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日记!
国泰三界张玉皇
2023-12-418:08江苏
#夫妻间应不应该各自存私房钱#当然应该各自存私房钱,社会这么复杂又这么开放,如果把钱交于一方,用一分钱都要伸开手揸着往对方要,虽然夫妻是一体,但是毕竟是成年人,一方像叫花子似的向对方要,那成何体统?
插句题外话,这个存私房钱也像做人一样,有人说我虽然诚实,但是也有水分,说话有时也会撒谎,试问天下这么复杂,人心不古,再文明的社会也有败类,尤其是普通人,嫉妒心更强,如果你事事都向别人兜底句句实话,那你除非是几岁孩童,要不然就是傻子,社会千差万别,人千百与等,如果我还和小时候一样说话句句属实的干货,那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吃亏的将是我自己。
就这个在网上创作点视频,在视频下面评论区攻击我,吃大椒放屁——刺激人的人大有人在,我能句句实话么?那我除非就是一个二百五,就这在周围和邻居闲聊几句,还结党成群地去查我的底,然后对我说下回再也不相信我说的话了,因为我说话没有一句是真的,并且在周围大肆宣传说我这样那样不好,说他那人你们大家还不知道他的根底啊,他什么出身,什么经历,又生过什么疾病,又被政府一办之类的,总之是一无是处的云云!#论丈夫的觉悟# #生活感悟之夫妻# #夫妻情感维系## #什么是好的夫妻# #夫妻幸福的真相#藏在药匣里的私房钱
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晴
窗外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上,林秋白站在药铺柜台后,望着对面绸缎庄老板娘又一次来抓安神的方子,心里默默叹了口气。药碾子压过酸枣仁的沙沙声里,他听见老板娘压低声音说:\"林大夫,您说夫妻之间,是不是该有点自己的小秘密?\"
这话像根银针扎进他心里。林秋白攥着戥子的手微微发抖,药斗里的当归散发出熟悉的苦香,却盖不住他袖口若有若无的酒香——那是今早偷偷在街角酒肆赊的一坛女儿红。
二十年前,林秋白从父亲手里接过这间\"回春堂\"时,发过誓要做个悬壶济世的好大夫。那时妻子苏婉娘刚嫁进门,红盖头下的眉眼比芍药还娇俏。她捧着陪嫁的首饰匣子说:\"往后家里的账,都由我管着。\"
起初倒也和睦。苏婉娘把药铺的流水账记得清清楚楚,连一文钱的火漆印都不放过。林秋白专心坐诊,望闻问切之间,倒也忘了银钱之事。直到三年前,母亲重病需要名贵的野山参,他翻遍药铺账本才发现,多年积蓄竟所剩无几。
\"给阿娘抓参的钱,我早托人去长白山采办了。\"苏婉娘将新绣的荷包塞进他手里,指尖带着檀香,\"你专心看病,这些琐事交给我。\"
林秋白信了。可当他后来偶然在街角撞见妻子进了钱庄,怀里抱着的红绸包袱分明是母亲留下的翡翠镯子时,心里突然泛起寒意。那晚他彻夜未眠,在药柜里翻出个旧陶罐,把看诊攒下的散碎银子偷偷塞了进去。
\"林大夫?\"绸缎庄老板娘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他定了定神,将包好的药递给对方:\"这安神汤要文火慢煎,忌气恼。\"目送客人离开后,他望着空荡荡的药铺,鬼使神差地从柜台暗格里摸出那个装着私房钱的陶罐。
陶土粗糙的触感让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把治好了达官贵人得来的赏钱,藏在祠堂供桌下的暗盒里。有次发大水,多亏那些钱买了救命的粮食。那时他不懂,为什么父亲要瞒着母亲藏钱,现在倒有些明白了。
\"秋白!\"苏婉娘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林秋白手一抖,陶罐差点摔在地上。他慌忙把罐子塞回原处,转身时脸上已堆起笑:\"你怎么来了?\"
苏婉娘提着食盒走进来,发髻上的银簪随着步伐轻轻晃动:\"给你送碗桂花糖藕,你最爱吃的。\"她将食盒放在桌上,目光扫过药柜:\"我听说城西李家的少爷得了怪病,你怎么不告诉我?\"
林秋白低头盛糖藕,糖丝在暮色里拉出细细的银线:\"不过是普通的伤寒,已经开了方子。\"他不敢看妻子的眼睛,总觉得她能看穿自己藏私房钱的心思。
夜里,药铺打烊后,林秋白照例在灯下研读医书。苏婉娘坐在对面纳鞋底,油灯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秋白,\"她突然开口,\"你说,夫妻之间要是有了秘密,还能像从前一样吗?\"
林秋白的手指在《千金方》上顿住,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微微颤动:\"怎么突然说这个?\"
苏婉娘放下手中的活计,眼神里有他读不懂的情绪:\"今日去绸缎庄,听老板娘说她丈夫藏了私房钱,被她发现后大吵一架。\"她顿了顿,\"我就在想,如果是我们......\"
\"我们不一样。\"林秋白脱口而出,声音比他预想的要大。苏婉娘愣住了,他才惊觉自己失态,连忙缓和语气:\"我整日在药铺,哪有机会藏什么私房钱。\"
这话一说出口,他就后悔了。苏婉娘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站起身时打翻了针线筐,铜顶针滚到林秋白脚边。\"原来在你心里,我是这样的人。\"她的声音里带着哽咽,转身跑进了里屋。
林秋白望着满地狼藉,突然想起成亲那日,苏婉娘盖着红盖头说要管家时,眼里闪着的光。那时他只觉得妻子能干,现在想来,或许她不过是想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能照顾好这个家。
第二天一早,林秋白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药铺门口跪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怀里抱着个高烧不退的孩子。\"大夫,求求您救救我儿子!\"汉子涕泪横流,\"我们刚逃荒来,实在拿不出诊金......\"
林秋白二话不说将孩子抱进诊室。孩子滚烫的额头贴着他的掌心,脉搏微弱得像游丝。他翻遍药柜,发现治疗小儿惊厥的牛黄已经用完了。这种珍贵药材,需要提前预定。
\"用这个。\"苏婉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捧着个锦盒,打开来,里面躺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牛黄,正是三年前母亲留下的遗物。林秋白惊讶地抬头,却见妻子眼睛红肿,显然哭过一夜。
在熬药的间隙,林秋白终于鼓起勇气,从暗格里取出那个陶罐:\"婉娘,其实我......\"
苏婉娘按住他的手,指尖带着冰凉:\"你以为我真不知道?\"她苦笑,\"自从母亲生病那次,我就发现你藏钱了。\"见林秋白震惊的样子,她接着说:\"那天在钱庄,我是去赎回母亲的镯子。那些年,我确实存了些私房钱,但都拿去周济了逃荒的难民。\"
林秋白愣住了。记忆里妻子总是精打细算,连药铺多买了两斤艾草都要过问,却原来背地里做着这样的善举。
\"秋白,\"苏婉娘将陶罐推回去,\"我藏钱,是想在天灾人祸时能帮上忙;你藏钱,大概是怕有朝一日需要用钱却开不了口。\"她的眼泪滴在陶罐上,\"我们都忘了,夫妻之间,最不该藏的是心。\"
孩子的哭声适时响起,林秋白慌忙去查看。喝过药后,孩子的烧渐渐退了。汉子千恩万谢地抱着孩子离开,临走时塞给林秋白一个粗布包,里面是几个热乎乎的玉米饼。
这天夜里,林秋白和苏婉娘坐在药铺后院。月光洒在晾晒的药材上,当归、川芎、白芷在风里轻轻摇晃。苏婉娘打开一个檀木匣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银票:\"这是这些年存的,往后,我们一起管。\"
林秋白从怀里掏出那个陶罐,把银子倒在石桌上:\"我也有个想法。\"他望着妻子,眼里有从未有过的明亮,\"用这些钱,在城西开个施药棚,专门给穷苦人看病。\"
苏婉娘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满温柔:\"好,就叫'同心堂'。\"
从那以后,回春堂的药柜里多了个透明的玻璃罐。林秋白和苏婉娘把诊金、赏钱都放进去,谁要用钱,就自己去拿。有时是买一本新到的医书,有时是给街头的乞儿买两个炊饼。
一年后的冬天,城西的同心堂施药棚正式开张。那天大雪纷飞,来领药的人排起了长队。林秋白忙着看诊,苏婉娘在一旁熬药,两人偶尔对视一眼,眼里都带着笑意。
傍晚收工时,林秋白发现药柜上放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两个刚出炉的桂花糖糕。旁边压着张字条,是苏婉娘的字迹:\"给最辛苦的林大夫。\"
他咬了一口糖糕,甜味混着桂花香在嘴里散开。透过药铺的窗户,他看见苏婉娘正在给一个冻得发抖的孩子系围巾。月光落在她身上,仿佛镀了层柔和的光。
林秋白忽然明白,夫妻之间的私房钱,藏的从来不是钱,而是一份对彼此的体谅与信任。就像药柜里的药材,单味有单味的功效,配伍得当,才能熬出治病救人的良方。
日子一天天过去,回春堂和同心堂的生意越来越好。林秋白和苏婉娘依然会各自存些\"私房钱\",但这些钱不再藏着掖着。它们可能变成了给孤寡老人的冬衣,或是资助寒门学子的束修。
每当有人问起夫妻间该不该存私房钱,林秋白就会指着药柜上的玻璃罐说:\"钱要藏,但心要敞亮。就像这罐子里的银子,看着是分开的,其实早就融成了一股暖流。\"
而苏婉娘则会笑着补充:\"真正的私房钱,应该是藏在心里的惦记,是在对方需要时,永远能拿得出手的那味良药。\"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他们的爱情就像一味古老的中药,经过岁月的熬煮,愈发醇厚甘甜。而那个曾经装满秘密的陶罐,如今安静地躺在药柜最显眼的位置,里面插着一束新鲜的桂花,香气四溢,诉说着一个关于信任与理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