就连聚会之中的女子都是这样的想法。
他倒是要看看楚仁还能怎么办。
敢接近自己喜欢的女子,他要让对方付出代价!
姜解语只能是自己的,别人绝对不能碰!
楚仁被打断,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可在姜解语看来,却是楚仁没有底气的表现,她用力抓着裙角,紧紧咬住嘴唇。
张晓婉皱眉,“楚公子,还是继续让大家听一听后续的几句吧。”
闻声,楚仁接着说道:“绝世而独立。”
张晓婉立即低声念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连贯起来倒不是那么普通,只两句便写出对一个女子的情感。”
“一顾倾人城……”
众人安静地听了起来,便是杨浩想要开口打断也被张晓婉制止。
“再顾倾人国。”
念完这一句,楚仁拍拍手,“没了。”
“就这?”杨浩冷笑一声,有些鄙夷起来。
这几句诗怎么听怎么觉得普通,怎么跟自己的诗相比。
从头到尾看来都只是一些简单字眼,不值一提。
“安静!”
张晓婉跟姜解语几乎是同时开口,斥责杨浩安静下来。
这让杨浩表情有些不太好看,他恶狠狠地瞪了楚仁一眼,楚仁一点不让,直接反瞪了回去。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张晓婉每念一句,声音便慢一分。
一直到最后一句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
她再抬头看向楚仁时,眼中已经是浓浓的欣赏。
那是无法掩饰的目光和神情。
“杨浩,你输了!”
姜解语镇定开口,脸上带着笑意。
杨浩辩驳道:“怎么可能,姜妹妹,你不要故意偏向他……”
“我没有偏颇,他这一首诗的确更优异,也对得上他所说的惊为天人,哪怕是放在江源县前后上百年的诗坛之中也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当仔细地思索这几句诗之后,姜解语仿佛能够看到一副朦胧的画面。
在北方温暖的微风之中,一位少女身着长裙淡然恬静地站在那里。
风拂过她的脸颊,吹起她的头发。
她的侧脸在阳光下被勾勒出美好动人的弧线。
只一眼,便让人过目难忘,忍不住回头再看。
一个人是如此。
一群人是如此。
乃至整座城的人,整个国的人都是如此。
整首诗并未写出女子的容貌,只用寥寥几句话便勾勒出那幅画卷,让人心神向往。
到底是何等容颜,才能让所有人念念不忘。
姜解语不由激动起来,她同样是喜欢诗词之人,负责也不会时常跟张晓婉比较琴棋诗画。
此时越是琢磨这首诗,越觉得难得一见。
可想着想着,姜解语意识到自己的脸颊越来越烫。
“姜妹妹,脸怎么这么红呢?害羞了?”
直到张晓婉的打趣声响起,姜解语才突然回过神来,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张晓婉一眼,露出嗔怪的眼神。
张晓婉笑道:“真是让人羡慕啊,想不到楚公子不仅仅是有着难得的诗才,对姜妹妹也是一番真心啊,若不是一腔情谊,又怎么能写出这等美丽的诗句来呢?”
姜解语想要反驳,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下意识地看向楚仁,发现他已经坐到石桌边,随手拿起一杯茶喝着,并未在意这里的情况。
一群女子簇拥到张晓婉跟姜解语旁边,她们的才华不及这两位女子,叽叽喳喳地追问着这首诗有何特别之处。
二人不厌其烦地解释起来。
慢慢的,一个个全部都瞪大眼睛,不时地惊讶出声。
不时有人朝楚仁的方向偷偷看一眼。
这等场景便是之前杨浩写诗时也没有出现过,高下立判。
杨浩握紧拳头,一脸不悦。
他快步走到楚仁对面,一把拍了过去。
动作太突然,楚仁手中茶杯被打翻,在地上摔个粉碎,茶水也流淌了一滩。
楚仁并未生气,而是笑着问道:“杨公子,还有什么事吗?”
杨浩怒目直视,死死地盯着楚仁。
握着扇子的手已经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饶是再不懂诗的人,在张晓婉跟姜解语二人耐心解释之后,也明白这诗词之中的那股氛围是何等难得。
他不服。
自己精心准备的诗竟然输了?
输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
这让杨浩无法接受,不愿意相信。
“这诗绝对不是你写的,你不可能赢我!”杨浩大声喊道。
楚仁摇了摇头,“杨公子,状告文人抄袭可是很严重的罪名,你若是想说我抄诗,那可得说出我是抄了谁,又是抄了哪首诗,否则可是污蔑。”
杨浩一时语塞。
“杨浩,别胡搅蛮缠了,楚公子本就才华横溢,不会做出这等小人行为。”姜解语开口维护起来。
“张小姐,你觉得呢?”杨浩转而寻求张晓婉的意见。
换来的却是张晓婉的笑容,“杨公子,这首诗的确是让人惊为天人,江源四句,日后也许会在江源县流传数十年,在诗坛之中大放异彩。”
杨浩气鼓鼓的,他有些不乐意地瞪了楚仁一眼,用力挥了挥衣袖,接着大步离开。
留下只会是更多的屈辱。
目睹杨浩离开,姜解语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这个难缠的家伙终于走了。
可一回头,便发现其他女子不知何时已经围坐到楚仁的身边,大家叽叽喳喳地追问着什么。
姜解语看到这一幕不由心急,她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有说。
一旁的张晓婉全程目睹了这一切,忍不住轻声叹息了一声。
“想不到江源县竟然还会有这样的一个人,以前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下子,只怕会凭诗而红了。”
凭诗红的人不只是楚仁,还有姜解语。
张晓婉目光灼灼地看着楚仁,看他在一众女子之中泰然自若,眼中的欣赏更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