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移仙园
第一章 惊梦蟠桃园
天际泛起鱼肚白时,玉皇大帝张兴东猛然从榻上惊起,冷汗已浸透了明黄的龙袍。他怔怔地望着案头摇曳的烛火,梦中那番景象仍历历在目——父亲张二牛弓着背,脊梁上扛着凡间的二层小楼,青砖红瓦在霞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正一步步往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挪。
“陛下可是又梦见老家了?”侍立一旁的仙童小心翼翼地递上锦帕,目光中满是关切。张兴东长叹一声,挥袖示意众人退下。殿外,晨钟暮鼓悠悠响起,他却无心打理朝政,满脑子都是父亲那佝偻的身影。
还记得千年前,他飞升成仙时,父亲站在村口老槐树下,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握着他的衣袖,浑浊的眼中满是不舍:“兴东啊,到了天上可别挂念爹,好好当你的神仙。”可如今,他虽为三界之主,却连父亲的一缕魂魄都无法接入天庭。按天规,凡人若想成仙,需历经千般磨难,积累无量功德,而父亲这辈子不过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又哪来的机缘?
第二章 私访人间父
用过朝膳,张兴东换上一袭青衫,化作凡人模样,悄悄往南天门而去。守门将官见是陛下,刚要行礼,却被他抬手止住:“朕欲下界一趟,勿要声张。”话音未落,便化作一道流光,坠入凡间。
河南地界,正是麦收时节。金黄的麦田里,一个老汉正弯着腰割麦子,汗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庞滑落,滴进干燥的泥土里。张兴东远远望着,鼻子一酸——那正是他的父亲张二牛。
“爹!”他快步跑过去,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张二牛直起腰,手搭凉棚望了望,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你是……”
“爹,我是兴东啊!”张兴东再也忍不住,扑上前去,紧紧抱住父亲单薄的身躯。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是泥土混着汗水的味道,是儿时趴在父亲背上闻过的味道。
“兴东?”张二牛颤巍巍地抬起手,摸了摸儿子的脸,“真是俺儿啊!你咋回来了?天上的官儿不忙吗?”
张兴东强忍着泪水,笑道:“忙啥呀,儿子这不是想您了嘛。走,咱回家,我帮您干活。”
第三章 旧居话沧桑
张家的老院子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土墙青瓦,门口的石磨盘上还留着几道深深的磨痕。堂屋里,一张八仙桌,几条长凳,墙上挂着的几张泛黄的年画,还是他小时候帮忙贴的。
张二牛颤巍巍地端出一碗绿豆汤,碗沿上缺了个口,是那年他调皮捣蛋,不小心摔的。“快尝尝,自家种的绿豆,解暑。”老人的眼神里满是期待。
喝着绿豆汤,张兴东环顾四周,忽然发现东墙根下堆着一堆青砖红瓦,正是梦中所见的那种。“爹,这是干啥用的?”他随口问道。
张二牛叹了口气,蹲在地上,吧嗒吧嗒抽起了旱烟:“唉,想着把老房子翻盖翻盖,起个二层小楼。你娘走得早,咱爷俩以前住这破房子里,没少遭罪。现在日子好了,爹就想住得宽敞点,也算圆了个梦。”
张兴东心中一痛,想起小时候,每逢下雨天,屋顶漏雨,父亲总是用盆接着,自己就蜷缩在父亲怀里,听着雨滴打在盆上的声音入睡。如今,他在天庭住着金碧辉煌的凌霄宝殿,父亲却还在想着翻盖老房子。
第四章 夜谈露玄机
夜幕降临,父子俩坐在院子里乘凉。天上繁星点点,银河横跨天际,张兴东指着银河,给父亲讲起了天庭的故事。张二牛听得入神,吧嗒吧嗒的旱烟袋都忘了抽。
“爹,您说,要是能把凡间的房子搬到天上,该多好啊。”张兴东忽然说道,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
张二牛哈哈大笑:“你这孩子,净说胡话。天上那是神仙住的地儿,咱凡人的房子咋能搬得上去?再说了,就算搬得上去,爹也舍不得离开这老地方。”
夜深了,张二牛打着哈欠回屋睡觉去了。张兴东却毫无睡意,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那堆青砖红瓦出神。忽然,一阵微风拂过,他只觉眼皮沉重,竟不知不觉睡着了。
朦胧中,他又梦见了父亲,背着那座二层小楼,一步步往蟠桃园走去。王母娘娘站在园门口,笑吟吟地望着,身后跟着一群仙女,手里捧着蟠桃。蟠桃园里,桃树长得格外茂盛,一个个蟠桃足有西瓜那么大,泛着诱人的红光。
第五章 奇景惊天庭
第二天清晨,张兴东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躺在天庭的龙床上。他猛地坐起来,环顾四周,只见殿内一切如常,仿佛昨晚的凡间之行只是一场梦。
“陛下,今日王母娘娘邀您同游蟠桃园。”仙童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张兴东点点头,换上朝服,往蟠桃园而去。
刚到园门口,他便愣住了——只见园内一座青砖红瓦的二层小楼拔地而起,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正是父亲准备翻盖的那座!楼前的空地上,父亲正坐在石凳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旁边站着王母娘娘,正笑吟吟地和他说着什么。
“兴东,你咋才来?”张二牛见儿子来了,忙站起来招呼,“王母娘娘人真好,说这蟠桃园里缺座凡间的房子,让爹把楼搬过来住。你看,这楼比咱在凡间盖的还结实呢!”
张兴东惊讶地望向王母娘娘,只见她微微一笑,道:“陛下心系凡人,本宫又怎能不体谅?况且,这凡间的房子搬到蟠桃园,倒也别有一番景致。”
第六章 天规破与立
原来,昨夜张兴东在凡间睡着后,元神出窍,竟不知不觉中施展了大神通,将父亲的二层小楼搬到了蟠桃园。而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怪罪,反而觉得这是天庭与凡间相通的吉兆。
消息很快传遍了天庭,众仙议论纷纷。有的说陛下违背天规,私自带凡人之物上天;有的却说这是祥瑞之兆,预示着天庭与凡间将更加和谐。
张兴东坐在凌霄宝殿上,望着殿下争论不休的众仙,心中渐渐有了主意。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朗声道:“天规者,所以治天地万物也。然天规亦当随势而变,如今凡间日新月异,天庭又岂可故步自封?朕意已决,自今日起,凡凡间有德之人,可凭功德簿升入天庭,其家中凡物,若无损天庭秩序,亦可随之带入。”
众仙听了,先是一愣,继而纷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张兴东望着殿外的蓝天白云,心中一片清明——或许,这正是上天给他的启示,让他明白如何做一个更好的玉皇大帝。
第七章 仙凡共长生
自那以后,蟠桃园里的二层小楼成了天庭的一处奇景。张二牛住在里面,每天种种菜,抽抽旱烟,倒也逍遥自在。众仙路过时,总会进去坐坐,听他讲讲凡间的故事。
而张兴东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下凡去看看其他凡人,顺便带些凡间的新鲜玩意儿上天。渐渐地,天庭里多了许多凡间的东西:电视机、电冰箱、手机……甚至还有一辆自行车,停在南天门旁边,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人间与天庭的界限,似乎不再那么分明了。凡人有了盼头,知道只要行善积德,就能升入天庭;神仙也有了乐趣,时不时下凡去体验一下凡间的生活。
又是一年麦收时节,张兴东陪着父亲站在蟠桃园的二层楼上,俯瞰凡间的金黄麦田。微风拂过,带来阵阵麦香。张二牛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忽然说道:“兴东啊,你说,等俺百年之后,能不能就葬在这蟠桃园里?看着这凡间的收成,爹心里踏实。”
张兴东伸手握住父亲粗糙的手,眼眶微微湿润:“爹,您放心,以后不管是凡间还是天上,咱爷俩都能在一起。这天地之间,终会有一处让仙凡共长生的地方。”
话音未落,只见一道七彩霞光从天而降,笼罩着整个蟠桃园。远处,传来阵阵悠扬的仙乐,仿佛在为这仙凡共融的盛景伴奏。
从此,天庭与凡间,不再是两个互不相交的世界。在那座青砖红瓦的二层小楼里,在那片金黄的麦田中,在每一个善良凡人的心中,都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等待着有一天,生根发芽,长成连接天地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