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月24号的一天——日记!
国泰三界张玉皇
2023-7-2502:51江苏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7月24日,天气晴朗,早上,我按照惯例习惯于早睡早起,三点半起身,然后打开手机,首先打开手机抖音App,依然是一如往常地看朋友们发来的私信,然后一一回复。
回复完了,接着打开抖音我的钱包去签到,领积分,这一流程结束了,然后进入下一个流程,打开西瓜视频App,接着点开金币去签到领金币,再到现金里页面去提现。这一过程结束了,再打开今日头条App,为自己的创作做数据,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分享,然后参与今日头条热门话题讨论,写微头条,然后参与活动通知关于影视方面的讨论。
这一过程结束了,然后创作发表关于参与中视频计划的视频作品,整个抖音、西瓜、今日头条三家任务做完了,接着开始在抖音平台做直播,直播也挺简单,打开直播间,点歌唱歌,人多时展示才艺,人少时则可以静坐等待休息休息。
然后,直播四个小时之后吃中饭,中饭时姐姐叫我下午去拿快递,原来她帮我们买了拖鞋,我下午三点钟去拿了快递回来顺便在县城里兜了一圈,车行驶到胜利路高速立交桥旁看到城西分校对面马路上发生一则交通事故,交警正在处理,然后到了立交桥旁,老远看见一群交警在那里,然后我没在意,继续前行,交警拦下了我,问我头盔呢?因为天热,我戴了一顶草帽遮阳,忘记戴头盔了,然后交警便嘱咐下次要戴头盔,我便回家了。
这就是7月24日我一天的日记!
生死时速与医者仁心
兴东从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市立医院急诊科工作,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这一年里,他跟着科室里的前辈们处理过各种棘手的急诊病例,从突发心梗的老人,到意外跌落的建筑工人,可今天这场面,还是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救护车尖锐的鸣笛声划破傍晚拥堵的街道,兴东和同事小李抱着急救箱,几乎是跳着下了车。眼前是一片混乱,十字路口处,一辆轿车和一辆摩托车惨烈相撞。轿车车头严重变形,引擎盖冒着烟,安全气囊弹出,司机被卡在驾驶座上,满脸是血,生死不明;摩托车则被撞出数米远,骑手躺在地上,头盔破裂,一条腿以诡异的角度扭曲着,周围是散落一地的快递包裹。
“小李,你去看摩托车司机!”兴东大喊一声,迅速冲向轿车。他一边跑,一边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伤者还有救。
来到轿车旁,兴东费力地打开变形的车门,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司机是个中年男子,额头一道大口子,鲜血汩汩往外冒,脖子上还有一道被安全带勒出的淤青,眼睛紧闭,呼吸微弱。兴东伸手摸了摸他的颈动脉,跳得极不稳定,再用手电筒照了照他的瞳孔,一侧已经开始散大。情况危急,颅内很可能有严重出血。
“快,拿颈托和担架!”兴东回头对赶来的护士喊道。他小心翼翼地将伤者头部固定好,和护士一起把人抬上担架,往救护车奔去。就在这时,一个身影拦住了他。
“医生,他情况怎么样?”是一名交警,制服上沾了些灰尘,脸上满是焦急与关切。
“很严重,得马上送医院手术!”兴东脚步不停,简短地回了一句。
“好,我给你们开路!”交警转身跑向警车,拉响警笛,在前面为救护车开道。
一路上,兴东和护士不停地为伤者做着紧急处理,止血、输液、监测生命体征,每一项操作都争分夺秒。伤者的血压一直在下降,心率也越来越快,兴东的手心全是汗,他紧盯着监护仪,嘴里不停地念叨:“撑住啊,一定要撑住……”
终于,救护车呼啸着冲进医院,伤者被迅速推进手术室。兴东换好手术服,站在洗手台前,看着镜子里自己疲惫又紧张的脸,深吸一口气,在心底给自己打气:“这是你的第一台主刀手术,一定要成功。”
手术室里,无影灯大亮,器械护士熟练地递上手术刀。兴东接过刀,手微微颤抖了一下,但很快就稳住了。他全神贯注地打开伤者的颅骨,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血肿,正压迫着脆弱的脑组织。
“吸痰管,快!”兴东低声说道。他小心翼翼地将血肿一点点清除,每一下动作都精准又谨慎,生怕伤到周围的神经和血管。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术室里只有仪器的滴答声和医护人员轻微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兴东终于将最后一块血肿清理干净,止血、缝合,一气呵成。他直起腰,摘下口罩,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滴在手术服上。这时,主刀医生陈主任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得不错,兴东,第一次主刀能做到这样,很了不起。”兴东笑了笑,心里却还悬着,伤者还没脱离生命危险,一切都还不好说。
术后,伤者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兴东在病房外守了一夜,眼睛死死盯着监护仪上的各项数据。直到第二天清晨,伤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瞳孔也恢复了正常大小,兴东才松了一口气,靠在墙上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兴东梦到了事故现场的惨烈画面,还有伤者痛苦的表情。他猛地惊醒,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他起身走进病房,伤者已经苏醒,虽然还很虚弱,但意识清醒。
“医生,是你救了我吧……谢谢……”伤者声音微弱,眼里却满是感激。
“别说话,好好休息,你还没完全脱离危险呢。”兴东轻声说道。
从病房出来,兴东正好碰到了那位交警。交警走上前,笑着伸出手:“医生,我是王宇,昨天多亏你们了。伤者情况怎么样?”
兴东握了握他的手:“暂时脱离危险了,但还得观察一段时间。昨天也多亏你给我们开路,不然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
王宇打量着兴东,眼中满是赞叹:“你这手术做得太漂亮了!我在交警队这么多年,见过太多事故,也见过不少医生抢救伤者,可像你这么冷静、技术又好的年轻医生,还真是少见。”
兴东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也是跟着主任学的,而且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来不及多想,就想着一定要把他救回来。”
两人正说着,护士匆匆跑过来:“兴医生,又有急诊,车祸伤者,马上就到!”兴东脸色一变,对王宇说了声“抱歉”,便跟着护士快步跑向急诊室。
新送来的伤者是摩托车骑手,就是昨天事故中的那位快递员。他的腿伤得很重,骨折部位刺破了皮肤,伤口感染严重,还有些发烧。兴东和同事们迅速为他进行清创、抗感染治疗,同时安排了骨科医生会诊。
“医生,我的腿还能保住吗?我还得送快递呢……”骑手躺在病床上,眼里满是担忧和焦急。
“别担心,我们一定会尽力的。”兴东安慰道,可他心里也没底。伤者的伤势比想象中严重,如果感染控制不住,可能真的要面临截肢。
接下来的几天,兴东几乎吃住在医院。他时刻关注着两位伤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快递员的感染情况逐渐得到控制,但腿部的恢复情况依然不理想;轿车司机的脑部功能也在慢慢恢复,可还是留下了一些后遗症,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训练。
这期间,王宇经常来医院了解情况。他和兴东渐渐熟络起来,两人聊工作、聊生活,兴东也从王宇那里听到了很多交通事故背后的故事。
“有些事故真的太惨了,”王宇感慨道,“很多都是因为一时的疏忽或者违规驾驶造成的。每次处理完事故,看到那些伤者和家属,我心里都不好受。所以特别佩服你们医生,能在第一时间把伤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兴东苦笑着说:“我们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有时候看着那些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心里别提多难受。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
日子一天天过去,快递员的腿保住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已经能慢慢下地走路;轿车司机也转到了康复科,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陪伴下,努力进行着康复治疗。
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兴东收获的不仅是医术上的成长,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责任的深刻理解。而王宇,也在目睹兴东一次次全力抢救伤者的过程中,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敬重。
一天,王宇来到医院,找到正在查房的兴东,手里拿着一面锦旗。
“兴医生,这是两位伤者和家属托我送来的,他们特别感谢你。”王宇笑着展开锦旗,上面写着“妙手仁心,救死扶伤”八个大字。
兴东看着锦旗,眼眶有些湿润:“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医疗团队的努力。而且,这也是我们医生应该做的。”
王宇拍了拍兴东的肩膀:“不管怎么说,你都是好样的!以后要是还有事故,还得靠你们医生呢。”
兴东郑重地点点头:“放心,只要我们在,就一定会全力以赴。”
夕阳的余晖洒在医院的走廊上,兴东和王宇并肩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在这个充满意外与挑战的世界里,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生命与安全,成为城市里一道温暖而坚定的防线 。而这段因为交通事故结下的缘分,也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勇敢前行。
蔚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
微信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