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忆修改于3.1
“为什么让他签?”袁瑾满脸愤愤不平,追问道。
“人家可是县官啊,医生又不管那些,只要有人承担责任、出钱就行,所以当下就同意手术了。”吴飞无奈地叹了口气,接着又神色沉重地说:“唉,你们要是能再提前5分钟赶来就好了。”
“那也轮不到孙强他老子签啊!”袁瑾又气又急,瞪大了眼睛看着吴飞,不由提高了音量。见吴飞一个劲儿地给她使眼色,这才意识到不妥,赶紧闭上了嘴。
吴飞凑到她耳边,小声说:“袁瑾,以后再跟你详细说吧,我得先去银行取点钱。医院说,咱先头交的那8千押金不够,还得再补交2万。你在这儿帮着照应下,好好安慰安慰我哥们。”
说完,吴飞走过去,拍了拍李俊的肩头,安慰道:“别太担心了,哥们,手术肯定能成功的。要不要联系下阿姨?”见李俊摇了摇头,便转身又嘱咐袁瑾好好陪着他。可就在他刚要往电梯那边走的时候,突然被李俊从后面一把抱住了腰。
“吴飞。。。你说。。。我爸他。。。应该没什么事吧?”李俊嘴唇不住地颤抖着,话还没说完,就抱着吴飞放声痛哭起来。他心里一阵懊悔,怪不得先前一直觉得气闷不舒服,原来是父亲出事了。
吴飞任由好哥们趴在自己背上,哭得肝肠寸断,他一动也不敢动,更不敢回头,因为他自己的眼泪也止不住地哗哗往下流。两人痛哭的场景,让一旁的袁瑾心里一阵酸楚。她走上前去,陪着他们,一边轻声安慰,一边也忍不住跟着落泪。
袁瑾不由想起小时候,父亲对着母亲的照片,也是这样悲恸地痛哭,声泪俱下的,把年幼的她吓得不轻,哇哇大哭起来。从那以后,父亲再也没在她面前掉过一滴眼泪 。
那么早上出门时还安然无恙的李俊爸爸,为何突然遭遇了这般的不幸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下面让咱们详细说一说。
从李俊家所在的小村前往县城,虽说算不上有山路十八弯那么夸张,但差不多也有五里的山路。当李父走了好长一段山路,汗流浃背地赶到学校时,恰好在校门口碰到了从里面出来的校长。校长自然是认识他的,上次那件事也没过多久。实际上校长内心对这家人也很同情,只是同情归同情,县太爷那边他着实得罪不起。
所以一看到老实憨厚的李父大汗淋漓地站在学校门口,校长便热情而客套地跟他打招呼。正巧也赶上了午饭时间,就顺势带他到对面的小饭店先把肚子填饱。
在吃饭的过程中,两人干掉了一瓶白酒。校长借着酒劲,不免向李俊父亲透露了一些内情。
“说起来呀,学校这边也很为难呀,这两个孩子在学习等各方面那都没得说,都特别优秀,学校也不想这样处理啊,可实在是没办法啊。那边人的态度特别强硬,我就只是一个中学的校长,又能怎么样呢?如今这世道就是如此,不公平、委屈的事情多得很。你要是想去上告,也不一定能有个好结果,不行的话,看看能不能让你儿子转到别的地方去上学?再多的我在这儿也没法跟你详细说了。”
李父的手微微颤抖着,从外套口袋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信封。他的动作略显生涩,甚至带着几分局促,像是怀揣着一个无比珍贵却又有些烫手的物件。当他将信封递向校长时,眼神中满是恳切与期待。
校长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那个厚鼓鼓的信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他象征性地推辞了一下,那姿态就像是在遵循某种既定的客套流程,随后便迅速地将信封放入了桌上那只黑色鳄鱼皮手夹包里,动作流畅自然,仿佛这个动作已经演练过无数次。
接着,校长清了清喉咙,声音爽朗而又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笃定说道:“你看要不这样吧,我回去后会竭尽全力争取把李俊的处分取消,再帮你们四处联系看看,能不能把他转去别的县上学。不过你也清楚,转学这事可不容易,尤其是在这节骨眼上,方方面面都得打点周全。”
校长说到此处,抬眼看到李父一脸发愁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的模样,便适时地提醒他道:“我看你是不是先去医院看看孙强同学?他那边要是能松口,愿意谅解李俊,那这事儿就好办多了。毕竟他是当事人,他的态度对整个事情的走向,起着关键作用。”
校长这一番点拨,恰似一道光照进了李父黑暗迷茫的世界。李父瞬间眼前一亮,原本黯淡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他当下也顾不上还冒着热气的饭菜,伸手推过面前的碗,站起身来,急切地打听着医院的方位、病房楼层以及门牌号码。
校长看着李父这副心急如焚的样子,不禁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拿起一旁的皮夹,缓缓起身说道:“你对县城的路也不熟,医院离这儿挺远的。我就好事做到底,陪你跑一趟吧。”
李父听了,脸上满是感激之色,嘴里不停地说着千恩万谢的话,接着亦步亦趋地跟在校长身后走出了饭店。按照校长的指示,他来到了旁边的店铺,精心挑选了些滋补品和新鲜水灵的水果。此时,校长也将那辆半旧的小车开了过来。两人合力把东西放进后备箱,随后上了车,朝着县医院疾驰而去,汽车尾气在冬日的空气中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痕迹。
到底是县太爷的公子,待遇就是与众不同。医院特意为孙强安排了一间高干病房,一踏入病房,便能感受到里面的不凡。空间宽敞明亮,装修精致,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床铺柔软舒适,旁边还摆放着崭新的医疗设备,窗台上几盆绿植为病房增添了几分生机,处处彰显着与普通病房的差异。