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离开轧钢厂后,原本想着直接回徐家村,将工位的事情告诉给徐海涛他们。
等到把他们带到轧钢厂后,再让他们三人去帮自己找囤放物资的地方。
可徐庶转念一想,自己已经在四九城待了快两年了,而且还整天满四九城的溜达,东奔西跑的。
即便是这样,他都不敢说自己对四九城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就更别说那几个都没怎么来过四九城的人了。
再者,这事徐庶也没打算找杨文帮忙。
虽说他俩眼下合作得挺愉快,杨文也确实很有能力,不过也就是各取所需,徐庶心里还没彻底信得过杨文。
所以,轧钢厂的事情徐庶还是打算自己来办。
主意既定,他就骑着自行车往四九城的城乡结合部出发。
毕竟这次给轧钢厂提供的物资,那可是以百吨计的,不是黑市那种,随便找个破旧的小院子就可以的。
而且这么大批量的粮食,要是囤放在城里,这人多眼杂的,徐庶也担心会节外生枝。
所以把它安排在城乡结合部就很不错,距离轧钢厂不远,路上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就小很多。
又不像在城里,人多眼杂的,容易出意外。
然而,现实给了徐庶狠狠一击。
徐庶思考了许久才想到的地方,可是等他真的来到城乡结合部一看,瞬间就傻眼了。
这才发现自己想多了,也想的太简单了。
当然这也怪他之前回徐家村的那条路上情况不一样,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注意。
现在的城乡结合部里的人可比城里的人还要多,到处都是那种自己搭的棚子。
几根木头支起一块破布,或是搭着茅草,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人。
看到这样的情况,徐庶心里也算是明白过来了。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闹饥荒,很多人在老家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开始往四九城逃荒。
只是现阶段城里接纳灾民的空间已经接近饱和了,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安排进城里。
政府也在尽全力想办法,将很多还有修缮价值的院子进行维修,以尽可能接收更多的灾民。
可这事儿急不得,得花时间,奈何全国各地的灾民却还在往这边赶来。
没办法,住不进城里,这些人就只能先在城乡结合部落脚。
那里有政府设置的专门的收容机构和安置点,他们在那里起码不再担心饿死。
而徐庶看到这样一个情况后,也只能摇摇头离开了。
一下午他几乎把城西这一片的城乡结合部都走遍了,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看着天色渐晚,徐庶也只能先回四合院了。
第二天,徐庶早上去采购科报到,然后就离开轧钢厂往城东去了。
结果和城西也大差不差,所以这边的收容点没有城西那么多,但是,徐庶观察了一整天,也始终没有发现一个合适的地方。
无奈,徐庶也只能先回四合院休息了。
躺在床上,徐庶思考着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囤放粮食,好像没有那么简单。
但好在现在时间还多,毕竟徐庶可没有跟李怀德约好一个确定的时间。
也就代表徐庶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用来寻找。
于是,徐庶就准备明天回一趟徐家村,还是先把徐海涛他们三个弄到城里来。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说不准他们几个运气比自己好,就算找到了合适的地方也说不准。
主意既定,徐庶也就不再多想,总之是会有办法的,没必要自己在这里内耗。
这两天徐庶一整天都在外面跑,着实是有些累了,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院子里的嘈杂声,将徐庶从美梦中唤醒。
简单洗漱,匆匆用过早餐,徐庶跨上自行车,朝着轧钢厂的方向驶去。
他心里清楚,回徐家村一趟,至少明天才能回来,还是得跟王天福打声招呼。
在轧钢厂忙完交代的事儿,徐庶便离开,踏上回徐家村的路。
命运这东西,有时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不知道这算是巧合,还是上天特意眷顾徐庶。
刚骑出四九城没多远,也就五六公里的样子,自行车的车链子 “哗啦” 一声掉了。
徐庶无奈,只得下车维修。
将自行车放在路边,好在问题不大,没费多大劲儿,车链子就归位了。
既然都停下来了,徐庶也就没有急着上车赶路,反正时间充足,不在乎这点时间。
于是徐庶就在路边找了个地方坐下,顺手从空间里掏出一个苹果,大口吃了起来。
就在这时,不经意间,他眼角的余光瞥见前方公路左侧的山坡上,距离公路大概二三十米的地方,竟有一个山洞。
徐庶在记忆深处使劲儿搜寻,却怎么也找不到关于这个山洞的丝毫印象。
这近两年,自己在这条路上往返了无数次,少说也有八九十趟,可愣是一次都没注意到它。
一时间,徐庶哪还顾得上吃苹果,直接将苹果收进空间,赶忙跨上自行车,朝着山洞的方向飞驰而去。
停好车后,他跟着一条小路朝着山洞跑了过去。
很快,这个山洞便给了徐庶一个大大的惊喜。
山洞入口不算宽敞,也就勉强能让三个人并肩通过。
可一走进里面,徐庶用手电筒一照,眼前豁然开朗。
往洞里走大约二十米,便是一个巨大的洞厅,洞厅高达三十多米,面积差不多有四百平方米。
洞顶犹如穹庐,上面布满了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有的像利剑倒悬,有的似玉柱擎天,在手电筒的光束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
地面虽然有些崎岖不平,但徐庶惊喜地发现,在靠近洞口的这一边将近一半的地方都相对干燥。
他蹲下身,用手仔细地触摸地面,泥土干爽,没有丝毫潮湿的迹象。
而且,在洞厅的角落,还有一处天然形成的石台,高约半米,四十多个平方左右。
台面平整光滑,用来放置一些重要物资再合适不过。
徐庶继续朝着洞厅深处走去,发现洞厅后方还有几条狭窄的通道。
他小心翼翼地走进其中一条,通道蜿蜒曲折,大约前行了十几米,通道尽头豁然出现一个小湖。
随后,徐庶又在山洞里进行了一番更深入的探查,心中的想法愈发笃定。
在里面待了将近半个小时,徐庶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回徐家村的路上,他嘴角的笑意就没消失过。
在城里折腾了两天,人累得不行,都没找到合适的地方,没想到现在竟这么轻松就寻到了。
虽说这儿离轧钢厂稍微远了点儿,但其他方面,简直完美契合徐庶的要求。
这可算是解决了他的一个大难题,接下来,就只需要选个合适的时间行动了。
一个多小时后,徐庶回到了徐家村,他先回家把自行车 放好,顺便给母亲说一声,免得等会没有午饭吃。
不过李秀蓉现在并没有在家,徐庶抬手看了下时间,现在才十点多,想来应该是去干农活了。
于是,徐庶想着徐海涛他们现在应该也没有在家,于是也就没有出门。
回到自己的屋里,打开储物柜,又往里面放上了一些水果,腊肉,卤肉,麦乳精和大白兔奶糖。
紧接着又从空间里取出一瓶灵泉水倒进水缸里,然后挑着扁担和水桶出去打水了。
来回跑了两趟,总算是把水缸装满了。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徐庶就开始准备午饭。
现在村里的情况也不太好,虽然有了徐庶提供的棒子面,但是跟去年相比,生活质量那也是降了一个档次。
因此,徐庶也不敢做的太过,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嘛,即便大家平日里相处得很好,但人性这个东西,属实是难以捉摸。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徐庶也只是炒了个酸辣土豆丝和辣椒炒茄子,然后把卤肉切片装盘就大功告成。
房子外面,李秀蓉下地干完活回来,隔着老远就看到了自家的烟囱在冒烟。
李秀蓉立马就知道是自己的好大儿回来了,脚下的步伐都不自觉的加快了。
走进院子里,看到停在一边的自行车,闻着从屋里传来的香味,就完全确定了。
“小庶,你今天怎么回来了?
也不跟我提前说一声,早知道我就不下地了。
你看你骑了这么久回来,还要做饭。”
徐庶也赶紧开门走出来。
“妈,我这也是临时有事才回来的。
再说了,村里又没有电话,我怎么通知你嘛。
好了,刚好饭菜都做好了,赶紧洗洗手吃饭了。”
“行。”
等李秀蓉洗完手走进屋里,徐庶已经把饭都盛好了。
李秀蓉吃着饭,问道。
“小庶,你这突然回来是出了什么事吗?”
徐庶把嘴里的饭菜咽下,然后回答。
“妈,是这样的,我在厂里立了点小功劳,我们李厂长就问我想要什么奖励。
我推辞了好几次,都没有办法,最后我跟李厂长要了三个轧钢厂的工位。
这不,我现在回来就是想要带徐海涛,徐华和徐亮进城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